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無雲的天空,太陽當空。</p>
臨近五月季節,正是京城一年最好的季節,街邊的樹木發出嫩芽,展示了萬物複蘇的勃勃生機,氣溫也是最恰到好處的時候。</p>
睡了一個懶覺,黃素一掃昨天在急診科加班的勞累,全身包裹在溫暖和煦的陽光中,感覺神清氣爽,精神百倍。</p>
黃素剛剛走進辦公室,就被等待交班的一名男醫生叫住道:“黃醫生,昨天你們救治的那五名腦震蕩患者,剛剛已經轉到我們內科來了,是我接收的患者。”</p>
黃素走到自己的工位,放下肩上的背包,一邊穿上白大褂,一邊問道:“行,我知道了,那五名患者現在轉醒了嗎?”</p>
男醫生回答道:“已經轉醒了,不轉醒也不會轉到內科來。”</p>
昨天,服藥後,見五名患者一直沒有蘇醒的跡象,黃素他們考慮到患者是腦震蕩不適合移動,加之病情一直穩定,就決定將五名患者留在急診科觀察一晚上。</p>
黃素穿上白大褂繼續問道:“現在五位患者病情如何,有沒有什麽不良反應?”</p>
男醫生不好意思地道:“五位患者轉到內科的時候,已經快到交班的時間了,我隻顧著辦理轉科手續,還沒有來得及給患者複診。”</p>
“沒關係,我們交班後,我也馬上要去查房,順便就把複診做了。”黃素不在意地道。</p>
等到所有下午班的醫生都到齊了,兩班的醫生開始做工作交接。</p>
等交接完工作,男醫生脫掉了白大褂,跨上自己皮包和黃素打招呼道:“黃醫生,那你就先忙著,我就下班了。”</p>
“林醫生,你慢走!”</p>
黃素客套道,隨後,坐回自己的工位,翻看今天自己負責區域裏,所有患者的住院記錄和病曆,重點尤其是放在那些非自己經治患者的病曆上。</p>
對於自己沒有經治過的患者,黃素把他們的病曆都認真地翻看一遍,至少要對這些患者做到心裏有數。</p>
這時另兩名下午班的醫生已經結伴走出辦公室,走到黃素工位前還招呼道:“黃醫生,查房要不要一起走。”</p>
黃素婉拒道:“你們先去吧,我再看一會兒病曆再去。”</p>
“黃醫生,那我們就先去查房了。”</p>
兩名醫生和黃素打了招呼走出了辦公室。</p>
自從黃素展現出自己高超的醫術後,除了門診坐診還和王新路一起,其他在住院區的工作時間,黃素很多時間都是和王新路分開的。</p>
畢竟將兩個醫術高明的人綁在一起工作,是對醫生資源的浪費。</p>
黃素將病曆從頭到尾翻看了一遍,拿起病曆夾走出了辦公室,走向護士的辦公室。</p>
走進護士辦公室,屋裏正坐著五名護士,見比較熟悉的劉莎莎也在。</p>
黃素道:“劉護士,麻煩你跟我去查一下房。”</p>
現在查房還是醫護人員一同進行。</p>
然而再過十年,隨著護理專業的發展,隨著護理學科的飛速發展,護理能力日益增強,許多患者出現的問題,在護理的範疇內,就能得到很好地解決,使得護士對醫生的依賴性越來越弱。</p>
現在我們國內許多大醫院裏的業務查房,多是醫護分開的,醫生護士各幹各的活,醫生查房一班人馬,護理查房則是自己另一班人馬。</p>
</p>
劉莎莎起身柔聲道:“好的!黃醫生!”</p>
第一次去燒烤酒吧一起吃飯以後,尤其是一同經曆那次急救,劉莎莎對黃素就產生好感。</p>
然而經過一個半月的相處,發現黃素對自己隻是同事的關係,漸漸地劉莎莎也就打消了自己心裏剛剛萌芽的好感。</p>
