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並不是刻薄寡情的為人,京裏出了這樣大的亂子,誰家不是在刀頭上過日子,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偶爾路過門前的陌生人,都有責任將人家救進府裏來避難,何況潘家原本和劉家還有走動來往。
他見過潘芩幾次,對這個姑娘的印象還是不錯的,覺得對方溫柔知禮,此時聽了李氏的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李氏和丈夫不同,和潘家母女接觸得多,早就看出了對方不妥貼的地方,便說:“她年紀小,也許是嚇傻了吧。不過京裏這麽亂,我們家這兩日又是內宅外宅混在一起照應,她在我家這麽住著,日後傳出去……恐怕楓兒怎麽樣也得將她娶進門了。”
閨閣女兒的名聲是大事,一個沒定親的姑娘和年輕男孩子沒內沒外的同處一院,相互又不是親戚,即便什麽事都沒發生過,即便是特殊時期迫不得已,但隻要事情傳出去,這姑娘的閨譽就基本是毀了,哪還會有好親事。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潘家夫人亡故在這裏,潘芩的事情也包不住,總會被人知道,到時劉府出於道義,豈能不對潘芩負責?
劉衡海尋死半晌,最終歎口氣,“我們去看看潘家姑娘再說。”
他原本對這門親事還在考量思慮階段,此時聽了潘芩不肯回家的事,頓時對她好感全無,已經從心底徹底否決了結親的可能。然而李氏的擔心不無道理,若潘家打定主意要結親,有了前夜的事情,劉家總不能棄潘芩於不顧,捏著鼻子也得認下。此時他要去當麵看看潘芩的狀態,看她到底是怎麽個意思。
潘芩被安置在小院的後罩房裏,李氏領著劉衡海過去,到了屋裏卻不見人。門口的小丫鬟說潘姑娘去前頭有些時候了,兩人便又去劉老太太所住的前院。
一進院子,就見老太太貼身的幾個丫鬟婆子都在屋外站著,還有藍家如瑾帶來的仆婢,一眾人都距離門窗遠遠的。大姑娘劉雯從耳房走出來,指了指祖母的屋子,朝著父母輕輕搖了搖頭。隻聽屋裏頭隱約傳來嚶嚶的女子哭聲,李氏側耳聽了聽,朝夫君道:“是潘姑娘。”
劉衡海見此情便放慢了步子,他雖然算是長輩,但劉潘兩家並無實際的親戚關係,人家女孩子在屋裏哭,他總不好在此時撞進去。李氏到底惦記著潘芩的心思,放心不下,拉著丈夫站在了老太太屋外的窗欞下,凝神細聽裏頭動靜。隻聽劉老太太正在屋裏說話:
“……你小孩子家突遭大變,一時驚惶失神說錯話也是有的,我不怪你,反而疼惜可憐你。你母親被亂民假扮官兵射殺,雖然亂民可恨,但到底是在我們家裏遇難,劉家照看你是應該的。你放心,日後不管你遇到了什麽難事,隻要我們有能力幫忙,一定幫你。至於方才的話,不是閨閣女兒該出口的,以後可別再說了,對你清譽有損。”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休息,劉老太太已經稍微恢複了平日的態度,這一番話溫和有理,又不失長輩的威嚴。李氏在窗外聽著,已經大致忖度出了事情梗概,想必是潘芩見她不肯做主,又將心思拐彎透露給了老太太聽,而老太太正在回複她。
隻聽潘芩的哭聲響了幾分,抽抽噎噎十分悲戚,“謝謝老太太教導,芩兒知道了。隻是這些話芩兒隻說給最親近的人聽,不會到外頭亂說,您老人家別擔心會損了劉家的名聲。芩兒驟然失去母親,六神無主,感覺天都要塌了,幸虧您和伯父伯母肯庇佑憐惜,芩兒才有了棲身之所。母親臨終前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看著芩兒侍奉老太太和伯父伯母,如今她走了,芩兒……芩兒厚著臉麵來和您說這些,實是不忍心讓母親含恨,而且……而且那一晚楓哥哥……”
李氏聽到屋裏“咚”的一聲悶響,然後就是潘芩哭喊:“我也是清清白白好人家的女兒,若不是被逼到無路可走,實在舍不下這個臉來親口說這些。老太太您明鑒,若是我不能進劉府,這輩子是沒臉再出門見人了!”
