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嬸子道:“送嫁妝的人預備一千人,人手可夠了?”
梁婆子道:“夠了,夠了!候爺向定國公府借了一百個丫頭、婆子,待出閣的時候,若人手不夠,候爺還預備了北軍都督府的三百個官兵。禮部那邊,到了明兒黃昏也會有八百內侍、宮娥來幫忙。”
董氏聽罷,道:“聘禮先讓小廝搬到專門的院子裏去,與嫁妝分開放。”她停了一會兒,“侄兒媳婦身子重,你莫要太勞累,就讓我們幾個來打點。放嫁妝的院子得派可靠的人、護衛盯著。”
這些嫁妝可都是極貴重的東西。
溫子林憐惜溫彩失了母親,與董氏一商量,便給溫彩添了十抬箱攏,早早兒地請梁氏瞧看過,便用紅綢、紅紙包裹起來,上頭紮上紅綢花,再貼大紅的喜字。二房的日子原不寬裕,能添十抬箱籠已屬不易,且十抬都是采買了最好的。
汪嬸子道:“這個放心,嫁妝庫房那邊看守的是我兒子、兒媳。固”
董氏與各處的管事吩咐了一聲,眾人各自忙碌開來。仿佛這不是一場婚事,而是在打仗,除了作客的,幫忙的姻親、主子一個個像飛轉的舵螺,一忙起來,眾人就很難停下來。
唐宛芹董氏身邊,時不時幫忙出個主意,若有不妥當處也建議兩句。她問:“伯母,雍王大婚,照矩禮部和內務府是要派人幫襯的,具體多少人,各人在宮裏又是什麽身份,府裏要預備打賞的幾等封紅也得提前包好。”
溫家沒有小姐嫁入過皇家,董氏被她一說,頓時就怔住了。
唐宛芹繼續道:“雖說早前大嫂與禮部的人見過麵,但還是問實了才好。”
董氏又去尋了梁婆子、汪嬸子問話。
梁婆子道:“早前一個月,奶奶就把賞人的封紅、銀錁子都預備了,封紅分了三等,一等封紅每個五兩銀票,中等三兩銀票,末等的封紅一兩銀票,銀錁子一絡的是一錢、二錢的一枚,備了三千兩銀子的,還有銅錢也有六籮筐。”
一等封紅是用來打賞明兒過催妝的公子、少爺們使的,吉日前一天,男方家是要親年輕愛熱鬧的公子、少爺去新娘家催妝,也視男方家對新娘很是滿意,希望新娘早些嫁到婆家。這個封紅也用來打賞新嫁娘出閣時幫忙梳頭、絞臉的喜娘,喜娘要唱祝福歌,還得口齒伶俐。
中等封紅則是為了打賞禮部、內務府過來幫忙的內侍、宮人,他們或是執禮器,又或是抬皇家賞賜的聖物、聘禮等。
末等封紅則是打賞府裏幫忙抬嫁妝的小廝、下人,也讓他們沾沾喜氣。
這一日,待慕容恒帶著雍王府的小廝、侍衛離開,已經是未時二刻了,而董氏等人連口水都忙得喝不上。
黃昏時分,負責雍王大婚的禮部官員到了,而內務府也有專門負責此事的總管到來,有八百內侍宮人當天便住到了鎮遠候府,為恐生出亂子,內務府的總管領著宮人進行了排練。禮部官員則與董氏、溫子林、溫青等人詢問送親要走的路線。
禮部官員一聽說溫彩有五百抬嫁妝,而雍王又備了二百抬聘禮,當即要盯出來了,七百抬的聘禮,這得走多長的人群,而皇帝、皇後的賞賜還沒下來,這一下,豈不更多了。
問明白之後,內務府的總管便開始排練宮人,如何走,怎樣走都得再練一遍,雖然這事早前宮裏就練過兩日,但這事不能出一點亂子,雖不是太子大婚,但雍王現在在皇帝、太子心中的地位特殊。
三月十五日,辰時未到添妝的客人陸續上門,能扯上一點親戚關係的,或是溫青朋友的朋友說過幾次話或吃過一頓飯的官員女兒、妹妹都登門恭賀、添妝。
梁氏娘家的妹妹、堂妹、族妹一大群,或乘馬車,或坐轎子;溫二太太娘家的侄女、外甥女也來了;溫紫挺著大肚帶著婆家小姑許蓉來湊趣……早前在秋狩時與溫彩有過一麵之緣的東軍都督府宋小姐、護國公李家小姐、肅毅伯府的謝小姐、嘉勇伯府的蕭小姐等也陸續登門添妝。
待得中午時,安然閣的院子裏擺了四桌酒席,笑語晏晏,環肥瘦燕,頗有百花齊放之感。不知道的還以為鎮遠候府的酒宴已經開始,知道的是小姐們過來給溫彩添妝。
因溫彩明兒就要出閣,小姐們用了午飯便告辭離開。
麻嬤嬤便催著溫彩回屋裏小睡片刻。
鎮遠候府又靜寂了下來。
溫青一進桂院,梁氏便問道:“可是有事?”
