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小子居然可以將這台脊柱側彎拿下來,金博士和文博士看了看時間,雖然花了四個多小時,但是能夠穩穩當當的拿下實屬不易。


    矯形完成後,接下來就是安裝椎弓根釘上的兩根棒,最後就是衝洗縫合。


    “麻醉醫生!我們手術已經收尾,注意麻醉時間。”


    張林提醒梁胖子,他用的非常官方的語氣---麻醉醫生,而不是經常使用的胖子做來稱呼,而且語氣高亢,比起術前姿態更加高。


    梁胖子愣了一下,這逼裝的,不過沒辦法,這逼是他裝的,今天是他主刀,而且已經把手術順利拿下來。


    楊平穿著手術衣在旁邊一直沒有動手,隻是看看而已,甚至連指點的話都沒有說。


    小五和張林根腳差了一點,比不上宋子墨和徐誌良,這兩人雖然有點吊兒郎當,但是確實很勤奮,每天幾乎可以看到他們在培訓室的身影,要麽在在練習基本功,要麽就在畫解剖圖,而且動物實驗樓那邊,他們也是常客,經常在那邊拿豬做手術。


    即使周六周日,這兩兄弟也在動物實驗樓殺豬,自己動手抓豬,梁胖子幫忙打麻醉,兄弟倆像模像樣地拿豬練手。


    最關鍵的是這兩人“臉皮厚”,不管別人怎麽嘲笑和輕視,他們一概不顧,一心一意踏踏實實學習。


    第一台手術做完後,大家吃中飯,然後接著幹第二台。


    第二台手術是心髒的冠脈搭橋,這台手術由小五來做,有了前車之鑒,“逼王”張林居然能夠拿下脊柱側彎,夏書、金博士、文博士根本不敢再懷疑“小白臉”的實力。


    與張林的高調不同,小五盡量裝成儒雅的謙謙君子。


    他顯得穩重,不急不躁,絕對不像張林那樣高調得像隻公雞,生怕別人不知道今天誰是主刀,動不動就把把主刀掛在嘴邊,也不會去催促巡回護士和麻醉醫生。


    冠脈搭橋?


    小五和張林可以做?


    雖然這台冠脈搭橋難度中等,隻需要搭兩根橋,但這也是冠脈搭橋呀,而且是心髒不停跳的冠脈搭橋,由小五和張林來做,不太可能吧。


    來自帝都阜外醫院來的夏書,他都不能主刀這種手術,平時這種手術也是給上級醫生打打下手。


    金博士和文中博士雖然是骨科醫生,但是也知道冠脈搭橋在心髒外科的地位,小五現在這麽厲害?剛來的時候還在急診科抬病人呢。


    現在這貨居然站在手術台上主刀心髒冠脈搭橋,真特麽魔幻。


    三人同時看看楊平,楊平跟上一台手術一樣,也是洗手穿衣站在旁邊觀看,連一句話也沒有說。


    開胸、顯露心髒,小五是輕車熟路,心髒、脊柱、顱腦是外科研究所手術排在前三的種類,平時宋子墨做手術,隻要與心髒有關的手術,開胸與顯露心髒這一步都是由小五來完成,甚至有時候顯露冠狀動脈也是由小五來完成,宋子墨隻做吻合冠脈這一關鍵步驟。


    所以開胸、顯露心髒、分離冠狀動脈,小五完全像一個老手,張林在一旁的配合也是熟練。


    ""張老師,你看,這是我們要搭橋的冠脈吧,你看看,沒錯吧?”


    小五和張林這兩個家夥,好像真的一人隻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而另外的百分之五十的把握抓在在另一個人手裏,隻有兩個人組合起來,才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我看看,沒錯,放心!”張林看了看說。


    “好,我們開始取乳內動脈!”小五得到張林的肯定回複,才開始進行下一步。


    金博士、文博士和夏書在一旁觀戰,覺得這兩人真的有意思,其中任何一個主刀,都要和對方商量,好像不打這個商量,手術根本做不下去。


    是不是以後他們做大手術隻能兩人同台,單獨一個人主刀手術就沒法做呢。


    小五小心翼翼地取下乳內動脈,動作有點慢,但是十分精細,嚴格按照平時處理血管的操作來做。


    乳內動脈取出後,小五細致地修改,因為是不停掉心髒搭橋,現在患者心髒是正常搏動的,所以患者可以耐受長時間的手術,可以慢慢做。


    修剪好乳內動脈,小五開始吻合冠狀動脈,對冠狀動脈進行搭橋。


    吻合血管這活對小五來說,那是非常的拿手,外科研究所的醫生人人是吻合血管的好手,畢竟這是門派的起家本領。


    小五和張林幾乎每天堅持訓練外科基本功,其中顯微外科訓練是重點項目,而顯微鏡下的血管吻合又是重點中的重點,所以吻合血管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是難事。


