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汝愚見群臣大都同意,心中一喜,便大聲道:“既然大家一致認同,咱們便聯名上書,請皇後允許皇太子即位,主持國喪。睍蓴璩傷”眾臣苦無紙筆,趙汝愚正要派人去尋,韓佗胄忽越眾而出,舉了一方布帛,道:“便寫在這上麵。”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無一人願意帶頭簽名。靜場片刻,老臣京鏜率先上前,咬破中指,在帛書上寫下了自家姓名。趙汝愚見京鏜打了頭陣,亦咬破手指,於後寫了。接著留正、葉適、史彌遠、韓佗胄等人也都先後寫上了自己姓名。待眾人寫完,趙汝愚捧了血書,遞於韓佗胄,道:“你是太子妃的叔父,由你出麵最合適不過。咱們這便去請皇後懿旨。”韓佗胄正中下懷,更不推辭,當即伸手接過,道:“下官一人前去似不太恰當,還需請留丞相、趙大人、葉大人陪下官一同前往。”到了這等地步,留正也隻有同意。於是四人複聯袂往延和殿走去。
待到了延和殿,光宗卻已奔的不知去向,隻李皇後一人獨自坐了垂淚。四人跨進殿門,一聲不出,齊刷刷地在李皇後麵前跪了,將血書高高托起。李皇後見了大驚,失聲道:“你們這是做什麽?”韓佗胄雙目含淚,將額頭在鋪地的青磚上碰了一碰,泣道:“皇上的病況一直不見愈可,太上皇已故去數日,皇上一直不去主持喪事,朝中已然一片大亂。現群臣已一致認同應由皇太子出來主事,求皇後恩準!”說罷號啕大哭,聲淚俱下。趙汝愚聽韓佗胄將事由全推在朝臣們身上,自家倒撇得幹幹淨淨,心甚不悅,大聲道?“皇後陛下,百官在重華宮外跪了兩天兩夜,已有多人暈去,再這麽下去,非鬧出人命來不可!而且不久之後,西夏、大理、金國、高麗等必將派遣使臣前來吊喪,如果得知聖上有恙在身,勢將蠢蠢欲動。聖上難以理事,諸國再乘虛而入,我朝的數百年基業,必將毀於一旦啊!是以請皇後早下決心,讓太子殿下登位主事,方可定此亂局。”
李皇後早已經六神無主,再聽了這兩人的話,不由得悲從中來,遂放聲大哭道:“皇上啊皇上!你怎麽就偏偏得了這個病呢?這可叫我怎麽辦呐?”四人低頭不語,心中均道:“皇上的病還不是給你嚇出來的,現下又怪的誰來?”過了許久,韓佗胄見李皇後兀自不肯收聲,便開口勸道:“皇後娘娘,請暫且節哀。皇上雖然有恙在身,但假以時日,再細心加以調理,必能痊愈。現下請太子登基主喪才是首要之急。”趙汝愚也附和道:“是啊,請皇後早下決心。”李皇後對政事一竅不通,所長者隻悍妒過人而已,見二人苦苦相逼,胸中愈加亂成一團,一味掩了麵隻是痛哭。
葉適與留正自進殿來便一直沒有開口,此刻見再不插話,日後於新皇麵前須不好看,便各自勸了兩句。葉適伏地頓首,道:“皇後娘娘,太子乃國之儲君,承襲皇位,亦屬意料中事。現皇上龍體違和,無法理事,由太子即位,亦在情理之中。何況日後再無政事勞心,於皇上的病況委實大有益助,望皇後三思之。”留正道:“現在壽皇駕崩的消息已經傳遍京師。百姓見久不發喪,勢將起疑,恐久而生亂。況且太上皇辭世,喪禮必須由皇上親自主持,否則無法成禮。群臣也是迫於無奈,才想到由太子登基主喪,請皇後恩準。”不料留正話音剛落,便聽得身後有人大聲喝道:“留正,你要逼朕退位麽?”眾人愕然回顧,卻是宋光宗橫眉怒目地立在殿門外。
