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名:第二百八十五
若溪把遇見田氏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若影,若影聞聽唬得臉變了顏色。想當年她在娘家、侯府也曾不安分,為了達到自個的目的使了不少手段。可若說是狠下心來要誰的命,她還真有些下不去手。況且她也沒這麽多的心機,布下這樣一個局,把所有人都耍得團團轉。
她想到房貴妾那張豔壓桃李,總是堆著笑意的臉,心裏直覺得冷颼颼的害怕。
“不會是奶奶胡說,想要看你們爭個你死我活吧?”若影一時沒能改過口來,還稱呼田氏為奶奶。
若溪點點頭,回道:“或許吧。”她不想多說,省得若影擔心害怕。她跟房貴妾之間的恩恩怨怨還不到徹底了斷的時候,等到那一日,她會讓房貴妾墜入地獄!
若影滿臉的心事,想要說什麽又瞟了若溪一眼。
“有什麽話你就直說,咱們姐妹不需要客氣。”若溪淡淡地笑了一下,“不過不用你說我就知道了,你看起來冷情卻是心軟,不像我鐵石心腸。看著田氏在我腳下哭泣,看著她撞到牆上奄奄一息,我連那點兒可憐都不想給她!”
“你不是心狠,是被傷重了。若是誰打群兒的注意,我吃了她的心都有。我不過是聽你說起奶奶的樣子,再想到之前在府裏時她的風光,心裏總是有些不自在罷了。人這一輩子三起三落,我沒想過自個還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更沒想到奶奶有今天的淒涼下場。”
這逸群雖然不是若影親生,可自打落地那日起酒抱到她跟前,除了幾個人之外,侯府眾人全都以為若影是那孩子的生母。若影也從未想過逸群還有生母,那孩子早已經成了她的心尖寶貝,她的命根子!
在別院的七個月,若影沒有懷孕,卻經曆著比懷孕還要折磨人的痛苦。見到逸群的那一瞬間她解脫了,重生了。逸群也是她經過另類陣痛產下的孩子,她怎麽能不心疼?
若溪聽著她說這番話,不由得有些動容,“八姐,你變得太多了。我喜歡現在的你,其他人也會喜歡的。”說罷低低的笑了。
“人總要學著長大,雖然過程有些辛苦,不過好在有你和三爺、逸群。我不敢忘記你和三爺的恩情,希望下輩子我能做個好姐姐護著你疼著你,希望下輩子不要再遇見三爺,讓他過得幸福些。”若影聽出她話裏的意思,卻不敢深想。
“幸不幸福要三弟自己說了算數,而且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下輩子上。做姐妹的有今生沒來世,夫妻之間的緣分更是不淺。”若溪攥住她的手,“別怕,別躲閃。聽我的話給三弟寫封家書,他收到會很高興的。”
若影低頭不語,若溪知道這不是勉強的事,該讓她自己好好想一想。
送走了若溪,她便一個人坐在屋子裏發呆。腦子裏閃過的都是宜浩,從她們的第一次見麵,到洞房花燭,再到宜浩對她的厭煩。這些事情發生不久,可竟好像上輩子一般,又好像是別人的故事。
在她腦子裏閃現最多的是在別院的日子,宜浩的耐心、寬容、隱忍,讓她重新認識了宜浩,也讓她看清了自己的粗鄙不堪。她知道自己渾身都是缺點,又做了那麽多的錯事,根本就配不上宜浩。
眼下田氏被休,侯府三奶奶的位置空了下來,京都大戶人家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記著呢。她無意於那個位置,更希望宜浩找到個情投意合的好姑娘,最好是家世背景好一些。
這個時候倘若寫家書給宜浩,會不會讓人覺得自己有所圖?若影不想再卷入紛擾之中,思量了半晌終是沒能提筆。
