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麽說?”皇後奇怪道。
劉王妃道:“姑母,德妃不是一直逼著慕容氏要生孩子嘛,這麽一下慎王夫婦都傷了,怕是要養上好一段時間才能康複,至少這段日子德妃娘娘不會在逼迫他們了,姑母您也能輕鬆一些啊。”
皇後歎道:“話雖如此,可是這事是德妃心中一直的疙瘩,這也隻能緩一時,卻不能緩一世啊!說不定德妃還會趁機再塞女子進府的。”
劉王妃卻搖搖頭道:“姑母,聽說這次的凶手就是德妃曾經賜給慎王的人,德妃要是知道了這件事,怕是好一段日子不會了這麽做了,畢竟是她的心急卻差點害了自個的兒子和兒媳,還牽連了趙氏。”
皇後有些不解道:“說到這,本宮還是一肚子疑惑。”
劉王妃道:“姑母您在疑惑什麽?”
皇後緩緩道:“那個女子怎麽會是宮裏賜下去的呢,按理說隻要是宮裏頭賜下去的都是經過層層篩選,這樣蛇蠍的女子本宮和德妃難道都不曾注意到嗎?”
劉王妃道:“或許是她隱藏太深,也或許正如外頭所傳的那樣,她本是純良之人,不過是因愛生恨才變得如此蛇蠍的吧。”
皇後點點頭道:“哎,也是啊,這事終究也是本宮和德妃有所疏忽啊,也不知道慎王的身子要到什麽時候才能康複啊,這孩子二十幾年來幾乎都是在吃藥,也是個命苦的。”
劉王妃卻勸道:“姑母,您也不能這般想啊,以三弟是身子骨,要不是生在皇家。怕是早就不在了,這該是他的幸運啊。”
皇後有些苦笑道:“也許吧,希望他們能快些好起來啊。”
劉王妃道:“姑母,您放心吧,他們肯定會沒事的,倒是王爺那裏我卻有些擔心。”
皇後遲疑道:“佑兒?佑兒那怎麽了?”
劉王妃道:“為了救趙氏,王爺可是連皇上的命令都違抗了。臣媳是怕皇上心裏不舒服。會怪罪王爺。”
皇後道:“這個本宮倒是也聽說了,佑兒確實有些過了,皇上心裏擔心佑兒的安危。會生氣也是應該的,不過既然還讓佑兒陪著去打獵,本宮想著該不會有多大的事吧,你也不用太擔心。倒是聽說佑兒救慕容氏的時候傷到了胳膊,不知道怎麽樣了。這次去打獵會不會不方便了。”
提到慕容氏,劉王妃心裏就有些不舒坦道:“哎,王爺也真是的這樣不顧性命地去救慕容氏,當時臣媳的心都揪起來了。雖說是為了救人但是,慎王的臉色也很難看啊,所以到現在臣媳也不敢去探望慎王夫婦。”
皇後看了一眼劉王妃道:“那不過是情急之下嘛。難道讓佑兒見死不救,你別多心。”
劉王妃紅著眼睛道:“姑母看您說的。臣媳不過是擔心王爺嘛,再說了,要多心早就多心了,還要等這個時候,臣媳不是那種不知道輕重的人,隻是當時慎王的臉色很不好呢,畢竟之前他們三人是那樣的關係,臣媳不是怕慎王多想,影響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嘛。”
皇後一臉不讚同道:“不會的,佑兒和慎王一向是兄弟情深,怎麽會呢,你別瞎猜!”
劉王妃歎了一口氣道:“姑母,不是臣媳瞎猜,是外頭這幾日都在傳呢,您又不是不知道,王爺從西北回來後那段日子,外頭都傳些什麽啊,臣媳害怕這話傳到父皇那裏啊。”
皇後愣了片刻才道:“不過是情急之舉,這些人就愛嚼舌根子,看來本宮是該好好管管了。”
劉王妃才道:“是啊,姑母您是要管管了,臣媳可不想這事影響到王爺。”
皇後笑著道:“不會的,不過是外人傳瞎話罷了,佑兒是清者自清的,這事從慕容氏嫁給齊慎就已經塵埃落定了,可恨的是外頭那些人還非得傳得有模有樣的,哎,這最管不住的就是別人的嘴了。”
劉王妃點點頭道:“是啊,臣媳同慕容氏本事妯娌,合該好好親近親近的,可是礙於外頭的流言蜚語,臣媳也不好常跟她走動,總是覺得怪怪的,好在慕容氏也寡淡,與其他妯娌之間也不是很熟絡,這才沒其他閑話傳出來呢,說到底這事還是影響到了我們。”
皇後喝了一口茶道:“雪卉啊,這外頭傳成什麽樣子無非都是因為好奇和無知,你身為皇家媳婦,雍王正妃,這點判斷也該是有的吧。”
劉王妃笑道:“臣媳明白,不過是怕影響不好罷了。”
皇後看著劉王妃道:“雪卉,跟姑母說實話,這事你是不是心裏頭不舒服了?”
