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第一天,綜合外科病房,楊平帶著大家查房。


    孫老師除了雙眼和嘴巴,全部被繃帶包裹,當然,排泄終端也在包裹之外。


    而且這些繃帶不用更換,一直包裹12天,然後才能拆掉包紮。12天內,孫老師排尿隻能靠尿管;大便也隻能床上靠便盆解決;吃飯隻能靠喂,必要的時候還可能上胃管,將食物磨碎打漿,弄成半流質,直接從胃管注入胃裏,總之吃喝拉撒隻能在床上,這就是所謂的“絕對臥床”。


    絕對臥床,分分秒秒都要躺在床上,哪怕下床一次,不算絕對臥床。


    移植的皮片需要10-12天與基底建立血運關係,10-12天之內,需要依靠壓力來維持皮片的營養供應,而10-12天後,基底與皮片的新生血管建立,即使沒有外界的壓力,皮片照樣可以成活,所以此時可以除掉加壓的敷料。


    換源app】


    熬過這12天,孫老師就可以破繭成蝶。


    病房裏,孫老師的學生非常熱情,他們輪流照顧孫老師,喂粥喂水,端屎端尿,空餘時間還將自己的求學或工作故事跟孫老師分享。


    “孫老師,怎麽樣?痛不痛?”楊平關心地問。


    孫老師嘴唇隻能小範圍地動,有點含湖不清地說:“我被扒了一層皮,怎麽就沒覺得怎麽痛呢?”


    被扒了一層皮,這比喻形象,沒想到孫老師還挺幽默,這話惹來一陣笑聲。


    “你沒看到我們是無痛病房,牆壁上掛著招牌呢,要是讓你喊痛,不是砸我們的招牌嗎?”楊平順著他的話開玩笑。


    孫老師立刻說:“事情有這麽嚴肅嗎?這樣的話,即使痛,我也忍著,不叫醫師護士打止痛針,絕對不能做砸你們招牌的事。”


    老師的口才就是好,變成木乃尹還能跟醫生說笑。


    “你又錯了,要是讓你痛著喊護士打止痛針,說明我們止痛方案失敗,優秀的止痛方案不是按需給藥,而是定時定量給藥,不是要你已經疼痛才給藥止痛,而是提前給藥,不讓你產生疼痛。”楊平趁機給他科普一下止痛理念。


    關於疼痛,以前不重視,現在非常重視,體溫、心率、脈搏、呼吸頻率,這是四大生命體征,現在將疼痛列為第五大生命體征。


    所以現在很多地方推廣無痛病房,踐行新的止痛理念和方案,可是多數無痛病房還是裝樣子,並沒有真正做到位,這跟牛肉麵的包裝廣告一樣,圖片隻是參考。


    “謝謝大家,謝謝楊教授,謝謝尹萬博士!”孫老師感激地說。


    他躺在床上,心裏十分激動,希望這12天快點過去,他很想看看全身換皮的自己,全新的自己。


    孫老師知道,要不是楊平的麵子,這個世界級的整形大師怎麽可能給自己做手術,聽說人家做一次手術收費幾百萬美金。


    “你好好休息,下一次手術尹萬博士要給你換頭皮,植頭發,做雙眼皮,植睫毛,現在就想問問你,關於頭發的問題,你可以挑選---濃密、稀疏、禿頂,或者其他期望的發型?”


    “發型還可以定製?”


    “算是定製吧。”


    “那還用挑,直接濃密,來都來了,就不客氣。”


    “好!我們已經在實驗室幫你培育帶頭發的頭皮、帶睫毛的眼瞼皮膚,等到做手術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用。”


    跟孫老師聊一會,查完房,楊平和大家去實驗室,看看新的皮片培育進行。


    孫老師進行植皮手術的時候,已經在他的頭部取下一些殘留的頭發毛囊,這些珍貴的毛囊就像種子一樣,被保存下來,然後植入到實驗室的皮片裏,再用這塊皮片進行擴增,睫毛的培養也是相同的方法。


