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灰蒙蒙,整個安國侯府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從外間遠遠望去,大門上安放著門阡,兩旁掛著白色的門幡,整個安國侯府哀樂低沉而緩慢的響著。
霍家眾親眷以及來客吊唁祭奠過老太爺與老夫人之後,便由霍青敏行跪拜致禮,待致完禮後,遂即於棺木後頭打碎大老爺與老夫人生前用過的一個飯碗,接著霍青敏扶著靈柩,在眾人的協助下把棺木移出靈棚。
棺木抬出靈堂後,便放到預先綁好的架子上,丫鬟小廝們早就在棺木前擺上供桌、供品,霍啟與霍朗上前扛著引魂幡,在鼓樂聲中繞棺木左轉三圈 ,右轉三圈,每轉一圈,就要澆奠一次。繞棺完畢,後麵便是升棺起靈。
見得這情況,霍青敏雙膝跪地,手捧燒紙錢的瓦盆,失聲痛哭,然後把瓦盆摔破在地,柳氏與徐氏亦是燒著紙錢痛哭不已。
哀樂混著裏間的哭聲,場麵著實淒涼哀慟。沈世卿亦是滿臉沉重,見霍青敏抱著棺材不讓走,忙拉著她勸了幾次,“讓逝者安息罷,若是老太爺與老夫人在泉下有知,也不希望你這般。”
霍青敏點頭,卻是心如刀絞,隔了許久這才同意讓人將棺木抬起。
待老太爺與老夫人的棺槨出了侯府向霍家寺廟去時,隻見一隊二三十個孝子賢孫穿著粗細不等的麻布、棉布、做的白色孝衣,滿街都是飛揚的紙錢,仿佛一個個無依無靠的孤獨靈魂。
霍青敏與霍青予毫無表情的端著排位在出殯隊伍最前麵開路,沿途早有安國侯府的人插放了“路旗”——指引死者亡魂;霍啟夫婦及霍朗夫婦則拋撒引路紙錢,以示買通沿路鬼魂。而傷痛不已的蕭祈寧則親自扛著引魂幡在棺木前麵,後麵跟著的則是坐著車轎的女眷和步行的親友。
走到人多處或大路口,有許多受了老太爺與老夫人恩惠的人家或是平日與老太爺老夫人交好的官場大人上來祭奠,又是停靈路祭,一路走走停停,待到了洛城門口。便是最後一個祭奠地。
楊詩詩以及楊老太爺一臉沉重的看著白衣素稿的一行人過來,憐惜的安慰了霍啟霍朗一陣,又去上前給老太爺老夫人燒紙。
“你這老頭子,竟是這麽不管不顧的跟著她去了。當初的玉門三公子,也隻孤零零的剩下我這個糟老頭了。”
楊老太爺一邊燒紙一邊回憶。還未說完。已是老淚縱橫了。
楊詩詩給跪下給老太爺老夫人磕頭,又安慰霍青敏節哀順變,說了兩句也覺得太過蒼白。最終隻握著霍青敏的手。而此時霍青敏卻像是一個木頭人一般,毫無生氣的捧著老太爺的靈位,淡淡的朝她感謝著。
而楊詩詩跪得久了,剛起身時,腿一個抽筋,竟是朝旁邊跌去。霍青敏眼尖,想要扶住,卻是不能丟下手裏的排位,伸出一隻手卻沒有抓住它。
幸得離楊詩詩不遠的張青楊眼疾手快。將她接住了,待她站立好了後,很快又閃到了人群中。
一切不過一瞬間,眾人倒也沒有多注意。
就在眾人都祭拜完畢,霍青敏等人將將要準備再次起靈時,身後卻突然傳來一個聲音。“等一下。”
霍青敏那個已經麻木的心,仿佛再次赫然被人摘去,她渾身輕顫著,再也挪不動腳步,她僵硬的轉過身來。強迫自己屏息靜氣,顫抖著,抬眼瞧去,果然是他。
