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懷爾斯突然感覺到有些迫不及待。


    這篇論文,他大概率是看不懂的。


    所以需要找個專業人士。


    雖然所謂專業人士,也不可能馬上就看懂。


    但至少能確認一下,是不是有明顯的疏漏。


    佩雷爾曼當然不可能是什麽民科,不過,在曆史上也確實多次發生過數學家自認為解決了某個重要問題,結果卻在很早的地方就被發現出了錯誤的情況。


    尤其是從這篇論文頗為逆天的篇幅來看,恐怕其中會涉及到一些新的理論框架。


    一般來說,得益於學術期刊和互聯網的極大發展,今天的數學家即便需要從頭開始發明輪子,也有足夠的機會先把輪子單獨拿出來給大家看一看,以免出現“把車造出來了才發現輪子是方的”這種情況。


    但眼前的情況顯然不一般。


    按照懷爾斯的推測,兩位作者恐怕已經在證明龐加萊猜想這個方向努力了多年。


    而眼前這篇論文,應該是他們所有工作的總和。


    至於之前那篇《數學年刊》上的文章……


    大概率隻是為了讓其中叫常浩南的作者不會出現的過於突兀,而隨手拿出來發表的罷了。


    嗯,一定是這樣。


    想到這裏,懷爾斯一邊四下張望,一邊向旁邊的孔采維奇問道:


    “我記得……理查德·漢密爾頓今天也過來了吧?”


    剛才打開論文的時候他就注意到,最前麵的摘要部分中多次提到了“裏奇流”這個概念。


    哪怕懷爾斯並不研究拓撲學,但也知道誰是這方麵的專家。


    “我之前好像在會場另一邊見過他。”


    孔采維奇回答道。


    “走,去找他。”


    懷爾斯此時也顧不上亞瑟·傑夫還在台上回答問題,當即捧著筆記本電腦離開座位,拉著孔采維奇從會場中間的過道朝另外一邊走過去。


    阿拉什對眼前的場麵有點發懵,但也隻能選擇趕緊跟上自己的導師。


    好在今天到現場參會的足有上下兩層上千號人,所有人的關注點又都在最前麵,所以倒也沒有幾個人注意到,兩名堂堂菲爾茲獎得主跟做賊一樣,貓著腰在會場中間亂竄……


    孔采維奇的記憶力不錯。


    在他的帶領下,三人沒用多長時間就找到了坐在會場靠右側第二排的漢密爾頓。


    後者此時麵露愉悅地聽著亞瑟·傑夫解釋為何沒有將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納入到七大問題之中,顯然心情不錯。


    畢竟,一直堅定地相信,利用裏奇流方程式,將有可能證明瑟斯頓的幾何化猜想及龐加萊猜想。


    “懷爾斯教授?孔采維奇教授?”


    漢密爾頓下意識地想要起身。


    這二位在數學界還是有億點江湖地位的。


    尤其是安德魯·懷爾斯。


    盡管有一部分人認為,他的證明方式並不符合費馬口中“精妙”的形容,因此費馬大定理很可能還有其它證法。


    但不管怎麽說,這個延續了350年、難倒了高斯、歐拉、希爾伯特等一眾大佬的難題,終究是在懷爾斯手中終結的。


    僅憑這點,他就足以躋身當世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不過懷爾斯眼疾手快,趕緊製止了漢密爾頓的動作:


    “漢密爾頓教授,今天早上,準確地說,就在剛剛,我的學生看到了一篇論文。”


    他說著把筆記本電腦打開,放到了前麵的小桌板上。


    漢密爾頓心說什麽論文不能等一會再看,非得這時候跑過來找我,但轉過眼去就看到了論文的標題。


    《任何一個單連通的,閉的三維流形一定同胚於一個三維的球麵》


    ?


    他剛還在思考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問題,結果現在就來了篇論文,說已經證出來了?


    “這是哪個出版社收到的投稿?”


    在查看具體內容之前,漢密爾頓幾乎是下意識地問道。


    懷爾斯看了看身邊的阿拉什,然後搖搖頭:


    “不是哪個出版社,是arxiv網站,或許你應該也聽說過。”


    “這我當然知道,文檔左上角還標著網站的網址呢。”


    漢密爾頓指了指電腦屏幕,然後繼續道:


    “我的意思是,作者在把文章掛到arxiv的同時,總要向某個雜誌社投稿的吧?”


