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沉,山城不似京城,白天縱然熱鬧,夜裏卻甚少能見燈火,剛到此地定居時,偲偲和梁允澤都不太習慣,如今卻愛這寂靜的夜晚,因為真真是與曾經的生活截然不同。睍蓴璩曉
夫妻倆還是一整天都沒講話,三餐也各自和女兒兒子吃了,鶴鶴這邊勸不了母親,就怪弟弟也不好好勸父親,大半夜摸進他的房間把他吵醒,小雲兒本來老被姐姐欺負早就習慣了,今天卻因為被攪了好夢而生氣,竟跟鶴鶴頂嘴,鼓著肉呼呼的腮幫子說:“好男不跟女鬥,哼!”
“你還哼!你個小屁兒算什麽好男呐?”鶴鶴又氣又好笑,把弟弟的胖臉蛋當麵團一樣揉搓,“這點事兒都做不好,還男子漢呢?別惦記我帶你去玩兒了,明兒就把你送回姥爺身邊。”
聽說沒得玩了,又沒得睡覺,還要被姐姐欺負,小雲兒越想越委屈,突然扯開嗓子大哭。
“你別哭啊,我怎麽你了?別哭了聽見沒呀,再哭我揍你了。”鶴鶴不會哄,越哄弟弟哭得越大聲,這哭聲一下穿透夜空,把家裏人都吵醒了腙。
“雲兒,怎麽了?”偲偲這個做娘的聽見兒子哭,第一時間就趕過來,瞧見女兒在兒子的床上,便知道發生了什麽,直罵鶴鶴,“你又欺負他,你就跟你爹一樣,愛欺負人。”
“媽媽,姐姐打我!”小雲兒一見偲偲就膩上來撒嬌,哭得那叫傷心,鶴鶴見他胡說八道,氣得又要來擰他的臉,“哪個打你了,你胡說是不是,我真揍你了啊。”
“有你這麽做姐姐的麽?”偲偲真真哭笑不得,一大一小都不讓人省心,一邊給兒子擦眼淚一邊說,“雲兒可不能像你姐姐學你爹欺負人,等娘肚子裏的小寶寶生出來,雲兒要做個好哥哥知道麽?攥”
“我幾時欺負你了,你問問孩子,他們見我欺負過你麽。”門前,同樣被兒子哭聲吸引來的梁允澤慵懶地站著,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樣,“隻有你能欺負我,我幾時欺負你了?”
“娘。”鶴鶴推了推偲偲。
偲偲瞪她一眼,低聲嗔怪:“你就知道幫他,白天咱們說什麽來著?”
梁允澤卻慢悠悠走進來,又說:“你總說女兒偏心我,那你問問兒子,咱們家誰最大。”
“娘最大!”雲兒聞聲即答,手舉得高高破涕為笑地嚷嚷著,“娘最大,娘是天下第一大美人。”
偲偲不用問都知道,這必定是梁允澤教的,轉身就罵他:“你教兒子說些什麽啊?這可是你兒子,你就不能教他些好的?”
梁允澤卻已經膩上來:“我不好我不好,咱們回房慢慢說,別生氣,看在女兒和兒子的份上,別跟我生氣。”
偲偲卻委屈道:“哪個敢跟你生氣,我可不會把懷著孕的女人和孩子扔大街上。”
想起昨天負氣離去的事,梁允澤悔不當初,摟著偲偲的肩膀連聲道歉,又在她耳邊低聲說:“給我個麵子吧,回房去隨便你怎麽罵行不行?”
偲偲實在要笑出來,昨天的事必然是誤會,吵架也不過是一時意氣,夫妻倆誰還心裏沒點事呢,而偲偲最吃不住梁允澤這個大男人厚臉皮地撒嬌膩歪,眼下根本就沒脾氣了。
“爹帶娘回去吧,我照顧雲兒,保證不欺負他不讓他哭。”鶴鶴見父母和好,喜不自禁,上來推著他們往外頭去。
梁允澤得意地衝女兒小小,硬是把妻子帶走了。
“真是比我們還小孩子氣!”鶴鶴見父母回房,拍拍手回身見弟弟一臉茫然的可愛模樣,立刻喜歡得不行,撲過來把小肉球抱在懷裏揉搓,弄得小雲兒哇哇亂叫,“娘救命,救命……”
這邊偲偲聽見兒子叫喚,忙又要來,卻被梁允澤攔住:“別管他們了,姐弟倆要好麽。”
“算了吧,女兒還不是像你,盡會欺負她弟弟。”偲偲罵一句,卻也沒再挪步子,脫了外衣就自己往床上躺,梁允澤跟上來,給她蓋好被子,自己也湊在一旁,趁偲偲不注意一口親在她臉上,“我錯了,別生氣,我要再敢把你們扔大街上,我……”
“別亂說話,扔了又怎樣,我自己也能回來,我不喜歡聽人賭咒,男人家老愛拿這種鬼話騙女人。”偲偲從小在青樓摸爬滾打見慣了男人花言巧語,雖生氣,也心疼地摸摸丈夫的臉,“昨晚在書房沒睡好吧,叫你欺負我。”
梁允澤摟著香香軟軟的妻子,總覺得這樣就不會有煩惱,笑嗬嗬地應:“你不在身邊,我根本睡不著。”
“那現在睡吧,很晚了,你不累我肚子裏你兒子該累了。”偲偲嗔笑,膩著他的身體一起躺下,梁允澤卻說,“你怎麽知道是兒子,我想再要個閨女呢。”
“閨女自然要的,若是兒子就再給你生閨女,如是閨女就再生個兒子。”偲偲摸摸自己隆起的肚子,想到新生命又將出現,心裏就樂滋滋的。
梁允澤卻黠然而笑,賊兮兮地說:“真的呀?還給我生麽?”一邊在偲偲脖子上啄了幾下,聽見妻子輕聲應了,卻又說,“孩子自然越多越好,隻是我怕你辛苦,我們有三個孩子也足夠的。”
做女人聽見這樣的話心裏都暖,而偲偲也知道丈夫說這些,絕不是所謂的花言巧語,挪一挪身子鑽在他胸前:“孩子的事,咱們隨緣就好,不強求。”
“我聽你的。”
偲偲又笑:“那還有一件事,也聽我的好不好?”
