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王一樣一樣將事情安排下去,從京城到邊陲,從朝堂到鄉野,連帶著宮裏,都給出了大體的章程。底下人垂手恭立,紛紛應是。
如瑾在屋裏頭默默聽著,努力將自己有些了解的事情記在心裏,免得以後萬一碰上會手忙腳亂。但她所能了解的事情很少,局限於宮裏和京裏,像是軍中、邊鎮乃至京外各行省的曲折她就一無所知,聽了也沒有頭緒,隻能從長平王的言語之間推斷他每日料理的事務有多複雜。
待到這批人相繼告辭,幾個幕僚留下來,又進來另一批人,這次商量的就是出征的軍中事務了。從隨軍的大小將官的品性脾氣,到行軍布陣大致的思路,乃至輜重糧草,以及和京中兵部、都督府周旋扯皮的事務,十分繁雜,一眾人直商量到亥時。
如瑾在裏屋一絲睡意也無,反而越聽越感到心驚肉跳。若沒有主動要求在此旁聽,她竟不知道此次隨王駕出征的兵力竟有一半不能為長平王所掌控,而且其中幾個衛所抽調的兵將明顯懷有異心。
朝廷號稱十萬大軍討賊平叛,其實連駐守京城的兵將加起來也不夠十萬,真正能帶出去的不過五六萬而已。先鋒部隊已經於日間先行開拔,領兵的將官是軍中出了名的酒囊飯袋,別說讓他討賊,就是跟敵軍打個照麵說不定他都能魂飛魄散往後跑。這種人帶兵出去,長平王隻是無所謂地笑笑,“先讓他給遼鎮老何一點兒甜頭嚐嚐,咱們稍後再去認真打一打。”
先示敵軍以弱,待對方放鬆了警惕的時候再重拳出擊,這法子倒是可以,隻是遼鎮距離京城太近,若萬一不慎很容易出岔子。如瑾聽完之後心中有些忐忑,覺得此法太過冒險,然而再聽下去,才發現長平王能握在手裏的兵力實在不多,若將精銳都放出去打頭陣,後續就跟不上了,讓一群不可靠或者能力不濟的軍隊殿後,那是更冒險的事。
隨軍的謀士各抒己見,眾人一起商量出京後的攻守之法,如瑾在離間一聲不響地聽著,越聽越明白局勢並不樂觀。皇帝“病”發得急,朝中不穩,各處的封疆大吏也各懷心思,民間災情未曾處理完全,這時候突然鬧起刀兵來,實在是大傷元氣。
如果非要找到可以感到安慰的事,那隻能說是長平王和謀士們的氣定神閑了。他們將自己的劣勢擺得明明白白,一樣一樣想對策,估算可能出現的狀況,你一言我一語交談的速度非常快,但絕對沒有急切暴躁的態度,像是在安排與自己不相幹的事情,全然不懼生死。
如瑾漸漸被他們的情緒所感染,也努力讓心底的不安淡化下去,一點一點堅定心思。事已至此,長平王在前披荊斬棘,她當於他共同進退,不能將精力全都花在擔驚受怕上。否則豈不辜負了他的厚待?
她將手放在腹部,那裏是她和他生命的延續。“藍如瑾,你不能害怕,你要往前走,你已經不是自己一個人了。無論是什麽境地,無論發生什麽事,你有家,有夫君,有孩子,有血脈親人,有無數跟著你聽候調遣的忠仆,你害怕,就是對他們不負責任。”她默默對自己說。
臨到亥時的時候,長平王遣散了僚屬,叫人送宵夜上來。他走進裏間看到如瑾的刹那,原本幽沉的眸中流過溫暖光影,肅冷的神情也緩和下來,笑著問:“怎麽還沒睡?”
