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瑩應聲而出。
太後怔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道:“哀家說了,這事不用麻煩皇上,你直接用印即可。”又揚聲道:“那個誰,你回來。”
綠瑩不僅沒回去,反而加快腳步往門口趕。
崔可茵道:“母後費盡心思從眾多大臣府中挑選的人,自然是極好的。隻是這人到底是要服侍皇上的,總得入了皇上的眼才行。要不然,把一個黃花大閨女納進宮中,又不中皇上的意,豈不害了人家?”
想到有可能周恒看不上自己,杜果兒小臉“唰”的白了,道:“太後娘娘!”
您老人家可是說了,一定會為奴家做主的。
太後擺了擺手,道:“你長得如此溫柔可人,皇上一定會中意的。隻要盡心服侍,一定能得皇上寵愛。”
想當初,她把一個麵癱崔氏嫁給周恒,周恒不僅沒有二話,而且畏之如虎。待崔可茵這樣既不溫柔又不可愛的女子尚且如此,何況是對杜果兒這麽能說會道溫柔可人的女子呢?她有絕對的信心讓周恒把杜果兒捧上天去。
崔可茵換了個舒服的坐姿冷眼旁觀太後與杜果兒交流。過了約摸兩刻鍾,綠瑩回來了,一路急走,微微喘氣,道:“皇上已回安華宮,請娘娘過去。”
太後一副你看,男人就是這副德性的得意樣子斜睨崔可茵。
崔可茵卻明白周恒話裏的意思,她們要怎麽折騰怎麽折騰去,別摻和她們的事。她隻當沒瞧見太後的神情,起身告辭:“既然皇上有旨,兒媳告辭了。杜家小姐進宮為美人的事,待兒媳請示過皇上再說。”
送到床上就不必了。
太後笑了笑,道:“也好,你跟皇上說說,挑個好日子讓他們圓房。”
崔可茵不應她這一茬,對同站起來的楊氏道:“嫂嫂再坐會兒。我先回去了。”
太後拿著大義要為周恒選妃,她心情很不好,自然不想在這兒多呆。
楊氏道:“我送送你。”
兩人一起往外走,來到院子。楊氏左右張望了一下,小聲道:“母後老了,有時候難免糊塗,你別往心裏去。我勸了她幾次,她總是不聽。把杜果兒宣進宮還不許我告訴你。這件事,是嫂嫂對你不住。”
太後為了給崔可茵一個措手不及,在她剛回宮時馬上派人去請,隻是沒想到她會先去楊氏那兒。不許楊氏泄露風聲,不過是不耐煩楊氏勸她罷了。楊氏與她有姑侄之親,又一向與她親近,再在她的積威之下,更不敢說了。
崔可茵表示理解,道:“嫂嫂有為難之處,我知道。”
楊氏鬆了口氣。大生知已之感,道:“你理解就好。”
說話間來到院門口,崔可茵道:“嫂嫂回去吧。”
楊氏站在門口,目送她帶著宮人疾步而去,露出一副無奈的神色。太後是她婆婆,又是她姑母,她夾在中間,真的很難做。周恒可不是至安帝,不是她親生的,哪能容忍她胡來?安生些過日子難道不好嗎?
不提楊氏心裏埋怨。單說崔可茵離開楊氏的視線,臉色便沉了下來。真虧太後想得出來,弄一個女子與她爭寵,還要她假作大方。扮賢良淑德,由著她把一個個女子弄進宮中。這種事,有一便有二,她現在看中杜果兒,明天看中趙果兒,後天又看中什麽李果兒。把大臣們未嫁的女兒全弄進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崔可茵越想心裏起氣,腳步越走越快,一路上遇到的宮人內侍見她周身散發寒氣,都戰戰兢兢地行禮。
回到安華宮,一問,周恒在沐浴。
他回宮後便去謹身殿接見大臣,處理政務。離京這大半年,十分要緊之事送他親自批示,緊急的、無關大局的小事便由崔振翊處理。現在便是聽大臣們稟報這大半年來發生的事,一些在奏折上未能上奏的事,也是對崔振翊處理政務能力的檢驗。忙了一天,在宮門落鎖前把大臣們遣走,他回安華宮,先洗了個熱水澡。
從沐房出來,步入東邊暖閣,隻見崔可茵坐在窗邊,麵無表情望著窗外,眼神黯淡,不知在想什麽。他走到她身後坐下,雙手環繞她的腰,聲音低啞,道:“在想什麽?回到熟悉的家,是不是很舒服?”
