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激動的道:“孟師,真沒想到你是科技派!”
什麽科技派?
技術人員就將亢杭星內部的理念分歧簡單的說了說。
地球修士存在兩種理念,一種是科技派,一種就是個體派。
一直以來,暗地裏是個體派占據了上風。
畢竟見識到個體強大後,人會本能的追求個體強大。
而趙長風進行改革,強化了科技派的地位。
但這並不能消除個體派的影響。
個體派將孟岩視為偶像。
不管科技派取得什麽成果,個體派都會抬出孟岩。
科技派:我們搞定了某某技術。
個體派:沒有孟岩,你們能搞定個屁!你們的資料,你們用的物資,哪樣不是孟岩弄來的?
這種話,能夠堵得科技派吐血三升。
偏偏還沒辦法反駁。
孟岩從技術人員嘴裏得知此事,這才明白,趙長風的威望不夠了。
說實話,他也沒想到,趙長風也有威望不夠的一天。
是孟岩的威望太高了。
有些根本性問題,光是趙長風表態已經不夠了,他孟岩也需要表態。
孟岩將此事暗暗的記下,說道:“咱們開始測試吧。”
就這樣,孟岩通過修真手機,跟遙遠的亢杭星進行了通訊,撥通了趙長風的修真手機。
當兩人正式通話時,技術人員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測試完畢。
整個通訊線路通暢完好。
有了這條線路,孟岩就可以隨時跟亢杭星進行聯絡,還可以直接跟地球方麵聯絡。
做好這條線路後,技術人員說道:“這條線弄好了,咱們接著去做第三條線。”
第一條線路是亢杭星和地球的超遠程通訊。
第二條線路是亢杭星和三菱星的超遠程通訊,並且順帶將立岩星也囊括進來。
第三條線路則是以中轉星為基地,往未知區域延伸。
在發現中轉星的時候,孟岩就意識到,往深處是大片的未知星域。
地球方麵進行過簡單的探索。
但當時實力不夠,隻有金丹修士,探索的距離很短。
畢竟,沒有坐標,很容易迷失。
後來,在白舞晉級,也去探索過,同樣是害怕迷失,同樣沒有探索太遠。
現在,遠程技術已經實現,所以,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孟岩帶隊探索,並且安裝中繼站。
有了中繼站,就不怕迷失。
因為中繼站可以作為導航來使用。
隻要在中繼站的覆蓋範圍內,就不用擔心迷航。
而中繼站的覆蓋範圍是很遠的。
一座中繼站,最遠差不多可以覆蓋亢杭星到三菱星四分之一的距離。
這次要安裝的中繼站還是五座。
也就是說,他們會以中轉星為基地,往外延伸亢杭星到三菱星的距離。
這麽長的距離,換成大能都要迷失。
但是有一座座中繼站做引導,這整個區域就能進行探索,並且不用擔心迷失。
這是趙長風的提前規劃。
雖然地球方麵還沒有正式的探索任務,但是該準備的可以提前準備。
隊伍又掉頭,回到中轉星。
從中轉星出發,一路往深處走。
對於經常行走星空的孟岩和白舞而言,往未知星域走,心裏是很慌的。
因為完全沒有方位,完全沒有導航坐標。
這跟順著航線走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航線之所以是航線,就是因為這條線路一直都有坐標。
現在則完全沒有坐標。
就好像完全陷入了一望無際的大海,茫茫無盡。
但其實,隊伍是有導航的。
修真手機能夠通過中繼站來導航,隻要他們處在中繼站的覆蓋範圍內,就不用擔心迷失。
隊伍走了很遠。
這片星域非常的空曠,除了隕石以外,什麽都沒有。
直到走出很遠,即將抵達中繼站覆蓋的邊緣時,終於發現了一個小星係。
星係很小,有一顆體積不大的恒星。
而恒星外圍有一顆孤零零的行星。
技術人員趕緊在行星上安裝中繼站。
有了中繼站,隊伍繼續深入。
還是很空曠,什麽都沒有。
但隕石越來越多。
完全沒有坐標,隻有中繼站像是登塔一樣在指明歸路。
孟岩也親身體會了探索未知星域的艱難。
難怪中繼站那邊很偏僻,難怪沒人探索。
因為這邊太難探索了。
大片大片的無坐標的星空,即便是大能都不敢深入。
這種地方,就連安裝中繼站都很難。
隊伍一路離開了中繼站的覆蓋範圍。
修真手機無法鏈接中繼站。
孟岩就吩咐大家往回掉頭,重新恢複中繼站的覆蓋範圍。
“我們就在中繼範圍內尋找,找一個星係。”
這是個很費時間的事情。
完全是碰運氣。
星空那麽大,誰知道星係在哪裏呢?