如瑾下了軟榻,幾步走到了他麵前,伸開雙臂環住他的腰,將頭埋在他胸口,也不說話,就那麽抱著。
長平王自知她的意思,也伸手抱了她。
“阿宙,明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過了一會,她在他懷裏低低地說。
“嗯。”他略略收緊的手臂,讓她更加貼著自己,卻小心地避免壓到她微隆的腹部。
一種難以言說的離愁別緒在兩人之間蔓延,淡淡的,縈繞不去。自從成婚之後,將近一年時間的耳鬢廝磨,日夜相伴,即便他心裏裝著外麵繁雜事務,即便她已經決定了不拖他的後腿,可乍然要分開的事實還是影響了兩人的情緒。
長平王將下巴抵在如瑾頭頂,弄亂了她挽得光潔的發髻,“在家安心等著,我很快就回來。”
“嗯。”
“明日過節,將藍侯爺和夫人都接到府裏來吧,一家人在一起熱鬧些。”
“好。”
如瑾簡短地回答著,不敢再說太多話,因為鼻頭已經發酸了,她怕一不小心被他察覺。
長平王再要說什麽,外頭有內侍輕聲回稟,說是宵夜已經端來了。
“一起吃些。”他拉著如瑾去外間,“吃完我要去五軍都督府那邊議事,你先睡。”
還要出去麽?如瑾心裏窒了一下。她知道他明早就要點兵出京,沒想到臨行前的一晚都不能安穩在家。可也沒辦法,隻好點頭應了一聲“好。”
外廳的四方桌上已經擺好了飯菜,說是宵夜,其實和正餐也相差無幾了,菜蔬魚肉樣樣俱全,概因長平王這兩日忙碌非常,廚房裏不敢怠慢,隨時背著抵飽的吃食。
如瑾陪著喝了一碗湯,長平王卻是吃了兩碗米飯外加許多菜,優雅而快速地將半桌子食盤清空了,食量很大。吃完簡單洗漱一番,換了衣服就要出去。“別下樓了,就在這裏睡,小心出去受了涼風。”
他抱一抱如瑾,拍拍她的頭,沒讓她下樓去送。如瑾將窗子打開半扇,目送他快步帶人穿過燈火通明的院子,翩飛的衣角像是獵鷹展開的翅膀,倏然隱在燈影裏,沒入黑暗之中,消失了。
銀白的月亮懸在半空中,離圓滿還差了一小塊,纖雲四卷的夜幕清透如水,如瑾站在窗邊遠眺許久,直到吳竹春帶著丫鬟們捧了巾帕寢衣等物走上樓來伺候,才從靜默悠遠的沉思之中回過神來。
宿在錦繡閣內室的時候,吳竹春在屏風之外的軟榻上值夜,聽見如瑾翻來覆去不能入睡,便輕聲問:“主子在擔心王爺嗎?您放心,奴婢聽賀管事說,王爺從不做沒把握的事情,遼鎮何氏起兵是早晚的事,此次出京原本就在計劃之內。”
“但早和晚畢竟是不同的。”
如瑾的聲音像是窗外透進的月光,清而冷,“如果宮裏那位身體依然康健,朝中局勢不會是現在這樣的一潭渾水,王爺再如何鶴立雞群,何氏一族也不會反得這麽早。現在王爺未曾掌控全局就匆匆帶兵出去,前方敵強,後方不穩,實在讓人無法放心。若是再緩一些時候,等王爺在朝裏站穩了腳跟,何氏再怎樣折騰也不足為懼。”
“主子是後悔當初和皇上動手麽?奴婢覺得您想岔了。不管局麵怎樣,何氏一族都不會等王爺站穩腳跟再動手的,今日明日,今年明年,他們總會挑王爺艱難的時候起兵。所以您根本無需自責後悔,聽賀管事說,王爺其實十分滿意何氏此刻動手——便是咱們準備不足,何氏那邊也是準備不足,倉促之間雙方拚的是機變罷了。”
如瑾無聲笑了笑。吳竹春一向行的是護衛之職,平日做事也是聽命居多,在這些事上很少有什麽見解,此刻侃侃而談起來,顯然是事先做過功課了。誰會示意她做這種功課呢?