溫青定定地看著梁氏,“早前我看你臉色蒼白,一直沒時間問你,可是哪裏不舒服?”
梁氏的手落在大肚上,勾唇笑道:“我好著呢!”家裏正忙著大事,她可不能休息,溫青可就這一個嫡親妹子,她今兒一早起來肚子就有些痛,隻是溫溫的、淺淺的痛,每過一陣就伴隨著一陣墜痛。
溫青道:“你若哪有不適,可一定告訴我。你待在桂院,有事吩咐二嬸、紅弟妹他們去做,你懷著身子,想來她們也會體諒你的。”
梁婆子連忙倒了水給溫青
tang。
溫青擺了手:“在北府那邊喝了不少,我就是不放心你過來問問。”
今晨剛疼的時候,梁氏還以為自己要生了,可想想又不對,照著梁婆子推算的時間,還得有二十來日才是預產期呢。這麽一想,梁氏的心落回了肚子裏,隻依舊不肯說自己肚子疼的事,怕溫青聽了著急。
梁氏含著笑,“你別擔心,我好著呢,這孩子都八、九個月了,胎穩當著呢。”一定是這些日子太累了,所以連肚子裏的孩子都一並累著了。
溫青又對梁婆子道:“你上些心,別累著奶奶。我回北府陪客,有事派人與我說一聲。”
梁婆子應聲“是”,待溫青出了內院門,才道:“奶奶怎不告訴候爺說你肚子疼。”
“我歇了一會兒,肚子又不疼了,你別說出去,沒的讓人笑話,這兩日正是府裏忙的時候,可不敢出了岔子。”梁氏捧著肚子:孩子,你要好好的,你姑姑出閣娘不能慢怠啊!待你出來,娘好好疼你。她一麵想著,一麵輕撫肚子,早前那隱隱的疼痛感一掃而空。
梁氏又喝了碗羹湯,越發覺得有精神了,又開始投入到忙碌之中,雖然各處都有可靠的人張羅、打點,可她到底還是不放心。
黃昏時分,一群奉慕容恒之命前來催妝的少年進了鎮遠候府。這些人裏頭有顧家公子、池聰,又有幾個與慕容恒交好的年輕臣子等。
一行八、九人,站在安然閣外頭大喊:
“催妝了!我們替雍王殿下來催妝了!”
“新娘子打扮漂亮些。”
“要打扮得像仙女一樣,明兒把雍王殿下迷得不分東西南北……”
說著說著,就冒出了葷段子,這也是各家催妝的規矩,有些近乎鬧洞/房,卻又有所不同,隻是他們隻是嘴上吵鬧、說說,並不會有任何行動,而且不會進安然閣,就是說些稍微過分的話,就是為了讓主家打賞封紅。
溫青、溫檀兄弟出來,給每人發了一個封紅。
“溫候爺,就一個封紅就想把我們打發走呢?不行,不行,就這麽點我們可不依,兄弟們繼續啊!”
幾個人正打趣說笑著,便有梁家的兩個少年也跟著起哄。原來催妝這麽好玩,即便是說了過分的話也不會惹主家建議。
就像現在,顧家的公子就大嚷道:“溫候爺,封紅給少了,我們可不走,嘿,我們今兒在外頭嚷一夜,讓新娘子睡不好覺,到時候柔軟無力正好讓雍王殿下推倒……”
他音一落,立時就哄笑開了。
梁三爺跟著道:“要想明兒新娘子漂亮上轎,溫候爺就得拿封紅。”
梁二太太聽人說,自家兩個混小子跑去催妝了,嚇了一跳,並不生氣,急匆匆到了安然閣外頭,一把扯住大兒子,啐罵道:“沒臉沒皮的,你們算是娘家人,你們去催甚妝,還不滾出去,真真是惹人笑話!”
梁六爺不解地道:“大家不是圖人喜慶麽,他們能鬧得,我們也能鬧。”
“你們鬧,那也是站在你大姐夫這邊,怎麽站到雍王府那邊了。”
這樣也可以?
梁三爺兄弟倆這才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也不走了,站在溫青身後,跟著催妝的公子們討價還價起來。
梁家兄弟在長輩的訓斥聲中,方才明白他們站錯位了,他們不能催妝,隻能算是娘家親戚,隻能站在娘家立場,而不是跟著起哄討封紅。
他們也想要封紅,可這會子是沒份了,那是給婆家來的催妝少年們預備的。
這催妝可是好活,說過分的話,主家不會生氣,就說了幾句葷話也不會被視為失禮。瞧起來是很意思的樣子。
溫檀模樣儒雅,用略帶三分稚嫩的聲音道“一人一個封紅,不少了,趕緊的,都散了。”
顧四爺嚷道:“不走!不走!封紅少了我們不走。”
他們來了可不是發筆小財,討點茶錢麽,這少了他們還不樂意來,他們這支催妝隊伍可不簡單呢,是京城的名門公子組成的,人數不算多,但個個身份都不俗。
劉公子扯著嗓子叫道:“誰不知道溫候爺家業大,最少得一個人六個封紅,六六順,多吉慶。”
“少了我們不走,我們就在這催一宿的妝。哈哈……到時候新娘子休息不好,明兒正好讓雍王殿下手,哈哈……”
溫青道:“我就再添一個!就添一個封紅。”
“不行,得兩個!再給我們每人添兩個。”
“我可是說的六個封紅。”
“好!好!六個就六個。”溫青隻想盡快把他們給打發了,萬一拖得時間長了,指不定又有旁人加入催妝隊伍中。
又從懷裏摸著了一撂的封紅,還不等他給眾人分發,顧四爺伸手一奪。
溫青忙道:“你別獨吞啊,趕緊給他們都分了。”
顧四爺給每人分發了兩個,剩下的一古腦兒地擱到自己懷裏,然後有模有樣的衝著溫青抱拳
一揖,又對著安然閣大叫:“新娘子,明兒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把雍王迷住!”