潘芩的哭聲很大,小院子裏又靜,說不定已經被院中侍立的下人們聽到了。李氏心頭一沉,不顧劉衡海的阻攔,快步進了屋子走進內室。隻見潘芩正跪在老太太床邊哭喊,方才那一聲悶響,想必就是她跪倒在地時的動靜,李氏不由掃了一眼她的膝蓋,直想那裏是不是已經腫了。
抬眼卻看見屋中還有第三人,是如瑾在角落裏站著,神情淡淡的低頭捧著茶盅,似乎屋中之事於她無關。
“瑾兒你怎麽在這裏?”李氏狐疑地問著,又道,“你雯姐姐在耳房那邊呢,正想要你去陪她。”她雖然對如瑾印象不錯,但自家出了這樣的尷尬事,總不好意思讓別人知道。
如瑾起身朝李氏行禮,看了一眼潘芩,有些無奈的說:“雯姐姐避出去的時候我本來就要相陪,伯母家中有事我不好在跟前幹擾,隻是這位潘小姐以死相逼,不肯讓我離開。”
說起來也好笑,如瑾自己做過以死要挾別人的事情,現下卻被別人威脅了。當時潘芩拿著一把不知從何處摸來的三寸多長的短劍對準喉嚨,隻說如果如瑾離開,她就隻能一死。
李氏聞言吃了一驚,留心之下果然看見潘芩撐在地上的手中握了半截利刃,另半截蒙在袖子裏。
“潘姑娘這是幹什麽,快將這危險東西給伯母,有話好好說,別動刀動槍的。而且藍家侄女和此事也無關,她原是來這裏接祖母的,你別嚇著她。”
李氏上前就要去奪潘芩手中的利刃,潘芩卻一挺身子,又將短劍架在了脖子上,口中哭道:“伯母,藍家小姐是唯一的證人了,我不是故意要為難她,隻是事關女孩家的名譽生死,她要是不幫我作證,我實在是……”
李氏愕然地看向如瑾,不明白怎麽潘芩的事就牽扯上了她。如瑾很平靜的解釋道:“潘姑娘說前夜在石屋裏她曾經在混亂中劃破了衣衫,露了內衣肌膚,當時眾人推搡間她不小心撞進了大哥哥懷裏,所以她們兩人已經有了……”
如瑾說到這裏停了一下,沒好意思將潘芩的原話“肌膚之親”說出口,莫說她一個女兒家非禮不能言,就是她敢說,也不認為肌膚之親是這麽解釋的。心裏將潘芩的大膽佩服了一下,接著道,“潘姑娘說那時候我正在旁邊,將一切都看在眼裏,所以要我留下來給她作證。”
李氏隻聽得目瞪口呆,萬沒想到潘芩竟能做出這樣的事。之前她去探聽潘芩的口風,潘芩還隻是左躲右閃的不肯將真正心思透露,沒想到她一轉身,這丫頭竟跑到老太太跟前來口無遮攔了。
“這……這事可是當真?楓兒他……”
如瑾隻露出了一個頗為無奈的苦笑:“我不知道。”
“藍小姐你……你怎麽能如此……”李氏還沒說話,潘芩率先哭了出來,“你這是要逼我一死嗎?當時你就在我和楓哥哥身邊,將事情看得一清二楚,現在怎麽不承認了……”
劉老太太端坐在羅漢床上默不作聲,靜靜看著屋中幾人對答,麵上也沒有激動的神色,十分平靜。如瑾一瞬間想到了自己的祖母,在青州的時候,藍老太太身體還好,家裏出了什麽事,她也是這樣八風不動的樣子,是高門大戶最高掌權者該有的威儀。一切從藍澤獲得功勳開始,家裏的模樣就變了,人也變了,如今的藍老太太隻是屏風後那個昏睡不醒的垂垂老者,而藍家也是七零八落,千瘡百孔。
感慨之餘如瑾回答潘芩的語氣就多了一分漫不經心,“潘姑娘,當時石屋裏混亂得很,你說的是也許有,也許沒有,我是聽了你的話才知道有這件事的。雖然你指認我是唯一的見證者,可我當真沒有見到,你可以以死逼我留在屋裏,卻不能以死逼我蒙了眼睛給你作證。”