原以為,她再見他時能夠做到坦然相對,她卻是太高估她自己了。
明明才隔了一年,她卻覺得她和他仿佛隔了一個輪回。
蕭祈瑜緩緩地出現在靈堂前,一如往日的眉目清俊,英氣挺撥,隻是當初清澈的雙眸已經隱含鋒棱,唇角緊抿,朝蕭祈寧以及霍啟拱手後,才慢慢道,“逝者已矣,還請節哀。”
霍啟鞠躬感謝,“多謝裕王爺。”
霍青敏看著蕭祈瑜,心中頗為複雜,百轉千腸,最後隻歎息了一句,最終掉過頭不去看他。
然而這時蕭祈瑜側著身子,就見一個白衣女子緩緩地從他身後走出,一頭青絲散散披在雙肩上,臉上半蒙著白色的紗巾,她明明隻露出兩隻無比美麗的眼睛,在眾人白色喪服的襯托下隻覺無無盡的溫柔高貴。
就聽得她柔柔的喚道,“王爺,讓我也給老侯爺老夫人祭拜一番罷。”
霍青敏隻覺得心在流血,但是她還是得堅強的麵對,遂挺直了腰杆抱著老太爺的排位接受了她的祭拜,這才平淡的朝她點頭,“多謝裕王妃。”
沈若夢朝她搖頭,“敏敏何必這樣說,我們是好姐妹,老侯爺與老夫人也是我的長輩,這是應該的。”
又好似想起了什麽似的,補充道,“對了,敏敏,我還未與晏瑾成親。待我們成親時,你要來才好。”
因老夫人是女帝親封的護國將軍,而老侯爺亦是女帝的得力大將,又是周昭帝的嶽父,兩人這番同時撒手而去,周昭帝便下旨廢朝五日,令所有大周臣民百日內日不得有紅事,所以本該大婚的蕭祈瑜與沈若夢便延遲了婚期。
霍青敏看著她忽然覺得很陌生,淡淡道,“裕王爺與裕王妃大婚時,青敏還在熱孝中,恐不能來。”她竟然能在她祖父祖母的出殯之日說出這些話,怎麽還能算是好姐妹。
沈若夢輕拍自己額頭,滿眼的歉意道,“對不起,敏敏。剛剛是我太過份了,今日是老侯爺與老夫人出殯的日子,我竟是說了這些該死的話,你不要怪我可好?”
霍青敏心中冷笑,“當初《女誡》、《女德》,詩書禮義都比她學得好的人,現在竟然忘了,也不想再耽擱了,點頭道,“以後王妃要交際的圈子可是王公貴族,可別輕易忘了才是。”
正想啟程了,就聽得身旁沈世卿道,“夫人,我們該啟程了。”
霍青敏點頭,看了一眼沈若夢身旁的蕭祈瑜,便讓人除去了棺罩,停下儀仗,霍家一幹至親家眷攜紙紮及祭品隨棺前往墳地。
蕭祈瑜看著一行人遠去,心卻是一直係在那抹挺直了腰杆的身影上,直到眾人消失了,這才長歎一口氣收回了目光。他總是覺得她熟悉,心中對她又是排斥又是親近,一靠近她,竟還會莫名的心痛。罷了,他已有最愛之人,不該胡想的。
到了霍家的寺廟,後院早巳打好穴,棺木卸下,下穴。兩人生蓋同被,死葬同穴,倒也是極幸運了。
晨昏之中,紙泊堆上煙霧繚繞,餘火燃燃,仿佛纏繞了許多對親人的不舍與眷戀。霍青敏呆呆的拿著手裏的香紙,在風中站了許久許久,青灰色的天空壓的極低,她閉了眼,這個世間,再沒有人那般愛她了……
淅瀝瀝的秋雨落了下來,沈世卿連忙上前用衣袖遮在她的頭頂,歎息一般的道:“敏兒,節哀順變,在怎麽,你也要為然然和安國侯府想想。”
霍青敏回頭,見所有的親人都擔憂的看著自己,點頭,跪下朝老太爺與老夫人的墳墓磕了頭,這才轉身朝霍啟她們走去。