崔可茵推開他環在纖腰上的大手,道:“是啊,很舒服,以後你有了杜美人,我便可以清閑了。”
說什麽先封美人的名份,若服侍得好,再升嬪位,要真的誕下一兒半女,隻怕她這皇後得靠邊站吧?
周恒失笑,道:“太後是什麽樣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為一些不相幹的人影響自己的心情?生氣更是沒必要。你看她生病這一年多,朕可曾去探望過她?”
崔可茵一怔,道:“你不是因為嫂嫂獨居,為了避嫌才不去西苑的嗎?”
周恒曾對群臣說,楊氏是寡嫂。又在照料太後,為了避嫌,無法在太後麵前盡孝,他深感遺憾。
楊氏是至安帝的皇後。群臣表示理解的同時,還讚他是謙謙君子,做事磊落大方。
周恒笑了,伏在崔可茵耳邊道:“你信嗎?朕不殺她,是為了不髒朕的手。她名義上是朕的嫡母,嫡母也是母,殺了她總歸不祥。朕不欲使自己手上沾了她的血,髒了朕的手。可是朕對她的仇恨,從沒減少半分。還有那個少女,她自己願意在宮中呆著與我們何幹?我們隻管好好過我們的日子便了。”
崔可茵回頭看他,眼眸睜得大大的。事情可以是這個樣子嗎?
周恒從她眼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親了親她的眼睛,道:“剛才杜侍郎離開時,說,太後把他的小女兒接進宮中,他的小女兒被他嬌慣壞了,請朕多多寬容。你猜朕怎麽說?”周恒不待崔可茵說話,接著道:“朕告訴他,太後一直病著,難免做事糊塗。如果朕這樣說他還不把女兒接出宮去,那也是他自作自受。朝廷三年開科取士一次,人才濟濟,並不是非他不可。沒了他,有的是大把的人堪當侍郎。”
崔可茵深呼吸了兩下,確認道:“你是說,你不會納妃嗎?”
這個問題於她來說非常重要。(未完待續。)
太後怔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道:“哀家說了,這事不用麻煩皇上,你直接用印即可。”又揚聲道:“那個誰,你回來。”
綠瑩不僅沒回去,反而加快腳步往門口趕。
崔可茵道:“母後費盡心思從眾多大臣府中挑選的人,自然是極好的。隻是這人到底是要服侍皇上的,總得入了皇上的眼才行。要不然,把一個黃花大閨女納進宮中,又不中皇上的意,豈不害了人家?”
想到有可能周恒看不上自己,杜果兒小臉“唰”的白了,道:“太後娘娘!”
您老人家可是說了,一定會為奴家做主的。
太後擺了擺手,道:“你長得如此溫柔可人,皇上一定會中意的。隻要盡心服侍,一定能得皇上寵愛。”
想當初,她把一個麵癱崔氏嫁給周恒,周恒不僅沒有二話,而且畏之如虎。待崔可茵這樣既不溫柔又不可愛的女子尚且如此,何況是對杜果兒這麽能說會道溫柔可人的女子呢?她有絕對的信心讓周恒把杜果兒捧上天去。
崔可茵換了個舒服的坐姿冷眼旁觀太後與杜果兒交流。過了約摸兩刻鍾,綠瑩回來了,一路急走,微微喘氣,道:“皇上已回安華宮,請娘娘過去。”
太後一副你看,男人就是這副德性的得意樣子斜睨崔可茵。
崔可茵卻明白周恒話裏的意思,她們要怎麽折騰怎麽折騰去,別摻和她們的事。她隻當沒瞧見太後的神情,起身告辭:“既然皇上有旨,兒媳告辭了。杜家小姐進宮為美人的事,待兒媳請示過皇上再說。”
送到床上就不必了。
太後笑了笑,道:“也好,你跟皇上說說,挑個好日子讓他們圓房。”
崔可茵不應她這一茬,對同站起來的楊氏道:“嫂嫂再坐會兒。我先回去了。”
太後拿著大義要為周恒選妃,她心情很不好,自然不想在這兒多呆。
楊氏道:“我送送你。”
兩人一起往外走,來到院子。楊氏左右張望了一下,小聲道:“母後老了,有時候難免糊塗,你別往心裏去。我勸了她幾次,她總是不聽。把杜果兒宣進宮還不許我告訴你。這件事,是嫂嫂對你不住。”
太後為了給崔可茵一個措手不及,在她剛回宮時馬上派人去請,隻是沒想到她會先去楊氏那兒。不許楊氏泄露風聲,不過是不耐煩楊氏勸她罷了。楊氏與她有姑侄之親,又一向與她親近,再在她的積威之下,更不敢說了。
崔可茵表示理解,道:“嫂嫂有為難之處,我知道。”
楊氏鬆了口氣。大生知已之感,道:“你理解就好。”
說話間來到院門口,崔可茵道:“嫂嫂回去吧。”
楊氏站在門口,目送她帶著宮人疾步而去,露出一副無奈的神色。太後是她婆婆,又是她姑母,她夾在中間,真的很難做。周恒可不是至安帝,不是她親生的,哪能容忍她胡來?安生些過日子難道不好嗎?