永州那邊的道路被大雪封鎖,消息來回傳送緩慢,皇上急於知道那邊的情況,再加上宮裏太妃病重,他的心情有些糟糕。
朝堂之上,大臣們不敢隨意亂說話,生怕哪句話說錯了惹禍皇上。後宮裏,惠妃每日惶恐,嚇得連宮門都不輕易出來。於貴人靜養身子也是閉門不出,皇上偶爾去看望一眼並不留宿。
自打入了冬,皇後的氣喘病又重了動彈不得。整個後宮隻有德妃每日操勞,不僅要打理後宮雜事,還要去太妃跟前服侍用藥。一連十天絲毫不懈怠,太妃清醒的時候便讓她回去歇息。皇上過來探望,太妃對德妃是讚不絕口,直說宮裏就該有個這樣寵辱不驚,行事穩妥壓得住場麵之人。
皇上知道德妃的好處,把她的辛苦看在眼裏,當晚便去了她的寢宮。
“這一陣子多虧有你,不然朕就越發的顧不過來了。”皇上的心情似乎不錯,自從永州遭災以來難得見到他如此平和微笑。
德妃想起前個兒永州送來的捷報,聽說災民都得到了安置,天氣放晴道路慢慢疏通開了。因為有了宜浩這些商人送去的物質,災區百姓吃穿得到了保證。朝廷後續送去的物質也快到達,情況得到了控製和改善。
“臣妾能力有限,不能幫助皇上分憂解難,隻好盡些自己的本分。好在有先皇庇護,有皇上英明決策,這次永州百姓才出得水深火熱。太妃娘娘的病情也沒有再惡化,皇上該鬆一口氣。”這好聽的話要說的真切才能進得人心,德妃就是有這個本事。
誰聽了都知道這話裏全是奉承,可配上德妃溫婉的聲音和淡笑的表情,又讓人覺得心裏舒坦。
皇上接過她遞過來的粥,喝了一口停住瞧瞧,“這粥倒是清淡可口,比那些燕窩、參湯好咽多了。”
“難得皇上喜歡!臣妾聽說永州災民缺衣少食,京城糧商送過去的糧食不足。便有人想出個辦法,把各種糧食攪碎摻入砂糖,黏黏糊糊抗餓還省了菜。臣妾嚐試著吩咐人做了些,覺得味道不錯便鬥膽獻給皇上嚐嚐。”德妃忙笑著回道。
皇上聞言竟把小半碗的雜米粥都喝了下去,放下碗舔了舔嘴唇說道:“災區百姓能吃飽肚子朕就欣慰多了。眼下宮裏宮外煩事太多,唯有在你這裏朕才能得到少許的安寧。你真是一朵解語花,從來都不讓朕操心,反而事事替朕解憂。若是這宮裏的女子都像你這樣,朕就省心多了。”
“臣妾聽見皇上這樣說心裏高興的緊,可又不能滿口答應,怎麽都要自謙幾句才是規矩。偏生臣妾在皇上跟前說不出場麵話,真真是為難極了。”德妃一向穩重端莊,難得見到她打趣的模樣,“以後皇上還是別誇讚臣妾,索性直接賞臣妾點兒寶貝實惠!”
皇上抬眼瞧著德妃嬌俏的模樣笑了,輕聲說道:“愛妃就是太重規矩,偶爾這樣說話整個人倒生動了幾分。”
“臣妾老了,說話行事太隨意會讓妹妹們笑話。好在皇上不嫌棄,臣妾也隻敢在皇上跟前才會懈怠。”德妃被皇上盯得臉上微紅。
“人人都說你厚道,可這話裏卻藏著針。”皇上臉上的笑容並未散去,可笑意卻未抵達眼底,“愛妃比朕小一歲,你要是老了朕就越發的不年輕。你又因為朕的緣故才敢懈怠,這麽聽來,都是朕的不是了。”
德妃聞言覷著皇上,眼中的探究一閃即逝,隨即笑著回道:“臣妾可不敢拍皇上的不是,這些可都是皇上您自個說得。”
“嗬嗬嗬。”皇上不怒反笑起來,摟住德妃輕語著,“朕今天晚上不走了。”
德妃溫順地偎依在他懷裏,可心裏卻絲毫感受不到歡喜和溫暖。方才她的話十有八九是經過三思之後說得,不過皇上的話又有幾分真情在裏麵?
她不會傻到相信一個帝王的真情,她和皇上做了這麽多年的夫妻,說半點感情沒有那是自欺欺人。不過她心裏明白,倘若朝廷有事牽扯到自己,皇上不會留半點情分。同樣,為了自個皇兒的將來,她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皇兒,哪怕是背叛皇上粉身碎骨!這樣的兩個人怎麽能心心相印?