從今以後她再不是一個柔弱的女子了,她是背負了祖父祖母希望的接班人。就算是心如死灰,她也不能落下半滴眼淚。她要證明祖母當初所言,女子照樣頂半個天。
沈世卿看著她的神色暗暗焦急,但也無可奈何,隻好靜靜地在一旁陪著她。
直到黑暗再次來臨,天地被一片稀裏嘩啦的雨水洗禮,霍青敏仍舊是保持著平靜而安穩的樣子,沒有任何哀慟的舉動,再也不曾落下半滴眼淚。
沈世卿負手立在窗前,偶爾轉身看一眼書桌前坐著的人,無聲歎息。
房間裏沒有點燈火,整個書房都被湮沒在昏暗裏。她從回來後就開始找來了府裏的管家,開始接手安國侯府的事務,甚至還讓木槿給她準備官服,她四日後要孫呈祖業。此時她的肩背挺得筆直,而從她他的方向看過去,她的背影卻是透著無比的悲涼,讓人看了心酸。
“敏兒……”沈世卿終於看不下去,走了過去,語氣微帶著些許的哽咽與哀求:“我知道你現在心裏難受,實在受不住,像昨日一樣哭一場也是好的,別憋著……”他寧願她哭的像個孩子,也不願意她這樣故作堅強。
霍青敏微微側頭,朦朧的黑暗中,側臉被勾勒出一道灰堅毅的弧度,就聽得她緩緩道,“就算我哭一輩子,也改變不了什麽。我哭就能讓祖父祖母活過來麽?我哭就能讓蕭祈瑜恢複記憶麽?我哭就能讓安國侯府在朝廷不倒麽?”
不能!她以後再也不哭了,她要保護自己的家人,就不能掉一滴眼淚。
“敏兒……”
沈世卿從背後環抱著她的肩膀,柔聲道,“隻要我還在你身旁一日,你就可以放心的哭,有我,可以與你一起撐起這片天。”
霍青敏沉默的閉上眼睛,沈世卿卻是感覺到,有液體滑落在他的手背上,灼燒進了他的心裏。
霍家眾親眷以及來客吊唁祭奠過老太爺與老夫人之後,便由霍青敏行跪拜致禮,待致完禮後,遂即於棺木後頭打碎大老爺與老夫人生前用過的一個飯碗,接著霍青敏扶著靈柩,在眾人的協助下把棺木移出靈棚。
棺木抬出靈堂後,便放到預先綁好的架子上,丫鬟小廝們早就在棺木前擺上供桌、供品,霍啟與霍朗上前扛著引魂幡,在鼓樂聲中繞棺木左轉三圈 ,右轉三圈,每轉一圈,就要澆奠一次。繞棺完畢,後麵便是升棺起靈。
見得這情況,霍青敏雙膝跪地,手捧燒紙錢的瓦盆,失聲痛哭,然後把瓦盆摔破在地,柳氏與徐氏亦是燒著紙錢痛哭不已。
哀樂混著裏間的哭聲,場麵著實淒涼哀慟。沈世卿亦是滿臉沉重,見霍青敏抱著棺材不讓走,忙拉著她勸了幾次,“讓逝者安息罷,若是老太爺與老夫人在泉下有知,也不希望你這般。”
霍青敏點頭,卻是心如刀絞,隔了許久這才同意讓人將棺木抬起。
待老太爺與老夫人的棺槨出了侯府向霍家寺廟去時,隻見一隊二三十個孝子賢孫穿著粗細不等的麻布、棉布、做的白色孝衣,滿街都是飛揚的紙錢,仿佛一個個無依無靠的孤獨靈魂。
霍青敏與霍青予毫無表情的端著排位在出殯隊伍最前麵開路,沿途早有安國侯府的人插放了“路旗”——指引死者亡魂;霍啟夫婦及霍朗夫婦則拋撒引路紙錢,以示買通沿路鬼魂。而傷痛不已的蕭祈寧則親自扛著引魂幡在棺木前麵,後麵跟著的則是坐著車轎的女眷和步行的親友。