黃素隨即又繼續提醒道:“帶上醫用紗布,一會兒要給薑成斌做檢查。”</p>
劉莎莎再次回答道:“知道了!黃醫生!”</p>
兩人一同走出護士辦公室,劉莎莎本能地接過黃素手裏的患者病曆。</p>
走進薑成斌的病房,薑成斌剛剛吃過中午飯,薑成斌的兒子正在收拾小桌板上的剩飯剩菜。</p>
見到黃素進來,薑成斌兒子放下手中的活,招呼道:“黃醫生!”</p>
薑成斌也坐起身來道:“黃醫生,您今天是下午班呀!”</p>
黃素走到床前查看薑成斌的麵色,原本萎黃無華的麵色,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現在臉上已經有了光澤。</p>
薑城斌的兒子急忙搬個板凳放在黃素的身後道:“黃醫生,您先坐,我這裏馬上就收拾完了。”</p>
“不用急,你慢慢收拾”黃素坐下彷佛和薑成斌聊家常似的說道:“老爺子,您喝了多少服藥了?”</p>
薑成斌沉思一陣道:“喝了快有四十劑藥了。”</p>
“那您老這身體恢複的真的非常好了。”黃素繼續如同閑聊道。</p>
聊到這個話題,薑成斌顯然就精神多了,繪聲繪色地說起自己病情的變化。</p>
“我這雙腳現在都不怎麽痛了,就是有些發癢。我現在是吃的香,睡的安穩。”</p>
黃素回答道:“發癢是好事,說明您腳上的傷口正在愈合,癢是因為腳在長新肉。”</p>
這時薑成斌兒子也將剩飯剩菜收拾好了,對黃素道:“黃醫生,我這邊已經收拾完了,你們開始吧!”</p>
黃素先對劉莎莎道:“劉護士,你先將患者腳上的紗布解下來。”</p>
薑成斌則自覺地躺了下來,一邊配合劉莎莎解開紗布換藥,一邊伸出自己的胳膊等待黃素把脈。</p>
黃素看見薑成斌原本枯萎蠟黃的手掌,現在已經有了血色和肉皮光潤之感,看來薑成斌身體裏氣血正在慢慢恢複。</p>
三指搭在薑成斌的寸關尺三部,黃素三指重按及骨,感覺脈搏細小而速度略快,脈搏跳動比出診的時候有力量多了。</p>
診過兩隻手的脈象,黃素鬆開三指道:“老爺子,伸出舌頭,我看一看舌苔。”</p>
薑成斌伸出舌頭,隻見舌質紅,舌苔白厚略黃而幹燥。比較之前的舌苔大有改善。</p>
薑成斌收起舌頭後,迫不及待地問道:“黃醫生,我現在情況怎麽樣了?”</p>
黃素道:“您氣陰兩虛的情況已經大有改善,內熱熱毒也已經減輕。”</p>
薑成斌也點了點頭道:“我自己也感覺到,以前說一會兒就喘得非常厲害,現在聊天聊上一兩個小時也沒事,以前這手心腳心都非常熱,晚上睡覺,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睡覺四肢發熱都蓋不住被子,腿腳胳膊總是漏在被子外麵,現在好多了。”</p>
“老爺子,這就是氣虛、陰虛改善的表現。”</p>
黃素見劉莎莎已經拆開了薑成斌腳上的繃帶,走到床尾仔細查看起薑成斌腳上的情況。</p>
隻見腳上所有患處已經沒有流膿流水的情況了,這也是為什麽脈象從原來的沉細而滑,變成沉細而稍數,說明濕毒已經基本清除幹淨了。</p>
黃素帶上一次無菌手套,伸手在腳上按了幾下,皮膚已經變得緊致而有彈性,足背的創麵已經基本愈合,腳趾頭和腳背黑爛的情況已經消失了,隻有皮肉完全爛沒的右腳中指,烏黑骨頭格外刺眼,即使最後糖尿病足治好了,這根腳趾頭也逃脫不了脫落的下場。</p>
自己治療糖尿病足就是再有經驗,也沒有斷肢重生肉白骨的能力。</p>