可以看見滿天的星辰,但那沒有意義。
僅憑肉眼,根本不知道星辰的遠近。
唯一的辦法就是耐心的去碰。
中繼站覆蓋範圍是極其遼闊的,在巨大的球體空間裏肯定是有適合安放中繼站的地方。
這一找就找了半年。
幸虧可以遠程通訊,否則,亢杭星那邊製定要著急。
有了通訊倒是簡單,孟岩直接說明情況即可。
“沒想到安裝中繼站都這麽麻煩。如果沒有中繼技術,這片星域根本沒法探索。”
事實上,大多數星域都是這種難以探索的情況。
通過這件事情,孟岩也意識到了中繼站的戰略價值。
這是非常可怕的戰略價值。
現目前,修士探索的星域,還不足總星域的千分之一。
以玉衡的地盤為例。
即便是在玉衡地盤內的星域,也有八成以上處於未探索,不為人知或者少為認知。
中繼站的戰略價值就在於,它可以人為的構築航線。
這是前所未有的東西。
而這個東西,是結合了地球科技的啟發才搞出來的。
“中繼站貴嗎?”
“貴呀。非常的昂貴!它必須要以靈源作為能源,而且一座中繼站就要使用18枚靈源。除此之外,還需要用到大量的高級材料。光是製作的物料成本就高達100枚靈源。趙先生也是花了大力氣才騰出資金,再搞十套中繼站。”
說罷,技術人員又說道:“不過,很多材料貴,那是因為用途少。如果能夠批量化生產,能夠建立相關體係,價格肯定就會便宜很多。”
說實話,孟岩被這玩意的昂貴程度給震驚了。
什麽科技派?
技術人員就將亢杭星內部的理念分歧簡單的說了說。
地球修士存在兩種理念,一種是科技派,一種就是個體派。
一直以來,暗地裏是個體派占據了上風。
畢竟見識到個體強大後,人會本能的追求個體強大。
而趙長風進行改革,強化了科技派的地位。
但這並不能消除個體派的影響。
個體派將孟岩視為偶像。
不管科技派取得什麽成果,個體派都會抬出孟岩。
科技派:我們搞定了某某技術。
個體派:沒有孟岩,你們能搞定個屁!你們的資料,你們用的物資,哪樣不是孟岩弄來的?
這種話,能夠堵得科技派吐血三升。
偏偏還沒辦法反駁。
孟岩從技術人員嘴裏得知此事,這才明白,趙長風的威望不夠了。
說實話,他也沒想到,趙長風也有威望不夠的一天。
是孟岩的威望太高了。
有些根本性問題,光是趙長風表態已經不夠了,他孟岩也需要表態。
孟岩將此事暗暗的記下,說道:“咱們開始測試吧。”
就這樣,孟岩通過修真手機,跟遙遠的亢杭星進行了通訊,撥通了趙長風的修真手機。
當兩人正式通話時,技術人員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測試完畢。
整個通訊線路通暢完好。
有了這條線路,孟岩就可以隨時跟亢杭星進行聯絡,還可以直接跟地球方麵聯絡。
做好這條線路後,技術人員說道:“這條線弄好了,咱們接著去做第三條線。”
第一條線路是亢杭星和地球的超遠程通訊。
第二條線路是亢杭星和三菱星的超遠程通訊,並且順帶將立岩星也囊括進來。
第三條線路則是以中轉星為基地,往未知區域延伸。
在發現中轉星的時候,孟岩就意識到,往深處是大片的未知星域。
地球方麵進行過簡單的探索。
但當時實力不夠,隻有金丹修士,探索的距離很短。
畢竟,沒有坐標,很容易迷失。
後來,在白舞晉級,也去探索過,同樣是害怕迷失,同樣沒有探索太遠。
現在,遠程技術已經實現,所以,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孟岩帶隊探索,並且安裝中繼站。
有了中繼站,就不怕迷失。
因為中繼站可以作為導航來使用。