    一陣沉默。


    顯然,並沒有人能給出回答。


    這樣一篇論文出現在arxiv上就已經很不正常了,後麵再發生點其它更不正常的事情也很正常……


    漢密爾頓隻好把文檔往下翻。


    然後,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不是佩雷爾曼,而是常浩南。


    大概半年之前,他就在給《數學年刊》審稿的過程中看到過這名作者的文章。


    漢密爾頓甚至還能清晰地記得那篇文章的內容。


    其中一個結論便是,利用裏奇流完成的拓撲手術,可以用來構造幾何結構,從而把不規則的流形變化為規則的流形。


    那個結論,對於他在學術圈中的地位,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而既然上一次常浩南就選擇了數學年刊進行投稿,那這一次,哪怕是按照慣性,繼續選擇數學年刊似乎也應該是很合理的……


    漢密爾頓甚至想直接掏出手機,給米凱爾·拉格斯泰特打個電話,詢問是否有這麽一篇文章投稿。


    不過最後還是忍住了。


    一方麵,畢竟都是學者,還是要矜持一些。


    更重要的是,他現在已經看到了這篇論文。


    而出版社,無論是哪一家,都顯然還沒看到。


    否則這麽大的事情,早就該直接聯係所有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了。


    這意味著,相比於約翰·摩根、布魯斯·克萊納、瓦倫丁·貝納胡等同行,他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等某個編輯看到,再找人審稿的時候,他作為幾何拓撲學路線的代表人物,又比別人更早看到論文。


    大概率可以作為審稿團隊的主導。


    沒必要節外生枝。


    抱著這樣的想法,漢密爾頓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電腦屏幕上。


    搞學術就是這樣,論文作者隻需要埋頭科研就夠了,而審稿人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然而,沒過多長時間。


    漢密爾頓的笑容逐漸僵在了臉上——


    盡管在摘要和介紹中多次提到了裏奇流,甚至引用了他當年把裏奇流引入到拓撲學中的成果,但是……


    又不太一樣。


    “怎麽樣,漢密爾頓教授?”


    看著臉上表情變幻莫測的漢密爾頓,懷爾斯開口問道。


    “不對勁……”


    漢密爾頓喃喃道。


    懷爾斯一愣,還以為是對方已經發現了論文裏麵的錯誤:


    “唉……果然還是有問題麽……”


    雖然算是意料之內,但總歸還是有點惋惜。


    一來是沒能真的見證曆史。


    二來是沒能看到七大數學難題現場變成六大的樂子。


    然而,漢密爾頓卻搖了搖頭:


    “不是論文有問題。”


    三道疑惑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


    “是我有問題……”


    “ah?”


    懷爾斯被這句話搞得有些發懵:


    “你不是裏奇流理論的創始人麽?”


    “嗯……我過去也這麽以為。”


    漢密爾頓仍然目不斜視地盯著屏幕:


    “但是現在不太確定了……”


    “什……什麽意思?”


    剛剛一直沒說過話的孔采維奇麵露不解。


    漢密爾頓麵露苦惱地搖了搖頭:


    “雖然也用到了裏奇流,但他們的思路……完全不同。”


    “看這裏,他們把裏奇流構建在林德勒夫空間裏麵。”


    “還有這裏,對裏奇流進行手術,從而在奇點產生之前就找到,而且把它給消除了,這是我過去十幾年一直致力於做到的事情……”


    “……”


    僅僅在論文的前五頁,漢密爾頓就已經羅列出了十來項要點。


    全都是論文的思路中跟現有理論不同的地方。


    可以說,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理論框架。


    “但是……”


    懷爾斯皺了皺眉:


    “你剛剛的翻頁速度……就像是在看一篇自己寫的論文一樣。”


    “我的意思是,如果他們真的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論框架,不是應該非常難以理解才對?”


    聽到這個問題,漢密爾頓終於抬起頭來:


    “如果這篇論文是佩雷爾曼一個人寫的,我相信確實會這樣。”


    “但另外一名作者,常浩南,我上次審稿的時候就發現,他寫的論文思路迥乎常人,但每一個步驟都能正好寫在我們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孔采維奇也是一驚:


    “還能有這樣的人?”


    他當然清楚,自己理解一件事情,和讓別人也能理解一件事情,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事實上,數學界目前麵臨的一大問題,就是隨著研究領域的不斷細分,以及單個領域中研究深度的增加,導致頂級數學家們正越來越難以理解其他人所取得的成果。


    一篇真正有影響力的論文,審稿周期往往要拉長到幾年的水平。


    甚至還未必能審出來。


    而漢密爾頓口中這位常浩南的能力,放在當今的大背景下,完全是一股清流。


    “總之……你認為,他們是對的概率有多大?”


    懷爾斯詢問道。


    漢密爾頓沒有馬上回答,隻是低下頭,一邊揉著眉心一邊閉目思索。


    “這件事,恐怕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單獨下結論。”


    過了許久之後,他終於重新睜開眼睛:


    “需要詢問一下其他人的意見。”


    “誰?”


    “謝爾蓋·諾維科夫、邁克爾·弗裏德曼、西蒙·唐納森、傑夫·奇格、瓦倫丁·貝納胡……”


    他一連說了近十個名字。


    聽得懷爾斯暗暗心驚。


    基本涵蓋了上一代,以及這一代的全部拓撲學專家。


    其中包括三名菲爾茲獎得主。


    但是,還沒完。


    稍微停頓了一下之後,漢密爾頓又突然轉過頭:


    “另外,他們的證明過程中提到了大量有關‘能量’‘熵’和‘溫度’之類的物理概念,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有理論物理背景的數學家。”


    “孔采維奇教授,希望你也能加入到我們當中來……”


    “好吧,現在是四個了……”


    懷爾斯心裏想到:


    “或許還有第五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