“祝玉郡主與雍王百年好合!”
祝福之語此起彼伏,說了吉祥話,催妝的少年們彼此離開。
這催妝還有一個說法,催妝的必須是未成親的少年,成親的少年不能去催,今次過來的幾個人全都翩翩少年郎。
他們在安然閣催妝,溫家族裏的小姐們便遠遠地看著,對著他們品頭論足一番,仿佛他們不是來催妝的,而是來與她們相親的。
梁氏與董氏進了安然閣,梁氏將一個裹著絲帕的書遞給溫彩:“一會兒我們走了你自己再看。”
不需要問,溫彩也知道那是什麽書——春/宮/圖冊。
似乎這是官家小姐們出閣時的成人教育之人。
前世時,這書是董氏塞到溫彩手裏的,今生卻換成了她們倆一起將書送來。
董氏叮囑了幾句便與梁氏離開。
夜,靜謐。
溫彩躺在繡榻上,卻半點睡意也無,滿腦子想的就是明天這個時候,她就是慕容恒的妻子了,這比前世記憶裏提前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嫁給他。
前世的他們,從相識到成親有著太多的阻礙。
隻因,那時的她不是“真鳳命格”,更因她曾是和離婦人、聲名有礙,皇帝一直不允這門親事,直至皇帝病重這才勉強點頭應承。
好不容易睡著,正睡得香甜,便聽到麻嬤嬤、冬葵等人催促起床的聲音,側耳聆聽,府外更夫的聲音:“四更二刻,小心火燭!”
青鶯領著兩個粗使丫頭進了閣樓,將香湯倒入浴桶。
接下來便是沐浴、更衣,從裏到外的衣衫都換了新的穿上。
喜娘是從宮裏來的,聽說壽春長公主、景陽公主出閣都是由她做的喜娘,會說最流暢、最新穎的四言八句,還會唱最吉祥的祝福歌兒。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行好運,出路相逢遇貴人;五梳五子登科來接契,五條銀筍百樣齊;六梳親朋來助慶,香閨對鏡染胭紅;七梳七姐下凡配董永,鵲橋高架互輕平;八梳八仙來賀壽,寶鴨穿蓮道外遊;九梳九子連環樣樣有;十梳夫妻一路白頭。”
梳完了頭,便開始綰發,後又要絞麵,喜娘說溫彩的皮膚好,可以不用絞麵便直接上妝。兩個時辰後,溫彩穿上了一襲緋紅描金宮裝,鳳羽飄飛,華美宮錦金燦燦、紅彤彤,映得她的玉臉猶如紅霞鋪麵,耀花人眼;金絲梅形鳳冠嵌在飛仙髻上,梅妝妍秀,長眉朱唇,少許笑意綻在唇角,玉潤中略顯羞赧,端的是道不出風華/絕/代。
外頭,天色已經大亮。
皇帝賞賜皇家聖物:一對蓮紋玉如意,又一枚鴿子蛋大小的夜明珠,並一套華美的牡丹富貴紋鳳袍、一套皇家親王妃才能佩戴的鳳冠。
這一套親王妃穿的六尾鳳袍、六尾鳳冠,便是皇帝承認了她是皇家婦、是雍王妃的身份,而這更是親王嫡妃所擁有的恩賞。
皇後賞賜宮袍十套。
德嬪賜頭麵首飾四套,清一色由內務府打造。
梁氏與董氏火速攏成了五抬,將禦賜之物記入嫁妝簿的空白首頁之上。
可出閣的吉時未到,梁氏、董氏等都雲集到安然閣裏,圍著溫彩說話,董氏抹著淚兒,一臉不舍,梁氏也頓時有些落漠起來。
京城各家女兒出閣,皆有哭嫁的習俗,女子上轎則由娘家兄弟從閨閣一直背到花轎上,直至到了婆家才會著地,以示女兒家身份嬌貴。
鞭炮聲響,聲樂齊鳴,溫青穿著一襲得體的錦袍,站在安然閣外頭,頓時間眼睛微紅。
梁二太太問道:“可是吉時到了?”