不提楊氏心裏埋怨。單說崔可茵離開楊氏的視線,臉色便沉了下來。真虧太後想得出來,弄一個女子與她爭寵,還要她假作大方。扮賢良淑德,由著她把一個個女子弄進宮中。這種事,有一便有二,她現在看中杜果兒,明天看中趙果兒,後天又看中什麽李果兒。把大臣們未嫁的女兒全弄進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崔可茵越想心裏起氣,腳步越走越快,一路上遇到的宮人內侍見她周身散發寒氣,都戰戰兢兢地行禮。
回到安華宮,一問,周恒在沐浴。
他回宮後便去謹身殿接見大臣,處理政務。離京這大半年,十分要緊之事送他親自批示,緊急的、無關大局的小事便由崔振翊處理。現在便是聽大臣們稟報這大半年來發生的事,一些在奏折上未能上奏的事,也是對崔振翊處理政務能力的檢驗。忙了一天,在宮門落鎖前把大臣們遣走,他回安華宮,先洗了個熱水澡。
從沐房出來,步入東邊暖閣,隻見崔可茵坐在窗邊,麵無表情望著窗外,眼神黯淡,不知在想什麽。他走到她身後坐下,雙手環繞她的腰,聲音低啞,道:“在想什麽?回到熟悉的家,是不是很舒服?”
崔可茵推開他環在纖腰上的大手,道:“是啊,很舒服,以後你有了杜美人,我便可以清閑了。”
說什麽先封美人的名份,若服侍得好,再升嬪位,要真的誕下一兒半女,隻怕她這皇後得靠邊站吧?
周恒失笑,道:“太後是什麽樣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為一些不相幹的人影響自己的心情?生氣更是沒必要。你看她生病這一年多,朕可曾去探望過她?”
崔可茵一怔,道:“你不是因為嫂嫂獨居,為了避嫌才不去西苑的嗎?”
周恒曾對群臣說,楊氏是寡嫂。又在照料太後,為了避嫌,無法在太後麵前盡孝,他深感遺憾。
楊氏是至安帝的皇後。群臣表示理解的同時,還讚他是謙謙君子,做事磊落大方。
周恒笑了,伏在崔可茵耳邊道:“你信嗎?朕不殺她,是為了不髒朕的手。她名義上是朕的嫡母,嫡母也是母,殺了她總歸不祥。朕不欲使自己手上沾了她的血,髒了朕的手。可是朕對她的仇恨,從沒減少半分。還有那個少女,她自己願意在宮中呆著與我們何幹?我們隻管好好過我們的日子便了。”
崔可茵回頭看他,眼眸睜得大大的。事情可以是這個樣子嗎?
周恒從她眼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親了親她的眼睛,道:“剛才杜侍郎離開時,說,太後把他的小女兒接進宮中,他的小女兒被他嬌慣壞了,請朕多多寬容。你猜朕怎麽說?”周恒不待崔可茵說話,接著道:“朕告訴他,太後一直病著,難免做事糊塗。如果朕這樣說他還不把女兒接出宮去,那也是他自作自受。朝廷三年開科取士一次,人才濟濟,並不是非他不可。沒了他,有的是大把的人堪當侍郎。”
崔可茵深呼吸了兩下,確認道:“你是說,你不會納妃嗎?”
這個問題於她來說非常重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