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附屬醫院,手術室的更衣間。


    “高橋君,怎麽,準備去中國了?”佐佐木跟高橋打招呼。


    高橋應了一聲:“下個月初動身,為期三個月的臨床觀摩。”


    “高橋君,自從你從中國回來,整個人都變了,缺少以往的高傲和自信,我懷疑你對某些事情的判斷出現某種偏執。”


    佐佐木對這個學長有點不理解,自從中國回來,說話做事總是謹小慎微,而且處處顯得十分謙虛,跟以前的高傲自信,判若兩人。


    “佐佐木,如果當時換做是你,你也會這樣,總有一天你會理解我。”高橋不想去解釋。


    沒有被對手徹底擊敗過,就一定會心存幻想,不能真切體會對手的強大,尤其是曾經自己是世界之巔。


    “藤原老師的決定也有點莫名其妙,我們,還需要向一個不知名的中國醫院學習?”佐佐木滿腹牢騷。


    佐佐木比高橋年輕兩歲,大家一致公認,他的天賦要高過高橋,高橋在創傷外科方麵處於巔峰,其它亞專科涉獵較少。


    佐佐木不同,他不滿足於創傷外科,在脊柱、關節及運動醫學也廣泛涉獵,成績斐然。


    未來接替藤原正男的,很可能就是佐佐木,連高橋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學弟勢頭壓過自己。


    佐佐木也看過楊平的手術視頻,可是一個視頻,無論如何無法說服自負的他,他總會幻想自己比高橋厲害很多,楊平能夠完成的,他也能夠完成。


    “藤原老師!”


    高橋和佐佐木同時看到進來的藤原正男,立刻恭敬地打招呼。


    藤原正男穿著藍色的洗手衣,摘下口罩和帽子:“高橋,這次中國之行,是一次非常珍貴的機會,記住,成為強者的最好方法,就是向最強者學習,勇敢地正視強者,才能打敗他。”


    “明白!”高橋立正鞠躬。


    佐佐木表麵上很順從,但是心裏不服氣,對老師的邏輯有點不滿,難道我們不是強者?


    不滿歸不滿,佐佐木和高橋是平輩,可以毫無忌憚的溝通,在藤原正男麵前,佐佐木絕對不敢說出剛才的話。


    “藤原先生!鳥取主任的上頸椎腫瘤手術遇上麻煩,需要先生的支援。”


    有人追到更衣室,藤原正男還沒有脫下衣服,跟著報信的出了更衣室。


    “高橋君,你這個世界拳王,怕是被打蒙了。”佐佐木忍不住又多一句。


    “已經不是泰森和霍利菲爾德之間的較量了。”高橋很無奈。


    佐佐木帶著取笑:“那是什麽?”


    “如果你我是泰森和霍利菲爾德,那對方是綠巨人?”高橋終於找到一個比喻,雖然不是很貼切。


    佐佐木差點大笑起來:“真是有趣!”


    要是沒有這句話,他還嚐試去理解,有了這句話,他可以斷定高橋是犯了某種心理疾病。


    高橋沒有時間去給佐佐木解釋,總有一天,他會自己親身體會,他真希望,這次佐佐木也一起去,讓他親眼看見世界上最優秀的外科醫生,究竟是怎麽樣的。


    高橋要趕時間,下班後約了他的中文老師,進行出國前的語言強化,自從中國回來後,他幾經打聽,找到一位出色的中文老師。


    這位老師是東京大學醫學部的一名中國留學生,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這位有著醫學背景的留學生,讓高橋短短四個月時間,通過了漢語四級測試。


    當然,高橋的天賦很高也是原因,但老師教學方式確實高效。


    為此,高橋已經支付兩千萬日元學費,物有所值。


    老師從教授他漢語拚音開始,用幾十個字母,掌握了漢語的發音,然後給他一套教材,一些漢字卡片。


    這套教材是四千字的韻文,無一字重複,憑借這篇韻文,高橋用一個月時間掌握四千常用漢字。


    接下來老師安排閱讀和聽力的訓練,每天晚上四個小時的語言培訓,從不間斷,讓高橋攻克了語言障礙。


    他曾經認為,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


    可是現在,他覺得漢語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語言,因為隻要掌握這四千個字,他可以無障礙的閱讀幾乎所有的文章。