兩世為人,如瑾是怎樣玲瓏的心思,又是在宮裏待過的人,對女人之間的事情最是敏感。潘芩的意思她也能猜出幾分,適才她被官府的封街令阻在劉府,無事可做,正陪著劉老太太說話,大家彼此安慰。潘芩一進屋的眼神就不對勁,如瑾瞬間捕捉到了這姑娘對她重新燃起的敵意。
略一思忖她也就明白過來,那日潘芩見到劉藍兩位老太太之間有嫌隙,大約認定她是不可能和劉景楓有結果的,因此消退了防備。可這兩日藍老太太養在劉府,劉藍兩家的關係在外人看來並不是疏遠冷漠,甚至有了共患難的親厚,加之劉家人普遍對自己印象很好,潘芩看在眼中怎會不起心思。
潘芩要來表明非劉景楓不嫁,還拉了她當見證人,她若被這姑娘以死逼得作證便罷,若她不肯就範,有了這一層尷尬芥蒂,不管潘芩所謀之事能不能成,她藍如瑾都不可能成為劉家媳婦了。幸虧她從來沒有生過要嫁進劉家的心思,否則被潘芩這麽一攪合,還真是著了道。
潘芩打得好算盤呢,如瑾也佩服她的謀算本事。但可惜她施展本事的時機不對,母親新亡,屍骨未寒,她就借此打算起自己的婚事來,這等不孝無義之人如瑾十分唾棄,因此連一句模棱兩可的話都沒說,徹底否認了潘芩的話,還暗指她是借著混亂胡編事實。
李氏並不傻,一聽兩人對答也明白了大概,不由暗恨潘芩,對她僅剩的一點憐憫也徹底消散了。如瑾話一說完,李氏立刻接著道:“潘姑娘快起來,將那東西也從脖子上拿開,出了什麽事也不能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你母親剛剛故去,若是知道你這個樣子豈不是傷心。那夜裏混亂之極,誰碰了誰都是難免,你興許是看錯了也未可知,楓兒那時都在門口附近禦敵,你在屋子裏透,他怎會和你碰撞呢。”
潘芩對李氏的話置若罔聞,隻死死盯了如瑾,含淚道:“你……藍小姐你真得不肯說實話麽?難道你思慕楓哥哥是真……所以才不肯憐惜我的清白……”
如瑾頓時一陣頭大,沒想到她會說出這麽不知廉恥的話來。自己才認識劉景楓幾天,竟被扣了這麽一頂帽子,這要和誰說理去。
------題外話------
先發這些,出門辦事,回來再寫,太晚大家就不要等了,早睡早起身體好。對我憤怒的姑娘請淡定,其實我比誰都著急,但生活裏總有些力不從心的事,所以最近除了抱歉我也不能多說什麽,承諾不敢下,借口不會找,隻能擠時間寫字。覺得不爽的姑娘可以養文或者好聚好散,或者留個賬號,我把你以前訂閱的錢返還都可以的。還是那句話,寫書看書都隨緣,咱們別為一本書影響心情。
他見過潘芩幾次,對這個姑娘的印象還是不錯的,覺得對方溫柔知禮,此時聽了李氏的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李氏和丈夫不同,和潘家母女接觸得多,早就看出了對方不妥貼的地方,便說:“她年紀小,也許是嚇傻了吧。不過京裏這麽亂,我們家這兩日又是內宅外宅混在一起照應,她在我家這麽住著,日後傳出去……恐怕楓兒怎麽樣也得將她娶進門了。”
閨閣女兒的名聲是大事,一個沒定親的姑娘和年輕男孩子沒內沒外的同處一院,相互又不是親戚,即便什麽事都沒發生過,即便是特殊時期迫不得已,但隻要事情傳出去,這姑娘的閨譽就基本是毀了,哪還會有好親事。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潘家夫人亡故在這裏,潘芩的事情也包不住,總會被人知道,到時劉府出於道義,豈能不對潘芩負責?
