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常浩南走上去,跟主持人握了握手,又走到舞台中間的時候,眾人才總算回過味來。


    潮水般的掌聲雖然遲到,但好在沒有缺席。


    畢竟,下麵坐著的也有不少工業控製領域的專家,他們對於這個成果本身的價值是毫無異議的。


    常浩南對於de算法的改進,幾乎可以說是把多目標優化領域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實際上,剛剛拿到第三個一等獎的電網項目,其中用到的核心技術就是差分進化算法。


    這種算法類的成果,過去都會傾向於被分類到自然科學獎,而不是科技進步獎裏麵。


    而且照理來說,算法本身拿的是一等獎,那麽用算法作為工具取得的成果,一般不應該列入同係列同級別的獎項裏麵。


    隻不過,這次的情況確實有點特殊。


    人家兩個人在台上唱二人轉,自然輪不到別人提出什麽意見……


    當然,也有些人對於常浩南看上去比剛才徐洋還要年輕的麵相有些想法,覺得是不是有點年輕過分了。


    評獎這種事情,除了看水平以外,肯定還是要考慮資曆的。


    不過,能坐到這個會場裏麵的人,可能心術不正,可能鼠肚雞腸,但總之絕不可能是傻子。


    就算有些想法,看到一眾控製學和計算機算法領域的專家都沒表現出什麽異樣之後,怎麽也應該能感覺出來,這個獲獎項目不太容易扳倒……


    而且,考慮到之前楊奉畑的項目裏麵,第二完成人也是這個常浩南,顯然說明此人的關係網盤根錯節


    再者說,都已經第四個一等獎了,哪怕其中某一個被取消,也不會有二等獎遞補上來。


    總之,沒必要搞事。


    常浩南從頒獎領導手中接過獎杯和獎狀,然後按照慣例,高舉起來展示給現場。


    獲獎感言的階段,反而沒什麽太多花樣。


    主要是時間太短,最長不能超過三分鍾。


    常浩南緩步走到講台後麵,對準麥克風,然後思索了大概兩秒鍾。


    因為他打過交道的係統和單位實在太多,所以需要分析一下,具體到這個項目應該感謝誰……


    “感謝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委員會,把這個殊榮授予給我,另外,就是感謝母校京城航空航天大學,以及恩師杜義山院士對我的培養,以及華夏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當時前景並不明朗的情況下,提供了寶貴的超算資源……”


    根據通用的感言模板,感謝的內容說完之後,自然就是表態:


    “這個獎項既是對我過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於我未來工作的激勵,我會不忘初心、加倍努力,繼續在科研道路上耕耘前行……”


    “謝謝大家!”


    本來這個場合也不是讓你做學術報告的。


    所以感言不長。


    不過,卻代表著新一代科研人員的聲音。


    禮堂之內,掌聲再次響徹全場。


    常浩南向場下微微鞠躬,然後拿著獎狀和獎杯從另外一邊下了台。


    在掌聲平息以後,主持人重新開口:


    “各位來賓,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獲獎名單仍然沒有結束。”


    “經過評獎委員會、國際科技委以及guo務院相關領導部門的批準,決定在1997年度授予一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隨著主持人的話音落下,剛剛入座的常浩南感覺到旁邊的劉振響身體一顫,甚至微微握緊了拳頭,眼神也不自覺朝他這邊瞟過來。


    顯然,他的內心並不像表麵上那樣平淡。


    而現場的其它人更是屏息凝神,等待著特等獎的公布。


    在把現場的懸念和氣氛拉滿之後,主持人總算揮動手臂,示意後麵的工作人員切換投影內容。


    “榮獲199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的是,燃氣渦輪研究院,航空發動機大型高空模擬試車台!”


    “第一完成人,劉振響!”


    在聽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刹那,已經六十多歲的劉振響整個人精神一振,如同一個孩子般向前揮動了一下拳頭,緊接著站起身,向現場故障的人群致意。


    不過,他接下來卻沒有第一時間走出去領獎,而是和坐在他旁邊,剛剛把獎杯和獎狀收好的常浩南握了握手,又拍了拍後者的肩膀。


    這下子,更是坐實常浩南在圈子裏的人脈地位了。


    剛剛他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就說了,自己的導師是杜義山院士。


    而現在,又顯然是一副和劉振響院士關係匪淺的樣子……


    這能惹得起?


    哪怕之前還稍微殘留著些許想法的人,現在也都把想法給忘了。


    特等獎一樣是發一個獎杯和一個獎狀,隻不過獎狀的體積比一二等獎明顯更大,劉振響抱在胸前,甚至能稍稍擋住下巴。


    但是擋不住他的笑臉。


    對於已經評上院士的劉振響來說,這個獎從功利上講,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用處”。


    但卻是對他、對624所、對整個高空台項目團隊的認可。


    為了高空台,劉振響鑽進山溝埋頭苦幹十餘年,其核心訴求自然不可能是沽名釣譽。


    但當一個與付出相匹配的榮譽落在身上時,要說不激動,那絕對是假的。


    當他向台下舉起獎杯的時候,舞台前的射燈無意中映照出了眼角閃爍的淚光……


    會務並沒有給劉振響的獲獎感言設置時間限製。


    所以他說的時間很長、內容很多。


    從80年代開始鑽山溝,到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軍工勒緊褲腰帶,到黎明來臨時的第一縷曙光,再到高空台投入使用之後的成果。


