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勳貴身著官袍,腰紮白帶,在周恒帶領下列隊出城,迎接至安帝的龍體進京。
正陽門正門大開,周恒青色親王服上罩白衣,扶金絲楠木棺槨從正陽門正門入城。
至安帝終於回家了。
顧全和崔振翊恭請周恒主祭。
一般來說,主祭者,便是繼承大統者。
周恒堅拒。
群臣跪請。
周恒再拒。
顧全叩首流淚道:“先帝崩月餘,國中無君,曾先虎視眈眈,晉王爺不肯承大統,是要滿京城百姓被曾先鐵蹄踐踏麽?”
擺在繼位者麵前的,可不是安樂窩,而是一副千金重的擔子。這也是群臣不約而同選擇成年親王繼位的原因了。試想,若選擇年僅十四歲的周淩或是十歲的周鵬,又如何能與凶狠殘忍的曾先抗衡呢?可不要忘了,至安帝年近三十,帶領二十萬精銳,敗於曾先之手,沒有一人生還。
現在京城中彌漫著低落的情緒,連二十萬精銳都全軍覆沒,還有什麽能抵擋曾先的鐵騎?很多人收拾包袱,隨時準備逃離京城,南下避難。以霍夢離為首的南遷派更是認為,隻要南遷,才能活命。
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勇敢機智的人站出來承擔。而這個人,顯然非監國的晉王周恒莫屬。就連暗中支持周康的人,都覺得待周康從洛陽趕到京城,隻怕曾先的鐵蹄已把京城洗劫一空了。因而,不少人轉而支持周恒,畢竟能活命最重要。
所以,朝堂上已沒有第二個聲音,群臣都一力推舉周恒繼位。
望著黑壓壓跪了一地的群臣。周恒道:“諸位所請,本王理當聽從。隻是本王排行第四,上頭還有兩位兄長。”
自古以來,除非老皇帝駕崩,太子繼位,否則無論是誰要做皇帝,都要經曆三請三辭。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登基為帝。
周恒三辭。群臣以為不過是遵古例,大多數人已做好新皇登基的準備,沒想到第四次周恒還辭。而且說出上頭還有兩位健在兄長的話。
知道周康心思的朝臣心下突的一跳,晉王這話是什麽意思?
大多數朝臣卻轉動心思,想著如何說服他。顧全搶先道:“先帝臨出征前以國事相托,原有屬意王爺繼位之意。還請王爺以江山社稷為重,以百姓為重。以祖宗基業為重,萬勿推辭。”
至安帝托的是周恒,可不是周康周茂。
群臣齊聲道:“還請王爺以江山社稷為重,萬勿推辭。”
推辭這麽多次了。再推辭下去,曾先就來啦。
周恒還要再辭,皇後來了。這些天。皇後天天以淚洗麵,眼睛哭壞了。看東西模模糊糊的,由兩個宮人扶著,慢慢走進來。
周恒和百官參見。
皇後虛扶周恒,再屈身行福禮,道:“先帝在時,曾說小四有慧根。出征時也以國事相托,說,唯小四監國,朕最放心。如今先帝崩,還請小四繼承大統,不負先帝以江山相托。小四須為先帝報仇,為二十萬死難兵士報仇才是。”
周恒低頭想了想,躬身道:“臣弟領懿旨,定不負皇兄和皇嫂所托。”
這就是答應了。
群臣歡呼:“萬歲!”顧全喜極而泣,道:“大佳朝有望了!”
崔振翊有些怔神,晉王這就要成為新帝了?
崔可茵在永樂宮陪伴沈明珠,聽外麵一片歡呼聲,讓綠瑩出來看看發生什麽事。
沈明珠接到至安帝的噩耗立即暈了過去,被王仲方救醒後,滿頭青絲一下子全白了,自此臥床不起。
昨天黃昏聽說至安帝的棺槨到了,拉著崔可茵的手道:“你跟晉王說,我想陪先帝而去。”
隻有以死相殉,才不枉他深情相待一場。
崔可茵立即拒絕,道:“先帝在天之靈一定不願看到你這個樣子。好好調養,養好身體,替代先帝活下去才是正理。”
沈明珠見崔可茵不允,趁人不備,鬧著拿剪刀要自盡,把一眾宮人唬得魂都沒了。
崔可茵無法,隻好答應她跟周恒說一聲,若周恒不允,她便得好好養病,再不許胡鬧。
現在國事是周恒在處理,至安帝的喪事,自然也是由周恒主持,隻要周恒答應,大臣們斷無不允之理。沈明珠應了。
周恒不同意,道:“自秦朝以陶俑代替殉葬之後,曆朝曆代再沒有以嬪妃宮人殉葬的先例。皇兄仁慈,斷然不願見到德妃尋死覓活。你告訴她,皇兄在天上看著她呢,她不開心,皇兄也會不開心的。”
沈明珠聽了崔可茵轉達的這番話,沉默半晌,隻是垂淚。晚膳時,在崔可茵勸慰下,吃了小半碗粥。
這些天,她總是不肯用膳,要不是藥裏加了百年老參,吊著這口氣,隻怕她早就餓死了。
外麵的歡呼聲讓她有些恍惚,拉著崔可茵的手,道:“皇上回來了麽?”
