第三更
就在英國忙不迭的驗證削減軍費可能性的時候,東西德合並之後的德國卻並沒想著削減經費,反而是繼續維持高昂的軍費預算。¥f,在東德和西德合並之後,德國總理科爾解散了東德人民武裝力量,但是並沒有解散這支軍隊人員,而是將他們悉數的編入了德國聯邦國防軍,依舊維持著高昂的四十萬人的武裝力量。
就連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領袖,奧斯卡·拉方丹也公然指責德國總理繼續維持高昂軍費,不顧聯邦德國實際經濟力量的行為。
他認為科爾在打造一個龐大的戰爭機器,使得整個德國向一個危險的區域邁進,普魯士,德意誌第二帝國和第三帝國都曾在戰爭的問題上犯下錯誤,他不希望看到聯邦德國重新犯下他們的錯誤。
然而在德國總理眼中,隻要蘇聯沒有倒下,聯邦國防軍的力量就不會削減,這是德國總理科爾許下的承諾,相比起第三帝國的失敗,他更介意比之前更加強大的蘇聯,因為德國是麵對蘇聯衝突的第一線,這種蘇聯不單單來源於強大的軍事力量威脅,更是一種隱藏起來的複仇渴望。
想想現在的德國,哪怕是簽署了《德國最終解決條約》之後,德國聯邦武裝力量依舊不能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能擁有遠距作戰的空軍,不能擁有具備遠洋能力的艦隊,不能擁有彈道導彈之類擁有遠程打擊能力的武器等等。
因為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所以對其的軍事限製遠遠大於日本。德國空軍隻能具備防衛本土領空的能力,德國空軍是歐洲列國中比較弱的,主要靠美軍為首的北約軍隊,且空軍裝備都是受到嚴格控製的。現在的德國國防軍看似強大,但實際上不過是一支被閹割過的軍隊而已,科爾可不指望將來蘇聯平推歐洲的時候,這樣的軍隊能起到怎樣的抵抗作用。
在這樣的情況下,麵對經濟危機且摩擦頻繁的蘇聯,科爾開始考慮聯邦共和國未來的出路了,當科爾聽到英國首相約翰·梅傑削減經費的時候,他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麵臨重新振作的蘇聯還敢這麽做,大不列顛的經濟已經疲軟到這種程度了嗎?
眾所周知歐盟三駕馬車英國,法國和德國,而法國一向喜歡獨立自主,不喜歡被美國指手畫腳。而德國考慮問題向來從實際利益出發,跟美國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態度,隻有英國才能跟美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可以英國的財政問題是因為英國一直拖著歐盟走,畢竟英國方麵承擔了歐盟六分之一的開支,一年將近200億的英鎊砸進了歐盟,然而瓜分利益的時候英國所獲得的收入隻有德國的三分之一,可以現在的局麵是英國一直幫助歐盟輸血,換取西歐國家對美國的政治支持,美國人則反過來向英國輸血,維持倫敦的金融市場霸主地位。但是1991年的經濟危機持續蔓延,美國已經無力持續向英國輸血,這也導致英國對歐盟產生了若即若離的態度。精明的英國政府又不是傻子,他們才不會到貼著本錢去養一群歐洲白眼狼。
雖然英國擔任著血庫的地位,但這並不代表科爾會同情梅傑首相,事實上他巴不得希望早日被削弱,這樣一來就沒有歐洲的“攪屎棍”來阻攔德國的步伐。
事實上德國總理科爾也注意到德國社會和民眾之間開始彌漫著一種失望和憤怒,這種感受不但反映在基層民眾之中,更反映在某些德國政黨領導之中。
比如德國右翼人民黨的領袖佩特就表示,德國不應當羞於把難民送回去,並重建起嚴密的邊境防線。“我們需要全麵監管,不再讓那麽多未經注冊登記的難民從奧地利進入德國。”
這位德國右翼民粹主義黨的領導人還聲稱,駐守在邊境的警察必須阻止難民從奧地利非法湧入,該開槍時就該開槍。
佩特解釋,“法律條文本來就是這麽寫的,蘇聯在這一點就做的非常不錯。”
佩特的發言引發了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奧珀曼的不滿,他聲稱佩特裏的這一提議讓他想起了前東德的開槍命令。上一個下令向跨越邊境逃亡者開槍的政治人物,還要追溯到前東德領導人昂納克。言外之意是右翼政黨正在逐漸向極端化發展。
隨著德國內部主要矛盾的變化,德國的右翼政黨漸有成為政壇常青藤之勢。
“最近的德國真是一團糟糕,不但經濟上一大堆的糟糕問題,就連社會穩定上也不斷地引發危機和衝突。”科爾向赫爾佐克抱怨道。
“我們更應該警惕右翼勢力的抬頭嗎?”赫爾佐克倒是沒有像科爾一樣憂心忡忡,畢竟他所做的隻是決定國家的方針政策而已。
“右翼勢力已經在抬頭了,如果我們的經濟再不尋找到出路的話。”科爾道,“但是我們現在需要德國的右翼勢力來打擊難民,這樣才不會被那些該死的‘富有同情心’的左翼們抓住把柄。”
赫爾佐克收斂了笑容,科爾這可不是在開玩笑,利用右翼來打擊難民,這簡直就是在玩驅虎逐狼的遊戲,上個星期新聞才報道有右翼人士朝著難民營丟出一顆手雷,如果利用右翼來打擊難民的話,可能還會有更多的事情發生。
科爾擺擺手,朝赫爾佐克解釋道,“不不不,千萬別想錯了,赫爾佐克總理,利用右翼打擊難民並不是如你想象中將他們送進毒氣室,而是讓這兩方人都得你死我活,最終政府出麵收拾殘局。”
赫爾佐克總算聽明白了科爾的意思,但是他依然謹慎的詢問道,“這樣做能行嗎?”