劉王妃苦笑一聲道:“要說半點沒有那是騙人的,臣媳畢竟是王爺的妻子,這事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舒服的,不過臣媳知道那都是過去的事了,而且王爺現在待臣媳也很好,所以倒也沒什麽大不了,臣媳唯一擔心的就是王爺和慎王之間,說實話,這些年臣媳也看得出來,王爺和慎王之間總是有些若即若離的,不像是跟五弟那般親近。”
皇後笑道:“哲兒本就是在齊佑身邊長大了,對佑兒依賴也是正常的,再說了慎王性子也一直是淡淡的,跟誰都是那個樣子,別說是跟佑兒了,就說是跟本宮,或是德妃,慎王都是有種淡淡的距離感,這就是那孩子的性格罷了。”
劉王妃道:“臣媳知道,所以才更擔心,老話說得好,越是沉默寡言,這心裏頭的事就越多,臣媳是怕慎王一直把事情都積在心裏頭,這對誰都不好。”
皇後有些臉色發黑道:“慎王是寡言了些,但這孩子性子純良,不會的,你也不要瞎猜了,這事也不該是你擔心的事,等多些日子本宮會去看看的。”
劉王妃有些歉意道:“是。姑母,是我多心了,這不是趙氏看不到,也隻能擔心慎王他們了。”
見劉氏轉了話題,皇後這才緩了麵色道:“趙氏那你倒是要多關心看看,畢竟那麽凶險,要是真有個三長兩短的怕是不好跟趙將軍家裏交代啊。”
劉王妃有些鬱悶道:“也真是的。要是那日沒答應慕容氏去騎馬該多好。趙氏也不會傷成那樣了,說實話但是就怕趙氏墜馬,別說她的馬術還真是不錯。黑馬癲狂了那麽久場麵幾度失控,她倒是死死趴在馬背上一直堅持,看得人都嚇得幾度屏住呼吸了,哎。想想現在還覺得後怕啊!”
皇後卻微微笑道:“哎,也許慕容氏和趙氏命中該有此一劫的。說話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希望這兩個孩子真能如此。”
劉王妃卻一臉無奈道:“姑母您說對了,慕容氏那臣媳不清楚,就瞧著王爺對趙氏的關心。怕以後也是個有福氣的吧。”
皇後笑道:“怎麽,心裏頭又不舒服了,她再怎麽受寵不過也是個妾。就跟樂氏一般,隻要你控製得好。是不會越過你去的,至於佑兒的心嘛,那本宮可是無能為力,這要看你的了。”
劉王妃苦笑道:“姑母這不是在說笑嘛,從臣媳嫁給王爺開始,他的心臣媳就沒弄明白過,哎,隻要王爺高興就好了。”
皇後拍拍劉王妃的手:“雪卉啊,為人正妃就是要麵對這樣的情況的,委屈你了,有時間本宮會跟佑兒好好聊聊的。”
劉王妃帶著委屈的笑容道:“謝姑母。”?
皇後哪裏不知這是劉王妃在向她抱怨啊,可是對於齊佑這個孩子,皇後向來是不大管的,畢竟齊佑早已獨自成府,他後院的事情本就是王妃的事,她這個母後當然不能過多插手,除非又像是樂氏那般張揚跋扈的,不然她確實不好開口。
至於趙氏,那是她特意向皇帝求旨賜婚的,她也不會打自己和皇帝的臉麵不是,再說趙氏倒也是規矩的,而且這模樣也真是沒話說,算是佑兒的緣分和福氣吧,這也算是歪打正著。
哎,自個的侄女,自個還是心疼的,可是佑兒這樣的男子勢必要妻妾成群的,要向慎王一樣是斷斷不可能的,希望自個的侄女能看開些。
想到這,皇後便岔開話題道:“你的傷怎麽樣了?”
