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另一個攤位掙錢,不虧本,陳三娘都不會來和渠潁開這個口。
“當時是想著,我隻借給你東西,材料啊,都是我來備,所以就……你拿得多點。但是現在……你看,我是想著,要不然咱們一起弄這個攤子,也輕省些,都沒那麽累。”
陳三娘有些不安。
“三姐也不沾你的便宜,你做廚師,自然掙得多一點,咱們就四六分。”
渠潁拉著陳三娘的手。
“三姐說得什麽話,當初我想支攤,你幾乎是不賺錢的幫我。這些東西都是你來備,我就出點力氣,這樣,六四,你六,我四。”
隻是這樣一來,渠潁掙得就少了一半。
一個月隻能掙三十左右了。
但在如今這個物價極低的時代,這三十塊錢,也是很富裕了。
陳三娘沒想到事情進展的這麽順利,有點喜不自勝。
“我……三姐對不住你。”
“沒有的事。”渠潁也覺得一個人忙的話,確實有點忙不過來。
而且,陳三娘看管這邊的攤位,晚上多多少少還能賺點。
等以後莊景嗣回去上班,渠潁就沒辦法忙晚上的那波了。
那邊的趙明吃完了,放下的筷子,忽然走到了渠潁的麵前。
“小渠,或者,你願不願意到鋼鐵廠來上班?”
渠潁一愣。
陳三娘卻為渠潁激動:“趙經理,有什麽好工作推薦給小穎的?”
這個時候,能進鋼鐵廠工作,那可是端了鐵飯碗,幹的好了,沒準還能分房呢。
趙經理抿抿唇,轉頭看向陳三娘。
“三姐,您也一起來吧,我們鋼鐵廠原本是沒有食堂的,最近廠裏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食堂了。廠子裏的食堂一旦成了,您的收入就大大的減少了。到時候,你們又要另外找地方,支攤位。”
陳三娘和渠潁對視一眼,立刻站起來。
原本她們在鋼鐵廠對麵擺攤,就是因為這個時候廠子裏的硬件設施都沒那麽齊全。
沒想到,鋼鐵廠這麽快就開始準備食堂了。
陳三娘啊了一聲。
“也能招我?”
趙明拿出紙筆來,給兩人留下了bb機的號碼。
“畢竟是剛弄食堂,廠裏也沒那麽快能招上人來。這一個鋼鐵廠,幾百上千名員工。一兩個廚師哪兒夠啊,怎麽也得二三十個人才行。”
陳三娘忙在自己的衣服上擦了擦手,才小心地從趙明的手裏把號碼接過來。
“這……我也沒想到,我也能……進鋼鐵廠。進廠好啊,那是鐵飯碗啊。”陳三娘看向渠潁,想都不想地答應了,“我這邊沒問題,就是……”
她頓了一下,才意識到,渠潁從開始就沒說話。
陳三娘偏頭看向渠潁,又對趙明笑了笑。
“我們兩個商量商量,麻煩您了。”
趙明又掃了一眼一直不說話的渠潁,點了點頭,給了錢,就轉身回廠裏了。
陳三娘激動地看向渠潁。
“小穎,這麽好的機會,別放過啊。現在就是想找人進廠子,都特別的難。”
渠潁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我知道。”
她當然清楚,對現在的人來說,能進工廠,那是榮耀。
吃得是公家的糧。
如果渠潁是這個時代的人,自然也會認同陳三娘的話。
但渠潁清楚,很快,時代就會不一樣了。
改革開放之後,現在人們眼中認為的鐵飯碗工作,就會遭受重大的打擊,南方的經濟會迅速崛起。
而這種鋼鐵廠,則會在時代的潮流之下,被逐漸的淘汰。
不少人都會麵臨下崗潮。
渠潁上輩子出生於商人世家,聽得最多的,就是父母回憶起一開始刻苦經商的日子。
她就讀的學校,也是經營管理學院。
鐵飯碗不可能端一輩子,她也遲早會下海去經營一番自己的事業。
不過在那之前,確實需要累積經驗,擁有足有的資本與底氣。
渠潁抿了抿唇:“我回去想一下,不過……鋼鐵廠應該也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
現在是物資匱乏,經濟開始上升的初步階段,人們的觀念還是省吃儉用。
能在食堂吃飯,誰會願意出門花錢買飯吃?
等食堂一開張,她們這邊一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陳三娘自然也明白,小本生意做起來難,不如抱團。
莊景嗣接渠潁回去的路上,渠潁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這是好事,為什麽還要猶豫?”莊景嗣問。
渠潁抿了抿唇:“我之前聽鋼鐵廠的工人說,這個月發工資的日子往後拖了一段時間,是工人去鬧了,才發工資晚了。”
要知道她穿過來的這個時間段很微妙。
下崗潮雖然還沒有來。
很多廠子,卻已經開始有了頹敗的跡象。
莊景嗣一聽,就懂了。
“你擔心鋼廠發不出工資來?”
