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長風還是風流倜儻,風度翩翩,邊關的戰事好像對他沒有絲毫影響,隻見他微微地笑著正要送一位婦人出門,見楊心兩人走來,便先停下打了個招呼,“郡主跟張小姐今日可是相約來的?”
這句話問的很是耐人尋味,不過大家心知肚明,也無需繞彎子,楊心搶先答道,“不是,隻是在門口遇見的,聽說坊主遇見了南明王,不知他可好?”
“郡主不必擔憂,王爺還在途中,無甚危難,隻是邊關告急,需得快馬加鞭,累了些而已。”
楊心得了消息點點頭,正要告辭,木長風又道,“這位是七王妃。”
楊心是第一次見七王妃,聽皇甫諸生說她是商戶之女,家財萬貫,富可敵國,當年偶遇外出遊學的七王爺,兩人一見鍾情,皇上對七王爺不甚看重,待其成年後便隨意指了婚事。
楊心看她的樣子雖有一股子精明在裏頭,卻絲毫不顯得小家子氣,應該是個厲害的女人,隻不過這不幹自己幾分錢的事,遂行了一禮算是打招呼,而七王妃回了一禮也沒說話,隻是又瞟了一眼張瑩玉,抬腳回了七王府。
這七王妃名叫文蘭,20歲年紀,不僅精明能幹,而且攻於心計,盛京城裏每一個重要的人物她都細細地揣摩過,這其中就有楊心,隻不過在她看來楊心隻是個嬌生慣養又有些運道的弱女子,所以說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更何況是凡人,文蘭這輩子最大的錯的就是小看了楊心。
文蘭走後張瑩玉又強留了楊心,說是有重要的事要講,楊心想著可能還是跟楊明有關就留了下來,隻是這個消息讓楊心的心又痛了很久。
小路子死了,楊明派人把他安葬在城外的柏樹林,那裏風景秀美,四季如春。張瑩玉從自己的丞相爹爹那裏得到消息就想趕緊告訴楊心,隻是楊心整日不出國師府,便隻能坐等時機。
這會兒圍坐的多了木長風,張瑩玉的話說起來要通情達理很多,“有件事一直想跟妹妹商議,隻是前幾日總也見不著妹妹,還好今日你我在此偶遇,也不遑我等了數日。”
“張小姐有話直說就好。”
“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想跟妹妹去柏樹林給小路子燒把紙錢。”
“燒紙錢?”
“嗯,雖說主子給奴才燒紙錢不太合規矩,但我與南明王自幼相識,而小路子打小就跟著王爺,我們也算是老朋友了,他不幸遇難,我心裏總也不好受的······”
張瑩玉這裏猶自說著,楊心卻再也聽不下去了,楊明有些自己的事情忙,總是悄悄地不讓她知道,一個王爺有些大事不算稀奇,楊心尊重他人**從不多問,而小路子常被派出去辦事,楊心總以為這次不過是事情多久了些,沒想到是死了,就這麽死了。可楊明怎麽能忍住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跟自己談笑?可笑的是自己竟然絲毫都沒想到這個可能,可是四百多人啊,死的怎麽可能隻有壞人,或許自己是想過的,隻是不願意相信罷了。
楊心渾渾噩噩地走在路上,到了國師府門口一頭紮在了皇甫諸生的懷裏。她低著頭皇甫諸生看不見她滿臉的淚水,便又調笑起來,“你這是太想念師傅,趕著投懷送抱來了嗎?”
楊心抬起頭,淚也不擦便問道,“你算出來了嗎?時空之門下次會開在哪裏?”
皇甫諸生此刻方知事情不妙,“你怎麽了?至於哭成這樣嗎?”