除了長平王,再無別人會這樣明白自己的心思和感受了。如瑾心裏一瞬間湧起許多駁雜的情緒,理也理不清,最終隻化作無聲一笑。
“是啊,拚機變,天下間有幾人能越過咱們王爺呢?”如瑾還記得當年除夕前夜的燈下對弈,長平王氣定神閑穩坐中軍帳,從起手就布置下了讓她退無可退的營盤。
認真說起來,遼鎮何氏的變故其實有利於長平王快速掌權。局麵越亂,跳出來的異己就會越多,便於一網打盡。而他一直以來都欠缺的兵權,也可在平叛之中一點點培養起來了。
越危險,得勝之後的利益越大。
這個道理如瑾明白。
……
翌日,日出時分,四萬平叛軍在京城北門外五裏處集結,三聲鼓響,大軍開拔。旌旗遮蔽了東方遠空剛剛升起的紅日,馬蹄踩起的煙塵在晨風之中蕩開,將烏壓壓一片兵將全都籠在了霧裏。
如瑾站在城外高坡上眺望軍隊遠去,直到五色旌旗遠遠消失在地平線上,日頭從雲層之後噴薄而出,這才揉了揉發脹的雙眼,登車回城。
十幾個隨侍和上百護衛簇擁在馬車周圍,這是長平王離府之前再三強調過的出行安全要義,沒有百人跟著絕不允許如瑾出門。聽著車外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如瑾雙眼漸漸漲紅,終於在獨處的車廂之中掉了眼淚。
遠去的大軍像是把她心裏很重要的東西帶走了,她感覺空蕩蕩地沒有著落,身邊跟著許多人,卻依然覺得天地間隻有自己。一年來的相處終於改變了她獨來獨往的習慣,讓她終於明白,原來她需要他,也離不開他。
那是超越於生活依賴之上的,心靈之間的貼近和陪伴,不管彼此身在何處,都知道在某個地方有一個人,此刻也在念著自己。
------題外話------
sadi9911,李13711940869,何家歡樂doll,yn12,wangqwangz,謝謝幾位姑娘~
如瑾在屋裏頭默默聽著,努力將自己有些了解的事情記在心裏,免得以後萬一碰上會手忙腳亂。但她所能了解的事情很少,局限於宮裏和京裏,像是軍中、邊鎮乃至京外各行省的曲折她就一無所知,聽了也沒有頭緒,隻能從長平王的言語之間推斷他每日料理的事務有多複雜。
待到這批人相繼告辭,幾個幕僚留下來,又進來另一批人,這次商量的就是出征的軍中事務了。從隨軍的大小將官的品性脾氣,到行軍布陣大致的思路,乃至輜重糧草,以及和京中兵部、都督府周旋扯皮的事務,十分繁雜,一眾人直商量到亥時。
如瑾在裏屋一絲睡意也無,反而越聽越感到心驚肉跳。若沒有主動要求在此旁聽,她竟不知道此次隨王駕出征的兵力竟有一半不能為長平王所掌控,而且其中幾個衛所抽調的兵將明顯懷有異心。
朝廷號稱十萬大軍討賊平叛,其實連駐守京城的兵將加起來也不夠十萬,真正能帶出去的不過五六萬而已。先鋒部隊已經於日間先行開拔,領兵的將官是軍中出了名的酒囊飯袋,別說讓他討賊,就是跟敵軍打個照麵說不定他都能魂飛魄散往後跑。這種人帶兵出去,長平王隻是無所謂地笑笑,“先讓他給遼鎮老何一點兒甜頭嚐嚐,咱們稍後再去認真打一打。”
先示敵軍以弱,待對方放鬆了警惕的時候再重拳出擊,這法子倒是可以,隻是遼鎮距離京城太近,若萬一不慎很容易出岔子。如瑾聽完之後心中有些忐忑,覺得此法太過冒險,然而再聽下去,才發現長平王能握在手裏的兵力實在不多,若將精銳都放出去打頭陣,後續就跟不上了,讓一群不可靠或者能力不濟的軍隊殿後,那是更冒險的事。
隨軍的謀士各抒己見,眾人一起商量出京後的攻守之法,如瑾在離間一聲不響地聽著,越聽越明白局勢並不樂觀。皇帝“病”發得急,朝中不穩,各處的封疆大吏也各懷心思,民間災情未曾處理完全,這時候突然鬧起刀兵來,實在是大傷元氣。
如果非要找到可以感到安慰的事,那隻能說是長平王和謀士們的氣定神閑了。他們將自己的劣勢擺得明明白白,一樣一樣想對策,估算可能出現的狀況,你一言我一語交談的速度非常快,但絕對沒有急切暴躁的態度,像是在安排與自己不相幹的事情,全然不懼生死。
如瑾漸漸被他們的情緒所感染,也努力讓心底的不安淡化下去,一點一點堅定心思。事已至此,長平王在前披荊斬棘,她當於他共同進退,不能將精力全都花在擔驚受怕上。否則豈不辜負了他的厚待?