劉王妃笑道:“一些擦傷,不礙事的。”
皇後道:“那就好,你還帶著孩子,要是真不方便就把瑋哥兒放在姑母這吧。”
劉王妃笑道:“些皇後娘娘,不礙事的。”
皇後便遞了手帕道:“現在啊,這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你也別瞎想嚇唬自己了,估計他們也該回來了?????”
終於,在齊慎的失魂落魄中,第二場秋獵也結束了,大部隊帶著大量的獵物陸續趕了回來,牧場上大帳內又恢複了以往的熱鬧,大家喝酒吃肉,觀歌賞舞,一片人聲鼎沸,歡歌笑語,仿佛幾日前的驚心動魄的驚馬事件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般。
要不是女眷這邊的大帳內不經意間還提起未曾出席的慕容氏和喜寶,這件事就真得這麽轟轟烈烈的發生,悄無聲息地劃過了???
哎,說到底喜寶和慕容氏終究都不是什麽極其重要的人物罷了。
齊佑為了彌補那日的的“忤逆”之舉,連著三天都陪在齊文帝身旁,今日好不容易回來了,即便心裏惦記著喜寶他也不敢貿然離去,這次秋獵收獲頗豐,獵物比上一場多了一倍還多,齊文帝心裏高興,來不及休整就直接大宴群臣了。
大家都喝得高興,齊佑也不好中途離場,本就是誠心彌補,他也隻好一直陪著齊文帝一直喝到了深夜,直到齊文帝喝醉為止。
皇帝醉了,群臣們也沒好到哪裏去,幾乎沒幾個清醒的,最後還是齊佑和也已經喝得半茫的齊哲親自扶著齊文帝回到寢殿去休息,薛公公跟在一旁直心疼道:“哎呦,皇上好些年都沒有這麽醉過了。”
齊佑笑道:“是啊,父皇今個高興,多喝了幾杯,勸都勸不住。”
齊哲也打著酒嗝道:“嗯,平日父皇也就三杯,今個竟然???咯??喝了兩壺。”
薛公公道:“可不是,主子,小心,小心,這邊躺著,這邊。”
好不容易扶著齊文帝躺下了,齊佑準備交代薛公公兩句就要回去了,結果躺在床上的齊文帝卻掙紮著坐了起來道:“佑兒!”(未完待續。)
劉王妃道:“姑母,德妃不是一直逼著慕容氏要生孩子嘛,這麽一下慎王夫婦都傷了,怕是要養上好一段時間才能康複,至少這段日子德妃娘娘不會在逼迫他們了,姑母您也能輕鬆一些啊。”
皇後歎道:“話雖如此,可是這事是德妃心中一直的疙瘩,這也隻能緩一時,卻不能緩一世啊!說不定德妃還會趁機再塞女子進府的。”
劉王妃卻搖搖頭道:“姑母,聽說這次的凶手就是德妃曾經賜給慎王的人,德妃要是知道了這件事,怕是好一段日子不會了這麽做了,畢竟是她的心急卻差點害了自個的兒子和兒媳,還牽連了趙氏。”
皇後有些不解道:“說到這,本宮還是一肚子疑惑。”
劉王妃道:“姑母您在疑惑什麽?”
皇後緩緩道:“那個女子怎麽會是宮裏賜下去的呢,按理說隻要是宮裏頭賜下去的都是經過層層篩選,這樣蛇蠍的女子本宮和德妃難道都不曾注意到嗎?”
劉王妃道:“或許是她隱藏太深,也或許正如外頭所傳的那樣,她本是純良之人,不過是因愛生恨才變得如此蛇蠍的吧。”
皇後點點頭道:“哎,也是啊,這事終究也是本宮和德妃有所疏忽啊,也不知道慎王的身子要到什麽時候才能康複啊,這孩子二十幾年來幾乎都是在吃藥,也是個命苦的。”
劉王妃卻勸道:“姑母,您也不能這般想啊,以三弟是身子骨,要不是生在皇家。怕是早就不在了,這該是他的幸運啊。”
皇後有些苦笑道:“也許吧,希望他們能快些好起來啊。”
劉王妃道:“姑母,您放心吧,他們肯定會沒事的,倒是王爺那裏我卻有些擔心。”
皇後遲疑道:“佑兒?佑兒那怎麽了?”