崔可茵反手握住她的手,道:“綠瑩已經去打聽了,你且稍待,很快就會知道啦。”
至安帝再也不能如往常一樣從永樂宮正門而入,和她恩愛無比了。
綠瑩很快回來,這裏是永樂宮,沈明珠又是這個樣子,她強忍笑意,但眉梢眼角還是透著喜氣,道:“回王妃,王爺應皇後和眾位大人所請,答應繼位了。”
雖然這是意料中的事。崔可茵還是歡喜地道:“真的?”
“比真金還真。宮人們因此歡呼,如今王爺和眾位大人在勤政殿商議先帝的喪事,欽天監已看了黃道吉日,三天後舉行登基大禮。禮部已下去籌備了。”
至安帝正值壯年,意外而崩,陵墓還沒修好,此時還不能下葬,隻能暫時停靈宗廟,待陵墓修好後再擇日下葬。
崔可茵又是歡喜又是悲傷,嫁給他時,沒想到他會有登基為帝的一天。他能做一個閑散王爺,平平安安活著,已是天大之喜,哪裏想到至安帝會聽信王哲,最後竟是這個樣子呢。
耳邊傳來痛哭聲,沈明珠拿被掩麵,大哭道:“皇上!”
以後就是周恒的天下了,至安帝的痕跡會漸漸淡了,直至再也沒人記起。就是記起,也隻會記起羊角堡大敗的恥辱。沈明珠隻覺心痛難忍,痛哭不已。
崔可茵再三相勸,保證以後會善待至安帝的嬪妃,一切日常用度與以前無異。
沈明珠哭了一陣,自己抹了淚,掀開被子,道:“你不用說,我也知道你是信得過的,不會看著我們這些未亡人衣食不周。我就是心裏難受,想哭一哭,哭一哭就好了。”(未完待續。)
正陽門正門大開,周恒青色親王服上罩白衣,扶金絲楠木棺槨從正陽門正門入城。
至安帝終於回家了。
顧全和崔振翊恭請周恒主祭。
一般來說,主祭者,便是繼承大統者。
周恒堅拒。
群臣跪請。
周恒再拒。
顧全叩首流淚道:“先帝崩月餘,國中無君,曾先虎視眈眈,晉王爺不肯承大統,是要滿京城百姓被曾先鐵蹄踐踏麽?”
擺在繼位者麵前的,可不是安樂窩,而是一副千金重的擔子。這也是群臣不約而同選擇成年親王繼位的原因了。試想,若選擇年僅十四歲的周淩或是十歲的周鵬,又如何能與凶狠殘忍的曾先抗衡呢?可不要忘了,至安帝年近三十,帶領二十萬精銳,敗於曾先之手,沒有一人生還。
現在京城中彌漫著低落的情緒,連二十萬精銳都全軍覆沒,還有什麽能抵擋曾先的鐵騎?很多人收拾包袱,隨時準備逃離京城,南下避難。以霍夢離為首的南遷派更是認為,隻要南遷,才能活命。
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勇敢機智的人站出來承擔。而這個人,顯然非監國的晉王周恒莫屬。就連暗中支持周康的人,都覺得待周康從洛陽趕到京城,隻怕曾先的鐵蹄已把京城洗劫一空了。因而,不少人轉而支持周恒,畢竟能活命最重要。
所以,朝堂上已沒有第二個聲音,群臣都一力推舉周恒繼位。
望著黑壓壓跪了一地的群臣。周恒道:“諸位所請,本王理當聽從。隻是本王排行第四,上頭還有兩位兄長。”
自古以來,除非老皇帝駕崩,太子繼位,否則無論是誰要做皇帝,都要經曆三請三辭。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登基為帝。
周恒三辭。群臣以為不過是遵古例,大多數人已做好新皇登基的準備,沒想到第四次周恒還辭。而且說出上頭還有兩位健在兄長的話。
知道周康心思的朝臣心下突的一跳,晉王這話是什麽意思?