德妃躺在皇上身邊,感覺今年的冬天走得太慢,輕輕地裹裹身上的被子。她扭頭看了一眼睡在旁邊的皇上,見到他平躺著,兩隻胳膊規矩的安放在身體兩側,呼吸均勻細微,比他醒著的時候還要一本正經。
皇上說她重規矩,其實規矩最多最大的是皇上自己。他打小耳熏目染,那些繁瑣的規矩早已經深入到他的細枝末節,舉手投足間便帶出來。
偶爾有新進宮的嬪妃覺得宮裏順從的女人太多,反其道而行之,倒是得了幾次皇上的青睞。不過皇上很快就把她們拋到腦後,由此可見皇上心底還是中意知道深淺進退的人。
突然,外麵傳來輕微的說話聲,雖然她們盡量壓低了聲音卻隱隱傳了進來。
德妃頓時一皺眉,還不等她動彈就聽見皇上問道:“誰在外麵喧嘩?”
“回皇上,是於娘娘宮裏的人。”徐德海的聲音傳了進來,這大冷的天他親自守夜倒是難得。
德妃瞧見皇上微微擰眉,輕聲說道:“於妹妹剛剛沒了孩子,心情、身子都不佳。這麽晚還打發人過來恐不好,皇上還是把人傳進來問問。”
“嗯。”皇上坐起來,德妃一邊吩咐把人帶進來,一邊把衣服給皇上披上。
片刻,一個宮女進來跪在地上。隔著雪白的幔帳,德妃看出來人正是於貴人身邊的大宮女。
“可是你主子有什麽急事?”德妃一臉急切地問著。
“回皇上、德妃娘娘,主子的身子這兩日一直不好,今個兒晚上沒吃飯便躺下睡覺了。奴婢見主子不醒,就過去召喚。可不管奴婢怎麽喊,主子就是不睜眼睛。奴婢心裏慌張,打發人去請禦醫,又急忙跑過來回稟德妃娘娘,沒想到皇上在這裏。奴婢該死,驚擾了聖駕!”那宮女口齒伶俐的很,語速不急不緩恰是好處。
德妃聽了趕忙扭頭對皇上解釋道:“臣妾白日裏去看於妹妹,說過有事隨時過來找臣妾的話。皇上休息,臣妾過去瞧瞧,不然難以安枕。”
“罷了,朕去看看。”說罷喊徐德海進來。
德妃忙起身侍候他穿戴,張羅著要跟去瞧瞧,皇上不讓她同行她也沒多言。恭送皇上離開再次回到床上,德妃竟很快有了困意,一覺到天明難得無夢。
第二天,皇上人沒來卻打發徐德海送了不少珠寶玉器。
“今個皇上心情似乎不錯。”德妃見了笑著問道。
徐德海忙笑著說道:“皇上說了,隻要老奴把東西送過來娘娘自然知道緣由。”
“勞煩公公轉告皇上,就說本宮多謝皇上的讚賞!”德妃自然明白這其中的緣故,不過是昨日的玩笑話,沒想到皇上竟然記在了心上。
徐德海聞言忙答應下,他弄不懂皇上為什麽無緣無故賞賜德妃,更聽不懂德妃的話是什麽意思。不過有一點他可以斷定,即便於貴人再得寵,皇上還是惦念舊情。
皇後常年疾病纏身,十天有八天躺在床上,若不是因為宮裏的禦醫用珍貴的藥材吊著,恐怕她早就歸天了。
本來惠妃還能勉強跟德妃一爭高下,不過經過於貴人流產的事情,惠妃失去了先機。她若是想東山再起,恐怕有些難度。
這於貴人年輕懂風情,皇上對她似乎多了幾分寵溺。不過越是這般,她失寵的日子就越近。於貴人聰慧機敏,可惜對皇上動了真情,試圖想要獨自霸占皇上的寵愛。
在這深宮之中,妄想靠愛情過日子的女人往往下場最淒慘。徐德海在後宮混了半輩子,什麽樣的主子都見識過,什麽樣的事情都見過、聽過。想當年先皇後宮三千佳麗獨寵連貴妃一人,就連連貴妃父親犯下大罪都輕描淡寫的處理。可是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麽,先皇勃然大怒的從連貴妃宮裏離去,緊接著連貴人就被打入冷宮。不到半年,連貴妃便香消玉殞。
眼下這於貴人再得寵,也比不得當年的連貴妃。她妄想撼動德妃的位置,簡直是以卵擊石!