“什麽?”
“往後生意上的事,你就別管了,不是我嫌棄你做不好,是你根本不適合呀。”偲偲抬頭認真地看著丈夫,“咱們把屋子後那塊地買下來,把後院擴建出去造一間學堂,你教這裏的孩子讀書吧。”
“偲偲……”
那一夜夫妻倆說了許多的話,很多一直壓在心裏的事也互相袒露,仿佛一切在冥冥中注定,天香閣的姑娘們弄巧成拙地給他們倆製造了這樣的機會,畢竟夫妻間的彼此包容也會因為一些細小的事積累而變成負擔,梁允澤和偲偲則不再有這樣的包袱。
而皇帝那一晚對妻子吐露心中鬱悶後,就再沒提過這件事,反讓霍西琳忐忑了一些時日,可之後各處都不見皇帝有動那些心思,漸漸的就放下了,可皇帝那邊似乎從未放下過。
這日散了朝,韓雲霄如往常般處理了公務就回府。如今府裏隻有他和妻子孩子,父母自父親乞骸骨後便一起回母親的家鄉養老,偌大的韓府裏,若非時而有孩子的嬉笑啼哭,便隻剩下冷清。
妻子沈氏溫柔嫻靜,從不過問韓雲霄家以外的事,隻盡心盡力地照顧丈夫孩子還有這個家,時日久後,雖不是因愛而結合,韓雲霄也習慣了家裏這個溫暖的等待,妻子不問他,他卻偶爾會提起朝廷的事。
“端柔郡主就要生了,前些日子被長公主接回京城待產,禮物我已經準備好,你若不去的話,我就自己送去公主府。”沈氏伺候丈夫洗漱更衣後,端來參湯給他,一邊溫和地說著,“我母親想智兒了,你若沒意見,我想把他送去我娘身邊住幾天。”
“家裏本來就冷清,孩子一走就更聽不見什麽聲兒,我不在家時,你該寂寞了。”韓雲霄道,“不如把母親接來家裏住些日子,你能和嶽母團聚,嶽母也能看見外孫。”
沈氏喜不自禁,想來她也希望能這樣,欣然道:“就聽你的,明兒我就去接她來。”
“明年就該給智兒請先生了,讓他再好好玩一年。”韓雲霄言罷喝了參湯,又道,“我並不想用自己的人生同樣來束縛孩子,可生在這樣的家庭,由不得他。”
“我明白。”
雲霄看看他,又問:“這些日子我忙,沒顧得上你,身子還好嗎?”
原來沈氏當年生孩子時難產,產後一直無法恢複,變得羸弱體虛,幸平素是溫婉和氣的人,才不使得身體過度消耗,靜靜養著且能度日。
沈氏柔柔地笑著:“我自然是好的,倒是你,三餐無定數,叫人擔心。”
韓雲霄亦笑:“你放心,我很好。”
沈氏微微張嘴似要說什麽,卻又猶豫不決,目光終是從丈夫身上移開了。
但敏銳的雲霄還是有所察覺,“怎麽了?”
