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夜深人靜,月光高升,薄薄的月光透過一些縫隙灑了進來,將霍青敏整張臉照的清清楚楚。臉仍舊是那張嬌俏的臉,但是神情卻再也不語以往一般浮躁或是青澀,隻有明顯的冷然……她們就這般心急!竟然使這麽卑鄙的手段對付她身邊的人!
見他睡的安穩霍青敏小心翼翼的將他半摟半推的往一側放下去,自己則動了動一隻快要麻木的手臂,一直緊繃的神經此時才稍微放鬆了些。
她就這樣盯著他的側臉看了許久,她多慶幸他會些醫術,在外邊浪跡了那麽些年,不然今晚隻怕是另一番樣子了。若是他被放在了沈尚書府,不論是一個丫鬟躺在他身旁,還是一個什麽樣的女子躺在他身旁,隻怕第二日整個京城都要傳出他在守孝期間有染,無論是安國侯府的名聲,還是他自己的前途,隻怕都毀了。
這一切,都是因她而起。
霍青敏愧疚的看了他一眼,湊過去在他臉上親親吻了一下,就見身旁的人呼吸均勻,神情安寧,如孩童一般天真。
霍青敏忽然覺得心裏滿滿的,其實她是喜歡這樣的感覺的。
一生一世一雙人,沒有算計,沒有陰謀,隻是這樣安安靜靜的走下去。
又看了他許久,霍青敏覺得自己放在他脖頸下的胳膊有些酸麻,正要抽出手,沈世卿卻忽然一把扣住她的肩膀,低呼了一聲:“敏兒……”
霍青敏被被他摟得緊,也不再動了。隻拍著他的背輕聲安撫:“沐遠,我在。”
沈世卿動了動身子,朝她懷裏湊了過來,覺得舒服了,這才繼續睡了過去。
霍青敏無奈。隻得這樣讓他枕著睡了一夜。
第二日沈世卿去尋了些藥,自己調養了幾日,倒也恢複的差不多了。隻是他一改往日低調的形象。反而頻繁出入與安國侯府相交好的世家拜訪。
而自那晚後,霍青敏便讓木槿與木棉加強了院子裏的管理,隻要是主子們的起居,無論是飲食還衣著擺飾,都讓親信之人過手。決不讓半點嫌疑之人近身。
而又過了些日子,安國侯府便收到了來自玉門的信函。寄信的人是賀蘭金澤,他前些日子收到霍青敏的來信,問了醉竹散的事情,要他順便查一查有沒有人在東齊買馬或者軍用的物品。他一見醉竹散那三字,就知道是他東齊的藥。再仔細去打探了一番,果然見到了有大周的人在東齊低調買馬的事,這便快馬加鞭的讓人送來了。
看完信。霍青敏喝了口濃茶,伏案寫了好幾封信,封好後交給了木槿,讓她分別寄出去。一定不要讓別人發現了。
木槿一看她這架勢就知道怕是有什麽要事了,也不多話,利索地出門去辦了。
而此時的朝堂上,眾大人正按序步入大殿。
沈定文與薛明誌排走在一起,一路雖沒有說些什麽,卻彼此心中都有些數。在殿中站定後,兩人眼神交匯。相互點了一下頭,很快又各自掉頭分開站開。
楊首輔與霍朗亦是對視點頭,然後靜靜地候著。
張青楊則站在最後邊,靜靜地聽著。
殿中靜謐無聲,不一會兒,就得一道尖細的嗓音高聲道:“皇上駕到——”
眾人看清上方與周昭帝一道來的是蕭祈寧時都有些詫異,但都很快掩飾了下去,紛紛拜倒下去,心中卻是如油炸開了鍋一般,紛紛揣測著即將要發生的事情。
“眾愛卿免禮。”周昭帝抬手,眾人起身,看清蕭祈寧身上竟是著了杏黃色朝服,再度愕然。
杏黃色的朝服,是太子才能穿的,皇上這是……
薛明誌皺著眉看了幾眼,又去看一旁一臉淡然的蕭祈瑜,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周昭帝站在上方,底下眾人神情各異,盡收眼底。他笑眯眯地掃視了一圈,朗聲道:“今日早朝,朕有要事要宣布。”說著朝李公公看了一眼。
李公公明白,欠身行了一禮,上前一步,從袖中摸出一卷黃絹,徐徐展開,麵向眾人朗聲道:“眾大人聽旨。”
大臣們聞又立即跪倒。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近日愈感身體不加,國事難顧,憂慮不矣,然國事不可一日不處置,唯有找了監國,代朕處理國事。而朕皇女蕭祈寧,人品貴重,勤政愛民,必能處理好國事,即日起,便任監國一職,欽此——”
聖旨念完,眾人訝然,大殿上一時鴉雀無聲。
楊首輔與霍朗十分詫異,雖說他們知道皇上喜歡長公主,可沒有想到皇上竟然是這意思!皇後娘娘不是還有晉王爺麽?怎麽就立公主為監國了?