若溪把遇見田氏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若影,若影聞聽唬得臉變了顏色。想當年她在娘家、侯府也曾不安分,為了達到自個的目的使了不少手段。可若說是狠下心來要誰的命,她還真有些下不去手。況且她也沒這麽多的心機,布下這樣一個局,把所有人都耍得團團轉。
她想到房貴妾那張豔壓桃李,總是堆著笑意的臉,心裏直覺得冷颼颼的害怕。
“不會是奶奶胡說,想要看你們爭個你死我活吧?”若影一時沒能改過口來,還稱呼田氏為奶奶。
若溪點點頭,回道:“或許吧。”她不想多說,省得若影擔心害怕。她跟房貴妾之間的恩恩怨怨還不到徹底了斷的時候,等到那一日,她會讓房貴妾墜入地獄!
若影滿臉的心事,想要說什麽又瞟了若溪一眼。
“有什麽話你就直說,咱們姐妹不需要客氣。”若溪淡淡地笑了一下,“不過不用你說我就知道了,你看起來冷情卻是心軟,不像我鐵石心腸。看著田氏在我腳下哭泣,看著她撞到牆上奄奄一息,我連那點兒可憐都不想給她!”
“你不是心狠,是被傷重了。若是誰打群兒的注意,我吃了她的心都有。我不過是聽你說起奶奶的樣子,再想到之前在府裏時她的風光,心裏總是有些不自在罷了。人這一輩子三起三落,我沒想過自個還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更沒想到奶奶有今天的淒涼下場。”
這逸群雖然不是若影親生,可自打落地那日起酒抱到她跟前,除了幾個人之外,侯府眾人全都以為若影是那孩子的生母。若影也從未想過逸群還有生母,那孩子早已經成了她的心尖寶貝,她的命根子!
在別院的七個月,若影沒有懷孕,卻經曆著比懷孕還要折磨人的痛苦。見到逸群的那一瞬間她解脫了,重生了。逸群也是她經過另類陣痛產下的孩子,她怎麽能不心疼?
若溪聽著她說這番話,不由得有些動容,“八姐,你變得太多了。我喜歡現在的你,其他人也會喜歡的。”說罷低低的笑了。
“人總要學著長大,雖然過程有些辛苦,不過好在有你和三爺、逸群。我不敢忘記你和三爺的恩情,希望下輩子我能做個好姐姐護著你疼著你,希望下輩子不要再遇見三爺,讓他過得幸福些。”若影聽出她話裏的意思,卻不敢深想。
“幸不幸福要三弟自己說了算數,而且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下輩子上。做姐妹的有今生沒來世,夫妻之間的緣分更是不淺。”若溪攥住她的手,“別怕,別躲閃。聽我的話給三弟寫封家書,他收到會很高興的。”
若影低頭不語,若溪知道這不是勉強的事,該讓她自己好好想一想。
送走了若溪,她便一個人坐在屋子裏發呆。腦子裏閃過的都是宜浩,從她們的第一次見麵,到洞房花燭,再到宜浩對她的厭煩。這些事情發生不久,可竟好像上輩子一般,又好像是別人的故事。
在她腦子裏閃現最多的是在別院的日子,宜浩的耐心、寬容、隱忍,讓她重新認識了宜浩,也讓她看清了自己的粗鄙不堪。她知道自己渾身都是缺點,又做了那麽多的錯事,根本就配不上宜浩。
眼下田氏被休,侯府三奶奶的位置空了下來,京都大戶人家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記著呢。她無意於那個位置,更希望宜浩找到個情投意合的好姑娘,最好是家世背景好一些。
這個時候倘若寫家書給宜浩,會不會讓人覺得自己有所圖?若影不想再卷入紛擾之中,思量了半晌終是沒能提筆。
永州那邊的道路被大雪封鎖,消息來回傳送緩慢,皇上急於知道那邊的情況,再加上宮裏太妃病重,他的心情有些糟糕。