楊心吸了吸鼻子撒謊道,“沒怎樣,就是今天發現這裏太不好了,想趕緊回家。”
“我以為你上次就已經知道了。”
“上次知道了些,隻是這次徹底看清了。”
楊心抹了抹淚先進了府,而皇甫諸生卻暗自鬆了口氣,看來有人幫自己。他緊走幾步追上楊心說道,“時空之門的位置很快就算出來了,隻要你願意,我們一定能按時回家。”
“好。”楊心隻說了這一個字,卻是打算撇下一切,隻是做的決定再堅決,都擋不住楊明一封信的衝擊。
楊心後來也去了柏樹林看小路子,卻沒有燒紙,而是帶了束菊花過去,這個時候的菊花已經敗得差不多了,楊心在國師府的花園裏找了很久才找到這麽一束合心意的,卻也不怎麽好看,她把菊花放下沒有多做停留就走了,自這之後直至離開僅來過一次,不是不記得,而是傷心的事太多。
楊明的信是在他出征兩個月後才到的。這天傍晚,楊心依舊在火爐旁看皇甫諸生編的《四國地貌》。說起來楊心也是學文的,《地理》也不差,隻是怎麽也比不過皇甫諸生這個碩士高材生,她拿到書的時候不止一次在心裏向皇甫諸生表達敬佩之意,不過最先看的還是西嶺山的地形圖,那一條條的等高線嚇得楊心都不敢再看下去,每每總是匆匆地合了書,閉眼休息片刻再接著看。今天楊心剛閉上眼,一隻鴿子就隔著窗戶“咕咕咕”地叫起來。楊心開了窗戶,鴿子便自覺飛進屋裏臥在毛筆架上,它渾身雪白,腳踝上係著竹筒,楊心見裏麵有封信便取下來細細地讀著。
信是楊明寫的,他說自己一切安好,戰事進展順利,西靈大軍已退至西嶺山向西百裏之外,相信過不了多久東盛大軍便可班師回朝······除此之外楊明還說了很多思念楊心的話,隻不過古人大多言辭含蓄,楊明說了許久不過是說他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他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想起他們曾經有過的甜蜜的吻。
楊心將信反複看完幾遍,仍將信紙疊好,和自己兩月前出南明王府時穿的衣服放在一起。
第二日,楊明的親信王興來找楊心,也給了她一封信,信的前半部分跟昨晚楊心看的一樣,隻是後半部分改成了西靈的風土人情,楊心粗略讀了一遍仍將信收著,鎖在了書案的抽屜裏。除了信王興還送來一個桃子,用精細的小匣子裝著,樣子有些幹癟,但根部卻還濕潤,應該是剛摘不久,楊心剃了桃身上的肉,又曬得幹幹的,還裝在那個匣子裏,跟那日鴿子送來的信放在一起。
這句話問的很是耐人尋味,不過大家心知肚明,也無需繞彎子,楊心搶先答道,“不是,隻是在門口遇見的,聽說坊主遇見了南明王,不知他可好?”
“郡主不必擔憂,王爺還在途中,無甚危難,隻是邊關告急,需得快馬加鞭,累了些而已。”
楊心得了消息點點頭,正要告辭,木長風又道,“這位是七王妃。”
楊心是第一次見七王妃,聽皇甫諸生說她是商戶之女,家財萬貫,富可敵國,當年偶遇外出遊學的七王爺,兩人一見鍾情,皇上對七王爺不甚看重,待其成年後便隨意指了婚事。
楊心看她的樣子雖有一股子精明在裏頭,卻絲毫不顯得小家子氣,應該是個厲害的女人,隻不過這不幹自己幾分錢的事,遂行了一禮算是打招呼,而七王妃回了一禮也沒說話,隻是又瞟了一眼張瑩玉,抬腳回了七王府。
這七王妃名叫文蘭,20歲年紀,不僅精明能幹,而且攻於心計,盛京城裏每一個重要的人物她都細細地揣摩過,這其中就有楊心,隻不過在她看來楊心隻是個嬌生慣養又有些運道的弱女子,所以說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更何況是凡人,文蘭這輩子最大的錯的就是小看了楊心。
文蘭走後張瑩玉又強留了楊心,說是有重要的事要講,楊心想著可能還是跟楊明有關就留了下來,隻是這個消息讓楊心的心又痛了很久。
小路子死了,楊明派人把他安葬在城外的柏樹林,那裏風景秀美,四季如春。張瑩玉從自己的丞相爹爹那裏得到消息就想趕緊告訴楊心,隻是楊心整日不出國師府,便隻能坐等時機。
這會兒圍坐的多了木長風,張瑩玉的話說起來要通情達理很多,“有件事一直想跟妹妹商議,隻是前幾日總也見不著妹妹,還好今日你我在此偶遇,也不遑我等了數日。”
“張小姐有話直說就好。”
“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想跟妹妹去柏樹林給小路子燒把紙錢。”
“燒紙錢?”