“我想……智兒一個人終究寂寞,若有兄弟姐妹,不僅有伴兒,也能養成他寬仁細心的品格,可是我……”沈氏怯怯地看一眼丈夫,“可是我大概是不能再生養了。”
“沒事的,隻求你把身子養好。”
“不,我是想……”她欲言又止,但思緒仿佛經過激烈的鬥爭,還是鼓起勇氣說,“若有好人家的女子你看得中,就納進家裏來,隻要願意為你生孩子,我可以讓出正室給她。”
韓雲霄憐惜不已:“你哪裏是在為智兒著想,你是為我吧?你若成了妾室,智兒就是庶子,有兄弟姐妹又如何?傻子,我有你有智兒就足夠了。何況你還年輕,終有一天能把身子養好。”
“可是……”
“別再說了,我若當真納妾你不傷心嗎?不要騙自己。何況我也不會快活。”雲霄將妻子攬入懷,擁著她纖瘦的肩胛,“有你能靜靜地在我身邊,足夠了。”
沈氏濕潤的雙眸微微闔起,當年的事她有所耳聞,也知道丈夫心裏最深的地方她從沒去過,可這安穩的生活她很珍惜,也知道韓雲霄真正對她好。所以她也想同樣回報丈夫,可身體所限,她連最起碼的生孩子,都成了問題。
“我們好好撫養智兒,將來若再有孩子,自然是好事,可若沒有,智兒也足夠了。我不在乎孩子或多或少,他們終要長大成人去過自己的生活,隻有和你是要相伴到老,一起走完這一生的。別想了,別再想了。”
韓雲霄溫和地說著,當與妻子的視線彼此錯開相背,他眼底的光芒便驟然起了變化,仿佛這些話,並不是對他懷裏這個人說。
此時外頭突然又下人通報:“皇上急招六部,請主子趕緊進宮。”
沈氏聞言便站起來,喚侍女去拿朝服,而後手腳麻利地為雲霄穿戴好,一路送他到門前:“辦完事早些回來。”
而所謂的急事,實則是邊境送來的戰報,西北那邊的番邦小族自先帝在位時就屢屢侵犯朝廷邊境,但又從不與天朝正麵交戰,往往燒殺一場後就迅速竄逃,舉兵鎮.壓過幾次,他們卻又投降求和,而先帝不喜戰,也往往不予追究。
這些年新帝即位,他們歹心雖有,倒也不見什麽大動靜,沒想到突然來一場,讓天朝邊境陷入苦戰,幸而到底實力雄厚終將他們驅逐。可隱患已出現,再不警惕,恐釀成大禍。
“國中無大將,蠻夷小族也敢來犯。”
大臣們散了後,韓雲霄陪皇帝逛到禦花園,麵對瑰麗的園林景色,皇帝卻無心賞玩,眸中隻有深深的憂愁,負手背對著雲霄,深沉道,“每日早朝,朝堂裏烏泱泱站滿了文武百官,可朕總覺得哪裏是空著的,空著的那個位置上,應該站那一個人。”
“臣不能為皇上分憂,罪該萬死。”韓雲霄默默垂首。
皇帝回眸看他,看到他形似正常卻早已無用的左臂,心內一陣絞痛:“雲霄,是朕錯了。當年朕久在南疆,坐井觀天,所以為的大抱負大理想,實則狹隘無知,遠非一個帝王所為。”
“皇上不必自責,這不是您的錯。”雲霄忙道,又言,“當年自有當年的無可奈何。”
“雲霄,朕問你,他們是不是還活著?”這個問題在心底憋了很久,皇帝明知道他們必然還活著,禮親王府也好,長公主府也好,不是每一次都能匿藏蹤跡,這麽些年總會暴露出什麽,而即便他們不露出馬腳,他也從沒想過他們死了。
韓雲霄深深垂首,沒有回答。
皇帝長長地一歎:“朕不該問你,問你便是定你當年的欺君之罪,朕不能這麽做。”
“雲霄……他們過得好嗎?”
皇帝的心思昭然若揭,韓雲霄自從正式開始輔佐這個帝王,就知道終會有這一日,可皇帝若要複用梁允澤,一來必須有一個足以服眾的理由讓他們活過來,二來梁允澤那邊是否願意重新回來,是未知數。
至於他們過得好不好,自那一次為了天香閣的姑娘爭吵後,夫妻倆的感情更甚從前,宅子後的地買下來很快就擴建出學堂,幾番折騰後,於夏末之際開始授業,但不同於傳統的學堂,梁允澤這裏隻教書畫騎射一類,所收的孩子必不能為仕途而學。
梁允澤本擔心自己能否勝任,但真與孩子們相處後,倒也遊刃有餘。偲偲本想請父親來幫忙,但父親所學皆為朝廷所用,與梁允澤的初衷相悖不適合教這些孩子,便隻難得來學堂看看。此外聘請了樂師、畫師,甚至大夫來教授最基本的藥理知識,漸漸的學堂初具規模,讓夫妻倆很有成就感。
此時偲偲的肚子越來越大,大概秋末就要生產,梁允澤變得忙碌後,便少有時間陪她,平日白天偲偲想出去逛逛,就隻能帶著女兒,這日在街上看到衙門貼布告,鶴鶴擠進人群看罷,回來告訴母親:“朝廷征兵。”
“沒聽說要打仗,怎麽就征兵了?”偲偲疑惑,雖然深居山城,但她也並非不聞天下事。
鶴鶴道:“說了不是打仗,隻是戰備,要強兵建國。”
“那還好。”偲偲鬆口氣,她的確擔心若天下真有大戰事,梁允澤固然嘴上不說,也必定心懷天下。
母女倆往回走,鶴鶴忽而問:“現在的皇帝,是不是霍先生。”
“霍先生”這三個字,許久沒在生活裏出現了,女兒懂事後也知道不再提從前那一段,今天突然問,連偲偲都愣了愣,見女兒捂著嘴搖手:“突然想到的,娘我不問了,咱們不說了。”
她點點丫頭的腦袋笑:“誰要罵你了。隻是突然聽見,娘覺得陌生。是啊,現在咱們的皇帝就是他,我們是他的子民。世上隻有皇帝,再沒什麽霍先生。”
“霍先生當年對我們,真的好。”
偲偲不介意,笑問:“你記得?”
