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秀把了嘴邊的話改成:“皇上有所不知,崔小姐是個心胸狹窄之輩,心眼比針眼還小。郭尚書的母親楊老夫人七十壽筵那日,臣妾湊巧與崔小姐同席,席上的人不過和臣妾多說幾句話,沒人理她,她便對臣妾懷恨在心。”
崔振翊斷然否認:“康嬪娘娘說的是臣的侄女麽?隻怕是冒名之徒吧。康嬪娘娘也真是的,貴為娘娘,怎能沒有識人之明?把騙子當真,還一直記在心頭。”
周恒又適時“噗嗤”笑了一聲。
這話說的,至安帝臉上都紅了,道:“好了好了,康嬪,你起來吧。”
李秀秀謝了恩,站了起來,側身時與李明風對了一下眼,李明風眨了眨眼。
“定興侯何故眨眼?可是與康嬪娘娘暗傳消息?”崔振翊緊揪著他不放。
李明風心虛的一甩袍袖,道:“我哪有眨眼,分明是你眼花。”
至安帝對李秀秀道:“這裏是前殿,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回去吧。”
“皇上!”李秀秀拉著至安帝的袖子央求。
至安帝耐心解釋:“前殿不是嬪妃該來的地方,你再不走,太後很快會差人來宣你回去,教養規矩的宮人也會讓你重新學習禮儀。”
她隻是嬪,自然不能來,皇後卻是可以來的。李秀秀心中恨意不絕,低頭行禮退出。
到了門口,見內侍們抬了兩筐幹巴巴的菜蔬,沒有水份的半隻羊,和一大壺有雜味的羊乳進來,後麵五花大綁捆了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她站在廊下看著,用力咬了咬牙。
“這些東西。菜市場上隨處可見,怎能做為物證?”李明風的聲音傳了出來。
果然是人證物證,真是笑話,以為皇帝會相信嗎?李秀秀冷笑著走了。
崔振翊道:“這孩子可是假冒宮裏內侍假傳聖旨的重要人證,如何做不得證?”
李明風哈哈大笑,道:“他假冒內侍,假傳聖旨與我何幹?誰能證明是我指使的?”
好在府裏的總管慎重。沒在府裏的小廝中找一個。而是去外麵胡亂找了一個人來。害得他擔了半天心,不過是個從沒見過麵的小屁孩,濟得什麽事。
周恒問那孩子:“是誰給你衣服。帶你去崔大人府中的?”
孩子道:“是一個鼻子正中有一顆很大很大的赤色痣的大叔,他說隻要我照他說的做,給我一兩銀子。可是我照他說的做後,他一個銅板也沒給我。”
周恒望著李明風笑得陰風陣陣:“侯爺。貴府中有沒有這麽一個人,可容易打聽得緊。”
李明風笑聲像被人拿剪刀從中剪斷似的。笑容僵在臉上,一時說不出話來。
崔振翊適時道:“求皇上準臣搜查定興侯府,把這個鼻上有痣的惡徒繩之以法。”
至安帝猶豫了一下,下意識朝站在殿角一直半閉著眼像打盹的王哲望了一眼。剛才先生說。讓人搜定興侯府,於他臉上無光呢。如果李秀秀沒有進宮為嬪就好了。
周恒道:“皇兄,不妨讓大理寺的人出現。以顯示公正。”
讓大理寺的人去搜查,那便是當成案子處理了。這是要把事態擴大啊。至安帝心裏有幾分相信是李明風做的,要不然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不可能說得這麽有有鼻子有眼睛。如果隻是李明風,他不用顧慮什麽,可是李明風是李秀秀生父,李秀秀是他小老婆。哎,怎麽這麽別扭呢。
“皇上!”崔振翊一撩袍袂便跪下了,道:“求皇上為臣做主。”
李明風情願讓崔振翊家的仆役去,大理寺那群如狼似虎的差役實在不好惹。他心裏怕得要命,硬著頭皮也跟著跪下,道:“求皇上為臣做主,臣是好人,沒做過這樣的事。”
“好了好了,都起來吧。”至安帝說著,上前扶起崔振翊。
崔振翊哪敢真讓皇帝扶,皇帝一雙龍爪剛伸出來,他馬上站了起來。
“好了,好了,誰都不想發生這樣的事。幸好崔卿一家平安無虞,朕心甚慰。”至安帝溫聲道。大家都看著他,實是不知他接下來會說出什麽。李明風小腿抖個不停,就差再次跪下了。
至安帝看看崔振翊,看看李明風,道:“你們都是朕的臣子,朕就居中做個調停人,李卿向崔卿賠個不是,朕再賞崔卿絹兩百匹,白銀五百兩,崔卿以為如何?”