至於壞疽較輕的左腳,創口已經完全愈合,這是略微有些紅腫,已經與健康的腳別無二致。</p>
檢查過兩腳的情況,黃素向於莎莎叮囑道:“左腳就不用再繼續包紮了。”</p>
黃素又重新坐回凳子上,對薑成斌道:“老爺子,你的雙腳恢複的非常不錯,腳上所有創口已經都愈合了,剩下腳上的換藥你在家裏就可以完成了,這幾天您就可以辦理出院手續了,隻要按時服用我給您開得中藥,定期過來做檢查就行了。”</p>
一聽說自己可以出院了,薑成斌幹枯的雙手緊緊握住黃素的右手,顫抖地問道:“黃……黃……黃醫生,這是真的嗎?”</p>
黃素左手輕輕拍著薑成斌的幹枯的手背道:“這是真的!”</p>
薑成斌慢慢鬆開了黃素的手,靜靜地躺在床上,嘴裏不停地喃喃道:“我可以出院了,我的腳保住了……”</p>
薑成斌呆呆地望著病房的天花板,兩行眼淚不由地從眼角慢慢地流出,嘴裏依舊不停地念叨著:“腳保住了……腳保住了……”</p>
黃素作為有著豐富糖尿病臨床經驗的醫生,非常理解老人現在的心情。</p>
糖尿病足短短的四個字卻承載無盡的痛苦,不僅是身體上的疼痛。</p>
一天天看著好好腳掌變黑,血肉從腳趾一點點地腐爛脫落,露出森森白骨,最後白骨也會變成漆黑的顏色,對患者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摧殘。</p>
一聽到自己父親可以出院了,薑成斌的兒子三步並二步來到黃素麵前,再一次雙手緊緊握住黃素的手,不停地感謝道:“黃醫生,太感謝你了!黃醫生,我都不知道用什麽方式表達我對您的謝謝。您就是我們全家的大恩人。”</p>
黃素安撫了一陣這對激動語無倫次的父子,帶著劉莎莎走出病房,薑成斌的兒子一直熱情地將黃素送到了門口。</p>
臨近五月季節,正是京城一年最好的季節,街邊的樹木發出嫩芽,展示了萬物複蘇的勃勃生機,氣溫也是最恰到好處的時候。</p>
睡了一個懶覺,黃素一掃昨天在急診科加班的勞累,全身包裹在溫暖和煦的陽光中,感覺神清氣爽,精神百倍。</p>
黃素剛剛走進辦公室,就被等待交班的一名男醫生叫住道:“黃醫生,昨天你們救治的那五名腦震蕩患者,剛剛已經轉到我們內科來了,是我接收的患者。”</p>
黃素走到自己的工位,放下肩上的背包,一邊穿上白大褂,一邊問道:“行,我知道了,那五名患者現在轉醒了嗎?”</p>
男醫生回答道:“已經轉醒了,不轉醒也不會轉到內科來。”</p>
昨天,服藥後,見五名患者一直沒有蘇醒的跡象,黃素他們考慮到患者是腦震蕩不適合移動,加之病情一直穩定,就決定將五名患者留在急診科觀察一晚上。</p>
黃素穿上白大褂繼續問道:“現在五位患者病情如何,有沒有什麽不良反應?”</p>
男醫生不好意思地道:“五位患者轉到內科的時候,已經快到交班的時間了,我隻顧著辦理轉科手續,還沒有來得及給患者複診。”</p>
“沒關係,我們交班後,我也馬上要去查房,順便就把複診做了。”黃素不在意地道。</p>
等到所有下午班的醫生都到齊了,兩班的醫生開始做工作交接。</p>
等交接完工作,男醫生脫掉了白大褂,跨上自己皮包和黃素打招呼道:“黃醫生,那你就先忙著,我就下班了。”</p>
“林醫生,你慢走!”</p>
黃素客套道,隨後,坐回自己的工位,翻看今天自己負責區域裏,所有患者的住院記錄和病曆,重點尤其是放在那些非自己經治患者的病曆上。</p>
對於自己沒有經治過的患者,黃素把他們的病曆都認真地翻看一遍,至少要對這些患者做到心裏有數。</p>