“已經很模糊了,大概有些事也是自己編出來的。”鶴鶴道,“娘你會不會有這種感覺,有時候有些事在記憶裏,可會很矛盾,不曉得這事兒到底是真的發生過,還是自己臆想出來的。”
偲偲想了想,搖頭:“娘沒想過。”
鶴鶴笑眯眯,神秘兮兮地說:“我就有,有時候想起來,也挺有趣的。”
偲偲突然心頭一痛,當年一次次被卷入風波,自己的記憶已經成熟,自然不會有模糊的印象,可女兒還是孩子,跟著自己從南疆到京城,接著數次因各種原因與她分開好些天,甚至還被太子府擄走過,再後來又跟著來到這裏,毫無疑問這不安定的幼年生活,是造成她記憶模糊的最大原因,而讓孩子有這份困擾的,恰恰是做爹娘的自他們。
“要是真的弄不清,開心的就當真的,不開心的就當假的。”偲偲摟住了女兒,“總之都過去了。”
日子很快就進入秋天,宮內在皇後的操持下,正準備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皇帝為了增強朝廷兵力,夏天不曾離宮避暑,到如今都不曾好好休息過。雖然他不再對霍西琳說奇怪的話,可皇後心裏總隱隱覺得,要發生些什麽。
這一日皇帝終因操勞過度而發燒病倒,病榻旁皇後盡心侍奉,總算到了半夜皇帝的燒退了。
“辛苦你了西琳,這些事讓他們做吧。”皇帝氣息深沉,又自嘲,“朕還想什麽禦駕親征,這般就病倒了,要如何上戰場,難怪他們不服朕啊。在那裏閑居二十多年,回來做幾年現成的太子,眨眼就登上帝位,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會。”
“皇上好好休息,您做得夠好了。”霍西琳輕聲安慰,心底的不安卻漸漸浮起。
“西琳,中秋朕想出宮去過節。”可皇帝突然又說奇怪的話。
“出宮過?去……哪裏?”霍西琳不解,她一直都避免去知道他們在哪裏,仿佛那樣才能更加說服自己相信他們的死亡,可真的要麵對,她又為自己的無知感到不安。
“去很遠的地方,朕帶你一起去。”但沒想到,皇帝竟要皇後隨行。
“皇上要巡幸?”
“微服私訪,就你跟朕,朝廷有雲霄和皇叔在,不怕。”
那一晚皇帝說完這些話後,便似釋懷般安心入眠,霍皇後一直守候在病榻邊,本該疲憊的她絲毫沒有睡意,一直望著窗外明月直到天明。
微服私訪,要去哪裏?如果是去找他們,若將來一切重蹈覆轍,她該怎麽辦?難道讓季思符再死一次,就像她如今鏟除那些礙眼的妃嬪一樣,去鏟除季思符?
可是毫無疑問,皇帝需要他的堂兄弟,國家需要這一員足以震懾番邦友國的大將,她別無選擇。
皇帝的身體很快就複原,一旦定了中秋節出訪,所有的事都迅速籌備起來,且皇帝並非要中秋節出宮,而是要在中秋節那一天到達目的地。
霍西琳自做了皇後,除了隨駕秋狩春獵幾乎沒有出過宮廷,對她而言連曾經熟悉的京城街巷也變得陌生,可這一次卻是要出遠門,對她而言,當務之急就是妥善安排好幾個孩子和後宮,幸而這些日子太後鳳體漸愈,能為她分擔諸多操勞。
而婆媳倆私下談到這件事,霍貴妃也歎:“到底是自家兄弟,當年先帝也是有禮親王輔佐朝政,才順風順水,兄友弟恭是梁氏的傳統。”
“母後當年並不這麽想,您真是變了很多,和皇上一樣,他也變了很多。”霍西琳毫不客氣地指出,她依舊抱有那麽一絲希望,她不想再見到活著的季思符,但婆婆的態度讓她不得不失望。
“此一時彼一時,哀家如今再沒有什麽可以爭的,很多事就看淡了。”太後苦笑,“太醫不也說,哀家這一身的病,是年輕時耗盡了心血,如今已是枯油的燈,苟延殘喘罷了,若再去計算什麽隻怕沒有氣數等到睿兒他們長大成人。”
“母後不要這麽說。”霍西琳很低落。
夫妻倆還是一整天都沒講話,三餐也各自和女兒兒子吃了,鶴鶴這邊勸不了母親,就怪弟弟也不好好勸父親,大半夜摸進他的房間把他吵醒,小雲兒本來老被姐姐欺負早就習慣了,今天卻因為被攪了好夢而生氣,竟跟鶴鶴頂嘴,鼓著肉呼呼的腮幫子說:“好男不跟女鬥,哼!”