    孫老師的手術,如果不是靠皮膚體外擴增技術支持,無論如何沒辦法獲得這麽多皮源,也不可能獲得這麽高質量的皮源,更不可能獲得帶有毛發的皮片。


    查完房,大家又來到實驗室。


    梁胖子就在實驗室幫忙,給唐順當助手,不過也就是陪聊打雜的工作。


    唐順正在親自動手,將一塊細小的皮片放進培養器裏,他看到楊平和大家進來,立刻結束手裏的工作。


    “怎麽樣?”楊平問他。


    唐順滿意地點點頭:“我按照實驗計劃,將毛囊植入皮片,一次植入九個毛囊,間距非常密,按照我們的技術倍增,它可以按照我現在預製的密度進行複製。”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唐順現在絲毫不懷疑實驗會成功。


    “這種新的倍增技術,擴增出來的皮膚是對原材料的不斷複製?它沒有毛發,擴增後的大麵積皮片也沒有毛發;如果它帶有毛發或者毛囊,擴增出來的皮膚也會帶有毛發或毛囊,而且密度與源皮膚一致?”尹萬聽完他們的對話問道。


    唐順十分肯定地回答:“沒錯,就是這樣,神奇吧?這種原理與曼因斯坦教授的技術完全不同,準確的說,他是擴增,我們才是倍增。”


    尹萬深吸一口氣,反複在心裏琢磨“複製”兩個字。


    這可是真正的複製,這種技術的創新性非常大。


    “那麽,隻要有一個毛囊,你們就可以複製出一片毛囊?”尹萬打破沙鍋問到底。


    唐順知道楊平沒有隱藏的意思,所以也是和盤托出:“正確。”


    “一個毛囊怎麽控製密度?多個毛囊本身就存在密度,倍增隻需要複製原來的密度,一個毛囊不存在疏密,如何複製密度?”尹萬不明白其中的技巧。


    “非常簡單,隻有毛囊,對於密度的複製沒有參照,他帶有隨機性,我們任其倍增,倍增出來的皮片毛發有疏有密,我們可以按照疏密需求剪去皮片,拿著這個皮片當做皮源再次培育。”唐順解釋的清清楚楚。


    “巧妙!”


    尹萬不得不佩服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非常有思想火花。


    “這裏是什麽?”


    尹萬注意到,這次培養期裏的用於皮片依附的介質形狀不是平板狀的,而是一個圓球狀的,仔細一看,而是頭部的形狀,再仔細一看,這個依附介質就是孫老師的頭部模型。


    “這是為什麽?”尹萬指著頭部模型的介質。


    唐順知道,這種新技術對尹萬來說,處處是謎團,隻好又解釋:“你下一次手術不是要植頭皮嗎?用這樣的依附介質,皮片就會沿著模型爬行生長,最後形成形成一個頭套樣的形狀,手術時,你隻需要把頭套罩上頭部,再均勻的打出孔隙,稍微拉網,再配合vsd負壓吸引,不就是完美的頭皮移植嗎?”


    “非常棒!而且看起來讓人非常舒服。”尹萬聽完解釋豎起大拇指。


    這次中國之行的收獲真是大,比預想的大很多。


    “這麽說?手足等形狀複雜的部位植皮,都可以使用這種預製式皮片移植方法?”尹萬非常興奮。


    以前他做整形手術,經常使用3d打印技術輔助,比如隆鼻手術,使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自己想要的軟骨,然後植入病人體內,獲得預想的效果。


    但是皮片移植沒辦法這樣,對於一些立體部位,隻能使用拚接的方法來塑造包裹的立體形狀。


    至於麵部可以一次成形,那是因為麵部大體上還是比較平。


    如果是頭部,這種圓球狀的,就無法一次成形。


    這種道理就猶如不使用裁剪拚接技術,用一張紙可以剪出一張麵膜,但是無法剪出一雙手套。


    這種皮片成形技術才是真正的立體成形技術。


    這邊在討論技術。


    另一邊,宋子墨、徐誌良、奧古斯特和羅伯特圍著梁胖子,了解它最近跟著唐順的學習的心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外科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與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與夏並收藏外科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