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年關
轉眼又到了年關。
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祭祖,袁氏一族也不例外。
而便是袁長卿如今在朝中混得不如意,且族中許多人都認定他已無前程可言,可他仍是嫡係長房長孫的身份,因此,祭祀時,他仍是排在了前麵。
因祭祀時仆役們是不許進大堂的,大病還尚未痊愈的袁昶興便撐著根手杖跟在袁長卿的身後。
作為長孫媳,珊娘在女眷中也是排在前麵的。且自那件事後,這還是她頭一次看到袁昶興出現在人前,就忍不住多看了他幾眼。
以前的袁昶興可算是個小胖子,這一病,倒叫他清減了下來,頓時,那臉部輪廓竟有幾分像袁長卿了。以前他看人時,眼神裏盡是一股油滑之氣,如今則和袁長卿一樣,眼神微冷。隻是,袁長卿的眼是清冷,便是冷,看著也透著股清澈;而袁昶興的冷,卻是種陰冷,帶著股陰寒的戾氣。
許是珊娘看他的時間長了點,叫袁昶興感覺到了。他忽地一扭頭,先是看著珊娘唇角微微一抽,然後才衝她緩緩露出一口森森白牙。
珊娘隻覺得後頸的汗毛微微一豎。她立時也細眯起那雙細長的媚絲眼兒,看著他露出一個微笑來,然後又刻意放緩了目光,看向他那條短了一寸的腿。
袁昶興的臉色一變,用力握了握那手杖,驀地扭回頭去。
他才剛扭過頭來,袁長卿就回頭往身後看了一眼。
珊娘趕緊收斂起表情,一臉無辜地看向他。
袁昶興也似討好般,衝他小心翼翼地笑了笑。
於是袁長卿又看了珊娘一眼,扭回頭去。
焚香獻祭畢,眾人從祠堂裏退出來,照慣例,是要在袁府聚餐宴飲一番的。
如今朝中四皇子得勢,四老爺走著四皇子的路子,終於如願得了他一直求著的那個差事,官級也往上提了一級,因此,正是春風得意的他對著袁長卿說話時,簡直像是在朝堂上對下屬說話一般,帶著股上位者的不容置疑和威嚴。
倒是老太太和四夫人,跟珊娘說話時,那語氣簡直不能再和氣了,若是那眼神裏再帶上一抹同情,怕是珊娘就該以為自己是那上門來打秋風的窮親戚了。
“你進門也有整一年了,怎麽還沒個動靜?”四夫人一臉關切地問著珊娘。
珊娘心裏微微一哂,她早料到今兒過來怕是要遭遇這番盤問的,卻故意裝著個懵懂模樣,感慨道:“是呢,這日子過得可真快,似才眨眼的功夫,竟一年都過去了。算算,等過了年,我和四妹妹就都十八歲了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珊娘給紮狠了,吃過她幾回暗虧後,如今袁詠梅是能離她多遠就離她多遠,再不肯主動往她身邊湊了。這會兒她正和族裏的幾個姐妹坐在窗邊說著小話。不過,隻衝著她們時不時瞟向她這方向的眼,珊娘也能猜到,大概又在說她的什麽是非了。
她學著四夫人的神情,一臉關切地看向袁詠梅,又略放大了一點聲音,問著四夫人:“雖說京裏的風俗,越是受寵的女兒,家裏越不肯輕易嫁出去,可怎麽說妹妹也到這個年紀了,便是四叔四嬸再是心疼妹妹,也該操辦起來了吧?女兒家的青春苦短呢。”
那些原被四夫人的話帶著,正想湊過來問珊娘情況的族中女眷們,頓時被珊娘轉移了視線,全都看著袁詠梅一陣附和。
說到底,袁詠梅是個臉嫩的小姑娘,又不像珊娘是個“回爐再造”的,被人當眾提及這種事時,自是一陣抹不開臉,加上前一陣子有關她的婚事曾很是鬧出點風聲,她此時怒也不是惱也不是,又不好當麵跟珊娘翻臉,隻得一跺腳,從屋裏跑了出去。
珊娘哈哈一笑,回頭看著臉色不太好看的四夫人笑道:“瞧,四妹妹害臊了!”說得仿佛她剛才就是在有意打趣袁四的一樣。
四夫人還沒找到話回她,她那裏又壓著聲音低聲問四夫人:“之前我聽大公主說,宮裏好像是看中四妹妹的,隻是沒說要配哪個皇子。我正替四妹妹高興呢,怎麽如今又不提這事兒了?”