溫青不語,隻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一轉身蹲了下來:“族長、二叔、外公都在前府會客廳,你到那兒跟他們磕一個頭兒……”他聲音不由得有些哽咽,又反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後背,示意溫彩上背。
溫彩俯下身子,對著董氏磕了一個頭,又對梁氏一拜:“嫂嫂,哥哥就交給你了,哥哥心眼好,隻是性子直、脾氣急,你多擔待他些。”
溫青咬著嘴不說一話,梁氏心頭一酸,眼淚兒便撲簌簌地滾落下來。
溫紅妻道:“大嫂和婆母快別哭了,十六妹妹又不是遠嫁,雍王府也在這荷花裏,往後要走動也是方便得緊。”
董氏想到了溫紫出嫁時的情形,這會子哭出聲來:“你女兒還小,哪曉得我們這母親的心,自家的女兒自是寵著、疼著的,到了婆家哪會如娘家一般自在。”董氏又叮囑道:“嫁到雍王府,萬事都要多個心眼,若遇上難處,可來尋我和你大嫂,我雖是你二嬸,這些日子是拿來你如同女兒一般看待的。”
溫彩一一應了,聽董氏一陣絮叨,那眼淚也不由自己的滑落。
溫青背了溫彩,快步往前府會客廳移去。
“妹妹在雍王府若是受了委屈,別悶在心
裏自己難受,哥哥就是你的娘家,你雖沒爹娘疼,哥哥把爹娘的那份也來疼你……”
溫彩的淚如決堤的洪,不可以自抑地奔湧而出,瞬間便迷糊了視線。
“若是雍王欺負你,我便鬧上門去,將他揍上一頓,必不叫他再有下回。這男人有時候該鬧就得鬧,別顧著什麽大家閨秀的體麵委屈自個兒?
若是府裏下人不重你,你過門就是主母,該狠的時候就得狠,或是賤賣出去,或是杖責打罰,要罰得重些,待你有了威嚴以後就好行事。
你雖出閣了,但永遠是我的妹妹,是我這輩子最看重的親人,遇事就來找哥哥,我定會給你做主……”
溫青一路上絮絮叨叨,溫彩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哥哥還有如此慈愛的一麵,越發不能自抑,扒在他背上更是泣不成聲。
在前府會客廳,拜別了長輩,溫青又背了溫彩上花轎。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吉日到,送親的隊伍緩緩而動。
三月十六的清晨,大街上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突地看到送親隊伍,街上一陣***動,你推我搡,幾乎要衝入送親隊伍之中。
近了,駿馬緩緩地馳來,綢幡旌旗飄然挺立,如雲蔽日,伴著送親隊伍浩浩蕩蕩而來。當先者,四列輕騎開道,接著是兩列神駒緩緩駛來。
深紅服色內侍手持禮器相隨,粉紅服色宮娥拋灑五色花瓣,陪嫁妝奩各取所長在後,蜿蜒而行,直出了京城南門外,直至讓京城民眾望不到盡頭。
為首者,十六抬為製的華美花轎,粉紅紗幔外覆,朱色帷帳內蓋,華麗高張。內坐之人乃一緋色華服女子,高髻珠釵,粉麵櫻唇,容貌嫻雅,恍若神仙妃子。
中間者,抬的是皇帝禦賜、皇後所賞、德嬪精心預備的幾抬嫁妝,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帶有祝福之意的玉如意等。
之後,是一抬抬的嫁妝,從精美華麗的布料到名家手筆的字畫,一應俱全,光是頭麵首飾就高達三十六套,每抬又有四層匣盒,光是頭麵就抬了十六抬,瞧得百姓們嘖嘖稱奇。另有宮綢貢緞就有六百匹之多,顏色花式竟無兩匹完全一樣的,件件皆是精品,更是令京城民眾張口結舌,一改尋常官宦人家六、八匹為一抬的定製,統絡設成二十匹一抬,竟足足有三十多抬。
有不曉真相的外地民眾,見到這等盛景,不由好奇地問:“這是哪家的貴女成親,好大的陣仗,這都走了一個多時辰了,嫁妝還沒走完。”
“這是鎮遠候、北軍都督溫青嫁妹。”
“嘖嘖,便是皇上嫁公主也未必會如此大手筆了。”
“這位溫小姐可是皇上禦封的玉郡主,所嫁的夫婿正是當今四皇子殿下。”
“怪不得如此呢,貴門嫁皇家,這嫁妝沒有一千,五百抬是有了吧?”