“你還哼!你個小屁兒算什麽好男呐?”鶴鶴又氣又好笑,把弟弟的胖臉蛋當麵團一樣揉搓,“這點事兒都做不好,還男子漢呢?別惦記我帶你去玩兒了,明兒就把你送回姥爺身邊。”
聽說沒得玩了,又沒得睡覺,還要被姐姐欺負,小雲兒越想越委屈,突然扯開嗓子大哭。
“你別哭啊,我怎麽你了?別哭了聽見沒呀,再哭我揍你了。”鶴鶴不會哄,越哄弟弟哭得越大聲,這哭聲一下穿透夜空,把家裏人都吵醒了腙。
“雲兒,怎麽了?”偲偲這個做娘的聽見兒子哭,第一時間就趕過來,瞧見女兒在兒子的床上,便知道發生了什麽,直罵鶴鶴,“你又欺負他,你就跟你爹一樣,愛欺負人。”
“媽媽,姐姐打我!”小雲兒一見偲偲就膩上來撒嬌,哭得那叫傷心,鶴鶴見他胡說八道,氣得又要來擰他的臉,“哪個打你了,你胡說是不是,我真揍你了啊。”
“有你這麽做姐姐的麽?”偲偲真真哭笑不得,一大一小都不讓人省心,一邊給兒子擦眼淚一邊說,“雲兒可不能像你姐姐學你爹欺負人,等娘肚子裏的小寶寶生出來,雲兒要做個好哥哥知道麽?攥”
“我幾時欺負你了,你問問孩子,他們見我欺負過你麽。”門前,同樣被兒子哭聲吸引來的梁允澤慵懶地站著,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樣,“隻有你能欺負我,我幾時欺負你了?”
“娘。”鶴鶴推了推偲偲。
偲偲瞪她一眼,低聲嗔怪:“你就知道幫他,白天咱們說什麽來著?”
梁允澤卻慢悠悠走進來,又說:“你總說女兒偏心我,那你問問兒子,咱們家誰最大。”
“娘最大!”雲兒聞聲即答,手舉得高高破涕為笑地嚷嚷著,“娘最大,娘是天下第一大美人。”
偲偲不用問都知道,這必定是梁允澤教的,轉身就罵他:“你教兒子說些什麽啊?這可是你兒子,你就不能教他些好的?”
梁允澤卻已經膩上來:“我不好我不好,咱們回房慢慢說,別生氣,看在女兒和兒子的份上,別跟我生氣。”
偲偲卻委屈道:“哪個敢跟你生氣,我可不會把懷著孕的女人和孩子扔大街上。”
想起昨天負氣離去的事,梁允澤悔不當初,摟著偲偲的肩膀連聲道歉,又在她耳邊低聲說:“給我個麵子吧,回房去隨便你怎麽罵行不行?”
偲偲實在要笑出來,昨天的事必然是誤會,吵架也不過是一時意氣,夫妻倆誰還心裏沒點事呢,而偲偲最吃不住梁允澤這個大男人厚臉皮地撒嬌膩歪,眼下根本就沒脾氣了。
“爹帶娘回去吧,我照顧雲兒,保證不欺負他不讓他哭。”鶴鶴見父母和好,喜不自禁,上來推著他們往外頭去。
梁允澤得意地衝女兒小小,硬是把妻子帶走了。
“真是比我們還小孩子氣!”鶴鶴見父母回房,拍拍手回身見弟弟一臉茫然的可愛模樣,立刻喜歡得不行,撲過來把小肉球抱在懷裏揉搓,弄得小雲兒哇哇亂叫,“娘救命,救命……”
這邊偲偲聽見兒子叫喚,忙又要來,卻被梁允澤攔住:“別管他們了,姐弟倆要好麽。”
“算了吧,女兒還不是像你,盡會欺負她弟弟。”偲偲罵一句,卻也沒再挪步子,脫了外衣就自己往床上躺,梁允澤跟上來,給她蓋好被子,自己也湊在一旁,趁偲偲不注意一口親在她臉上,“我錯了,別生氣,我要再敢把你們扔大街上,我……”
“別亂說話,扔了又怎樣,我自己也能回來,我不喜歡聽人賭咒,男人家老愛拿這種鬼話騙女人。”偲偲從小在青樓摸爬滾打見慣了男人花言巧語,雖生氣,也心疼地摸摸丈夫的臉,“昨晚在書房沒睡好吧,叫你欺負我。”
梁允澤摟著香香軟軟的妻子,總覺得這樣就不會有煩惱,笑嗬嗬地應:“你不在身邊,我根本睡不著。”
“那現在睡吧,很晚了,你不累我肚子裏你兒子該累了。”偲偲嗔笑,膩著他的身體一起躺下,梁允澤卻說,“你怎麽知道是兒子,我想再要個閨女呢。”
“閨女自然要的,若是兒子就再給你生閨女,如是閨女就再生個兒子。”偲偲摸摸自己隆起的肚子,想到新生命又將出現,心裏就樂滋滋的。
梁允澤卻黠然而笑,賊兮兮地說:“真的呀?還給我生麽?”一邊在偲偲脖子上啄了幾下,聽見妻子輕聲應了,卻又說,“孩子自然越多越好,隻是我怕你辛苦,我們有三個孩子也足夠的。”
做女人聽見這樣的話心裏都暖,而偲偲也知道丈夫說這些,絕不是所謂的花言巧語,挪一挪身子鑽在他胸前:“孩子的事,咱們隨緣就好,不強求。”
“我聽你的。”
偲偲又笑:“那還有一件事,也聽我的好不好?”