朝堂之上,大臣們不敢隨意亂說話,生怕哪句話說錯了惹禍皇上。後宮裏,惠妃每日惶恐,嚇得連宮門都不輕易出來。於貴人靜養身子也是閉門不出,皇上偶爾去看望一眼並不留宿。
自打入了冬,皇後的氣喘病又重了動彈不得。整個後宮隻有德妃每日操勞,不僅要打理後宮雜事,還要去太妃跟前服侍用藥。一連十天絲毫不懈怠,太妃清醒的時候便讓她回去歇息。皇上過來探望,太妃對德妃是讚不絕口,直說宮裏就該有個這樣寵辱不驚,行事穩妥壓得住場麵之人。
皇上知道德妃的好處,把她的辛苦看在眼裏,當晚便去了她的寢宮。
“這一陣子多虧有你,不然朕就越發的顧不過來了。”皇上的心情似乎不錯,自從永州遭災以來難得見到他如此平和微笑。
德妃想起前個兒永州送來的捷報,聽說災民都得到了安置,天氣放晴道路慢慢疏通開了。因為有了宜浩這些商人送去的物質,災區百姓吃穿得到了保證。朝廷後續送去的物質也快到達,情況得到了控製和改善。
“臣妾能力有限,不能幫助皇上分憂解難,隻好盡些自己的本分。好在有先皇庇護,有皇上英明決策,這次永州百姓才出得水深火熱。太妃娘娘的病情也沒有再惡化,皇上該鬆一口氣。”這好聽的話要說的真切才能進得人心,德妃就是有這個本事。
誰聽了都知道這話裏全是奉承,可配上德妃溫婉的聲音和淡笑的表情,又讓人覺得心裏舒坦。
皇上接過她遞過來的粥,喝了一口停住瞧瞧,“這粥倒是清淡可口,比那些燕窩、參湯好咽多了。”
“難得皇上喜歡!臣妾聽說永州災民缺衣少食,京城糧商送過去的糧食不足。便有人想出個辦法,把各種糧食攪碎摻入砂糖,黏黏糊糊抗餓還省了菜。臣妾嚐試著吩咐人做了些,覺得味道不錯便鬥膽獻給皇上嚐嚐。”德妃忙笑著回道。
皇上聞言竟把小半碗的雜米粥都喝了下去,放下碗舔了舔嘴唇說道:“災區百姓能吃飽肚子朕就欣慰多了。眼下宮裏宮外煩事太多,唯有在你這裏朕才能得到少許的安寧。你真是一朵解語花,從來都不讓朕操心,反而事事替朕解憂。若是這宮裏的女子都像你這樣,朕就省心多了。”
“臣妾聽見皇上這樣說心裏高興的緊,可又不能滿口答應,怎麽都要自謙幾句才是規矩。偏生臣妾在皇上跟前說不出場麵話,真真是為難極了。”德妃一向穩重端莊,難得見到她打趣的模樣,“以後皇上還是別誇讚臣妾,索性直接賞臣妾點兒寶貝實惠!”
皇上抬眼瞧著德妃嬌俏的模樣笑了,輕聲說道:“愛妃就是太重規矩,偶爾這樣說話整個人倒生動了幾分。”
“臣妾老了,說話行事太隨意會讓妹妹們笑話。好在皇上不嫌棄,臣妾也隻敢在皇上跟前才會懈怠。”德妃被皇上盯得臉上微紅。
“人人都說你厚道,可這話裏卻藏著針。”皇上臉上的笑容並未散去,可笑意卻未抵達眼底,“愛妃比朕小一歲,你要是老了朕就越發的不年輕。你又因為朕的緣故才敢懈怠,這麽聽來,都是朕的不是了。”
德妃聞言覷著皇上,眼中的探究一閃即逝,隨即笑著回道:“臣妾可不敢拍皇上的不是,這些可都是皇上您自個說得。”
“嗬嗬嗬。”皇上不怒反笑起來,摟住德妃輕語著,“朕今天晚上不走了。”
德妃溫順地偎依在他懷裏,可心裏卻絲毫感受不到歡喜和溫暖。方才她的話十有八九是經過三思之後說得,不過皇上的話又有幾分真情在裏麵?
她不會傻到相信一個帝王的真情,她和皇上做了這麽多年的夫妻,說半點感情沒有那是自欺欺人。不過她心裏明白,倘若朝廷有事牽扯到自己,皇上不會留半點情分。同樣,為了自個皇兒的將來,她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皇兒,哪怕是背叛皇上粉身碎骨!這樣的兩個人怎麽能心心相印?