她將手放在腹部,那裏是她和他生命的延續。“藍如瑾,你不能害怕,你要往前走,你已經不是自己一個人了。無論是什麽境地,無論發生什麽事,你有家,有夫君,有孩子,有血脈親人,有無數跟著你聽候調遣的忠仆,你害怕,就是對他們不負責任。”她默默對自己說。
臨到亥時的時候,長平王遣散了僚屬,叫人送宵夜上來。他走進裏間看到如瑾的刹那,原本幽沉的眸中流過溫暖光影,肅冷的神情也緩和下來,笑著問:“怎麽還沒睡?”
如瑾下了軟榻,幾步走到了他麵前,伸開雙臂環住他的腰,將頭埋在他胸口,也不說話,就那麽抱著。
長平王自知她的意思,也伸手抱了她。
“阿宙,明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過了一會,她在他懷裏低低地說。
“嗯。”他略略收緊的手臂,讓她更加貼著自己,卻小心地避免壓到她微隆的腹部。
一種難以言說的離愁別緒在兩人之間蔓延,淡淡的,縈繞不去。自從成婚之後,將近一年時間的耳鬢廝磨,日夜相伴,即便他心裏裝著外麵繁雜事務,即便她已經決定了不拖他的後腿,可乍然要分開的事實還是影響了兩人的情緒。
長平王將下巴抵在如瑾頭頂,弄亂了她挽得光潔的發髻,“在家安心等著,我很快就回來。”
“嗯。”
“明日過節,將藍侯爺和夫人都接到府裏來吧,一家人在一起熱鬧些。”
“好。”
如瑾簡短地回答著,不敢再說太多話,因為鼻頭已經發酸了,她怕一不小心被他察覺。
長平王再要說什麽,外頭有內侍輕聲回稟,說是宵夜已經端來了。
“一起吃些。”他拉著如瑾去外間,“吃完我要去五軍都督府那邊議事,你先睡。”
還要出去麽?如瑾心裏窒了一下。她知道他明早就要點兵出京,沒想到臨行前的一晚都不能安穩在家。可也沒辦法,隻好點頭應了一聲“好。”
外廳的四方桌上已經擺好了飯菜,說是宵夜,其實和正餐也相差無幾了,菜蔬魚肉樣樣俱全,概因長平王這兩日忙碌非常,廚房裏不敢怠慢,隨時背著抵飽的吃食。
如瑾陪著喝了一碗湯,長平王卻是吃了兩碗米飯外加許多菜,優雅而快速地將半桌子食盤清空了,食量很大。吃完簡單洗漱一番,換了衣服就要出去。“別下樓了,就在這裏睡,小心出去受了涼風。”
他抱一抱如瑾,拍拍她的頭,沒讓她下樓去送。如瑾將窗子打開半扇,目送他快步帶人穿過燈火通明的院子,翩飛的衣角像是獵鷹展開的翅膀,倏然隱在燈影裏,沒入黑暗之中,消失了。
銀白的月亮懸在半空中,離圓滿還差了一小塊,纖雲四卷的夜幕清透如水,如瑾站在窗邊遠眺許久,直到吳竹春帶著丫鬟們捧了巾帕寢衣等物走上樓來伺候,才從靜默悠遠的沉思之中回過神來。
宿在錦繡閣內室的時候,吳竹春在屏風之外的軟榻上值夜,聽見如瑾翻來覆去不能入睡,便輕聲問:“主子在擔心王爺嗎?您放心,奴婢聽賀管事說,王爺從不做沒把握的事情,遼鎮何氏起兵是早晚的事,此次出京原本就在計劃之內。”