最後麵的張青楊更是一時沒有回過神來,這公主做監國,以後還可能是……
薛明誌悄悄朝沈定文、李兆尹的方向望了一眼,眾人皆是蹙著眉頭,皇上竟然這麽快!
這時中書令站了出來,拱手道,“皇上請三思!”他拿著手板低頭道:“老臣鬥膽諫言,朝中既有這般多的優秀皇子,陛下為何要讓公主監國?”
周昭帝淡淡的掃了他一眼,緩緩道,“楊中書這是在懷疑朕的眼光?”
“微臣不敢!”楊中書將頭埋得更低,卻是繼續道,“隻是,長公主畢竟是女子,治國,實為不妥。”
周昭帝冷笑,“莫非,朕還要楊中書來教朕怎麽治國不成?”
“微臣不敢!”楊中書此時額頭已經冒汗,心中隻希望薛尚書快些出來替他說話才好。
“皇上,楊中書亦是為了大周著想,還請皇上息怒。”
薛明誌大步出列,一臉祥和的站在當中:“我大周從無讓女子監國的先例,陛下讓長公主監國,隻怕……民心不穩罷?”
沈定文見狀也出列附和道:“還請皇上三思,莫要動了國本。”
蕭祈寧在上邊卻是輕笑,一步一步的緩緩走下台階,走到他們麵前,幾人埋頭看著地上,就聽得她笑道,“我大周無女子監國的先例,隻是,眾大人都忘了先皇也是女子麽!”
即使再沒眼力的大臣也看出此時殿中火藥味十足。他們當中自然也有不少反對女子掌權的,可是皇上都已經這樣說了,進口一開,他們哪敢和薛尚書一般造次?
蕭祈寧在薛尚書麵前站定,笑著看向他:“照薛尚書這般說,先皇動搖了民心?”
薛明誌笑的祥和地看了她一眼,直起腰杆道:“微臣不是那個意思。”遂即又道,“先皇乃是上過戰場,平定過叛亂,亦是掌管過後宮,無論是閱曆還是經驗,長公主,隻怕不及先皇。”
蕭祈寧仍是笑,昂首盯著薛明誌,“莫非本公主未曾平定過東齊的入侵?莫非本公主未曾將長公主府治理好?莫非本公主未曾將洪災的事情處理好?本公主既能齊家、平天下,為何不能治國?”
“……”薛明誌被堵得的臉色鐵青一片,旁邊的沈定文卻是道,“公主畢竟是要嫁人的,而先皇則是文帝的發妻,自然不能比。”
“本公主隻是監國罷了,又不是即位女皇,沈尚書何以這般說?”又繞著沈定文踱步輕笑,“莫非在沈尚書心中,本公主竟是成了女皇的人選?”