劉衡海尋死半晌,最終歎口氣,“我們去看看潘家姑娘再說。”
他原本對這門親事還在考量思慮階段,此時聽了潘芩不肯回家的事,頓時對她好感全無,已經從心底徹底否決了結親的可能。然而李氏的擔心不無道理,若潘家打定主意要結親,有了前夜的事情,劉家總不能棄潘芩於不顧,捏著鼻子也得認下。此時他要去當麵看看潘芩的狀態,看她到底是怎麽個意思。
潘芩被安置在小院的後罩房裏,李氏領著劉衡海過去,到了屋裏卻不見人。門口的小丫鬟說潘姑娘去前頭有些時候了,兩人便又去劉老太太所住的前院。
一進院子,就見老太太貼身的幾個丫鬟婆子都在屋外站著,還有藍家如瑾帶來的仆婢,一眾人都距離門窗遠遠的。大姑娘劉雯從耳房走出來,指了指祖母的屋子,朝著父母輕輕搖了搖頭。隻聽屋裏頭隱約傳來嚶嚶的女子哭聲,李氏側耳聽了聽,朝夫君道:“是潘姑娘。”
劉衡海見此情便放慢了步子,他雖然算是長輩,但劉潘兩家並無實際的親戚關係,人家女孩子在屋裏哭,他總不好在此時撞進去。李氏到底惦記著潘芩的心思,放心不下,拉著丈夫站在了老太太屋外的窗欞下,凝神細聽裏頭動靜。隻聽劉老太太正在屋裏說話:
“……你小孩子家突遭大變,一時驚惶失神說錯話也是有的,我不怪你,反而疼惜可憐你。你母親被亂民假扮官兵射殺,雖然亂民可恨,但到底是在我們家裏遇難,劉家照看你是應該的。你放心,日後不管你遇到了什麽難事,隻要我們有能力幫忙,一定幫你。至於方才的話,不是閨閣女兒該出口的,以後可別再說了,對你清譽有損。”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休息,劉老太太已經稍微恢複了平日的態度,這一番話溫和有理,又不失長輩的威嚴。李氏在窗外聽著,已經大致忖度出了事情梗概,想必是潘芩見她不肯做主,又將心思拐彎透露給了老太太聽,而老太太正在回複她。
隻聽潘芩的哭聲響了幾分,抽抽噎噎十分悲戚,“謝謝老太太教導,芩兒知道了。隻是這些話芩兒隻說給最親近的人聽,不會到外頭亂說,您老人家別擔心會損了劉家的名聲。芩兒驟然失去母親,六神無主,感覺天都要塌了,幸虧您和伯父伯母肯庇佑憐惜,芩兒才有了棲身之所。母親臨終前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看著芩兒侍奉老太太和伯父伯母,如今她走了,芩兒……芩兒厚著臉麵來和您說這些,實是不忍心讓母親含恨,而且……而且那一晚楓哥哥……”
李氏聽到屋裏“咚”的一聲悶響,然後就是潘芩哭喊:“我也是清清白白好人家的女兒,若不是被逼到無路可走,實在舍不下這個臉來親口說這些。老太太您明鑒,若是我不能進劉府,這輩子是沒臉再出門見人了!”
潘芩的哭聲很大,小院子裏又靜,說不定已經被院中侍立的下人們聽到了。李氏心頭一沉,不顧劉衡海的阻攔,快步進了屋子走進內室。隻見潘芩正跪在老太太床邊哭喊,方才那一聲悶響,想必就是她跪倒在地時的動靜,李氏不由掃了一眼她的膝蓋,直想那裏是不是已經腫了。
抬眼卻看見屋中還有第三人,是如瑾在角落裏站著,神情淡淡的低頭捧著茶盅,似乎屋中之事於她無關。
“瑾兒你怎麽在這裏?”李氏狐疑地問著,又道,“你雯姐姐在耳房那邊呢,正想要你去陪她。”她雖然對如瑾印象不錯,但自家出了這樣的尷尬事,總不好意思讓別人知道。
如瑾起身朝李氏行禮,看了一眼潘芩,有些無奈的說:“雯姐姐避出去的時候我本來就要相陪,伯母家中有事我不好在跟前幹擾,隻是這位潘小姐以死相逼,不肯讓我離開。”
說起來也好笑,如瑾自己做過以死要挾別人的事情,現下卻被別人威脅了。當時潘芩拿著一把不知從何處摸來的三寸多長的短劍對準喉嚨,隻說如果如瑾離開,她就隻能一死。
李氏聞言吃了一驚,留心之下果然看見潘芩撐在地上的手中握了半截利刃,另半截蒙在袖子裏。
“潘姑娘這是幹什麽,快將這危險東西給伯母,有話好好說,別動刀動槍的。而且藍家侄女和此事也無關,她原是來這裏接祖母的,你別嚇著她。”
李氏上前就要去奪潘芩手中的利刃,潘芩卻一挺身子,又將短劍架在了脖子上,口中哭道:“伯母,藍家小姐是唯一的證人了,我不是故意要為難她,隻是事關女孩家的名譽生死,她要是不幫我作證,我實在是……”