宮裏看中袁詠梅的消息,自七月裏就傳開了,隻是那時候五皇子和太子一起,陪著太後去避暑山莊休養了。且眾人都知道,五皇子是太後的心尖尖,連皇帝都不敢輕易拍這個板,所以這件事才暫時擱置了起來。原說等夏天過去,太後回京後再議的,不想老太後在避暑山莊裏不僅漸漸養好的身子,竟還住出了樂趣,住到秋天都沒肯回來。直到進了冬月,大公主受皇帝之命親自跑了一趟,才趕在京城的頭一場雪落下前,把太後接回京裏。
隻是,自老太後回宮後,京裏的風聲漸漸就變了,先是從“宮裏替五皇子看中了袁家四姑娘”,變成了“宮裏看中了袁家四姑娘”,再到如今“宮裏盛讚袁家四姑娘溫柔賢淑”——消息靈通的,自然猜到,顯然是這樁婚事叫太後給否了。不夠靈通的,則還在猜著宮裏到底想把袁四姑娘給哪個皇子。
要說起來,其實當初宮裏向袁家提出此事時,老太太到四夫人都不樂意的。和朝中許多人一樣,他們都覺得,隻要老太後一咽氣,太子的東宮之位也就算是坐到頭了。太子得不到好,和太子同母的五皇子自然也不會有個好,袁家不該往那窟窿裏白填一個女兒進去。而且,比起做堂堂正正的五皇妃,老太太更寧願送四姑娘入四皇子府——便是四皇子府裏已經有了正妃也無妨,且看看宮裏的孟貴妃便知道了,身份無礙地位的。
這是老太太的想法。四老爺卻巴望著四皇子能幫他提一提官位,便一口應承了下來。隻是,老爺沒料到的是,誰都以為七十好幾的老太後該挺不過這一場病去的,偏叫她老人家挺了過去。且太後的病才剛有好轉,老太太便鬧著要去避暑山莊,說死也要死在當年先帝爺死的地方,最後逼著皇帝沒法子了,這才派太子和五皇子護送老太後過去。卻不想,隔了小半年後,原以為該折騰出個好歹來的老太後,竟是精神矍鑠地回來了……偏在這之前,宮裏大概以為老太後果真不行了,竟把看中袁四姑娘的消息傳得滿天飛揚……
珊娘拿袁詠梅堵了四夫人的嘴,卻堵不住其他族人女眷們的嘴,便又有人問著她“動靜”的問題。
珊娘又裝出個靦腆模樣,回著那個嬸娘道:“大郎說我們還年輕,不著急……”
如今老太太也算是知道了,珊娘就是個裝豬吃老虎的,所以四夫人開口時,老太太一直憋著沒開口,這時候才開口教訓著珊娘道:“你也不能什麽都聽他的!我知道你們年輕,還在貪玩的年紀,這會兒不想叫孩子拖累了你們,可開枝散葉原就是女人的本分,何況他父母隻他一個。你們若不願意帶孩子,等將來孩子生出來,大不了抱過來,我替你們養著。”
珊娘心頭頓時便是一怒。她話還沒有出口,就有個女眷拍著老太太的馬屁,對珊娘笑道:“老太太能把大郎教成個探花郎,將來也定能將你兒子也教成個狀元郎。”
珊娘呲著牙假假一笑,衝那婦人道:“您孫兒才剛滿月吧?倒正好可以送來給我們老太太養著,將來定然還您一個狀元郎,您就且等著吧。”
那婦人一愕,一時不知該說什麽才好了。
九嬸聽了,便微笑起來,對珊娘道:“才剛你說到大公主,我聽說大公主從孤貧院裏領了好些個孤兒回去,可是真的?”