劉王妃道:“為了救趙氏,王爺可是連皇上的命令都違抗了。臣媳是怕皇上心裏不舒服。會怪罪王爺。”
皇後道:“這個本宮倒是也聽說了,佑兒確實有些過了,皇上心裏擔心佑兒的安危。會生氣也是應該的,不過既然還讓佑兒陪著去打獵,本宮想著該不會有多大的事吧,你也不用太擔心。倒是聽說佑兒救慕容氏的時候傷到了胳膊,不知道怎麽樣了。這次去打獵會不會不方便了。”
提到慕容氏,劉王妃心裏就有些不舒坦道:“哎,王爺也真是的這樣不顧性命地去救慕容氏,當時臣媳的心都揪起來了。雖說是為了救人但是,慎王的臉色也很難看啊,所以到現在臣媳也不敢去探望慎王夫婦。”
皇後看了一眼劉王妃道:“那不過是情急之下嘛。難道讓佑兒見死不救,你別多心。”
劉王妃紅著眼睛道:“姑母看您說的。臣媳不過是擔心王爺嘛,再說了,要多心早就多心了,還要等這個時候,臣媳不是那種不知道輕重的人,隻是當時慎王的臉色很不好呢,畢竟之前他們三人是那樣的關係,臣媳不是怕慎王多想,影響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嘛。”
皇後一臉不讚同道:“不會的,佑兒和慎王一向是兄弟情深,怎麽會呢,你別瞎猜!”
劉王妃歎了一口氣道:“姑母,不是臣媳瞎猜,是外頭這幾日都在傳呢,您又不是不知道,王爺從西北回來後那段日子,外頭都傳些什麽啊,臣媳害怕這話傳到父皇那裏啊。”
皇後愣了片刻才道:“不過是情急之舉,這些人就愛嚼舌根子,看來本宮是該好好管管了。”
劉王妃才道:“是啊,姑母您是要管管了,臣媳可不想這事影響到王爺。”
皇後笑著道:“不會的,不過是外人傳瞎話罷了,佑兒是清者自清的,這事從慕容氏嫁給齊慎就已經塵埃落定了,可恨的是外頭那些人還非得傳得有模有樣的,哎,這最管不住的就是別人的嘴了。”
劉王妃點點頭道:“是啊,臣媳同慕容氏本事妯娌,合該好好親近親近的,可是礙於外頭的流言蜚語,臣媳也不好常跟她走動,總是覺得怪怪的,好在慕容氏也寡淡,與其他妯娌之間也不是很熟絡,這才沒其他閑話傳出來呢,說到底這事還是影響到了我們。”
皇後喝了一口茶道:“雪卉啊,這外頭傳成什麽樣子無非都是因為好奇和無知,你身為皇家媳婦,雍王正妃,這點判斷也該是有的吧。”
劉王妃笑道:“臣媳明白,不過是怕影響不好罷了。”
皇後看著劉王妃道:“雪卉,跟姑母說實話,這事你是不是心裏頭不舒服了?”
劉王妃苦笑一聲道:“要說半點沒有那是騙人的,臣媳畢竟是王爺的妻子,這事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舒服的,不過臣媳知道那都是過去的事了,而且王爺現在待臣媳也很好,所以倒也沒什麽大不了,臣媳唯一擔心的就是王爺和慎王之間,說實話,這些年臣媳也看得出來,王爺和慎王之間總是有些若即若離的,不像是跟五弟那般親近。”
皇後笑道:“哲兒本就是在齊佑身邊長大了,對佑兒依賴也是正常的,再說了慎王性子也一直是淡淡的,跟誰都是那個樣子,別說是跟佑兒了,就說是跟本宮,或是德妃,慎王都是有種淡淡的距離感,這就是那孩子的性格罷了。”
劉王妃道:“臣媳知道,所以才更擔心,老話說得好,越是沉默寡言,這心裏頭的事就越多,臣媳是怕慎王一直把事情都積在心裏頭,這對誰都不好。”
皇後有些臉色發黑道:“慎王是寡言了些,但這孩子性子純良,不會的,你也不要瞎猜了,這事也不該是你擔心的事,等多些日子本宮會去看看的。”
劉王妃有些歉意道:“是。姑母,是我多心了,這不是趙氏看不到,也隻能擔心慎王他們了。”
見劉氏轉了話題,皇後這才緩了麵色道:“趙氏那你倒是要多關心看看,畢竟那麽凶險,要是真有個三長兩短的怕是不好跟趙將軍家裏交代啊。”
劉王妃有些鬱悶道:“也真是的。要是那日沒答應慕容氏去騎馬該多好。趙氏也不會傷成那樣了,說實話但是就怕趙氏墜馬,別說她的馬術還真是不錯。黑馬癲狂了那麽久場麵幾度失控,她倒是死死趴在馬背上一直堅持,看得人都嚇得幾度屏住呼吸了,哎。想想現在還覺得後怕啊!”