“有什麽不行的,我們隻是坐享其成而已。政府並沒有介入這場爭端,可以我們頂多就被罵不負責而已,讓兩頭惡犬兩敗俱傷,這樣的結局何樂而不為呢。”
既然科爾礙於政治正確不能光明正大的朝著難民下手,那麽就利用政治不正確的右翼來充當劊子手的職能吧。畢竟他們有過將猶太人送進毒氣室的傳統,那麽再跟難民戰鬥也就不是什麽事。
畢竟科爾知道壓迫在經濟糟糕的情況下,壓迫右翼勢力就像二戰前的魏瑪共和國一樣,結果反而丟失了執政地位,他要做的就是引導右翼勢力和難民鬥得你死我活,最終在雙方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出來收拾殘局。
在科爾心中的確有一個帝國夢想,但是不是毀在這些納粹主義者的手中。借助蘇聯威脅而保持著四十萬人的德國國防軍力量,這就是科爾為整個德國留下的最大資本。每一個歐洲國家領導人內心都有成為整個歐洲領導人的夢想,科爾也不例外,他的野心比英法兩國要龐大的多,同時也更加隱蔽的多。無任何限製的發展軍備力量,才是一個正常國家的表現,被一紙條約束縛的時代終將會結束。
到時候,真正強大的德意誌將會再臨西歐。
ps:安利一本書,《大神集中營》,作為血紅大神曾經力薦過的,水平最接近《史上第一混亂》的,我也在此再安利一遍。或許這不是最賣座的搞笑,但卻是最有誠意的一本搞笑類,在小白爽文天下的時代,這樣誠意十足的作品就顯得有些稀缺了。(不好笑的話大家可以去弄死那本書的作者,我反正打不過他。)(未完待續。)
就在英國忙不迭的驗證削減軍費可能性的時候,東西德合並之後的德國卻並沒想著削減經費,反而是繼續維持高昂的軍費預算。¥f,在東德和西德合並之後,德國總理科爾解散了東德人民武裝力量,但是並沒有解散這支軍隊人員,而是將他們悉數的編入了德國聯邦國防軍,依舊維持著高昂的四十萬人的武裝力量。
就連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領袖,奧斯卡·拉方丹也公然指責德國總理繼續維持高昂軍費,不顧聯邦德國實際經濟力量的行為。
他認為科爾在打造一個龐大的戰爭機器,使得整個德國向一個危險的區域邁進,普魯士,德意誌第二帝國和第三帝國都曾在戰爭的問題上犯下錯誤,他不希望看到聯邦德國重新犯下他們的錯誤。
然而在德國總理眼中,隻要蘇聯沒有倒下,聯邦國防軍的力量就不會削減,這是德國總理科爾許下的承諾,相比起第三帝國的失敗,他更介意比之前更加強大的蘇聯,因為德國是麵對蘇聯衝突的第一線,這種蘇聯不單單來源於強大的軍事力量威脅,更是一種隱藏起來的複仇渴望。
想想現在的德國,哪怕是簽署了《德國最終解決條約》之後,德國聯邦武裝力量依舊不能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能擁有遠距作戰的空軍,不能擁有具備遠洋能力的艦隊,不能擁有彈道導彈之類擁有遠程打擊能力的武器等等。
因為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所以對其的軍事限製遠遠大於日本。德國空軍隻能具備防衛本土領空的能力,德國空軍是歐洲列國中比較弱的,主要靠美軍為首的北約軍隊,且空軍裝備都是受到嚴格控製的。現在的德國國防軍看似強大,但實際上不過是一支被閹割過的軍隊而已,科爾可不指望將來蘇聯平推歐洲的時候,這樣的軍隊能起到怎樣的抵抗作用。
在這樣的情況下,麵對經濟危機且摩擦頻繁的蘇聯,科爾開始考慮聯邦共和國未來的出路了,當科爾聽到英國首相約翰·梅傑削減經費的時候,他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麵臨重新振作的蘇聯還敢這麽做,大不列顛的經濟已經疲軟到這種程度了嗎?