這時另兩名下午班的醫生已經結伴走出辦公室,走到黃素工位前還招呼道:“黃醫生,查房要不要一起走。”</p>
黃素婉拒道:“你們先去吧,我再看一會兒病曆再去。”</p>
“黃醫生,那我們就先去查房了。”</p>
兩名醫生和黃素打了招呼走出了辦公室。</p>
自從黃素展現出自己高超的醫術後,除了門診坐診還和王新路一起,其他在住院區的工作時間,黃素很多時間都是和王新路分開的。</p>
畢竟將兩個醫術高明的人綁在一起工作,是對醫生資源的浪費。</p>
黃素將病曆從頭到尾翻看了一遍,拿起病曆夾走出了辦公室,走向護士的辦公室。</p>
走進護士辦公室,屋裏正坐著五名護士,見比較熟悉的劉莎莎也在。</p>
黃素道:“劉護士,麻煩你跟我去查一下房。”</p>
現在查房還是醫護人員一同進行。</p>
然而再過十年,隨著護理專業的發展,隨著護理學科的飛速發展,護理能力日益增強,許多患者出現的問題,在護理的範疇內,就能得到很好地解決,使得護士對醫生的依賴性越來越弱。</p>
現在我們國內許多大醫院裏的業務查房,多是醫護分開的,醫生護士各幹各的活,醫生查房一班人馬,護理查房則是自己另一班人馬。</p>
</p>
劉莎莎起身柔聲道:“好的!黃醫生!”</p>
第一次去燒烤酒吧一起吃飯以後,尤其是一同經曆那次急救,劉莎莎對黃素就產生好感。</p>
然而經過一個半月的相處,發現黃素對自己隻是同事的關係,漸漸地劉莎莎也就打消了自己心裏剛剛萌芽的好感。</p>
黃素隨即又繼續提醒道:“帶上醫用紗布,一會兒要給薑成斌做檢查。”</p>
劉莎莎再次回答道:“知道了!黃醫生!”</p>
兩人一同走出護士辦公室,劉莎莎本能地接過黃素手裏的患者病曆。</p>
走進薑成斌的病房,薑成斌剛剛吃過中午飯,薑成斌的兒子正在收拾小桌板上的剩飯剩菜。</p>
見到黃素進來,薑成斌兒子放下手中的活,招呼道:“黃醫生!”</p>
薑成斌也坐起身來道:“黃醫生,您今天是下午班呀!”</p>
黃素走到床前查看薑成斌的麵色,原本萎黃無華的麵色,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現在臉上已經有了光澤。</p>
薑城斌的兒子急忙搬個板凳放在黃素的身後道:“黃醫生,您先坐,我這裏馬上就收拾完了。”</p>
“不用急,你慢慢收拾”黃素坐下彷佛和薑成斌聊家常似的說道:“老爺子,您喝了多少服藥了?”</p>
薑成斌沉思一陣道:“喝了快有四十劑藥了。”</p>
“那您老這身體恢複的真的非常好了。”黃素繼續如同閑聊道。</p>
聊到這個話題,薑成斌顯然就精神多了,繪聲繪色地說起自己病情的變化。</p>
“我這雙腳現在都不怎麽痛了,就是有些發癢。我現在是吃的香,睡的安穩。”</p>
黃素回答道:“發癢是好事,說明您腳上的傷口正在愈合,癢是因為腳在長新肉。”</p>
這時薑成斌兒子也將剩飯剩菜收拾好了,對黃素道:“黃醫生,我這邊已經收拾完了,你們開始吧!”</p>
黃素先對劉莎莎道:“劉護士,你先將患者腳上的紗布解下來。”</p>
薑成斌則自覺地躺了下來,一邊配合劉莎莎解開紗布換藥,一邊伸出自己的胳膊等待黃素把脈。</p>
黃素看見薑成斌原本枯萎蠟黃的手掌,現在已經有了血色和肉皮光潤之感,看來薑成斌身體裏氣血正在慢慢恢複。</p>