“什麽五百抬,聽說嫁妝五百多抬,又有四皇子預備的二百抬聘禮,合在一處得有七百多抬。”
“不對,不對,聽說溫家親友也添了不少箱籠。我瞧得有八百抬……”
“八百抬的陪奩,開國以來除了皇家公主,誰也沒這例了。”
燕高祖皇帝曾有位安樂公主,頗得帝寵,安樂公主和親西梁國,當時便有一千多抬嫁妝,陪嫁宮人亦有千餘人,之後的公主亦有嫁妝豐厚的,譬如當今的景陽公主出閣時,便有八百抬嫁妝,這還是因為景陽公主是嫡長公主之故。
梁婆子道:“夠了,夠了!候爺向定國公府借了一百個丫頭、婆子,待出閣的時候,若人手不夠,候爺還預備了北軍都督府的三百個官兵。禮部那邊,到了明兒黃昏也會有八百內侍、宮娥來幫忙。”
董氏聽罷,道:“聘禮先讓小廝搬到專門的院子裏去,與嫁妝分開放。”她停了一會兒,“侄兒媳婦身子重,你莫要太勞累,就讓我們幾個來打點。放嫁妝的院子得派可靠的人、護衛盯著。”
這些嫁妝可都是極貴重的東西。
溫子林憐惜溫彩失了母親,與董氏一商量,便給溫彩添了十抬箱攏,早早兒地請梁氏瞧看過,便用紅綢、紅紙包裹起來,上頭紮上紅綢花,再貼大紅的喜字。二房的日子原不寬裕,能添十抬箱籠已屬不易,且十抬都是采買了最好的。
汪嬸子道:“這個放心,嫁妝庫房那邊看守的是我兒子、兒媳。固”
董氏與各處的管事吩咐了一聲,眾人各自忙碌開來。仿佛這不是一場婚事,而是在打仗,除了作客的,幫忙的姻親、主子一個個像飛轉的舵螺,一忙起來,眾人就很難停下來。
唐宛芹董氏身邊,時不時幫忙出個主意,若有不妥當處也建議兩句。她問:“伯母,雍王大婚,照矩禮部和內務府是要派人幫襯的,具體多少人,各人在宮裏又是什麽身份,府裏要預備打賞的幾等封紅也得提前包好。”
溫家沒有小姐嫁入過皇家,董氏被她一說,頓時就怔住了。
唐宛芹繼續道:“雖說早前大嫂與禮部的人見過麵,但還是問實了才好。”
董氏又去尋了梁婆子、汪嬸子問話。
梁婆子道:“早前一個月,奶奶就把賞人的封紅、銀錁子都預備了,封紅分了三等,一等封紅每個五兩銀票,中等三兩銀票,末等的封紅一兩銀票,銀錁子一絡的是一錢、二錢的一枚,備了三千兩銀子的,還有銅錢也有六籮筐。”
一等封紅是用來打賞明兒過催妝的公子、少爺們使的,吉日前一天,男方家是要親年輕愛熱鬧的公子、少爺去新娘家催妝,也視男方家對新娘很是滿意,希望新娘早些嫁到婆家。這個封紅也用來打賞新嫁娘出閣時幫忙梳頭、絞臉的喜娘,喜娘要唱祝福歌,還得口齒伶俐。
中等封紅則是為了打賞禮部、內務府過來幫忙的內侍、宮人,他們或是執禮器,又或是抬皇家賞賜的聖物、聘禮等。
末等封紅則是打賞府裏幫忙抬嫁妝的小廝、下人,也讓他們沾沾喜氣。
這一日,待慕容恒帶著雍王府的小廝、侍衛離開,已經是未時二刻了,而董氏等人連口水都忙得喝不上。
黃昏時分,負責雍王大婚的禮部官員到了,而內務府也有專門負責此事的總管到來,有八百內侍宮人當天便住到了鎮遠候府,為恐生出亂子,內務府的總管領著宮人進行了排練。禮部官員則與董氏、溫子林、溫青等人詢問送親要走的路線。
禮部官員一聽說溫彩有五百抬嫁妝,而雍王又備了二百抬聘禮,當即要盯出來了,七百抬的聘禮,這得走多長的人群,而皇帝、皇後的賞賜還沒下來,這一下,豈不更多了。
問明白之後,內務府的總管便開始排練宮人,如何走,怎樣走都得再練一遍,雖然這事早前宮裏就練過兩日,但這事不能出一點亂子,雖不是太子大婚,但雍王現在在皇帝、太子心中的地位特殊。
三月十五日,辰時未到添妝的客人陸續上門,能扯上一點親戚關係的,或是溫青朋友的朋友說過幾次話或吃過一頓飯的官員女兒、妹妹都登門恭賀、添妝。
梁氏娘家的妹妹、堂妹、族妹一大群,或乘馬車,或坐轎子;溫二太太娘家的侄女、外甥女也來了;溫紫挺著大肚帶著婆家小姑許蓉來湊趣……早前在秋狩時與溫彩有過一麵之緣的東軍都督府宋小姐、護國公李家小姐、肅毅伯府的謝小姐、嘉勇伯府的蕭小姐等也陸續登門添妝。
待得中午時,安然閣的院子裏擺了四桌酒席,笑語晏晏,環肥瘦燕,頗有百花齊放之感。不知道的還以為鎮遠候府的酒宴已經開始,知道的是小姐們過來給溫彩添妝。
因溫彩明兒就要出閣,小姐們用了午飯便告辭離開。
麻嬤嬤便催著溫彩回屋裏小睡片刻。
鎮遠候府又靜寂了下來。
溫青一進桂院,梁氏便問道:“可是有事?”