“什麽?”
“往後生意上的事,你就別管了,不是我嫌棄你做不好,是你根本不適合呀。”偲偲抬頭認真地看著丈夫,“咱們把屋子後那塊地買下來,把後院擴建出去造一間學堂,你教這裏的孩子讀書吧。”
“偲偲……”
那一夜夫妻倆說了許多的話,很多一直壓在心裏的事也互相袒露,仿佛一切在冥冥中注定,天香閣的姑娘們弄巧成拙地給他們倆製造了這樣的機會,畢竟夫妻間的彼此包容也會因為一些細小的事積累而變成負擔,梁允澤和偲偲則不再有這樣的包袱。
而皇帝那一晚對妻子吐露心中鬱悶後,就再沒提過這件事,反讓霍西琳忐忑了一些時日,可之後各處都不見皇帝有動那些心思,漸漸的就放下了,可皇帝那邊似乎從未放下過。
這日散了朝,韓雲霄如往常般處理了公務就回府。如今府裏隻有他和妻子孩子,父母自父親乞骸骨後便一起回母親的家鄉養老,偌大的韓府裏,若非時而有孩子的嬉笑啼哭,便隻剩下冷清。
妻子沈氏溫柔嫻靜,從不過問韓雲霄家以外的事,隻盡心盡力地照顧丈夫孩子還有這個家,時日久後,雖不是因愛而結合,韓雲霄也習慣了家裏這個溫暖的等待,妻子不問他,他卻偶爾會提起朝廷的事。
“端柔郡主就要生了,前些日子被長公主接回京城待產,禮物我已經準備好,你若不去的話,我就自己送去公主府。”沈氏伺候丈夫洗漱更衣後,端來參湯給他,一邊溫和地說著,“我母親想智兒了,你若沒意見,我想把他送去我娘身邊住幾天。”
“家裏本來就冷清,孩子一走就更聽不見什麽聲兒,我不在家時,你該寂寞了。”韓雲霄道,“不如把母親接來家裏住些日子,你能和嶽母團聚,嶽母也能看見外孫。”
沈氏喜不自禁,想來她也希望能這樣,欣然道:“就聽你的,明兒我就去接她來。”
“明年就該給智兒請先生了,讓他再好好玩一年。”韓雲霄言罷喝了參湯,又道,“我並不想用自己的人生同樣來束縛孩子,可生在這樣的家庭,由不得他。”
“我明白。”
雲霄看看他,又問:“這些日子我忙,沒顧得上你,身子還好嗎?”
原來沈氏當年生孩子時難產,產後一直無法恢複,變得羸弱體虛,幸平素是溫婉和氣的人,才不使得身體過度消耗,靜靜養著且能度日。
沈氏柔柔地笑著:“我自然是好的,倒是你,三餐無定數,叫人擔心。”
韓雲霄亦笑:“你放心,我很好。”
沈氏微微張嘴似要說什麽,卻又猶豫不決,目光終是從丈夫身上移開了。
但敏銳的雲霄還是有所察覺,“怎麽了?”