隻要在中繼站的覆蓋範圍內,就不用擔心迷航。
而中繼站的覆蓋範圍是很遠的。
一座中繼站,最遠差不多可以覆蓋亢杭星到三菱星四分之一的距離。
這次要安裝的中繼站還是五座。
也就是說,他們會以中轉星為基地,往外延伸亢杭星到三菱星的距離。
這麽長的距離,換成大能都要迷失。
但是有一座座中繼站做引導,這整個區域就能進行探索,並且不用擔心迷失。
這是趙長風的提前規劃。
雖然地球方麵還沒有正式的探索任務,但是該準備的可以提前準備。
隊伍又掉頭,回到中轉星。
從中轉星出發,一路往深處走。
對於經常行走星空的孟岩和白舞而言,往未知星域走,心裏是很慌的。
因為完全沒有方位,完全沒有導航坐標。
這跟順著航線走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航線之所以是航線,就是因為這條線路一直都有坐標。
現在則完全沒有坐標。
就好像完全陷入了一望無際的大海,茫茫無盡。
但其實,隊伍是有導航的。
修真手機能夠通過中繼站來導航,隻要他們處在中繼站的覆蓋範圍內,就不用擔心迷失。
隊伍走了很遠。
這片星域非常的空曠,除了隕石以外,什麽都沒有。
直到走出很遠,即將抵達中繼站覆蓋的邊緣時,終於發現了一個小星係。
星係很小,有一顆體積不大的恒星。
而恒星外圍有一顆孤零零的行星。
技術人員趕緊在行星上安裝中繼站。
有了中繼站,隊伍繼續深入。
還是很空曠,什麽都沒有。
但隕石越來越多。
完全沒有坐標,隻有中繼站像是登塔一樣在指明歸路。
孟岩也親身體會了探索未知星域的艱難。
難怪中繼站那邊很偏僻,難怪沒人探索。
因為這邊太難探索了。
大片大片的無坐標的星空,即便是大能都不敢深入。
這種地方,就連安裝中繼站都很難。
隊伍一路離開了中繼站的覆蓋範圍。
修真手機無法鏈接中繼站。
孟岩就吩咐大家往回掉頭,重新恢複中繼站的覆蓋範圍。
“我們就在中繼範圍內尋找,找一個星係。”
這是個很費時間的事情。
完全是碰運氣。
星空那麽大,誰知道星係在哪裏呢?
可以看見滿天的星辰,但那沒有意義。
僅憑肉眼,根本不知道星辰的遠近。
唯一的辦法就是耐心的去碰。
中繼站覆蓋範圍是極其遼闊的,在巨大的球體空間裏肯定是有適合安放中繼站的地方。
這一找就找了半年。
幸虧可以遠程通訊,否則,亢杭星那邊製定要著急。
有了通訊倒是簡單,孟岩直接說明情況即可。
“沒想到安裝中繼站都這麽麻煩。如果沒有中繼技術,這片星域根本沒法探索。”
事實上,大多數星域都是這種難以探索的情況。
通過這件事情,孟岩也意識到了中繼站的戰略價值。
這是非常可怕的戰略價值。
現目前,修士探索的星域,還不足總星域的千分之一。
以玉衡的地盤為例。
即便是在玉衡地盤內的星域,也有八成以上處於未探索,不為人知或者少為認知。
中繼站的戰略價值就在於,它可以人為的構築航線。
這是前所未有的東西。
而這個東西,是結合了地球科技的啟發才搞出來的。
“中繼站貴嗎?”
“貴呀。非常的昂貴!它必須要以靈源作為能源,而且一座中繼站就要使用18枚靈源。除此之外,還需要用到大量的高級材料。光是製作的物料成本就高達100枚靈源。趙先生也是花了大力氣才騰出資金,再搞十套中繼站。”
說罷,技術人員又說道:“不過,很多材料貴,那是因為用途少。如果能夠批量化生產,能夠建立相關體係,價格肯定就會便宜很多。”
說實話,孟岩被這玩意的昂貴程度給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