皇後卻微微笑道:“哎,也許慕容氏和趙氏命中該有此一劫的。說話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希望這兩個孩子真能如此。”
劉王妃卻一臉無奈道:“姑母您說對了,慕容氏那臣媳不清楚,就瞧著王爺對趙氏的關心。怕以後也是個有福氣的吧。”
皇後笑道:“怎麽,心裏頭又不舒服了,她再怎麽受寵不過也是個妾。就跟樂氏一般,隻要你控製得好。是不會越過你去的,至於佑兒的心嘛,那本宮可是無能為力,這要看你的了。”
劉王妃苦笑道:“姑母這不是在說笑嘛,從臣媳嫁給王爺開始,他的心臣媳就沒弄明白過,哎,隻要王爺高興就好了。”
皇後拍拍劉王妃的手:“雪卉啊,為人正妃就是要麵對這樣的情況的,委屈你了,有時間本宮會跟佑兒好好聊聊的。”
劉王妃帶著委屈的笑容道:“謝姑母。”?
皇後哪裏不知這是劉王妃在向她抱怨啊,可是對於齊佑這個孩子,皇後向來是不大管的,畢竟齊佑早已獨自成府,他後院的事情本就是王妃的事,她這個母後當然不能過多插手,除非又像是樂氏那般張揚跋扈的,不然她確實不好開口。
至於趙氏,那是她特意向皇帝求旨賜婚的,她也不會打自己和皇帝的臉麵不是,再說趙氏倒也是規矩的,而且這模樣也真是沒話說,算是佑兒的緣分和福氣吧,這也算是歪打正著。
哎,自個的侄女,自個還是心疼的,可是佑兒這樣的男子勢必要妻妾成群的,要向慎王一樣是斷斷不可能的,希望自個的侄女能看開些。
想到這,皇後便岔開話題道:“你的傷怎麽樣了?”
劉王妃笑道:“一些擦傷,不礙事的。”
皇後道:“那就好,你還帶著孩子,要是真不方便就把瑋哥兒放在姑母這吧。”
劉王妃笑道:“些皇後娘娘,不礙事的。”
皇後便遞了手帕道:“現在啊,這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你也別瞎想嚇唬自己了,估計他們也該回來了?????”
終於,在齊慎的失魂落魄中,第二場秋獵也結束了,大部隊帶著大量的獵物陸續趕了回來,牧場上大帳內又恢複了以往的熱鬧,大家喝酒吃肉,觀歌賞舞,一片人聲鼎沸,歡歌笑語,仿佛幾日前的驚心動魄的驚馬事件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般。
要不是女眷這邊的大帳內不經意間還提起未曾出席的慕容氏和喜寶,這件事就真得這麽轟轟烈烈的發生,悄無聲息地劃過了???
哎,說到底喜寶和慕容氏終究都不是什麽極其重要的人物罷了。
齊佑為了彌補那日的的“忤逆”之舉,連著三天都陪在齊文帝身旁,今日好不容易回來了,即便心裏惦記著喜寶他也不敢貿然離去,這次秋獵收獲頗豐,獵物比上一場多了一倍還多,齊文帝心裏高興,來不及休整就直接大宴群臣了。
大家都喝得高興,齊佑也不好中途離場,本就是誠心彌補,他也隻好一直陪著齊文帝一直喝到了深夜,直到齊文帝喝醉為止。
皇帝醉了,群臣們也沒好到哪裏去,幾乎沒幾個清醒的,最後還是齊佑和也已經喝得半茫的齊哲親自扶著齊文帝回到寢殿去休息,薛公公跟在一旁直心疼道:“哎呦,皇上好些年都沒有這麽醉過了。”
齊佑笑道:“是啊,父皇今個高興,多喝了幾杯,勸都勸不住。”
齊哲也打著酒嗝道:“嗯,平日父皇也就三杯,今個竟然???咯??喝了兩壺。”
薛公公道:“可不是,主子,小心,小心,這邊躺著,這邊。”
好不容易扶著齊文帝躺下了,齊佑準備交代薛公公兩句就要回去了,結果躺在床上的齊文帝卻掙紮著坐了起來道:“佑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