光宗在宮內兜了數圈,又迷迷糊糊地轉回了延和殿,卻剛巧聽到了留正之言,立時便勃然大怒,氣得口歪眼斜。幾步跨到留正麵前,戟指怒道:“枉朕對你一片苦心,提拔你做丞相,將國家大事盡委於你。沒想到你竟然帶人來逼朕退位,真乃狼子野心!你就是這樣報答朕對你的恩典麽?”留正心下大駭,伏在地上,叩頭如搗蒜,心中暗暗叫苦道:“怎麽會這般巧法,他竟在這個當口清醒了過來,我這不是倒足了大黴麽!”光宗指著留正的鼻子,破口罵道:“混帳東西!大膽的狗才!朕要發配你到吳節度軍中效力,看你還敢在朕麵前指手畫腳!”趙如愚見留正渾身亂抖,已經口不能言,便向前膝行幾步,從容對道:“聖上息怒。百官在重華宮外跪候聖上駕臨,然聖上久而不至,已有多人不支暈去,喪禮無法進行,中外群情洶湧。百官恐將引起動/亂,不得已才推舉臣等來請皇後懿旨,並非留丞相一人之過。”光宗卻聽也不聽,兀自暴跳如雷,喝道:“取天子劍,朕要親手誅了這個逆賊!”留正聽了這話,登時魂飛天外,隻怕這個瘋瘋癲癲的皇帝真個取劍來刺,那豈不要了自家老命!韓佗胄與葉適急忙上前,左右抱住光宗雙腿,叫道:“使不得!萬萬使不得!”沒想到平時手無縛雞之力的光宗此時竟然力大無比,雙手一分,便將二人甩出了老遠,看看太監宮女們都已嚇得遠遠跑開,殿內又無就手家什,便伸手在案頭抓起一方玉石鎮紙,奔過去砸打留正。
留正惶恐之下,已再也顧不得什麽〝腹有山河之廣,胸有城府之深。〞的丞相風度,雙手抱頭,急步逃開。口中兀自叫道:“聖上手下留情,手下留情!”趙如愚等三人慌慌張張地上前阻攔,卻都給光宗一把推開。說是遲,那是快,轉眼間,二人已在殿內奔了數圈。李皇後呆呆地瞧著眼前這場鬧劇,啼笑皆非。過了片刻,方搖頭歎道:“這般情形,還像個什麽皇帝!”咬了咬牙,站起身來,攔在光宗麵前,厲聲喝道:“站住!把鎮紙放下!”光宗雖然瘋癲,可對李皇後尚存有幾分畏懼,聞言立時收住了腳步,把鎮紙丟在了地上。
李皇後揩了揩麵上淚痕,召進數名小太監,道:“扶聖上……扶太上皇到景靈宮安歇,好生伺候著,不可令他再次外出,免得累壞了身子。”這時光宗倒也聽話,任由兩名小太監架著,一聲不吭地出殿去了。趙汝愚等人對望一眼,知道李皇後此言一出,便等於是認同了,胸中的一塊大石登時落下。四人走到李皇後麵前,先後跪倒,道:“請皇太後發旨。”李皇後喚過兩名貼身侍女,令鋪紙研墨。由趙汝愚執筆,李後口述了旨意,寫罷再親自用了璽,交於趙汝愚。
待到了延和殿,光宗卻已奔的不知去向,隻李皇後一人獨自坐了垂淚。四人跨進殿門,一聲不出,齊刷刷地在李皇後麵前跪了,將血書高高托起。李皇後見了大驚,失聲道:“你們這是做什麽?”韓佗胄雙目含淚,將額頭在鋪地的青磚上碰了一碰,泣道:“皇上的病況一直不見愈可,太上皇已故去數日,皇上一直不去主持喪事,朝中已然一片大亂。現群臣已一致認同應由皇太子出來主事,求皇後恩準!”說罷號啕大哭,聲淚俱下。趙汝愚聽韓佗胄將事由全推在朝臣們身上,自家倒撇得幹幹淨淨,心甚不悅,大聲道?“皇後陛下,百官在重華宮外跪了兩天兩夜,已有多人暈去,再這麽下去,非鬧出人命來不可!而且不久之後,西夏、大理、金國、高麗等必將派遣使臣前來吊喪,如果得知聖上有恙在身,勢將蠢蠢欲動。聖上難以理事,諸國再乘虛而入,我朝的數百年基業,必將毀於一旦啊!是以請皇後早下決心,讓太子殿下登位主事,方可定此亂局。”
李皇後早已經六神無主,再聽了這兩人的話,不由得悲從中來,遂放聲大哭道:“皇上啊皇上!你怎麽就偏偏得了這個病呢?這可叫我怎麽辦呐?”四人低頭不語,心中均道:“皇上的病還不是給你嚇出來的,現下又怪的誰來?”過了許久,韓佗胄見李皇後兀自不肯收聲,便開口勸道:“皇後娘娘,請暫且節哀。皇上雖然有恙在身,但假以時日,再細心加以調理,必能痊愈。現下請太子登基主喪才是首要之急。”趙汝愚也附和道:“是啊,請皇後早下決心。”李皇後對政事一竅不通,所長者隻悍妒過人而已,見二人苦苦相逼,胸中愈加亂成一團,一味掩了麵隻是痛哭。