大多數朝臣卻轉動心思,想著如何說服他。顧全搶先道:“先帝臨出征前以國事相托,原有屬意王爺繼位之意。還請王爺以江山社稷為重,以百姓為重。以祖宗基業為重,萬勿推辭。”
至安帝托的是周恒,可不是周康周茂。
群臣齊聲道:“還請王爺以江山社稷為重,萬勿推辭。”
推辭這麽多次了。再推辭下去,曾先就來啦。
周恒還要再辭,皇後來了。這些天。皇後天天以淚洗麵,眼睛哭壞了。看東西模模糊糊的,由兩個宮人扶著,慢慢走進來。
周恒和百官參見。
皇後虛扶周恒,再屈身行福禮,道:“先帝在時,曾說小四有慧根。出征時也以國事相托,說,唯小四監國,朕最放心。如今先帝崩,還請小四繼承大統,不負先帝以江山相托。小四須為先帝報仇,為二十萬死難兵士報仇才是。”
周恒低頭想了想,躬身道:“臣弟領懿旨,定不負皇兄和皇嫂所托。”
這就是答應了。
群臣歡呼:“萬歲!”顧全喜極而泣,道:“大佳朝有望了!”
崔振翊有些怔神,晉王這就要成為新帝了?
崔可茵在永樂宮陪伴沈明珠,聽外麵一片歡呼聲,讓綠瑩出來看看發生什麽事。
沈明珠接到至安帝的噩耗立即暈了過去,被王仲方救醒後,滿頭青絲一下子全白了,自此臥床不起。
昨天黃昏聽說至安帝的棺槨到了,拉著崔可茵的手道:“你跟晉王說,我想陪先帝而去。”
隻有以死相殉,才不枉他深情相待一場。
崔可茵立即拒絕,道:“先帝在天之靈一定不願看到你這個樣子。好好調養,養好身體,替代先帝活下去才是正理。”
沈明珠見崔可茵不允,趁人不備,鬧著拿剪刀要自盡,把一眾宮人唬得魂都沒了。
崔可茵無法,隻好答應她跟周恒說一聲,若周恒不允,她便得好好養病,再不許胡鬧。
現在國事是周恒在處理,至安帝的喪事,自然也是由周恒主持,隻要周恒答應,大臣們斷無不允之理。沈明珠應了。
周恒不同意,道:“自秦朝以陶俑代替殉葬之後,曆朝曆代再沒有以嬪妃宮人殉葬的先例。皇兄仁慈,斷然不願見到德妃尋死覓活。你告訴她,皇兄在天上看著她呢,她不開心,皇兄也會不開心的。”
沈明珠聽了崔可茵轉達的這番話,沉默半晌,隻是垂淚。晚膳時,在崔可茵勸慰下,吃了小半碗粥。
這些天,她總是不肯用膳,要不是藥裏加了百年老參,吊著這口氣,隻怕她早就餓死了。
外麵的歡呼聲讓她有些恍惚,拉著崔可茵的手,道:“皇上回來了麽?”
崔可茵反手握住她的手,道:“綠瑩已經去打聽了,你且稍待,很快就會知道啦。”
至安帝再也不能如往常一樣從永樂宮正門而入,和她恩愛無比了。
綠瑩很快回來,這裏是永樂宮,沈明珠又是這個樣子,她強忍笑意,但眉梢眼角還是透著喜氣,道:“回王妃,王爺應皇後和眾位大人所請,答應繼位了。”
雖然這是意料中的事。崔可茵還是歡喜地道:“真的?”
“比真金還真。宮人們因此歡呼,如今王爺和眾位大人在勤政殿商議先帝的喪事,欽天監已看了黃道吉日,三天後舉行登基大禮。禮部已下去籌備了。”
至安帝正值壯年,意外而崩,陵墓還沒修好,此時還不能下葬,隻能暫時停靈宗廟,待陵墓修好後再擇日下葬。
崔可茵又是歡喜又是悲傷,嫁給他時,沒想到他會有登基為帝的一天。他能做一個閑散王爺,平平安安活著,已是天大之喜,哪裏想到至安帝會聽信王哲,最後竟是這個樣子呢。
耳邊傳來痛哭聲,沈明珠拿被掩麵,大哭道:“皇上!”
以後就是周恒的天下了,至安帝的痕跡會漸漸淡了,直至再也沒人記起。就是記起,也隻會記起羊角堡大敗的恥辱。沈明珠隻覺心痛難忍,痛哭不已。
崔可茵再三相勸,保證以後會善待至安帝的嬪妃,一切日常用度與以前無異。
沈明珠哭了一陣,自己抹了淚,掀開被子,道:“你不用說,我也知道你是信得過的,不會看著我們這些未亡人衣食不周。我就是心裏難受,想哭一哭,哭一哭就好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