溫青定定地看著梁氏,“早前我看你臉色蒼白,一直沒時間問你,可是哪裏不舒服?”
梁氏的手落在大肚上,勾唇笑道:“我好著呢!”家裏正忙著大事,她可不能休息,溫青可就這一個嫡親妹子,她今兒一早起來肚子就有些痛,隻是溫溫的、淺淺的痛,每過一陣就伴隨著一陣墜痛。
溫青道:“你若哪有不適,可一定告訴我。你待在桂院,有事吩咐二嬸、紅弟妹他們去做,你懷著身子,想來她們也會體諒你的。”
梁婆子連忙倒了水給溫青
tang。
溫青擺了手:“在北府那邊喝了不少,我就是不放心你過來問問。”
今晨剛疼的時候,梁氏還以為自己要生了,可想想又不對,照著梁婆子推算的時間,還得有二十來日才是預產期呢。這麽一想,梁氏的心落回了肚子裏,隻依舊不肯說自己肚子疼的事,怕溫青聽了著急。
梁氏含著笑,“你別擔心,我好著呢,這孩子都八、九個月了,胎穩當著呢。”一定是這些日子太累了,所以連肚子裏的孩子都一並累著了。
溫青又對梁婆子道:“你上些心,別累著奶奶。我回北府陪客,有事派人與我說一聲。”
梁婆子應聲“是”,待溫青出了內院門,才道:“奶奶怎不告訴候爺說你肚子疼。”
“我歇了一會兒,肚子又不疼了,你別說出去,沒的讓人笑話,這兩日正是府裏忙的時候,可不敢出了岔子。”梁氏捧著肚子:孩子,你要好好的,你姑姑出閣娘不能慢怠啊!待你出來,娘好好疼你。她一麵想著,一麵輕撫肚子,早前那隱隱的疼痛感一掃而空。
梁氏又喝了碗羹湯,越發覺得有精神了,又開始投入到忙碌之中,雖然各處都有可靠的人張羅、打點,可她到底還是不放心。
黃昏時分,一群奉慕容恒之命前來催妝的少年進了鎮遠候府。這些人裏頭有顧家公子、池聰,又有幾個與慕容恒交好的年輕臣子等。
一行八、九人,站在安然閣外頭大喊:
“催妝了!我們替雍王殿下來催妝了!”
“新娘子打扮漂亮些。”
“要打扮得像仙女一樣,明兒把雍王殿下迷得不分東西南北……”
說著說著,就冒出了葷段子,這也是各家催妝的規矩,有些近乎鬧洞/房,卻又有所不同,隻是他們隻是嘴上吵鬧、說說,並不會有任何行動,而且不會進安然閣,就是說些稍微過分的話,就是為了讓主家打賞封紅。
溫青、溫檀兄弟出來,給每人發了一個封紅。
“溫候爺,就一個封紅就想把我們打發走呢?不行,不行,就這麽點我們可不依,兄弟們繼續啊!”
幾個人正打趣說笑著,便有梁家的兩個少年也跟著起哄。原來催妝這麽好玩,即便是說了過分的話也不會惹主家建議。
就像現在,顧家的公子就大嚷道:“溫候爺,封紅給少了,我們可不走,嘿,我們今兒在外頭嚷一夜,讓新娘子睡不好覺,到時候柔軟無力正好讓雍王殿下推倒……”
他音一落,立時就哄笑開了。
梁三爺跟著道:“要想明兒新娘子漂亮上轎,溫候爺就得拿封紅。”
梁二太太聽人說,自家兩個混小子跑去催妝了,嚇了一跳,並不生氣,急匆匆到了安然閣外頭,一把扯住大兒子,啐罵道:“沒臉沒皮的,你們算是娘家人,你們去催甚妝,還不滾出去,真真是惹人笑話!”
梁六爺不解地道:“大家不是圖人喜慶麽,他們能鬧得,我們也能鬧。”
“你們鬧,那也是站在你大姐夫這邊,怎麽站到雍王府那邊了。”
這樣也可以?
梁三爺兄弟倆這才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也不走了,站在溫青身後,跟著催妝的公子們討價還價起來。
梁家兄弟在長輩的訓斥聲中,方才明白他們站錯位了,他們不能催妝,隻能算是娘家親戚,隻能站在娘家立場,而不是跟著起哄討封紅。
他們也想要封紅,可這會子是沒份了,那是給婆家來的催妝少年們預備的。
這催妝可是好活,說過分的話,主家不會生氣,就說了幾句葷話也不會被視為失禮。瞧起來是很意思的樣子。
溫檀模樣儒雅,用略帶三分稚嫩的聲音道“一人一個封紅,不少了,趕緊的,都散了。”
顧四爺嚷道:“不走!不走!封紅少了我們不走。”
他們來了可不是發筆小財,討點茶錢麽,這少了他們還不樂意來,他們這支催妝隊伍可不簡單呢,是京城的名門公子組成的,人數不算多,但個個身份都不俗。
劉公子扯著嗓子叫道:“誰不知道溫候爺家業大,最少得一個人六個封紅,六六順,多吉慶。”
“少了我們不走,我們就在這催一宿的妝。哈哈……到時候新娘子休息不好,明兒正好讓雍王殿下手,哈哈……”
溫青道:“我就再添一個!就添一個封紅。”
“不行,得兩個!再給我們每人添兩個。”
“我可是說的六個封紅。”
“好!好!六個就六個。”溫青隻想盡快把他們給打發了,萬一拖得時間長了,指不定又有旁人加入催妝隊伍中。
又從懷裏摸著了一撂的封紅,還不等他給眾人分發,顧四爺伸手一奪。
溫青忙道:“你別獨吞啊,趕緊給他們都分了。”
顧四爺給每人分發了兩個,剩下的一古腦兒地擱到自己懷裏,然後有模有樣的衝著溫青抱拳
一揖,又對著安然閣大叫:“新娘子,明兒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把雍王迷住!”