“當時是想著,我隻借給你東西,材料啊,都是我來備,所以就……你拿得多點。但是現在……你看,我是想著,要不然咱們一起弄這個攤子,也輕省些,都沒那麽累。”
陳三娘有些不安。
“三姐也不沾你的便宜,你做廚師,自然掙得多一點,咱們就四六分。”
渠潁拉著陳三娘的手。
“三姐說得什麽話,當初我想支攤,你幾乎是不賺錢的幫我。這些東西都是你來備,我就出點力氣,這樣,六四,你六,我四。”
隻是這樣一來,渠潁掙得就少了一半。
一個月隻能掙三十左右了。
但在如今這個物價極低的時代,這三十塊錢,也是很富裕了。
陳三娘沒想到事情進展的這麽順利,有點喜不自勝。
“我……三姐對不住你。”
“沒有的事。”渠潁也覺得一個人忙的話,確實有點忙不過來。
而且,陳三娘看管這邊的攤位,晚上多多少少還能賺點。
等以後莊景嗣回去上班,渠潁就沒辦法忙晚上的那波了。
那邊的趙明吃完了,放下的筷子,忽然走到了渠潁的麵前。
“小渠,或者,你願不願意到鋼鐵廠來上班?”
渠潁一愣。
陳三娘卻為渠潁激動:“趙經理,有什麽好工作推薦給小穎的?”
這個時候,能進鋼鐵廠工作,那可是端了鐵飯碗,幹的好了,沒準還能分房呢。
趙經理抿抿唇,轉頭看向陳三娘。
“三姐,您也一起來吧,我們鋼鐵廠原本是沒有食堂的,最近廠裏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食堂了。廠子裏的食堂一旦成了,您的收入就大大的減少了。到時候,你們又要另外找地方,支攤位。”
陳三娘和渠潁對視一眼,立刻站起來。
原本她們在鋼鐵廠對麵擺攤,就是因為這個時候廠子裏的硬件設施都沒那麽齊全。
沒想到,鋼鐵廠這麽快就開始準備食堂了。
陳三娘啊了一聲。
“也能招我?”
趙明拿出紙筆來,給兩人留下了bb機的號碼。
“畢竟是剛弄食堂,廠裏也沒那麽快能招上人來。這一個鋼鐵廠,幾百上千名員工。一兩個廚師哪兒夠啊,怎麽也得二三十個人才行。”
陳三娘忙在自己的衣服上擦了擦手,才小心地從趙明的手裏把號碼接過來。
“這……我也沒想到,我也能……進鋼鐵廠。進廠好啊,那是鐵飯碗啊。”陳三娘看向渠潁,想都不想地答應了,“我這邊沒問題,就是……”
她頓了一下,才意識到,渠潁從開始就沒說話。
陳三娘偏頭看向渠潁,又對趙明笑了笑。
“我們兩個商量商量,麻煩您了。”
趙明又掃了一眼一直不說話的渠潁,點了點頭,給了錢,就轉身回廠裏了。
陳三娘激動地看向渠潁。
“小穎,這麽好的機會,別放過啊。現在就是想找人進廠子,都特別的難。”
渠潁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我知道。”
她當然清楚,對現在的人來說,能進工廠,那是榮耀。
吃得是公家的糧。
如果渠潁是這個時代的人,自然也會認同陳三娘的話。
但渠潁清楚,很快,時代就會不一樣了。
改革開放之後,現在人們眼中認為的鐵飯碗工作,就會遭受重大的打擊,南方的經濟會迅速崛起。
而這種鋼鐵廠,則會在時代的潮流之下,被逐漸的淘汰。
不少人都會麵臨下崗潮。
渠潁上輩子出生於商人世家,聽得最多的,就是父母回憶起一開始刻苦經商的日子。
她就讀的學校,也是經營管理學院。
鐵飯碗不可能端一輩子,她也遲早會下海去經營一番自己的事業。
不過在那之前,確實需要累積經驗,擁有足有的資本與底氣。
渠潁抿了抿唇:“我回去想一下,不過……鋼鐵廠應該也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
現在是物資匱乏,經濟開始上升的初步階段,人們的觀念還是省吃儉用。
能在食堂吃飯,誰會願意出門花錢買飯吃?
等食堂一開張,她們這邊一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陳三娘自然也明白,小本生意做起來難,不如抱團。
莊景嗣接渠潁回去的路上,渠潁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這是好事,為什麽還要猶豫?”莊景嗣問。
渠潁抿了抿唇:“我之前聽鋼鐵廠的工人說,這個月發工資的日子往後拖了一段時間,是工人去鬧了,才發工資晚了。”
要知道她穿過來的這個時間段很微妙。
下崗潮雖然還沒有來。
很多廠子,卻已經開始有了頹敗的跡象。
莊景嗣一聽,就懂了。
“你擔心鋼廠發不出工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