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禦林軍統帥,一直由太上皇心腹,彰武侯葉道星擔任。


    不過,葉道星可以算得上是大秦最神秘的幾人之一。


    和黑冰台主人一樣,很少顯露人前,也很少插手禦林軍的常務。


    也許,隻有太上皇才知道他們到底在幹什麽……


    而禦林軍,則一直由副統帥梁建在掌管。


    梁建乃忠靖侯府現襲二等伯。


    今年五十八歲,與尋常從武之人不同,梁建並未看起來像個中年人,反而,更像一個老年人。


    頭上銀絲密布,前額上,三條橫紋中,是一條深深擰起的豎紋。


    可見,他常常都皺著眉頭。


    一如此刻。


    他不明白,藍田大營的人怎麽會突然出現在南大營……


    就算他們是去剿滅起事的五城兵馬營的廢物,可是……


    他們為何還會繼續往北衝來?


    再往前,就是禦林軍的防衛營地了!


    梁建暗自心驚……


    難道他的一舉一動,一直都在那個背主篡位之人的觀察中?


    沒錯,在這位禦林軍副統帥的心中,隆正就是一個背主篡位賊子!


    而他的主子,永遠隻有一個,也永遠隻有那個人才配做太上皇的繼承人。


    那就是三十年前的廢太子,薨後又被追封為義忠親王老千歲的贏礽。


    時至今日,還記得這位廢太子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


    就算偶爾有人提起,也隻會說其“乖戾狂易”,“秉性凶殘”,“是非莫辯”。


    可是,真正知道贏礽的人,又有誰會真的這般評價他?


    作為當年的太子伴讀,梁建比任何人都清楚,贏礽當初是什麽樣的人……


    當年贏礽還很年幼時,太上皇便開始了對他精心培育,在勳貴子弟中,親自為他挑選伴讀。


    太上皇特別關心太子的成長,比對眾皇子的教育傾注了更多的心血。


    太上皇甚至曾當眾講明,他一天中有兩件要事。


    一是問太後安,另一件則是過問皇太子贏礽的學業情況和習武進度。


    贏礽六歲以前,一直都是由太上皇親教之讀書習武。


    太上皇在宮中為他講授四書五經,每日禦門聽政之前,必另將前一日所授書背誦,複講一過,務精熟貫通乃已。


    而後,再見其演練一遍武道。


    由於天資聰穎,且勤奮刻苦,毫不懈怠,因此贏礽學業和武道進步都很快。


    言:“皇太子從來惟知讀書習武,嬉戲之事一切不曉”。


    他還對贏礽教育甚嚴,無論寒暑從無間斷。


    贏礽亦勤學好問,對待學習習武認真嚴肅,從無懈怠,尤愛讀書……


    其才華之橫溢,讓博學大儒們慚愧不已。


    故有大學士湯斌幾次三番以學問淺陋為由,辭請不敢擔任太子講讀的重任。


    因此在為太子擇定老師的問題上群臣一再推辭,深怕博學的太子考倒了自己,最後弄到太上皇不得不動用特權,改推舉為直接指定太子講讀的地步了。


    而在武功方麵,贏礽亦十分優異,出於眾皇子之上。


    其時年不過八歲,便已武道二品,且極善騎射,射法熟嫻,連發連中,能左右開弓。


    優異的學業武功,使得贏礽得到上下一致好評。


    梁建至今猶清晰記得,當初朝野上下對皇太子的評價:


    “皇太子聰明天縱,睿學大成,皇上猶親為諭教,惟聖祖神宗之家法是遵,惟天人性命之精微是究,以及五經、諸史、睿法、騎射靡不博洽貫通,殫精人妙。”


    想著當年緊緊跟在贏礽身後,看著這位風華絕代的太子,在朝野上下發出最璀璨最完美無缺的光芒,梁建的雙眼濕潤了起來……


    太子本該和他的父祖一樣,成為千古一帝的!


    可恨,可恨天妒人傑……


    不!


    那不隻是天妒!


    更是人.禍!