珊娘笑道:“是呢……”
她再想不到,大公主對捐募會的事不感興趣,卻對孤貧院的那些孩子們感了興趣,特別是最初問她要不要買花的那個黑皮膚的小女孩,如今已經被她領進公主府,做了她身邊的一個貼身小女侍。至於其他幾個小姑娘,是因為她愛穿鮮亮衣裳,又追求著與眾不同,便在五太太教出來的那批孩子裏挑了四五個,做了她府裏的繡娘。
九嬸道:“她就不怕那些孩子帶壞了府裏的下人?”
珊娘歎道:“這就是大家的偏見了。我不敢說孤貧院裏的人個個都是好的,但那些肯用心做活來養活自己,而不是躺著等救濟的,應該都是好的。大家不敢雇他們,不過是聽多了各種謠傳,說什麽他們會偷盜主家財物,甚至殺人越貨,可若仔細想想,每年京裏發生那麽多的案子,又有幾件是他們作下的?”又道,“不僅大公主府裏用了孤貧院裏的人,我家裏也雇了幾個人幫忙的。比起外麵雇的,他們知道他們能得到個機會不容易,反而比別人更是勤快認真呢。”
老太太插話道:“正要說你呢!你閑了多在家裏照顧大郎不好?天天往外跑像個什麽樣子!偏大郎慣著你,也不說你。”
珊娘微眯起眼,正要頂撞過去,就聽得門外一陣喧囂,卻原來是在外麵吃酒的爺們兒也散了席,進來說話了。
袁長卿跟在袁禮身後,正好聽到老太太的話,便看了珊娘一眼。
這邊眾人寒暄畢,老太太便當著眾人,又把剛才的話說了一遍,對袁長卿和珊娘道:“女人的本分原該在家裏相夫教子。”
見珊娘豎起眼,袁長卿忙看她一眼,搶著道:“十三兒心善,看不得那些人受苦。”
老太太道:“便是心善,捐些錢物也就罷了,何必要她親自跑去幫忙?倒叫人笑話她不知尊重,竟是什麽地方都敢去。”
袁長卿以眼神阻止了意欲開口的珊娘,對老太太又道:“那又不是什麽不能去的地方,不僅大公主、太子妃去過,連宮裏的幾位老太妃也都去過。聽說若不是最近雪大,路上不便,連太後都想去看看的,可見這並不是什麽壞事。”
袁長卿這麽一說,老太太無語了。頓了頓,又挑起之前的話題,問起袁長卿子嗣問題來。
如今既然袁長卿來了,且之前還老阻著她跟老太太直接頂上,珊娘便趁勢縮到他的身後,由著他去應答了。
袁長卿略一猶豫,向著老太太恭敬一禮,道:“該來時自會來的,許……”頓了頓,搖頭微笑道:“再看看吧。”
一個“許”字,再加上“再看看”三個字,頓時叫人一陣浮想聯翩。
九嬸拉著珊娘的手驚喜道:“真的?”
珊娘正因袁長卿的話愕然著,趕緊衝著九嫂一陣搖頭——她若有了,她會不知道?!
可忽的,她心頭一拎。她想起來了,上一世時的這時候,其實說起來她已經有了,隻是因為一直沒什麽反應才不知道的……
不會是……真有了吧?!
算算時間,搞不好竟還是前世的那個孩子?!