“我想……智兒一個人終究寂寞,若有兄弟姐妹,不僅有伴兒,也能養成他寬仁細心的品格,可是我……”沈氏怯怯地看一眼丈夫,“可是我大概是不能再生養了。”
“沒事的,隻求你把身子養好。”
“不,我是想……”她欲言又止,但思緒仿佛經過激烈的鬥爭,還是鼓起勇氣說,“若有好人家的女子你看得中,就納進家裏來,隻要願意為你生孩子,我可以讓出正室給她。”
韓雲霄憐惜不已:“你哪裏是在為智兒著想,你是為我吧?你若成了妾室,智兒就是庶子,有兄弟姐妹又如何?傻子,我有你有智兒就足夠了。何況你還年輕,終有一天能把身子養好。”
“可是……”
“別再說了,我若當真納妾你不傷心嗎?不要騙自己。何況我也不會快活。”雲霄將妻子攬入懷,擁著她纖瘦的肩胛,“有你能靜靜地在我身邊,足夠了。”
沈氏濕潤的雙眸微微闔起,當年的事她有所耳聞,也知道丈夫心裏最深的地方她從沒去過,可這安穩的生活她很珍惜,也知道韓雲霄真正對她好。所以她也想同樣回報丈夫,可身體所限,她連最起碼的生孩子,都成了問題。
“我們好好撫養智兒,將來若再有孩子,自然是好事,可若沒有,智兒也足夠了。我不在乎孩子或多或少,他們終要長大成人去過自己的生活,隻有和你是要相伴到老,一起走完這一生的。別想了,別再想了。”
韓雲霄溫和地說著,當與妻子的視線彼此錯開相背,他眼底的光芒便驟然起了變化,仿佛這些話,並不是對他懷裏這個人說。
此時外頭突然又下人通報:“皇上急招六部,請主子趕緊進宮。”
沈氏聞言便站起來,喚侍女去拿朝服,而後手腳麻利地為雲霄穿戴好,一路送他到門前:“辦完事早些回來。”
而所謂的急事,實則是邊境送來的戰報,西北那邊的番邦小族自先帝在位時就屢屢侵犯朝廷邊境,但又從不與天朝正麵交戰,往往燒殺一場後就迅速竄逃,舉兵鎮.壓過幾次,他們卻又投降求和,而先帝不喜戰,也往往不予追究。
這些年新帝即位,他們歹心雖有,倒也不見什麽大動靜,沒想到突然來一場,讓天朝邊境陷入苦戰,幸而到底實力雄厚終將他們驅逐。可隱患已出現,再不警惕,恐釀成大禍。
“國中無大將,蠻夷小族也敢來犯。”
大臣們散了後,韓雲霄陪皇帝逛到禦花園,麵對瑰麗的園林景色,皇帝卻無心賞玩,眸中隻有深深的憂愁,負手背對著雲霄,深沉道,“每日早朝,朝堂裏烏泱泱站滿了文武百官,可朕總覺得哪裏是空著的,空著的那個位置上,應該站那一個人。”
“臣不能為皇上分憂,罪該萬死。”韓雲霄默默垂首。
皇帝回眸看他,看到他形似正常卻早已無用的左臂,心內一陣絞痛:“雲霄,是朕錯了。當年朕久在南疆,坐井觀天,所以為的大抱負大理想,實則狹隘無知,遠非一個帝王所為。”
“皇上不必自責,這不是您的錯。”雲霄忙道,又言,“當年自有當年的無可奈何。”
“雲霄,朕問你,他們是不是還活著?”這個問題在心底憋了很久,皇帝明知道他們必然還活著,禮親王府也好,長公主府也好,不是每一次都能匿藏蹤跡,這麽些年總會暴露出什麽,而即便他們不露出馬腳,他也從沒想過他們死了。
韓雲霄深深垂首,沒有回答。
皇帝長長地一歎:“朕不該問你,問你便是定你當年的欺君之罪,朕不能這麽做。”
“雲霄……他們過得好嗎?”
皇帝的心思昭然若揭,韓雲霄自從正式開始輔佐這個帝王,就知道終會有這一日,可皇帝若要複用梁允澤,一來必須有一個足以服眾的理由讓他們活過來,二來梁允澤那邊是否願意重新回來,是未知數。
至於他們過得好不好,自那一次為了天香閣的姑娘爭吵後,夫妻倆的感情更甚從前,宅子後的地買下來很快就擴建出學堂,幾番折騰後,於夏末之際開始授業,但不同於傳統的學堂,梁允澤這裏隻教書畫騎射一類,所收的孩子必不能為仕途而學。
梁允澤本擔心自己能否勝任,但真與孩子們相處後,倒也遊刃有餘。偲偲本想請父親來幫忙,但父親所學皆為朝廷所用,與梁允澤的初衷相悖不適合教這些孩子,便隻難得來學堂看看。此外聘請了樂師、畫師,甚至大夫來教授最基本的藥理知識,漸漸的學堂初具規模,讓夫妻倆很有成就感。
此時偲偲的肚子越來越大,大概秋末就要生產,梁允澤變得忙碌後,便少有時間陪她,平日白天偲偲想出去逛逛,就隻能帶著女兒,這日在街上看到衙門貼布告,鶴鶴擠進人群看罷,回來告訴母親:“朝廷征兵。”
“沒聽說要打仗,怎麽就征兵了?”偲偲疑惑,雖然深居山城,但她也並非不聞天下事。
鶴鶴道:“說了不是打仗,隻是戰備,要強兵建國。”
“那還好。”偲偲鬆口氣,她的確擔心若天下真有大戰事,梁允澤固然嘴上不說,也必定心懷天下。
母女倆往回走,鶴鶴忽而問:“現在的皇帝,是不是霍先生。”
“霍先生”這三個字,許久沒在生活裏出現了,女兒懂事後也知道不再提從前那一段,今天突然問,連偲偲都愣了愣,見女兒捂著嘴搖手:“突然想到的,娘我不問了,咱們不說了。”
她點點丫頭的腦袋笑:“誰要罵你了。隻是突然聽見,娘覺得陌生。是啊,現在咱們的皇帝就是他,我們是他的子民。世上隻有皇帝,再沒什麽霍先生。”
“霍先生當年對我們,真的好。”
偲偲不介意,笑問:“你記得?”