就這樣?崔振翊目瞪口呆。
李明風怔了怔,歡喜得幾乎要跳起來,要不是眼前的人是皇帝,他真想抱了啃一口。
周恒幾不可聞地歎了口氣,低頭玩自己的手指甲。
“來啊,”至安帝自認為如此處理既能息事寧人,又能讓雙方滿意,更重要的是,聽從了王哲的意見,高興地道:“把這些東西還有這個孩子帶下去。給小四和兩位愛卿沏朕最喜歡的鐵觀音來,朕請你們喝茶。”
那個孩子直到被人帶走,都不知道穿明黃袍服的人就是皇帝,他這輩子居然有福氣見皇帝。
李明風積極響應,大聲拍至安帝馬屁:“皇上聖明,如此處置極好。臣銘感於心。”又向崔振翊作揖:“本侯給崔大人賠個不是。”
“臣不服。”崔振翊板著一張國字臉,*道。
至安帝轉頭向周恒求救:“小四啊,你嶽家大伯如此不合時宜,你且勸勸他。”
他不合時宜?讓晉王勸他?崔振翊氣得吐血,道:“皇上如此不公,臣定要討個說法。”袍袖一拂,一點麵子不給:“臣告退。”
“崔愛卿,崔愛卿——”至安帝追到門口,呼喚無數遍,崔振翊隻當沒聽見,徑直走了。殿內殿外侍候的內侍都咋舌不已。
至安帝沒辦法,隻好訕笑道:“小四,你看……”
想讓他把崔振翊追回來?想都不要想。周恒站了起來,在至安帝發光的眼睛注視下,道:“臣弟還沒去坤寧宮向母後請安呢,想來此時母後也該念完佛經了。”
至安帝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道:“你去吧。”也沒心情跟李明風喝茶了,道:“李卿也回去吧。朕去永樂宮和德妃說話算了。”
沈明珠耿直,至安帝單純,還真是投契。(未完待續)
崔振翊斷然否認:“康嬪娘娘說的是臣的侄女麽?隻怕是冒名之徒吧。康嬪娘娘也真是的,貴為娘娘,怎能沒有識人之明?把騙子當真,還一直記在心頭。”
周恒又適時“噗嗤”笑了一聲。
這話說的,至安帝臉上都紅了,道:“好了好了,康嬪,你起來吧。”
李秀秀謝了恩,站了起來,側身時與李明風對了一下眼,李明風眨了眨眼。
“定興侯何故眨眼?可是與康嬪娘娘暗傳消息?”崔振翊緊揪著他不放。
李明風心虛的一甩袍袖,道:“我哪有眨眼,分明是你眼花。”
至安帝對李秀秀道:“這裏是前殿,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回去吧。”
“皇上!”李秀秀拉著至安帝的袖子央求。
至安帝耐心解釋:“前殿不是嬪妃該來的地方,你再不走,太後很快會差人來宣你回去,教養規矩的宮人也會讓你重新學習禮儀。”
她隻是嬪,自然不能來,皇後卻是可以來的。李秀秀心中恨意不絕,低頭行禮退出。
到了門口,見內侍們抬了兩筐幹巴巴的菜蔬,沒有水份的半隻羊,和一大壺有雜味的羊乳進來,後麵五花大綁捆了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她站在廊下看著,用力咬了咬牙。
“這些東西。菜市場上隨處可見,怎能做為物證?”李明風的聲音傳了出來。
果然是人證物證,真是笑話,以為皇帝會相信嗎?李秀秀冷笑著走了。
崔振翊道:“這孩子可是假冒宮裏內侍假傳聖旨的重要人證,如何做不得證?”
李明風哈哈大笑,道:“他假冒內侍,假傳聖旨與我何幹?誰能證明是我指使的?”
好在府裏的總管慎重。沒在府裏的小廝中找一個。而是去外麵胡亂找了一個人來。害得他擔了半天心,不過是個從沒見過麵的小屁孩,濟得什麽事。
周恒問那孩子:“是誰給你衣服。帶你去崔大人府中的?”