“但早和晚畢竟是不同的。”
如瑾的聲音像是窗外透進的月光,清而冷,“如果宮裏那位身體依然康健,朝中局勢不會是現在這樣的一潭渾水,王爺再如何鶴立雞群,何氏一族也不會反得這麽早。現在王爺未曾掌控全局就匆匆帶兵出去,前方敵強,後方不穩,實在讓人無法放心。若是再緩一些時候,等王爺在朝裏站穩了腳跟,何氏再怎樣折騰也不足為懼。”
“主子是後悔當初和皇上動手麽?奴婢覺得您想岔了。不管局麵怎樣,何氏一族都不會等王爺站穩腳跟再動手的,今日明日,今年明年,他們總會挑王爺艱難的時候起兵。所以您根本無需自責後悔,聽賀管事說,王爺其實十分滿意何氏此刻動手——便是咱們準備不足,何氏那邊也是準備不足,倉促之間雙方拚的是機變罷了。”
如瑾無聲笑了笑。吳竹春一向行的是護衛之職,平日做事也是聽命居多,在這些事上很少有什麽見解,此刻侃侃而談起來,顯然是事先做過功課了。誰會示意她做這種功課呢?
除了長平王,再無別人會這樣明白自己的心思和感受了。如瑾心裏一瞬間湧起許多駁雜的情緒,理也理不清,最終隻化作無聲一笑。
“是啊,拚機變,天下間有幾人能越過咱們王爺呢?”如瑾還記得當年除夕前夜的燈下對弈,長平王氣定神閑穩坐中軍帳,從起手就布置下了讓她退無可退的營盤。
認真說起來,遼鎮何氏的變故其實有利於長平王快速掌權。局麵越亂,跳出來的異己就會越多,便於一網打盡。而他一直以來都欠缺的兵權,也可在平叛之中一點點培養起來了。
越危險,得勝之後的利益越大。
這個道理如瑾明白。
……
翌日,日出時分,四萬平叛軍在京城北門外五裏處集結,三聲鼓響,大軍開拔。旌旗遮蔽了東方遠空剛剛升起的紅日,馬蹄踩起的煙塵在晨風之中蕩開,將烏壓壓一片兵將全都籠在了霧裏。
如瑾站在城外高坡上眺望軍隊遠去,直到五色旌旗遠遠消失在地平線上,日頭從雲層之後噴薄而出,這才揉了揉發脹的雙眼,登車回城。
十幾個隨侍和上百護衛簇擁在馬車周圍,這是長平王離府之前再三強調過的出行安全要義,沒有百人跟著絕不允許如瑾出門。聽著車外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如瑾雙眼漸漸漲紅,終於在獨處的車廂之中掉了眼淚。
遠去的大軍像是把她心裏很重要的東西帶走了,她感覺空蕩蕩地沒有著落,身邊跟著許多人,卻依然覺得天地間隻有自己。一年來的相處終於改變了她獨來獨往的習慣,讓她終於明白,原來她需要他,也離不開他。
那是超越於生活依賴之上的,心靈之間的貼近和陪伴,不管彼此身在何處,都知道在某個地方有一個人,此刻也在念著自己。
------題外話------
sadi9911,李13711940869,何家歡樂doll,yn12,wangqwangz,謝謝幾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