“祝玉郡主與雍王百年好合!”
祝福之語此起彼伏,說了吉祥話,催妝的少年們彼此離開。
這催妝還有一個說法,催妝的必須是未成親的少年,成親的少年不能去催,今次過來的幾個人全都翩翩少年郎。
他們在安然閣催妝,溫家族裏的小姐們便遠遠地看著,對著他們品頭論足一番,仿佛他們不是來催妝的,而是來與她們相親的。
梁氏與董氏進了安然閣,梁氏將一個裹著絲帕的書遞給溫彩:“一會兒我們走了你自己再看。”
不需要問,溫彩也知道那是什麽書——春/宮/圖冊。
似乎這是官家小姐們出閣時的成人教育之人。
前世時,這書是董氏塞到溫彩手裏的,今生卻換成了她們倆一起將書送來。
董氏叮囑了幾句便與梁氏離開。
夜,靜謐。
溫彩躺在繡榻上,卻半點睡意也無,滿腦子想的就是明天這個時候,她就是慕容恒的妻子了,這比前世記憶裏提前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嫁給他。
前世的他們,從相識到成親有著太多的阻礙。
隻因,那時的她不是“真鳳命格”,更因她曾是和離婦人、聲名有礙,皇帝一直不允這門親事,直至皇帝病重這才勉強點頭應承。
好不容易睡著,正睡得香甜,便聽到麻嬤嬤、冬葵等人催促起床的聲音,側耳聆聽,府外更夫的聲音:“四更二刻,小心火燭!”
青鶯領著兩個粗使丫頭進了閣樓,將香湯倒入浴桶。
接下來便是沐浴、更衣,從裏到外的衣衫都換了新的穿上。
喜娘是從宮裏來的,聽說壽春長公主、景陽公主出閣都是由她做的喜娘,會說最流暢、最新穎的四言八句,還會唱最吉祥的祝福歌兒。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行好運,出路相逢遇貴人;五梳五子登科來接契,五條銀筍百樣齊;六梳親朋來助慶,香閨對鏡染胭紅;七梳七姐下凡配董永,鵲橋高架互輕平;八梳八仙來賀壽,寶鴨穿蓮道外遊;九梳九子連環樣樣有;十梳夫妻一路白頭。”
梳完了頭,便開始綰發,後又要絞麵,喜娘說溫彩的皮膚好,可以不用絞麵便直接上妝。兩個時辰後,溫彩穿上了一襲緋紅描金宮裝,鳳羽飄飛,華美宮錦金燦燦、紅彤彤,映得她的玉臉猶如紅霞鋪麵,耀花人眼;金絲梅形鳳冠嵌在飛仙髻上,梅妝妍秀,長眉朱唇,少許笑意綻在唇角,玉潤中略顯羞赧,端的是道不出風華/絕/代。
外頭,天色已經大亮。
皇帝賞賜皇家聖物:一對蓮紋玉如意,又一枚鴿子蛋大小的夜明珠,並一套華美的牡丹富貴紋鳳袍、一套皇家親王妃才能佩戴的鳳冠。
這一套親王妃穿的六尾鳳袍、六尾鳳冠,便是皇帝承認了她是皇家婦、是雍王妃的身份,而這更是親王嫡妃所擁有的恩賞。
皇後賞賜宮袍十套。
德嬪賜頭麵首飾四套,清一色由內務府打造。
梁氏與董氏火速攏成了五抬,將禦賜之物記入嫁妝簿的空白首頁之上。
可出閣的吉時未到,梁氏、董氏等都雲集到安然閣裏,圍著溫彩說話,董氏抹著淚兒,一臉不舍,梁氏也頓時有些落漠起來。
京城各家女兒出閣,皆有哭嫁的習俗,女子上轎則由娘家兄弟從閨閣一直背到花轎上,直至到了婆家才會著地,以示女兒家身份嬌貴。
鞭炮聲響,聲樂齊鳴,溫青穿著一襲得體的錦袍,站在安然閣外頭,頓時間眼睛微紅。
梁二太太問道:“可是吉時到了?”