    但是平時的顯微鏡下血管吻合都是靜態的,血管是固定不動的,而心髒不停掉的冠脈搭橋,冠脈動脈在心髒上,心髒是搏動的,所以血管跟著心髒一起是活動的,吻合活動的血管比靜止的血管難度高。


    為了能夠做好冠脈搭橋手術,小五和張林在動物實驗大樓利用豬做冠脈搭橋手術,訓練心髒不停掉的冠脈吻合技術,他們幾乎把豬心髒上的每一根血管都利用到,反複不停地訓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哥倆終於練就一手過硬的心髒不停跳冠脈吻合的功夫,今天終於有機會展示絕技。


    以前也做過類似的手術,那隻不過是宋子墨指導下進行的,真正地獨立做冠脈搭橋手術,小五還是第一次。


    現在小五心裏還是有點小小的緊張,此時張林鼓勵小五:“五哥!放心,對你來說這是小意思。”


    這有什麽緊張的!小五定了定神,穩了穩手裏的動作,他每縫合一針要休息一會,調整好呼吸再吻合下一針。


    楊平在一旁看牆壁上的屏幕,小五的動作很慢,但是每一針的質量還是不錯,不需要返工,所以總的速度看起來也不算太慢。張林和小五的手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手術速度比較慢,這種慢不是拖遝的慢,而是穩重的慢,他們是優先保證每個步驟質量,事實上他們已經做到這一點,每個手術步驟談不上完美,但是絕對合格。


    “張老師,幫忙看一看,我吻合的這幾針質量怎麽樣?”小五有點吃不準。


    張林看了看說:“非常好,放心吧。”


    得到張寧的肯定回答,小五心裏才有底,可能平時訓練的時候已經習慣了彼此的合作,對於這些關鍵步驟,沒有得到夥伴的肯定之前,小五心裏不太有把握。


    聽到張林說血管吻合的質量非常好,小五繼續吻合,保持這種質量。


    就這樣,小五把血管正麵的幾針已經縫合好,他現在開始準備吻合血管的另一麵。


    ""稍等,我幫你把血管反過來。”


    張林小心地用顯微鑷提著牽引線,將血管翻過來,把已經縫好的一半翻到下麵,還沒有縫的一半翻上來,讓它們做一個對調。


    夏書本身是心髒外科醫生,他對心髒冠脈搭橋手術非常熟悉,這段時間他也在攻堅心髒冠脈搭橋,看到張林和小五的手術,夏書還是挺佩服的,這兩個家夥看起來手術速度不是很快,其實手術總時間也不會太長,因為他們每個步驟沒有什麽重複或者無效的動作。


    這就像打字,有人的手速不是很快,但是打出來的字都是準確的,不需要選字,也不需要修改字,打一個是一個。


    還有人打字,劈裏啪啦敲擊鍵盤的手速非常快,但是經常要花時間去選字,還需要花時間退回去修改錯字。


    最終比較一分鍾打出多少字,居然發現第一種手速看起來慢的打字速度還快一點。


    小五很有耐心,吻合完血管的一端,接著吻合另一端,兩根橋有四個吻合口,小五慢慢地吻合。


    兩根血管吻合好後,小五觀察自己縫合的針距與邊距,不太確定是不是需要補針,於是又問張林:“張老師,幫忙看看針距邊距怎麽樣,要不要補針。”


    張林眯著眼睛瞄了瞄吻合好的血管:“不用補!我們通血之後再看看,如果漏血再補不遲。”


    血管夾被鬆開,吻合口開始出現輕微的滲血,因為第一次手術,小五有點緊張:“怎麽漏血呢?”