李氏愕然地看向如瑾,不明白怎麽潘芩的事就牽扯上了她。如瑾很平靜的解釋道:“潘姑娘說前夜在石屋裏她曾經在混亂中劃破了衣衫,露了內衣肌膚,當時眾人推搡間她不小心撞進了大哥哥懷裏,所以她們兩人已經有了……”
如瑾說到這裏停了一下,沒好意思將潘芩的原話“肌膚之親”說出口,莫說她一個女兒家非禮不能言,就是她敢說,也不認為肌膚之親是這麽解釋的。心裏將潘芩的大膽佩服了一下,接著道,“潘姑娘說那時候我正在旁邊,將一切都看在眼裏,所以要我留下來給她作證。”
李氏隻聽得目瞪口呆,萬沒想到潘芩竟能做出這樣的事。之前她去探聽潘芩的口風,潘芩還隻是左躲右閃的不肯將真正心思透露,沒想到她一轉身,這丫頭竟跑到老太太跟前來口無遮攔了。
“這……這事可是當真?楓兒他……”
如瑾隻露出了一個頗為無奈的苦笑:“我不知道。”
“藍小姐你……你怎麽能如此……”李氏還沒說話,潘芩率先哭了出來,“你這是要逼我一死嗎?當時你就在我和楓哥哥身邊,將事情看得一清二楚,現在怎麽不承認了……”
劉老太太端坐在羅漢床上默不作聲,靜靜看著屋中幾人對答,麵上也沒有激動的神色,十分平靜。如瑾一瞬間想到了自己的祖母,在青州的時候,藍老太太身體還好,家裏出了什麽事,她也是這樣八風不動的樣子,是高門大戶最高掌權者該有的威儀。一切從藍澤獲得功勳開始,家裏的模樣就變了,人也變了,如今的藍老太太隻是屏風後那個昏睡不醒的垂垂老者,而藍家也是七零八落,千瘡百孔。
感慨之餘如瑾回答潘芩的語氣就多了一分漫不經心,“潘姑娘,當時石屋裏混亂得很,你說的是也許有,也許沒有,我是聽了你的話才知道有這件事的。雖然你指認我是唯一的見證者,可我當真沒有見到,你可以以死逼我留在屋裏,卻不能以死逼我蒙了眼睛給你作證。”
兩世為人,如瑾是怎樣玲瓏的心思,又是在宮裏待過的人,對女人之間的事情最是敏感。潘芩的意思她也能猜出幾分,適才她被官府的封街令阻在劉府,無事可做,正陪著劉老太太說話,大家彼此安慰。潘芩一進屋的眼神就不對勁,如瑾瞬間捕捉到了這姑娘對她重新燃起的敵意。
略一思忖她也就明白過來,那日潘芩見到劉藍兩位老太太之間有嫌隙,大約認定她是不可能和劉景楓有結果的,因此消退了防備。可這兩日藍老太太養在劉府,劉藍兩家的關係在外人看來並不是疏遠冷漠,甚至有了共患難的親厚,加之劉家人普遍對自己印象很好,潘芩看在眼中怎會不起心思。
潘芩要來表明非劉景楓不嫁,還拉了她當見證人,她若被這姑娘以死逼得作證便罷,若她不肯就範,有了這一層尷尬芥蒂,不管潘芩所謀之事能不能成,她藍如瑾都不可能成為劉家媳婦了。幸虧她從來沒有生過要嫁進劉家的心思,否則被潘芩這麽一攪合,還真是著了道。
潘芩打得好算盤呢,如瑾也佩服她的謀算本事。但可惜她施展本事的時機不對,母親新亡,屍骨未寒,她就借此打算起自己的婚事來,這等不孝無義之人如瑾十分唾棄,因此連一句模棱兩可的話都沒說,徹底否認了潘芩的話,還暗指她是借著混亂胡編事實。
李氏並不傻,一聽兩人對答也明白了大概,不由暗恨潘芩,對她僅剩的一點憐憫也徹底消散了。如瑾話一說完,李氏立刻接著道:“潘姑娘快起來,將那東西也從脖子上拿開,出了什麽事也不能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你母親剛剛故去,若是知道你這個樣子豈不是傷心。那夜裏混亂之極,誰碰了誰都是難免,你興許是看錯了也未可知,楓兒那時都在門口附近禦敵,你在屋子裏透,他怎會和你碰撞呢。”
潘芩對李氏的話置若罔聞,隻死死盯了如瑾,含淚道:“你……藍小姐你真得不肯說實話麽?難道你思慕楓哥哥是真……所以才不肯憐惜我的清白……”
如瑾頓時一陣頭大,沒想到她會說出這麽不知廉恥的話來。自己才認識劉景楓幾天,竟被扣了這麽一頂帽子,這要和誰說理去。
------題外話------
先發這些,出門辦事,回來再寫,太晚大家就不要等了,早睡早起身體好。對我憤怒的姑娘請淡定,其實我比誰都著急,但生活裏總有些力不從心的事,所以最近除了抱歉我也不能多說什麽,承諾不敢下,借口不會找,隻能擠時間寫字。覺得不爽的姑娘可以養文或者好聚好散,或者留個賬號,我把你以前訂閱的錢返還都可以的。還是那句話,寫書看書都隨緣,咱們別為一本書影響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