溫青不語,隻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一轉身蹲了下來:“族長、二叔、外公都在前府會客廳,你到那兒跟他們磕一個頭兒……”他聲音不由得有些哽咽,又反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後背,示意溫彩上背。
溫彩俯下身子,對著董氏磕了一個頭,又對梁氏一拜:“嫂嫂,哥哥就交給你了,哥哥心眼好,隻是性子直、脾氣急,你多擔待他些。”
溫青咬著嘴不說一話,梁氏心頭一酸,眼淚兒便撲簌簌地滾落下來。
溫紅妻道:“大嫂和婆母快別哭了,十六妹妹又不是遠嫁,雍王府也在這荷花裏,往後要走動也是方便得緊。”
董氏想到了溫紫出嫁時的情形,這會子哭出聲來:“你女兒還小,哪曉得我們這母親的心,自家的女兒自是寵著、疼著的,到了婆家哪會如娘家一般自在。”董氏又叮囑道:“嫁到雍王府,萬事都要多個心眼,若遇上難處,可來尋我和你大嫂,我雖是你二嬸,這些日子是拿來你如同女兒一般看待的。”
溫彩一一應了,聽董氏一陣絮叨,那眼淚也不由自己的滑落。
溫青背了溫彩,快步往前府會客廳移去。
“妹妹在雍王府若是受了委屈,別悶在心
裏自己難受,哥哥就是你的娘家,你雖沒爹娘疼,哥哥把爹娘的那份也來疼你……”
溫彩的淚如決堤的洪,不可以自抑地奔湧而出,瞬間便迷糊了視線。
“若是雍王欺負你,我便鬧上門去,將他揍上一頓,必不叫他再有下回。這男人有時候該鬧就得鬧,別顧著什麽大家閨秀的體麵委屈自個兒?
若是府裏下人不重你,你過門就是主母,該狠的時候就得狠,或是賤賣出去,或是杖責打罰,要罰得重些,待你有了威嚴以後就好行事。
你雖出閣了,但永遠是我的妹妹,是我這輩子最看重的親人,遇事就來找哥哥,我定會給你做主……”
溫青一路上絮絮叨叨,溫彩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哥哥還有如此慈愛的一麵,越發不能自抑,扒在他背上更是泣不成聲。
在前府會客廳,拜別了長輩,溫青又背了溫彩上花轎。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吉日到,送親的隊伍緩緩而動。
三月十六的清晨,大街上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突地看到送親隊伍,街上一陣***動,你推我搡,幾乎要衝入送親隊伍之中。
近了,駿馬緩緩地馳來,綢幡旌旗飄然挺立,如雲蔽日,伴著送親隊伍浩浩蕩蕩而來。當先者,四列輕騎開道,接著是兩列神駒緩緩駛來。
深紅服色內侍手持禮器相隨,粉紅服色宮娥拋灑五色花瓣,陪嫁妝奩各取所長在後,蜿蜒而行,直出了京城南門外,直至讓京城民眾望不到盡頭。
為首者,十六抬為製的華美花轎,粉紅紗幔外覆,朱色帷帳內蓋,華麗高張。內坐之人乃一緋色華服女子,高髻珠釵,粉麵櫻唇,容貌嫻雅,恍若神仙妃子。
中間者,抬的是皇帝禦賜、皇後所賞、德嬪精心預備的幾抬嫁妝,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帶有祝福之意的玉如意等。
之後,是一抬抬的嫁妝,從精美華麗的布料到名家手筆的字畫,一應俱全,光是頭麵首飾就高達三十六套,每抬又有四層匣盒,光是頭麵就抬了十六抬,瞧得百姓們嘖嘖稱奇。另有宮綢貢緞就有六百匹之多,顏色花式竟無兩匹完全一樣的,件件皆是精品,更是令京城民眾張口結舌,一改尋常官宦人家六、八匹為一抬的定製,統絡設成二十匹一抬,竟足足有三十多抬。
有不曉真相的外地民眾,見到這等盛景,不由好奇地問:“這是哪家的貴女成親,好大的陣仗,這都走了一個多時辰了,嫁妝還沒走完。”
“這是鎮遠候、北軍都督溫青嫁妹。”
“嘖嘖,便是皇上嫁公主也未必會如此大手筆了。”
“這位溫小姐可是皇上禦封的玉郡主,所嫁的夫婿正是當今四皇子殿下。”
“怪不得如此呢,貴門嫁皇家,這嫁妝沒有一千,五百抬是有了吧?”
“什麽五百抬,聽說嫁妝五百多抬,又有四皇子預備的二百抬聘禮,合在一處得有七百多抬。”
“不對,不對,聽說溫家親友也添了不少箱籠。我瞧得有八百抬……”
“八百抬的陪奩,開國以來除了皇家公主,誰也沒這例了。”
燕高祖皇帝曾有位安樂公主,頗得帝寵,安樂公主和親西梁國,當時便有一千多抬嫁妝,陪嫁宮人亦有千餘人,之後的公主亦有嫁妝豐厚的,譬如當今的景陽公主出閣時,便有八百抬嫁妝,這還是因為景陽公主是嫡長公主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