沈定文臉色發青,不知該怎麽回她,隻甩了衣袖背對著她道,“微臣不是那意思。”
大殿上一時再次陷入寂靜,長公主這些話也不是不無道理,而薛尚書他們說的也對,皇子既在,為何要讓公主掌權?一時間,眾人都不知道此時究竟該作何應對了。
而周昭帝則仍是笑眯眯的看著下麵,不發一言。
這時,就聽得蕭祈涯掀衣擺跪下道,“皇上聖明,微臣參加監國大人。”
蕭祈涯這一聲叩拜如同清水滴入油鍋,在眾人耳中炸開,醍醐灌頂,稍微清醒的人立即紛紛拜倒在地,跟著蕭祈涯一道呼喊著。
沈定文尚在氣惱之中,忽然感覺臂彎一沉,身邊的薛明誌朝他搖了搖頭,掀起了衣袍還是跪了下去。
沈定文左右看了看,皺了皺眉,終究還是掀了衣擺拜倒在地。
一時間“參見監國大人”的聲音響徹大殿。
蕭祈寧的視線掃視了一圈,最後落在蕭祈涯的身上,眼中複雜,最終輕歎一口氣,朝周昭帝走了去,最後立在他身旁。
周昭帝見萬事都好了,這才開口道,“眾愛卿還有何事要稟?”
眾人自然不敢此時再亂開口,見無事,這才退了朝。
而下了朝後,不一會兒薛貴妃便得知了蕭祈寧成了監國的消息時,一時氣得怒砸東西,直至將她整個臥房的東西都砸的差不多,都還未消一口氣。
這時恰逢了沈若夢前來請安,得知了緣由後,忙進去拉著她道,“母妃,別因為別人傷了自己的身子。”
薛貴妃看著她一臉真心關心的模樣,心中稍稍好受,又感歎,為何自己那兒子竟還沒有兒媳婦貼心。
拉著沈若夢的手去了外邊坐下道,”我怎能不氣,瑜兒哪裏比不上她,竟讓她一個女子監國,成何體統!"”此事父親已於我說了,讓我多勸著母妃一些,他已於舅舅幫著王爺了,想必是已經找到解決的法子了。"
見他睡的安穩霍青敏小心翼翼的將他半摟半推的往一側放下去,自己則動了動一隻快要麻木的手臂,一直緊繃的神經此時才稍微放鬆了些。
她就這樣盯著他的側臉看了許久,她多慶幸他會些醫術,在外邊浪跡了那麽些年,不然今晚隻怕是另一番樣子了。若是他被放在了沈尚書府,不論是一個丫鬟躺在他身旁,還是一個什麽樣的女子躺在他身旁,隻怕第二日整個京城都要傳出他在守孝期間有染,無論是安國侯府的名聲,還是他自己的前途,隻怕都毀了。
這一切,都是因她而起。
霍青敏愧疚的看了他一眼,湊過去在他臉上親親吻了一下,就見身旁的人呼吸均勻,神情安寧,如孩童一般天真。
霍青敏忽然覺得心裏滿滿的,其實她是喜歡這樣的感覺的。
一生一世一雙人,沒有算計,沒有陰謀,隻是這樣安安靜靜的走下去。
又看了他許久,霍青敏覺得自己放在他脖頸下的胳膊有些酸麻,正要抽出手,沈世卿卻忽然一把扣住她的肩膀,低呼了一聲:“敏兒……”
霍青敏被被他摟得緊,也不再動了。隻拍著他的背輕聲安撫:“沐遠,我在。”
沈世卿動了動身子,朝她懷裏湊了過來,覺得舒服了,這才繼續睡了過去。
霍青敏無奈。隻得這樣讓他枕著睡了一夜。
第二日沈世卿去尋了些藥,自己調養了幾日,倒也恢複的差不多了。隻是他一改往日低調的形象。反而頻繁出入與安國侯府相交好的世家拜訪。
而自那晚後,霍青敏便讓木槿與木棉加強了院子裏的管理,隻要是主子們的起居,無論是飲食還衣著擺飾,都讓親信之人過手。決不讓半點嫌疑之人近身。