孩子道:“是一個鼻子正中有一顆很大很大的赤色痣的大叔,他說隻要我照他說的做,給我一兩銀子。可是我照他說的做後,他一個銅板也沒給我。”
周恒望著李明風笑得陰風陣陣:“侯爺。貴府中有沒有這麽一個人,可容易打聽得緊。”
李明風笑聲像被人拿剪刀從中剪斷似的。笑容僵在臉上,一時說不出話來。
崔振翊適時道:“求皇上準臣搜查定興侯府,把這個鼻上有痣的惡徒繩之以法。”
至安帝猶豫了一下,下意識朝站在殿角一直半閉著眼像打盹的王哲望了一眼。剛才先生說。讓人搜定興侯府,於他臉上無光呢。如果李秀秀沒有進宮為嬪就好了。
周恒道:“皇兄,不妨讓大理寺的人出現。以顯示公正。”
讓大理寺的人去搜查,那便是當成案子處理了。這是要把事態擴大啊。至安帝心裏有幾分相信是李明風做的,要不然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不可能說得這麽有有鼻子有眼睛。如果隻是李明風,他不用顧慮什麽,可是李明風是李秀秀生父,李秀秀是他小老婆。哎,怎麽這麽別扭呢。
“皇上!”崔振翊一撩袍袂便跪下了,道:“求皇上為臣做主。”
李明風情願讓崔振翊家的仆役去,大理寺那群如狼似虎的差役實在不好惹。他心裏怕得要命,硬著頭皮也跟著跪下,道:“求皇上為臣做主,臣是好人,沒做過這樣的事。”
“好了好了,都起來吧。”至安帝說著,上前扶起崔振翊。
崔振翊哪敢真讓皇帝扶,皇帝一雙龍爪剛伸出來,他馬上站了起來。
“好了,好了,誰都不想發生這樣的事。幸好崔卿一家平安無虞,朕心甚慰。”至安帝溫聲道。大家都看著他,實是不知他接下來會說出什麽。李明風小腿抖個不停,就差再次跪下了。
至安帝看看崔振翊,看看李明風,道:“你們都是朕的臣子,朕就居中做個調停人,李卿向崔卿賠個不是,朕再賞崔卿絹兩百匹,白銀五百兩,崔卿以為如何?”
就這樣?崔振翊目瞪口呆。
李明風怔了怔,歡喜得幾乎要跳起來,要不是眼前的人是皇帝,他真想抱了啃一口。
周恒幾不可聞地歎了口氣,低頭玩自己的手指甲。
“來啊,”至安帝自認為如此處理既能息事寧人,又能讓雙方滿意,更重要的是,聽從了王哲的意見,高興地道:“把這些東西還有這個孩子帶下去。給小四和兩位愛卿沏朕最喜歡的鐵觀音來,朕請你們喝茶。”
那個孩子直到被人帶走,都不知道穿明黃袍服的人就是皇帝,他這輩子居然有福氣見皇帝。
李明風積極響應,大聲拍至安帝馬屁:“皇上聖明,如此處置極好。臣銘感於心。”又向崔振翊作揖:“本侯給崔大人賠個不是。”
“臣不服。”崔振翊板著一張國字臉,*道。
至安帝轉頭向周恒求救:“小四啊,你嶽家大伯如此不合時宜,你且勸勸他。”
他不合時宜?讓晉王勸他?崔振翊氣得吐血,道:“皇上如此不公,臣定要討個說法。”袍袖一拂,一點麵子不給:“臣告退。”
“崔愛卿,崔愛卿——”至安帝追到門口,呼喚無數遍,崔振翊隻當沒聽見,徑直走了。殿內殿外侍候的內侍都咋舌不已。
至安帝沒辦法,隻好訕笑道:“小四,你看……”
想讓他把崔振翊追回來?想都不要想。周恒站了起來,在至安帝發光的眼睛注視下,道:“臣弟還沒去坤寧宮向母後請安呢,想來此時母後也該念完佛經了。”
至安帝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道:“你去吧。”也沒心情跟李明風喝茶了,道:“李卿也回去吧。朕去永樂宮和德妃說話算了。”
沈明珠耿直,至安帝單純,還真是投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