德妃躺在皇上身邊,感覺今年的冬天走得太慢,輕輕地裹裹身上的被子。她扭頭看了一眼睡在旁邊的皇上,見到他平躺著,兩隻胳膊規矩的安放在身體兩側,呼吸均勻細微,比他醒著的時候還要一本正經。
皇上說她重規矩,其實規矩最多最大的是皇上自己。他打小耳熏目染,那些繁瑣的規矩早已經深入到他的細枝末節,舉手投足間便帶出來。
偶爾有新進宮的嬪妃覺得宮裏順從的女人太多,反其道而行之,倒是得了幾次皇上的青睞。不過皇上很快就把她們拋到腦後,由此可見皇上心底還是中意知道深淺進退的人。
突然,外麵傳來輕微的說話聲,雖然她們盡量壓低了聲音卻隱隱傳了進來。
德妃頓時一皺眉,還不等她動彈就聽見皇上問道:“誰在外麵喧嘩?”
“回皇上,是於娘娘宮裏的人。”徐德海的聲音傳了進來,這大冷的天他親自守夜倒是難得。
德妃瞧見皇上微微擰眉,輕聲說道:“於妹妹剛剛沒了孩子,心情、身子都不佳。這麽晚還打發人過來恐不好,皇上還是把人傳進來問問。”
“嗯。”皇上坐起來,德妃一邊吩咐把人帶進來,一邊把衣服給皇上披上。
片刻,一個宮女進來跪在地上。隔著雪白的幔帳,德妃看出來人正是於貴人身邊的大宮女。
“可是你主子有什麽急事?”德妃一臉急切地問著。
“回皇上、德妃娘娘,主子的身子這兩日一直不好,今個兒晚上沒吃飯便躺下睡覺了。奴婢見主子不醒,就過去召喚。可不管奴婢怎麽喊,主子就是不睜眼睛。奴婢心裏慌張,打發人去請禦醫,又急忙跑過來回稟德妃娘娘,沒想到皇上在這裏。奴婢該死,驚擾了聖駕!”那宮女口齒伶俐的很,語速不急不緩恰是好處。
德妃聽了趕忙扭頭對皇上解釋道:“臣妾白日裏去看於妹妹,說過有事隨時過來找臣妾的話。皇上休息,臣妾過去瞧瞧,不然難以安枕。”
“罷了,朕去看看。”說罷喊徐德海進來。
德妃忙起身侍候他穿戴,張羅著要跟去瞧瞧,皇上不讓她同行她也沒多言。恭送皇上離開再次回到床上,德妃竟很快有了困意,一覺到天明難得無夢。
第二天,皇上人沒來卻打發徐德海送了不少珠寶玉器。
“今個皇上心情似乎不錯。”德妃見了笑著問道。
徐德海忙笑著說道:“皇上說了,隻要老奴把東西送過來娘娘自然知道緣由。”
“勞煩公公轉告皇上,就說本宮多謝皇上的讚賞!”德妃自然明白這其中的緣故,不過是昨日的玩笑話,沒想到皇上竟然記在了心上。
徐德海聞言忙答應下,他弄不懂皇上為什麽無緣無故賞賜德妃,更聽不懂德妃的話是什麽意思。不過有一點他可以斷定,即便於貴人再得寵,皇上還是惦念舊情。
皇後常年疾病纏身,十天有八天躺在床上,若不是因為宮裏的禦醫用珍貴的藥材吊著,恐怕她早就歸天了。
本來惠妃還能勉強跟德妃一爭高下,不過經過於貴人流產的事情,惠妃失去了先機。她若是想東山再起,恐怕有些難度。
這於貴人年輕懂風情,皇上對她似乎多了幾分寵溺。不過越是這般,她失寵的日子就越近。於貴人聰慧機敏,可惜對皇上動了真情,試圖想要獨自霸占皇上的寵愛。
在這深宮之中,妄想靠愛情過日子的女人往往下場最淒慘。徐德海在後宮混了半輩子,什麽樣的主子都見識過,什麽樣的事情都見過、聽過。想當年先皇後宮三千佳麗獨寵連貴妃一人,就連連貴妃父親犯下大罪都輕描淡寫的處理。可是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麽,先皇勃然大怒的從連貴妃宮裏離去,緊接著連貴人就被打入冷宮。不到半年,連貴妃便香消玉殞。
眼下這於貴人再得寵,也比不得當年的連貴妃。她妄想撼動德妃的位置,簡直是以卵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