而又過了些日子,安國侯府便收到了來自玉門的信函。寄信的人是賀蘭金澤,他前些日子收到霍青敏的來信,問了醉竹散的事情,要他順便查一查有沒有人在東齊買馬或者軍用的物品。他一見醉竹散那三字,就知道是他東齊的藥。再仔細去打探了一番,果然見到了有大周的人在東齊低調買馬的事,這便快馬加鞭的讓人送來了。
看完信。霍青敏喝了口濃茶,伏案寫了好幾封信,封好後交給了木槿,讓她分別寄出去。一定不要讓別人發現了。
木槿一看她這架勢就知道怕是有什麽要事了,也不多話,利索地出門去辦了。
而此時的朝堂上,眾大人正按序步入大殿。
沈定文與薛明誌排走在一起,一路雖沒有說些什麽,卻彼此心中都有些數。在殿中站定後,兩人眼神交匯。相互點了一下頭,很快又各自掉頭分開站開。
楊首輔與霍朗亦是對視點頭,然後靜靜地候著。
張青楊則站在最後邊,靜靜地聽著。
殿中靜謐無聲,不一會兒,就得一道尖細的嗓音高聲道:“皇上駕到——”
眾人看清上方與周昭帝一道來的是蕭祈寧時都有些詫異,但都很快掩飾了下去,紛紛拜倒下去,心中卻是如油炸開了鍋一般,紛紛揣測著即將要發生的事情。
“眾愛卿免禮。”周昭帝抬手,眾人起身,看清蕭祈寧身上竟是著了杏黃色朝服,再度愕然。
杏黃色的朝服,是太子才能穿的,皇上這是……
薛明誌皺著眉看了幾眼,又去看一旁一臉淡然的蕭祈瑜,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周昭帝站在上方,底下眾人神情各異,盡收眼底。他笑眯眯地掃視了一圈,朗聲道:“今日早朝,朕有要事要宣布。”說著朝李公公看了一眼。
李公公明白,欠身行了一禮,上前一步,從袖中摸出一卷黃絹,徐徐展開,麵向眾人朗聲道:“眾大人聽旨。”
大臣們聞又立即跪倒。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近日愈感身體不加,國事難顧,憂慮不矣,然國事不可一日不處置,唯有找了監國,代朕處理國事。而朕皇女蕭祈寧,人品貴重,勤政愛民,必能處理好國事,即日起,便任監國一職,欽此——”
聖旨念完,眾人訝然,大殿上一時鴉雀無聲。
楊首輔與霍朗十分詫異,雖說他們知道皇上喜歡長公主,可沒有想到皇上竟然是這意思!皇後娘娘不是還有晉王爺麽?怎麽就立公主為監國了?
最後麵的張青楊更是一時沒有回過神來,這公主做監國,以後還可能是……
薛明誌悄悄朝沈定文、李兆尹的方向望了一眼,眾人皆是蹙著眉頭,皇上竟然這麽快!
這時中書令站了出來,拱手道,“皇上請三思!”他拿著手板低頭道:“老臣鬥膽諫言,朝中既有這般多的優秀皇子,陛下為何要讓公主監國?”
周昭帝淡淡的掃了他一眼,緩緩道,“楊中書這是在懷疑朕的眼光?”
“微臣不敢!”楊中書將頭埋得更低,卻是繼續道,“隻是,長公主畢竟是女子,治國,實為不妥。”
周昭帝冷笑,“莫非,朕還要楊中書來教朕怎麽治國不成?”
“微臣不敢!”楊中書此時額頭已經冒汗,心中隻希望薛尚書快些出來替他說話才好。
“皇上,楊中書亦是為了大周著想,還請皇上息怒。”
薛明誌大步出列,一臉祥和的站在當中:“我大周從無讓女子監國的先例,陛下讓長公主監國,隻怕……民心不穩罷?”