    是贏礽那些漸漸長大的皇兄皇弟們,不再安分守己,在有心人的挑唆下,一遍一遍的離間著太上皇和贏礽的父子親情。


    陰謀詭計,明槍暗箭,層出不窮。


    在一係列陰差陽錯之事下,縱然以太上皇之英明,也對太子產生了誤會和不滿,且日益加深,終成裂痕……


    是太子的手足兄弟們,讓他們門下的門人門客四處撒播贏礽的壞話,謠言。


    使得贏礽原本完美無瑕的形象,漸漸被玷汙上一層又一層的汙臭……


    他就如同一個活靶子一般,被無數明裏暗裏的賊人肆意攻擊。


    以至最後,被逼得心性大變,釀成大錯,想要以兵變,改變父子恩絕的死境……


    隻可惜,還未開始,就因背主小人告密而破產。


    贏礽被圈禁起來,一直到十年之後,告密小人登基為帝,他也抑鬱而終……


    每每念及此事,梁建的心,都如同被一萬把尖刀片片淩遲!


    痛不欲生!


    此仇不報,何以為人?


    因此,當有人拿著他幼年時贈給廢太子贏礽的禮物來找他時,他沒有多思考什麽,就答應了起兵誅賊之事。


    舊主沒有得償之願,其後人若能夠實現,也算是一種彌補和解脫!


    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三十年之後,竟又要重蹈覆轍……


    按照原定的計劃,五城兵馬營的人率先起事,當然,並不指望他們能成事。


    可以預料到,他們甚至摸不進聖駕行在五裏內,就會被剿滅。


    但這樣的安排卻很有意義。


    一來,一些人的心思,就會隨之而放下,注意力將不再集中在已經廢了的南方大營。


    二來,他的三千五百兵馬,也可趁機集結起來,甚至,可以參與剿滅五城兵馬。


    而後,在其他人剛剛放下戒心時,再暴起誅賊!


    計劃是很好的,隻可惜,計劃沒有變化快。


    看著猶如一群地府幽靈般,無聲無息壓來的恐怖軍團,梁建眼中閃過一抹絕望。


    然而隨之,卻又激起了他心中無盡的怨毒和憤恨。


    既然終究還是沒有賊子狡詐,他又中了圈套,那麽臨死前,他也要拉足墊背的。


    既然藍田大營是隆正的暗手,那麽,想來也是他最大最重要的底牌。


    梁建發誓,拚死,也要將他這隻最強大的暗手給打殘!


    別人都怕藍田銳士,梁建卻不怕。


    作為守衛皇家的禦林軍,從來都享有最多的訓練資源,一切武備都優先裝備禦林軍。


    他又不是裘良那種廢物,熟知兵事,練兵有方。


    除了極少部分禦林軍外,都被他訓的忠心耿耿,驍勇善戰。


    此次禦林軍一共來了五千人,圍繞著聖駕行在,分為內外兩圍。


    外圍由梁建負責,統帥三千五百兵。


    而內圍,則由彰武侯之子葉楚,率領一千五百人駐守。


    相比於廢太子伴讀出身的梁建,隆正帝顯然更信任葉楚一些,畢竟,葉楚曾幫助過他發動兵變……


    可恨啊,如今他手裏隻有三千五百人,否則,他有信心快速滅了藍田大營的人馬後,再轉身一擊……


    不過,縱然不能成事,梁建也要讓“背主賊子”痛徹心扉。


    他要砍斷隆正的臂膀!


    他相信,縱然他們這次失敗了,但總有後來人!


    三千五百禦林軍已經列好戰陣,梁建位於陣首。


    他使用的兵器不是製式大秦戟,而是一把六尺長的斬馬長刀。


    看著數百米外的藍田銳士,梁建猛然揮動斬馬長刀,嘶聲厲吼:“誅逆賊!”


    “殺!”


    三千五百名咆哮著的禦林軍,殺向了對麵,那群始終無聲無息前行的黑色軍團。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迷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屋外風吹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屋外風吹涼並收藏醉迷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