    現在,他要進行醫學詞匯的強化。


    這比英語容易得多,英語密碼式的造詞方式,每一個醫學詞匯都是一個單詞,而且毫無關聯。


    漢語的奇妙在於,他們隻用這四千個漢字,使用某種邏輯關係,組成了無窮的詞匯。


    比如肝髒,脾髒,腎髒,肺髒,心髒,都是髒器,而前麵大多有象征人體的月字,一眼可以識別這是一類的,難怪日本始終不剔除漢字,這是多麽明智的選擇。


    “唐老師,您好,我下個月就要去中國,我還想加強一下漢語學習。”高橋跟老師握手。


    這是一所夜校,唐老師隻是這裏的兼職老師。


    高橋準時趕到了教室,他購買的是一對一的教學。


    “這是我給你準備的漢語病例範例,裏麵除了病程記錄還有手術記錄、檢查報告,你需要強化的是這些資料的閱讀。”唐老師將整理好的資料給高橋。


    唐老師是很年輕的小夥子,在東京大學攻讀分子生物學的博士,利用業餘時間教授漢語,掙點生活費,這比刷盤子要好很多。


    高橋目前是他最大的主顧,這位醫生主顧,出手大方,一度讓唐老師認為在東京遭遇騙子。


    高橋像一個小學生,趴在課桌上,認認真真地閱讀病例。


    作為平時站著吃便當的人,絕對不會浪費一分鍾時間。


    每天四個小時,從晚上七點到十一點,如果因為特殊原因遲到,他熬夜到淩晨一二點,也要完成四個小時的學習。


    當然,如果這樣,培訓費增加一倍。


    高橋擔心老師因為學費的問題,延長教學時間,他承諾,每提前一個月,他多支付一筆學費,這筆學費直接給老師。


    唐老師盡心盡力,傾囊相授,用四個月時間,熟練的掌握了漢語。


    不明白不理解的詞匯,高橋用鉛筆標出來,每看完一份病例,唐老師會細心講解,高橋會認真做筆記。


    “老師,感謝你的悉心教導,請接受我的真誠的致謝!”高橋認認真真鞠躬。


    老師回禮,高橋再鞠躬,老師再回禮,高橋又鞠躬——


    算了,老師不再回禮,高橋才停下鞠躬。


    “請問老師,按照中國的習慣,我該怎樣稱呼楊醫生?”高橋決定在啟程前都弄明白。


    “稱呼楊教授最好,比較正式又含有敬意。”老師建議。


    “如果去了中國,我是否可以與老師保持聯係,遇上語言或文化方麵的問題,隨時請教?我願意支付對應的谘詢費。”高橋考慮周全。


    “當然可以,谘詢費我們可以按小時計算,每天不足一小時,也按一小時算。”老師非常同意,他真希望高橋去進修幾年,最好一直到自己博士畢業。


    得到老師的同意,高橋更加自信,他想了想,還有什麽要請教老師的。


    “還有,社交方麵有什麽建議?”高橋問道。


    老師略做思考:“你隻是進修三個月時間,記住一些簡單的規則:多幹活,稍少說話;聽到命令,立即行動;喝酒碰杯,杯子比對方放矮一點;集體出去吃飯,搶著付賬;喝酒要幹脆爽快,不要借口拖延;如果集體宿舍,晚上睡覺不咬打呼嚕——”


    高橋紅著臉:“除了最後一條,其它都可以做到。”


    “那就盡量吧,如果打了呼嚕,第二天跟室友道歉。”老師很專業,該想到的都想到了。


    “時間到了,該下課了。”


    今天十一點結束,很準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外科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與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與夏並收藏外科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