沈定文見狀也出列附和道:“還請皇上三思,莫要動了國本。”
蕭祈寧在上邊卻是輕笑,一步一步的緩緩走下台階,走到他們麵前,幾人埋頭看著地上,就聽得她笑道,“我大周無女子監國的先例,隻是,眾大人都忘了先皇也是女子麽!”
即使再沒眼力的大臣也看出此時殿中火藥味十足。他們當中自然也有不少反對女子掌權的,可是皇上都已經這樣說了,進口一開,他們哪敢和薛尚書一般造次?
蕭祈寧在薛尚書麵前站定,笑著看向他:“照薛尚書這般說,先皇動搖了民心?”
薛明誌笑的祥和地看了她一眼,直起腰杆道:“微臣不是那個意思。”遂即又道,“先皇乃是上過戰場,平定過叛亂,亦是掌管過後宮,無論是閱曆還是經驗,長公主,隻怕不及先皇。”
蕭祈寧仍是笑,昂首盯著薛明誌,“莫非本公主未曾平定過東齊的入侵?莫非本公主未曾將長公主府治理好?莫非本公主未曾將洪災的事情處理好?本公主既能齊家、平天下,為何不能治國?”
“……”薛明誌被堵得的臉色鐵青一片,旁邊的沈定文卻是道,“公主畢竟是要嫁人的,而先皇則是文帝的發妻,自然不能比。”
“本公主隻是監國罷了,又不是即位女皇,沈尚書何以這般說?”又繞著沈定文踱步輕笑,“莫非在沈尚書心中,本公主竟是成了女皇的人選?”
沈定文臉色發青,不知該怎麽回她,隻甩了衣袖背對著她道,“微臣不是那意思。”
大殿上一時再次陷入寂靜,長公主這些話也不是不無道理,而薛尚書他們說的也對,皇子既在,為何要讓公主掌權?一時間,眾人都不知道此時究竟該作何應對了。
而周昭帝則仍是笑眯眯的看著下麵,不發一言。
這時,就聽得蕭祈涯掀衣擺跪下道,“皇上聖明,微臣參加監國大人。”
蕭祈涯這一聲叩拜如同清水滴入油鍋,在眾人耳中炸開,醍醐灌頂,稍微清醒的人立即紛紛拜倒在地,跟著蕭祈涯一道呼喊著。
沈定文尚在氣惱之中,忽然感覺臂彎一沉,身邊的薛明誌朝他搖了搖頭,掀起了衣袍還是跪了下去。
沈定文左右看了看,皺了皺眉,終究還是掀了衣擺拜倒在地。
一時間“參見監國大人”的聲音響徹大殿。
蕭祈寧的視線掃視了一圈,最後落在蕭祈涯的身上,眼中複雜,最終輕歎一口氣,朝周昭帝走了去,最後立在他身旁。
周昭帝見萬事都好了,這才開口道,“眾愛卿還有何事要稟?”
眾人自然不敢此時再亂開口,見無事,這才退了朝。
而下了朝後,不一會兒薛貴妃便得知了蕭祈寧成了監國的消息時,一時氣得怒砸東西,直至將她整個臥房的東西都砸的差不多,都還未消一口氣。
這時恰逢了沈若夢前來請安,得知了緣由後,忙進去拉著她道,“母妃,別因為別人傷了自己的身子。”
薛貴妃看著她一臉真心關心的模樣,心中稍稍好受,又感歎,為何自己那兒子竟還沒有兒媳婦貼心。
拉著沈若夢的手去了外邊坐下道,”我怎能不氣,瑜兒哪裏比不上她,竟讓她一個女子監國,成何體統!"”此事父親已於我說了,讓我多勸著母妃一些,他已於舅舅幫著王爺了,想必是已經找到解決的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