“嗯,雖說主子給奴才燒紙錢不太合規矩,但我與南明王自幼相識,而小路子打小就跟著王爺,我們也算是老朋友了,他不幸遇難,我心裏總也不好受的······”
張瑩玉這裏猶自說著,楊心卻再也聽不下去了,楊明有些自己的事情忙,總是悄悄地不讓她知道,一個王爺有些大事不算稀奇,楊心尊重他人**從不多問,而小路子常被派出去辦事,楊心總以為這次不過是事情多久了些,沒想到是死了,就這麽死了。可楊明怎麽能忍住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跟自己談笑?可笑的是自己竟然絲毫都沒想到這個可能,可是四百多人啊,死的怎麽可能隻有壞人,或許自己是想過的,隻是不願意相信罷了。
楊心渾渾噩噩地走在路上,到了國師府門口一頭紮在了皇甫諸生的懷裏。她低著頭皇甫諸生看不見她滿臉的淚水,便又調笑起來,“你這是太想念師傅,趕著投懷送抱來了嗎?”
楊心抬起頭,淚也不擦便問道,“你算出來了嗎?時空之門下次會開在哪裏?”
皇甫諸生此刻方知事情不妙,“你怎麽了?至於哭成這樣嗎?”
楊心吸了吸鼻子撒謊道,“沒怎樣,就是今天發現這裏太不好了,想趕緊回家。”
“我以為你上次就已經知道了。”
“上次知道了些,隻是這次徹底看清了。”
楊心抹了抹淚先進了府,而皇甫諸生卻暗自鬆了口氣,看來有人幫自己。他緊走幾步追上楊心說道,“時空之門的位置很快就算出來了,隻要你願意,我們一定能按時回家。”
“好。”楊心隻說了這一個字,卻是打算撇下一切,隻是做的決定再堅決,都擋不住楊明一封信的衝擊。
楊心後來也去了柏樹林看小路子,卻沒有燒紙,而是帶了束菊花過去,這個時候的菊花已經敗得差不多了,楊心在國師府的花園裏找了很久才找到這麽一束合心意的,卻也不怎麽好看,她把菊花放下沒有多做停留就走了,自這之後直至離開僅來過一次,不是不記得,而是傷心的事太多。
楊明的信是在他出征兩個月後才到的。這天傍晚,楊心依舊在火爐旁看皇甫諸生編的《四國地貌》。說起來楊心也是學文的,《地理》也不差,隻是怎麽也比不過皇甫諸生這個碩士高材生,她拿到書的時候不止一次在心裏向皇甫諸生表達敬佩之意,不過最先看的還是西嶺山的地形圖,那一條條的等高線嚇得楊心都不敢再看下去,每每總是匆匆地合了書,閉眼休息片刻再接著看。今天楊心剛閉上眼,一隻鴿子就隔著窗戶“咕咕咕”地叫起來。楊心開了窗戶,鴿子便自覺飛進屋裏臥在毛筆架上,它渾身雪白,腳踝上係著竹筒,楊心見裏麵有封信便取下來細細地讀著。
信是楊明寫的,他說自己一切安好,戰事進展順利,西靈大軍已退至西嶺山向西百裏之外,相信過不了多久東盛大軍便可班師回朝······除此之外楊明還說了很多思念楊心的話,隻不過古人大多言辭含蓄,楊明說了許久不過是說他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他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想起他們曾經有過的甜蜜的吻。
楊心將信反複看完幾遍,仍將信紙疊好,和自己兩月前出南明王府時穿的衣服放在一起。
第二日,楊明的親信王興來找楊心,也給了她一封信,信的前半部分跟昨晚楊心看的一樣,隻是後半部分改成了西靈的風土人情,楊心粗略讀了一遍仍將信收著,鎖在了書案的抽屜裏。除了信王興還送來一個桃子,用精細的小匣子裝著,樣子有些幹癟,但根部卻還濕潤,應該是剛摘不久,楊心剃了桃身上的肉,又曬得幹幹的,還裝在那個匣子裏,跟那日鴿子送來的信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