走到人多處或大路口,有許多受了老太爺與老夫人恩惠的人家或是平日與老太爺老夫人交好的官場大人上來祭奠,又是停靈路祭,一路走走停停,待到了洛城門口。便是最後一個祭奠地。
楊詩詩以及楊老太爺一臉沉重的看著白衣素稿的一行人過來,憐惜的安慰了霍啟霍朗一陣,又去上前給老太爺老夫人燒紙。
“你這老頭子,竟是這麽不管不顧的跟著她去了。當初的玉門三公子,也隻孤零零的剩下我這個糟老頭了。”
楊老太爺一邊燒紙一邊回憶。還未說完。已是老淚縱橫了。
楊詩詩給跪下給老太爺老夫人磕頭,又安慰霍青敏節哀順變,說了兩句也覺得太過蒼白。最終隻握著霍青敏的手。而此時霍青敏卻像是一個木頭人一般,毫無生氣的捧著老太爺的靈位,淡淡的朝她感謝著。
而楊詩詩跪得久了,剛起身時,腿一個抽筋,竟是朝旁邊跌去。霍青敏眼尖,想要扶住,卻是不能丟下手裏的排位,伸出一隻手卻沒有抓住它。
幸得離楊詩詩不遠的張青楊眼疾手快。將她接住了,待她站立好了後,很快又閃到了人群中。
一切不過一瞬間,眾人倒也沒有多注意。
就在眾人都祭拜完畢,霍青敏等人將將要準備再次起靈時,身後卻突然傳來一個聲音。“等一下。”
霍青敏那個已經麻木的心,仿佛再次赫然被人摘去,她渾身輕顫著,再也挪不動腳步,她僵硬的轉過身來。強迫自己屏息靜氣,顫抖著,抬眼瞧去,果然是他。
原以為,她再見他時能夠做到坦然相對,她卻是太高估她自己了。
明明才隔了一年,她卻覺得她和他仿佛隔了一個輪回。
蕭祈瑜緩緩地出現在靈堂前,一如往日的眉目清俊,英氣挺撥,隻是當初清澈的雙眸已經隱含鋒棱,唇角緊抿,朝蕭祈寧以及霍啟拱手後,才慢慢道,“逝者已矣,還請節哀。”
霍啟鞠躬感謝,“多謝裕王爺。”
霍青敏看著蕭祈瑜,心中頗為複雜,百轉千腸,最後隻歎息了一句,最終掉過頭不去看他。
然而這時蕭祈瑜側著身子,就見一個白衣女子緩緩地從他身後走出,一頭青絲散散披在雙肩上,臉上半蒙著白色的紗巾,她明明隻露出兩隻無比美麗的眼睛,在眾人白色喪服的襯托下隻覺無無盡的溫柔高貴。
就聽得她柔柔的喚道,“王爺,讓我也給老侯爺老夫人祭拜一番罷。”
霍青敏隻覺得心在流血,但是她還是得堅強的麵對,遂挺直了腰杆抱著老太爺的排位接受了她的祭拜,這才平淡的朝她點頭,“多謝裕王妃。”
沈若夢朝她搖頭,“敏敏何必這樣說,我們是好姐妹,老侯爺與老夫人也是我的長輩,這是應該的。”
又好似想起了什麽似的,補充道,“對了,敏敏,我還未與晏瑾成親。待我們成親時,你要來才好。”
因老夫人是女帝親封的護國將軍,而老侯爺亦是女帝的得力大將,又是周昭帝的嶽父,兩人這番同時撒手而去,周昭帝便下旨廢朝五日,令所有大周臣民百日內日不得有紅事,所以本該大婚的蕭祈瑜與沈若夢便延遲了婚期。
霍青敏看著她忽然覺得很陌生,淡淡道,“裕王爺與裕王妃大婚時,青敏還在熱孝中,恐不能來。”她竟然能在她祖父祖母的出殯之日說出這些話,怎麽還能算是好姐妹。
沈若夢輕拍自己額頭,滿眼的歉意道,“對不起,敏敏。剛剛是我太過份了,今日是老侯爺與老夫人出殯的日子,我竟是說了這些該死的話,你不要怪我可好?”