眾所周知歐盟三駕馬車英國,法國和德國,而法國一向喜歡獨立自主,不喜歡被美國指手畫腳。而德國考慮問題向來從實際利益出發,跟美國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態度,隻有英國才能跟美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可以英國的財政問題是因為英國一直拖著歐盟走,畢竟英國方麵承擔了歐盟六分之一的開支,一年將近200億的英鎊砸進了歐盟,然而瓜分利益的時候英國所獲得的收入隻有德國的三分之一,可以現在的局麵是英國一直幫助歐盟輸血,換取西歐國家對美國的政治支持,美國人則反過來向英國輸血,維持倫敦的金融市場霸主地位。但是1991年的經濟危機持續蔓延,美國已經無力持續向英國輸血,這也導致英國對歐盟產生了若即若離的態度。精明的英國政府又不是傻子,他們才不會到貼著本錢去養一群歐洲白眼狼。
雖然英國擔任著血庫的地位,但這並不代表科爾會同情梅傑首相,事實上他巴不得希望早日被削弱,這樣一來就沒有歐洲的“攪屎棍”來阻攔德國的步伐。
事實上德國總理科爾也注意到德國社會和民眾之間開始彌漫著一種失望和憤怒,這種感受不但反映在基層民眾之中,更反映在某些德國政黨領導之中。
比如德國右翼人民黨的領袖佩特就表示,德國不應當羞於把難民送回去,並重建起嚴密的邊境防線。“我們需要全麵監管,不再讓那麽多未經注冊登記的難民從奧地利進入德國。”
這位德國右翼民粹主義黨的領導人還聲稱,駐守在邊境的警察必須阻止難民從奧地利非法湧入,該開槍時就該開槍。
佩特解釋,“法律條文本來就是這麽寫的,蘇聯在這一點就做的非常不錯。”
佩特的發言引發了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奧珀曼的不滿,他聲稱佩特裏的這一提議讓他想起了前東德的開槍命令。上一個下令向跨越邊境逃亡者開槍的政治人物,還要追溯到前東德領導人昂納克。言外之意是右翼政黨正在逐漸向極端化發展。
隨著德國內部主要矛盾的變化,德國的右翼政黨漸有成為政壇常青藤之勢。
“最近的德國真是一團糟糕,不但經濟上一大堆的糟糕問題,就連社會穩定上也不斷地引發危機和衝突。”科爾向赫爾佐克抱怨道。
“我們更應該警惕右翼勢力的抬頭嗎?”赫爾佐克倒是沒有像科爾一樣憂心忡忡,畢竟他所做的隻是決定國家的方針政策而已。
“右翼勢力已經在抬頭了,如果我們的經濟再不尋找到出路的話。”科爾道,“但是我們現在需要德國的右翼勢力來打擊難民,這樣才不會被那些該死的‘富有同情心’的左翼們抓住把柄。”
赫爾佐克收斂了笑容,科爾這可不是在開玩笑,利用右翼來打擊難民,這簡直就是在玩驅虎逐狼的遊戲,上個星期新聞才報道有右翼人士朝著難民營丟出一顆手雷,如果利用右翼來打擊難民的話,可能還會有更多的事情發生。
科爾擺擺手,朝赫爾佐克解釋道,“不不不,千萬別想錯了,赫爾佐克總理,利用右翼打擊難民並不是如你想象中將他們送進毒氣室,而是讓這兩方人都得你死我活,最終政府出麵收拾殘局。”
赫爾佐克總算聽明白了科爾的意思,但是他依然謹慎的詢問道,“這樣做能行嗎?”
“有什麽不行的,我們隻是坐享其成而已。政府並沒有介入這場爭端,可以我們頂多就被罵不負責而已,讓兩頭惡犬兩敗俱傷,這樣的結局何樂而不為呢。”
既然科爾礙於政治正確不能光明正大的朝著難民下手,那麽就利用政治不正確的右翼來充當劊子手的職能吧。畢竟他們有過將猶太人送進毒氣室的傳統,那麽再跟難民戰鬥也就不是什麽事。
畢竟科爾知道壓迫在經濟糟糕的情況下,壓迫右翼勢力就像二戰前的魏瑪共和國一樣,結果反而丟失了執政地位,他要做的就是引導右翼勢力和難民鬥得你死我活,最終在雙方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出來收拾殘局。
在科爾心中的確有一個帝國夢想,但是不是毀在這些納粹主義者的手中。借助蘇聯威脅而保持著四十萬人的德國國防軍力量,這就是科爾為整個德國留下的最大資本。每一個歐洲國家領導人內心都有成為整個歐洲領導人的夢想,科爾也不例外,他的野心比英法兩國要龐大的多,同時也更加隱蔽的多。無任何限製的發展軍備力量,才是一個正常國家的表現,被一紙條約束縛的時代終將會結束。
到時候,真正強大的德意誌將會再臨西歐。
ps:安利一本書,《大神集中營》,作為血紅大神曾經力薦過的,水平最接近《史上第一混亂》的,我也在此再安利一遍。或許這不是最賣座的搞笑,但卻是最有誠意的一本搞笑類,在小白爽文天下的時代,這樣誠意十足的作品就顯得有些稀缺了。(不好笑的話大家可以去弄死那本書的作者,我反正打不過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