    張林十分確定:“五哥,放心,正常的,剛剛通血都有一點滲血,我觀察五分鍾再說。”


    小五看了一下牆壁上的電子鍾,記住開始的時間,開始觀察吻合口的滲血情況。


    五分鍾就是五分鍾,一秒鍾不多,一秒鍾也不少,剛好五分鍾的時候,小五鬆開手裏的紗布,確實,血管沒有出現漏血,幹幹淨淨的,這說明手術獲得成功。


    這個步驟完成之後,心髒冠脈搭橋手術可以說已經獲得成功,剩下的是收尾工作。


    旁邊的三位博士,此時不得不佩服小五和張林。


    小五和張林以前在他們心裏隻是個打雜的下級醫生,以為他們隻會寫病曆換藥,在手術室也是抬腳的角色,但是經過這兩台手術之後,他們再也不敢輕看小五和張林,現在他們是可以主刀脊柱側彎矯形和冠脈搭橋手術的人。


    此時,張林和小五的形象在他們的心中高大起來,這兩家夥放到其它醫院,如果是二線省級醫院,也是科主任級別的水平。


    看到冠狀動脈搏動良好,也沒有明顯的漏血,小五鬆了一口氣。


    “梁博士!麻煩幫忙看看患者的生命體征。”


    “巡回美女,幫忙看看尿量多少?”


    小五的聲音極為溫和,很有高素質大教授的姿態,


    這種溫和儒雅的形象,比起張林剛剛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明顯讓人更喜歡。


    “張林,你看看,這才是大教授的風範,學著點。”周燦一邊檢查患者尿袋的尿量邊說。


    張林瞪他她一眼:“作為巡回護士,你要適應不同的風格。”


    哎!還是楊教授厲害,還是外科研究所厲害,就這麽靜悄悄的,不顯山露水,外科研究所的醫生們已經飛速成長。


    金博士和文博士平時很少來這邊手術室參觀,對這邊的情況是一無所知。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差距真的是很大,不要說自己去跟宋子墨徐誌良去比,就是跟這兩個打雜的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他們以前都是住院醫師,升主治也不過是近期的事情,怎麽就這麽厲害呢?


    聽說這兩家夥還是宋子墨和徐誌良帶出來的,那宋子墨和徐子良是楊平手把手親自帶出來的,那現在得有多厲害啊?


    金博士和文博士不知道,但是夏書知道,別的手術不評價,現在以宋子墨和徐誌良的冠脈搭橋水平,尤其是宋子墨的水平,超過自己見過的所有醫生的水平,楊教授除外。


    “張老師,我準備關胸,可以嗎?”


    小五怕自己遺漏某個步驟,所以在關胸之前征求張林的意見,張林想了想:“關胸!記得放引流管,國棟,準備引流管。”


    兩個人的手術時間稍微有點長,脊柱側彎矯形差不多花了四個多小時,冠脈搭橋的時間也差不多。


    他們這種手術速度要是跟宋子墨和徐誌良比,屬於那種挨罵的水平,但是放到外麵去,這種手術速度也不算太低吧,相當於中線偏上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手術質量很不錯,放到外麵絕對是優異。


    楊平很是滿意,對他們兩個的表現很滿意,對宋子墨和徐誌良的教學也很滿意。


    外科研究所手術帶教實行的是師徒製,宋子墨帶小武,徐誌良帶張林。


    誰要是在教學中消極應付,藏著掖著,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而且在外科研究所,醫生的培養有明確的計劃和進度,先學解剖知識,再學手繪解剖圖,然後解剖屍體,接著就是用豬做手術。


    在整個過程中都定期訓練外科基本功,張林和小五一直保持平均每天一小時的基本功訓練。


    手術的培訓是先當助手,然後主刀實驗豬的手術,最後才在上級醫生指導下主刀手術


    手術實踐訓練也非常嚴格,手術培訓清單上的手術,哪種手術需要做多少例也是有量化規定的。


    上級醫生宋子墨和徐誌良按照清單上的手術,手把手地帶他們做,低級別的手術合格後,才有機會進更高級別的手術訓練。


    張林和小五就是按照這個計劃和步驟來培訓的,他們可以說是外科研究所批量培訓外科醫生的嚐試,如果說宋子墨和徐子良是楊平的手工產品。


    那麽張林和小五就是外科研究所流水線上的第一代產品。


    從現在看來,這個培訓方案是成功的。


    首發最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外科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與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與夏並收藏外科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