葉適與留正自進殿來便一直沒有開口,此刻見再不插話,日後於新皇麵前須不好看,便各自勸了兩句。葉適伏地頓首,道:“皇後娘娘,太子乃國之儲君,承襲皇位,亦屬意料中事。現皇上龍體違和,無法理事,由太子即位,亦在情理之中。何況日後再無政事勞心,於皇上的病況委實大有益助,望皇後三思之。”留正道:“現在壽皇駕崩的消息已經傳遍京師。百姓見久不發喪,勢將起疑,恐久而生亂。況且太上皇辭世,喪禮必須由皇上親自主持,否則無法成禮。群臣也是迫於無奈,才想到由太子登基主喪,請皇後恩準。”不料留正話音剛落,便聽得身後有人大聲喝道:“留正,你要逼朕退位麽?”眾人愕然回顧,卻是宋光宗橫眉怒目地立在殿門外。
光宗在宮內兜了數圈,又迷迷糊糊地轉回了延和殿,卻剛巧聽到了留正之言,立時便勃然大怒,氣得口歪眼斜。幾步跨到留正麵前,戟指怒道:“枉朕對你一片苦心,提拔你做丞相,將國家大事盡委於你。沒想到你竟然帶人來逼朕退位,真乃狼子野心!你就是這樣報答朕對你的恩典麽?”留正心下大駭,伏在地上,叩頭如搗蒜,心中暗暗叫苦道:“怎麽會這般巧法,他竟在這個當口清醒了過來,我這不是倒足了大黴麽!”光宗指著留正的鼻子,破口罵道:“混帳東西!大膽的狗才!朕要發配你到吳節度軍中效力,看你還敢在朕麵前指手畫腳!”趙如愚見留正渾身亂抖,已經口不能言,便向前膝行幾步,從容對道:“聖上息怒。百官在重華宮外跪候聖上駕臨,然聖上久而不至,已有多人不支暈去,喪禮無法進行,中外群情洶湧。百官恐將引起動/亂,不得已才推舉臣等來請皇後懿旨,並非留丞相一人之過。”光宗卻聽也不聽,兀自暴跳如雷,喝道:“取天子劍,朕要親手誅了這個逆賊!”留正聽了這話,登時魂飛天外,隻怕這個瘋瘋癲癲的皇帝真個取劍來刺,那豈不要了自家老命!韓佗胄與葉適急忙上前,左右抱住光宗雙腿,叫道:“使不得!萬萬使不得!”沒想到平時手無縛雞之力的光宗此時竟然力大無比,雙手一分,便將二人甩出了老遠,看看太監宮女們都已嚇得遠遠跑開,殿內又無就手家什,便伸手在案頭抓起一方玉石鎮紙,奔過去砸打留正。
留正惶恐之下,已再也顧不得什麽〝腹有山河之廣,胸有城府之深。〞的丞相風度,雙手抱頭,急步逃開。口中兀自叫道:“聖上手下留情,手下留情!”趙如愚等三人慌慌張張地上前阻攔,卻都給光宗一把推開。說是遲,那是快,轉眼間,二人已在殿內奔了數圈。李皇後呆呆地瞧著眼前這場鬧劇,啼笑皆非。過了片刻,方搖頭歎道:“這般情形,還像個什麽皇帝!”咬了咬牙,站起身來,攔在光宗麵前,厲聲喝道:“站住!把鎮紙放下!”光宗雖然瘋癲,可對李皇後尚存有幾分畏懼,聞言立時收住了腳步,把鎮紙丟在了地上。
李皇後揩了揩麵上淚痕,召進數名小太監,道:“扶聖上……扶太上皇到景靈宮安歇,好生伺候著,不可令他再次外出,免得累壞了身子。”這時光宗倒也聽話,任由兩名小太監架著,一聲不吭地出殿去了。趙汝愚等人對望一眼,知道李皇後此言一出,便等於是認同了,胸中的一塊大石登時落下。四人走到李皇後麵前,先後跪倒,道:“請皇太後發旨。”李皇後喚過兩名貼身侍女,令鋪紙研墨。由趙汝愚執筆,李後口述了旨意,寫罷再親自用了璽,交於趙汝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