驀地,珊娘一陣渾身不得勁兒……
*·*·*
回家的馬車上,袁長卿握著珊娘的手,看著她笑道:“這個月你遲了。”
珊娘忍不住一陣眨眼。她的月信一向準時,可她卻並不是袁長卿那樣仔細的性情,所以都沒意識到,早已經過了該來的時間。
“也、也許……是……誤了?!”珊娘猶疑道。
袁長卿摸摸她的臉,道:“別擔心,我已經請人往城外送信了,等我們到家,不定我師父已經到了。”
轉眼又到了年關。
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祭祖,袁氏一族也不例外。
而便是袁長卿如今在朝中混得不如意,且族中許多人都認定他已無前程可言,可他仍是嫡係長房長孫的身份,因此,祭祀時,他仍是排在了前麵。
因祭祀時仆役們是不許進大堂的,大病還尚未痊愈的袁昶興便撐著根手杖跟在袁長卿的身後。
作為長孫媳,珊娘在女眷中也是排在前麵的。且自那件事後,這還是她頭一次看到袁昶興出現在人前,就忍不住多看了他幾眼。
以前的袁昶興可算是個小胖子,這一病,倒叫他清減了下來,頓時,那臉部輪廓竟有幾分像袁長卿了。以前他看人時,眼神裏盡是一股油滑之氣,如今則和袁長卿一樣,眼神微冷。隻是,袁長卿的眼是清冷,便是冷,看著也透著股清澈;而袁昶興的冷,卻是種陰冷,帶著股陰寒的戾氣。
許是珊娘看他的時間長了點,叫袁昶興感覺到了。他忽地一扭頭,先是看著珊娘唇角微微一抽,然後才衝她緩緩露出一口森森白牙。
珊娘隻覺得後頸的汗毛微微一豎。她立時也細眯起那雙細長的媚絲眼兒,看著他露出一個微笑來,然後又刻意放緩了目光,看向他那條短了一寸的腿。
袁昶興的臉色一變,用力握了握那手杖,驀地扭回頭去。
他才剛扭過頭來,袁長卿就回頭往身後看了一眼。
珊娘趕緊收斂起表情,一臉無辜地看向他。
袁昶興也似討好般,衝他小心翼翼地笑了笑。
於是袁長卿又看了珊娘一眼,扭回頭去。
焚香獻祭畢,眾人從祠堂裏退出來,照慣例,是要在袁府聚餐宴飲一番的。
如今朝中四皇子得勢,四老爺走著四皇子的路子,終於如願得了他一直求著的那個差事,官級也往上提了一級,因此,正是春風得意的他對著袁長卿說話時,簡直像是在朝堂上對下屬說話一般,帶著股上位者的不容置疑和威嚴。
倒是老太太和四夫人,跟珊娘說話時,那語氣簡直不能再和氣了,若是那眼神裏再帶上一抹同情,怕是珊娘就該以為自己是那上門來打秋風的窮親戚了。
“你進門也有整一年了,怎麽還沒個動靜?”四夫人一臉關切地問著珊娘。
珊娘心裏微微一哂,她早料到今兒過來怕是要遭遇這番盤問的,卻故意裝著個懵懂模樣,感慨道:“是呢,這日子過得可真快,似才眨眼的功夫,竟一年都過去了。算算,等過了年,我和四妹妹就都十八歲了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珊娘給紮狠了,吃過她幾回暗虧後,如今袁詠梅是能離她多遠就離她多遠,再不肯主動往她身邊湊了。這會兒她正和族裏的幾個姐妹坐在窗邊說著小話。不過,隻衝著她們時不時瞟向她這方向的眼,珊娘也能猜到,大概又在說她的什麽是非了。
她學著四夫人的神情,一臉關切地看向袁詠梅,又略放大了一點聲音,問著四夫人:“雖說京裏的風俗,越是受寵的女兒,家裏越不肯輕易嫁出去,可怎麽說妹妹也到這個年紀了,便是四叔四嬸再是心疼妹妹,也該操辦起來了吧?女兒家的青春苦短呢。”
那些原被四夫人的話帶著,正想湊過來問珊娘情況的族中女眷們,頓時被珊娘轉移了視線,全都看著袁詠梅一陣附和。
說到底,袁詠梅是個臉嫩的小姑娘,又不像珊娘是個“回爐再造”的,被人當眾提及這種事時,自是一陣抹不開臉,加上前一陣子有關她的婚事曾很是鬧出點風聲,她此時怒也不是惱也不是,又不好當麵跟珊娘翻臉,隻得一跺腳,從屋裏跑了出去。
珊娘哈哈一笑,回頭看著臉色不太好看的四夫人笑道:“瞧,四妹妹害臊了!”說得仿佛她剛才就是在有意打趣袁四的一樣。
四夫人還沒找到話回她,她那裏又壓著聲音低聲問四夫人:“之前我聽大公主說,宮裏好像是看中四妹妹的,隻是沒說要配哪個皇子。我正替四妹妹高興呢,怎麽如今又不提這事兒了?”