三指搭在薑成斌的寸關尺三部,黃素三指重按及骨,感覺脈搏細小而速度略快,脈搏跳動比出診的時候有力量多了。</p>
診過兩隻手的脈象,黃素鬆開三指道:“老爺子,伸出舌頭,我看一看舌苔。”</p>
薑成斌伸出舌頭,隻見舌質紅,舌苔白厚略黃而幹燥。比較之前的舌苔大有改善。</p>
薑成斌收起舌頭後,迫不及待地問道:“黃醫生,我現在情況怎麽樣了?”</p>
黃素道:“您氣陰兩虛的情況已經大有改善,內熱熱毒也已經減輕。”</p>
薑成斌也點了點頭道:“我自己也感覺到,以前說一會兒就喘得非常厲害,現在聊天聊上一兩個小時也沒事,以前這手心腳心都非常熱,晚上睡覺,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睡覺四肢發熱都蓋不住被子,腿腳胳膊總是漏在被子外麵,現在好多了。”</p>
“老爺子,這就是氣虛、陰虛改善的表現。”</p>
黃素見劉莎莎已經拆開了薑成斌腳上的繃帶,走到床尾仔細查看起薑成斌腳上的情況。</p>
隻見腳上所有患處已經沒有流膿流水的情況了,這也是為什麽脈象從原來的沉細而滑,變成沉細而稍數,說明濕毒已經基本清除幹淨了。</p>
黃素帶上一次無菌手套,伸手在腳上按了幾下,皮膚已經變得緊致而有彈性,足背的創麵已經基本愈合,腳趾頭和腳背黑爛的情況已經消失了,隻有皮肉完全爛沒的右腳中指,烏黑骨頭格外刺眼,即使最後糖尿病足治好了,這根腳趾頭也逃脫不了脫落的下場。</p>
自己治療糖尿病足就是再有經驗,也沒有斷肢重生肉白骨的能力。</p>
至於壞疽較輕的左腳,創口已經完全愈合,這是略微有些紅腫,已經與健康的腳別無二致。</p>
檢查過兩腳的情況,黃素向於莎莎叮囑道:“左腳就不用再繼續包紮了。”</p>
黃素又重新坐回凳子上,對薑成斌道:“老爺子,你的雙腳恢複的非常不錯,腳上所有創口已經都愈合了,剩下腳上的換藥你在家裏就可以完成了,這幾天您就可以辦理出院手續了,隻要按時服用我給您開得中藥,定期過來做檢查就行了。”</p>
一聽說自己可以出院了,薑成斌幹枯的雙手緊緊握住黃素的右手,顫抖地問道:“黃……黃……黃醫生,這是真的嗎?”</p>
黃素左手輕輕拍著薑成斌的幹枯的手背道:“這是真的!”</p>
薑成斌慢慢鬆開了黃素的手,靜靜地躺在床上,嘴裏不停地喃喃道:“我可以出院了,我的腳保住了……”</p>
薑成斌呆呆地望著病房的天花板,兩行眼淚不由地從眼角慢慢地流出,嘴裏依舊不停地念叨著:“腳保住了……腳保住了……”</p>
黃素作為有著豐富糖尿病臨床經驗的醫生,非常理解老人現在的心情。</p>
糖尿病足短短的四個字卻承載無盡的痛苦,不僅是身體上的疼痛。</p>
一天天看著好好腳掌變黑,血肉從腳趾一點點地腐爛脫落,露出森森白骨,最後白骨也會變成漆黑的顏色,對患者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摧殘。</p>
一聽到自己父親可以出院了,薑成斌的兒子三步並二步來到黃素麵前,再一次雙手緊緊握住黃素的手,不停地感謝道:“黃醫生,太感謝你了!黃醫生,我都不知道用什麽方式表達我對您的謝謝。您就是我們全家的大恩人。”</p>
黃素安撫了一陣這對激動語無倫次的父子,帶著劉莎莎走出病房,薑成斌的兒子一直熱情地將黃素送到了門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