“已經很模糊了,大概有些事也是自己編出來的。”鶴鶴道,“娘你會不會有這種感覺,有時候有些事在記憶裏,可會很矛盾,不曉得這事兒到底是真的發生過,還是自己臆想出來的。”
偲偲想了想,搖頭:“娘沒想過。”
鶴鶴笑眯眯,神秘兮兮地說:“我就有,有時候想起來,也挺有趣的。”
偲偲突然心頭一痛,當年一次次被卷入風波,自己的記憶已經成熟,自然不會有模糊的印象,可女兒還是孩子,跟著自己從南疆到京城,接著數次因各種原因與她分開好些天,甚至還被太子府擄走過,再後來又跟著來到這裏,毫無疑問這不安定的幼年生活,是造成她記憶模糊的最大原因,而讓孩子有這份困擾的,恰恰是做爹娘的自他們。
“要是真的弄不清,開心的就當真的,不開心的就當假的。”偲偲摟住了女兒,“總之都過去了。”
日子很快就進入秋天,宮內在皇後的操持下,正準備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皇帝為了增強朝廷兵力,夏天不曾離宮避暑,到如今都不曾好好休息過。雖然他不再對霍西琳說奇怪的話,可皇後心裏總隱隱覺得,要發生些什麽。
這一日皇帝終因操勞過度而發燒病倒,病榻旁皇後盡心侍奉,總算到了半夜皇帝的燒退了。
“辛苦你了西琳,這些事讓他們做吧。”皇帝氣息深沉,又自嘲,“朕還想什麽禦駕親征,這般就病倒了,要如何上戰場,難怪他們不服朕啊。在那裏閑居二十多年,回來做幾年現成的太子,眨眼就登上帝位,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會。”
“皇上好好休息,您做得夠好了。”霍西琳輕聲安慰,心底的不安卻漸漸浮起。
“西琳,中秋朕想出宮去過節。”可皇帝突然又說奇怪的話。
“出宮過?去……哪裏?”霍西琳不解,她一直都避免去知道他們在哪裏,仿佛那樣才能更加說服自己相信他們的死亡,可真的要麵對,她又為自己的無知感到不安。
“去很遠的地方,朕帶你一起去。”但沒想到,皇帝竟要皇後隨行。
“皇上要巡幸?”
“微服私訪,就你跟朕,朝廷有雲霄和皇叔在,不怕。”
那一晚皇帝說完這些話後,便似釋懷般安心入眠,霍皇後一直守候在病榻邊,本該疲憊的她絲毫沒有睡意,一直望著窗外明月直到天明。
微服私訪,要去哪裏?如果是去找他們,若將來一切重蹈覆轍,她該怎麽辦?難道讓季思符再死一次,就像她如今鏟除那些礙眼的妃嬪一樣,去鏟除季思符?
可是毫無疑問,皇帝需要他的堂兄弟,國家需要這一員足以震懾番邦友國的大將,她別無選擇。
皇帝的身體很快就複原,一旦定了中秋節出訪,所有的事都迅速籌備起來,且皇帝並非要中秋節出宮,而是要在中秋節那一天到達目的地。
霍西琳自做了皇後,除了隨駕秋狩春獵幾乎沒有出過宮廷,對她而言連曾經熟悉的京城街巷也變得陌生,可這一次卻是要出遠門,對她而言,當務之急就是妥善安排好幾個孩子和後宮,幸而這些日子太後鳳體漸愈,能為她分擔諸多操勞。
而婆媳倆私下談到這件事,霍貴妃也歎:“到底是自家兄弟,當年先帝也是有禮親王輔佐朝政,才順風順水,兄友弟恭是梁氏的傳統。”
“母後當年並不這麽想,您真是變了很多,和皇上一樣,他也變了很多。”霍西琳毫不客氣地指出,她依舊抱有那麽一絲希望,她不想再見到活著的季思符,但婆婆的態度讓她不得不失望。
“此一時彼一時,哀家如今再沒有什麽可以爭的,很多事就看淡了。”太後苦笑,“太醫不也說,哀家這一身的病,是年輕時耗盡了心血,如今已是枯油的燈,苟延殘喘罷了,若再去計算什麽隻怕沒有氣數等到睿兒他們長大成人。”
“母後不要這麽說。”霍西琳很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