宮裏看中袁詠梅的消息,自七月裏就傳開了,隻是那時候五皇子和太子一起,陪著太後去避暑山莊休養了。且眾人都知道,五皇子是太後的心尖尖,連皇帝都不敢輕易拍這個板,所以這件事才暫時擱置了起來。原說等夏天過去,太後回京後再議的,不想老太後在避暑山莊裏不僅漸漸養好的身子,竟還住出了樂趣,住到秋天都沒肯回來。直到進了冬月,大公主受皇帝之命親自跑了一趟,才趕在京城的頭一場雪落下前,把太後接回京裏。
隻是,自老太後回宮後,京裏的風聲漸漸就變了,先是從“宮裏替五皇子看中了袁家四姑娘”,變成了“宮裏看中了袁家四姑娘”,再到如今“宮裏盛讚袁家四姑娘溫柔賢淑”——消息靈通的,自然猜到,顯然是這樁婚事叫太後給否了。不夠靈通的,則還在猜著宮裏到底想把袁四姑娘給哪個皇子。
要說起來,其實當初宮裏向袁家提出此事時,老太太到四夫人都不樂意的。和朝中許多人一樣,他們都覺得,隻要老太後一咽氣,太子的東宮之位也就算是坐到頭了。太子得不到好,和太子同母的五皇子自然也不會有個好,袁家不該往那窟窿裏白填一個女兒進去。而且,比起做堂堂正正的五皇妃,老太太更寧願送四姑娘入四皇子府——便是四皇子府裏已經有了正妃也無妨,且看看宮裏的孟貴妃便知道了,身份無礙地位的。
這是老太太的想法。四老爺卻巴望著四皇子能幫他提一提官位,便一口應承了下來。隻是,老爺沒料到的是,誰都以為七十好幾的老太後該挺不過這一場病去的,偏叫她老人家挺了過去。且太後的病才剛有好轉,老太太便鬧著要去避暑山莊,說死也要死在當年先帝爺死的地方,最後逼著皇帝沒法子了,這才派太子和五皇子護送老太後過去。卻不想,隔了小半年後,原以為該折騰出個好歹來的老太後,竟是精神矍鑠地回來了……偏在這之前,宮裏大概以為老太後果真不行了,竟把看中袁四姑娘的消息傳得滿天飛揚……
珊娘拿袁詠梅堵了四夫人的嘴,卻堵不住其他族人女眷們的嘴,便又有人問著她“動靜”的問題。
珊娘又裝出個靦腆模樣,回著那個嬸娘道:“大郎說我們還年輕,不著急……”
如今老太太也算是知道了,珊娘就是個裝豬吃老虎的,所以四夫人開口時,老太太一直憋著沒開口,這時候才開口教訓著珊娘道:“你也不能什麽都聽他的!我知道你們年輕,還在貪玩的年紀,這會兒不想叫孩子拖累了你們,可開枝散葉原就是女人的本分,何況他父母隻他一個。你們若不願意帶孩子,等將來孩子生出來,大不了抱過來,我替你們養著。”
珊娘心頭頓時便是一怒。她話還沒有出口,就有個女眷拍著老太太的馬屁,對珊娘笑道:“老太太能把大郎教成個探花郎,將來也定能將你兒子也教成個狀元郎。”
珊娘呲著牙假假一笑,衝那婦人道:“您孫兒才剛滿月吧?倒正好可以送來給我們老太太養著,將來定然還您一個狀元郎,您就且等著吧。”
那婦人一愕,一時不知該說什麽才好了。
九嬸聽了,便微笑起來,對珊娘道:“才剛你說到大公主,我聽說大公主從孤貧院裏領了好些個孤兒回去,可是真的?”