霍青敏心中冷笑,“當初《女誡》、《女德》,詩書禮義都比她學得好的人,現在竟然忘了,也不想再耽擱了,點頭道,“以後王妃要交際的圈子可是王公貴族,可別輕易忘了才是。”
正想啟程了,就聽得身旁沈世卿道,“夫人,我們該啟程了。”
霍青敏點頭,看了一眼沈若夢身旁的蕭祈瑜,便讓人除去了棺罩,停下儀仗,霍家一幹至親家眷攜紙紮及祭品隨棺前往墳地。
蕭祈瑜看著一行人遠去,心卻是一直係在那抹挺直了腰杆的身影上,直到眾人消失了,這才長歎一口氣收回了目光。他總是覺得她熟悉,心中對她又是排斥又是親近,一靠近她,竟還會莫名的心痛。罷了,他已有最愛之人,不該胡想的。
到了霍家的寺廟,後院早巳打好穴,棺木卸下,下穴。兩人生蓋同被,死葬同穴,倒也是極幸運了。
晨昏之中,紙泊堆上煙霧繚繞,餘火燃燃,仿佛纏繞了許多對親人的不舍與眷戀。霍青敏呆呆的拿著手裏的香紙,在風中站了許久許久,青灰色的天空壓的極低,她閉了眼,這個世間,再沒有人那般愛她了……
淅瀝瀝的秋雨落了下來,沈世卿連忙上前用衣袖遮在她的頭頂,歎息一般的道:“敏兒,節哀順變,在怎麽,你也要為然然和安國侯府想想。”
霍青敏回頭,見所有的親人都擔憂的看著自己,點頭,跪下朝老太爺與老夫人的墳墓磕了頭,這才轉身朝霍啟她們走去。
從今以後她再不是一個柔弱的女子了,她是背負了祖父祖母希望的接班人。就算是心如死灰,她也不能落下半滴眼淚。她要證明祖母當初所言,女子照樣頂半個天。
沈世卿看著她的神色暗暗焦急,但也無可奈何,隻好靜靜地在一旁陪著她。
直到黑暗再次來臨,天地被一片稀裏嘩啦的雨水洗禮,霍青敏仍舊是保持著平靜而安穩的樣子,沒有任何哀慟的舉動,再也不曾落下半滴眼淚。
沈世卿負手立在窗前,偶爾轉身看一眼書桌前坐著的人,無聲歎息。
房間裏沒有點燈火,整個書房都被湮沒在昏暗裏。她從回來後就開始找來了府裏的管家,開始接手安國侯府的事務,甚至還讓木槿給她準備官服,她四日後要孫呈祖業。此時她的肩背挺得筆直,而從她他的方向看過去,她的背影卻是透著無比的悲涼,讓人看了心酸。
“敏兒……”沈世卿終於看不下去,走了過去,語氣微帶著些許的哽咽與哀求:“我知道你現在心裏難受,實在受不住,像昨日一樣哭一場也是好的,別憋著……”他寧願她哭的像個孩子,也不願意她這樣故作堅強。
霍青敏微微側頭,朦朧的黑暗中,側臉被勾勒出一道灰堅毅的弧度,就聽得她緩緩道,“就算我哭一輩子,也改變不了什麽。我哭就能讓祖父祖母活過來麽?我哭就能讓蕭祈瑜恢複記憶麽?我哭就能讓安國侯府在朝廷不倒麽?”
不能!她以後再也不哭了,她要保護自己的家人,就不能掉一滴眼淚。
“敏兒……”
沈世卿從背後環抱著她的肩膀,柔聲道,“隻要我還在你身旁一日,你就可以放心的哭,有我,可以與你一起撐起這片天。”
霍青敏沉默的閉上眼睛,沈世卿卻是感覺到,有液體滑落在他的手背上,灼燒進了他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