    盡管已經隱去了不少不方便公開的內容,但劉振響的發言,還是成為了80年代以來軍工人,乃至所有華夏科研人的命運縮影。


    講到最後,不僅是他,就連下麵不少人都流了淚。


    劉振響還特別提到了常浩南。


    當然,他並沒有說明後者與全新國軍標之間的關係,隻是對他在高空台應用中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修改國軍標一事涉及到華夏航空產業發展主導權的鬥爭,其中牽扯實在太廣,因此國防科工委對外的說法一直是由劉振響牽頭,並未把常浩南過早暴露出來。


    ……


    一般來說,科學技術進步獎是授予數量最多的,因此也是三大獎(國際合作獎不在一起發)中受關注度最高的。


    因此,劉振響的領獎,基本上應該算是整個儀式的最高潮。


    後麵的技術發明獎和自然科學獎,一般來說很快就能發完。


    包括常浩南會前見到的那些認識人,大多數領到的也都是科技進步獎。


    對於常浩南來說,能拿一個一等獎回去,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畢竟他手裏的兩張王炸,渦扇10和重型模鍛壓機,都還沒出結果呢。


    後麵還有的是機會拿。


    所以,在劉振響領完獎之後,他的心情也算是徹底放鬆下來。


    又因為這一整天都沒怎麽好好休息,甚至很快有些昏昏欲睡起來。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超出了他的預估。


    就在常浩南努力跟瞌睡蟲作鬥爭的時候,突然之間再次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199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特等獎……”


    實際上,當這個獎項被主持人念出來的時候,現場就已經出現了小小的騷動。


    “技術發明獎還有特等獎?”


    “是啊,我以為隻有科學技術進步獎才有的……”


    “是這一屆才新設立的麽?”


    “……”


    很快,就有資曆比較老的人解釋道:


    “有的,81年的時候,袁老的秈型雜交水稻獲得過技術發明特等獎,不過在那之後,應該就再沒授予過了……”


    “那豈不是已經十五六年空缺了?”


    “這個特等獎,我們當年本來也以為是給雜交水稻定製的獎項,發完就不發了,結果沒想到今年又被拎出來了……”


    “就是不知道哪個項目能有這麽大影響力……”


    此時,主持人那邊也已經揭曉了懸念——


    “便攜式模塊化防洪加固套件‘息壤’,獲獎者,常浩南!”


    滿座嘩然!


    常浩南自己從半夢半醒中被突然驚醒。


    認識常浩南的人幾乎都下意識地看向了他坐的位置。


    就連幾位負責輪流上台頒獎的領導,乃至一部分評獎委員會成員,都露出了或是茫然或是震驚的表情。


    不同類別獎項的評選是分開進行的,尤其是科技進步獎的評選委員會,完全不知道隔壁技術發明獎還給常浩南評了個特等。


    反過來,技術發明獎的評獎委員會,其實也是剛剛頒獎的時候才知道常浩南拿了一個一等……


    隻有事先彩排過的主持人,以及早就知道內情的宋建等少數人神色如常。


    同一個人在同一屆評選中獲獎兩次,就已經是前無古人的事跡了。


    更何況其中還有一個是十幾年沒評出來過的技術發明特等獎……


    然而,防洪加固套件這東西,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絕對跟去年的大洪水有關。


    而稍微知道點內情的人更是會推測出,這應該就是在潯陽和江陵兩個關鍵點位堪稱扭轉乾坤的那種新設備。


    考慮到特等獎的評選流程,這恐怕是直接來自最上麵的授意……


    常浩南這邊剛剛結束懵逼,準備再次上台領獎。


    而台下的人們則想得更加長遠。


    會場中的一多半目光聚焦在了最後一個係列獎項,也就是自然科學獎的評選委員會主任身上。


    那意思很明顯。


    你們總不會也給他評獎了吧?


    本來,大家也隻是隨便想想。


    然而被盯著的那位卻已經額頭冒汗。


    ……


    眼見著現場的情況已經發生變化,宋建幹脆示意主持人直接把後麵的內容也說出來。


    隻能說不愧是從央視找過來的現場主持,專業水平完全沒的說。


    麵對這種完全跑偏的情況,隻用了幾秒鍾便從手上的一摞手卡中找到了需要的那張,然後重新站到舞台最前方,麵向剛剛回過神來的常浩南:


    “常浩南同誌,我還有一個喜訊要告訴您。”


    “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獎項目是‘影響航空安全的惡劣氣候條件預測與防範’!”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連彩排過好幾次,早就知道劇情的主持人都有點麻了。


    哪怕不是科研人員,他也能感覺出麵前這位歲數比自己還小的年輕人,好像有點過於逆天。


    至於場下的其它人……


    就更麻了。


    大家今天過來都是領獎的。


    而常浩南。


    卻像是來進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