珊娘笑道:“是呢……”
她再想不到,大公主對捐募會的事不感興趣,卻對孤貧院的那些孩子們感了興趣,特別是最初問她要不要買花的那個黑皮膚的小女孩,如今已經被她領進公主府,做了她身邊的一個貼身小女侍。至於其他幾個小姑娘,是因為她愛穿鮮亮衣裳,又追求著與眾不同,便在五太太教出來的那批孩子裏挑了四五個,做了她府裏的繡娘。
九嬸道:“她就不怕那些孩子帶壞了府裏的下人?”
珊娘歎道:“這就是大家的偏見了。我不敢說孤貧院裏的人個個都是好的,但那些肯用心做活來養活自己,而不是躺著等救濟的,應該都是好的。大家不敢雇他們,不過是聽多了各種謠傳,說什麽他們會偷盜主家財物,甚至殺人越貨,可若仔細想想,每年京裏發生那麽多的案子,又有幾件是他們作下的?”又道,“不僅大公主府裏用了孤貧院裏的人,我家裏也雇了幾個人幫忙的。比起外麵雇的,他們知道他們能得到個機會不容易,反而比別人更是勤快認真呢。”
老太太插話道:“正要說你呢!你閑了多在家裏照顧大郎不好?天天往外跑像個什麽樣子!偏大郎慣著你,也不說你。”
珊娘微眯起眼,正要頂撞過去,就聽得門外一陣喧囂,卻原來是在外麵吃酒的爺們兒也散了席,進來說話了。
袁長卿跟在袁禮身後,正好聽到老太太的話,便看了珊娘一眼。
這邊眾人寒暄畢,老太太便當著眾人,又把剛才的話說了一遍,對袁長卿和珊娘道:“女人的本分原該在家裏相夫教子。”
見珊娘豎起眼,袁長卿忙看她一眼,搶著道:“十三兒心善,看不得那些人受苦。”
老太太道:“便是心善,捐些錢物也就罷了,何必要她親自跑去幫忙?倒叫人笑話她不知尊重,竟是什麽地方都敢去。”
袁長卿以眼神阻止了意欲開口的珊娘,對老太太又道:“那又不是什麽不能去的地方,不僅大公主、太子妃去過,連宮裏的幾位老太妃也都去過。聽說若不是最近雪大,路上不便,連太後都想去看看的,可見這並不是什麽壞事。”
袁長卿這麽一說,老太太無語了。頓了頓,又挑起之前的話題,問起袁長卿子嗣問題來。
如今既然袁長卿來了,且之前還老阻著她跟老太太直接頂上,珊娘便趁勢縮到他的身後,由著他去應答了。
袁長卿略一猶豫,向著老太太恭敬一禮,道:“該來時自會來的,許……”頓了頓,搖頭微笑道:“再看看吧。”
一個“許”字,再加上“再看看”三個字,頓時叫人一陣浮想聯翩。
九嬸拉著珊娘的手驚喜道:“真的?”
珊娘正因袁長卿的話愕然著,趕緊衝著九嫂一陣搖頭——她若有了,她會不知道?!
可忽的,她心頭一拎。她想起來了,上一世時的這時候,其實說起來她已經有了,隻是因為一直沒什麽反應才不知道的……
不會是……真有了吧?!
算算時間,搞不好竟還是前世的那個孩子?!
驀地,珊娘一陣渾身不得勁兒……
*·*·*
回家的馬車上,袁長卿握著珊娘的手,看著她笑道:“這個月你遲了。”
珊娘忍不住一陣眨眼。她的月信一向準時,可她卻並不是袁長卿那樣仔細的性情,所以都沒意識到,早已經過了該來的時間。
“也、也許……是……誤了?!”珊娘猶疑道。
袁長卿摸摸她的臉,道:“別擔心,我已經請人往城外送信了,等我們到家,不定我師父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