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組織春耕的同時,馬林並未停止向紐卡斯爾運送軍隊的活動。丹麥海盜已經受雇於馬林,在英格蘭東南沿海發起襲擊,並吸引了英格蘭海軍的注意力。而馬林麾下的船隻,也開始悄悄地在北海上繞圈子,然後把士兵運往紐卡斯爾。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事實上,馬林是完全可以把這準備運往英格蘭的兩萬大軍暫時投入到春耕中去的。畢竟,這些戰士們,都是農民子弟,都會耕地幹農活。


    但是,奪取英格蘭的行動非常重要。所以,馬林忍住了這個誘惑,堅持把那2萬大軍,分批運往紐卡斯爾。


    因為,在馬林看來,現在自己手裏糧食多得吃不完,也難以賣掉,都被迫釀酒銷售了。所以,新到手的三個省的春耕的問題,也不是那麽急迫。大不了,少收一些糧食唄。


    而且,因為去年底這三個省剛到手不久,馬林甚至還沒來得及在西弗裏斯蘭省、不萊梅省和日德蘭省這三個新省份建立大規模的肥料加工場。沒有足夠的肥料,即使春耕把那些新到手的土地都給耕作了,收益也不會高。


    所以,暫時放棄今年的春耕,先建設肥料加工場,倒是變得從容不迫了。畢竟,時間上現在很充裕了。


    肥料加工場的關鍵就是居民糞便的統一收集和處理——這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把糞便的臭味消散掉,並做成味道不大的肥料餅。然後,碾碎了,再添加從西撒哈拉運回來的磷礦石粉末和從哈茨山脈運回來的鉀鹽……這樣,一種包含了氮肥(糞便)、磷肥(磷礦石粉)和鉀肥(鉀鹽)這三大主要肥料的混合肥料,就這麽誕生了……


    使用這三大主要肥料都齊全的混合肥料,可以使得黑麥畝產增加到四五百磅一畝,完全歐洲原始的耕種方式。


    而且,馬林主持的春耕,並不是那麽簡單的。傳統的日耳曼式的春耕,不過是用輕犁或幾匹馬一起拉的薩克森重犁,把土地犁一遍,鬆鬆土,然後撒上黑麥種子……之後,澆點水,就OK了……


    若是在大河邊的上等水澆地,也許還可以用水車(歐洲水車技術蠻先進的)好好地灌溉一下。但若是離河邊遠的地方,那就靠天吃飯了……農奴們最多在撒下黑麥種子的當天,挑天水撒一下。接下來,就不管了……


    好在黑麥生命力和野草一樣頑強,可以不死小強般地挺過來。若是需水量大的小麥,離河遠的地方是不可能種植的。


    所以,在目前的德意誌地區,黑麥才是主流。而小麥,即使再溫暖的南方,也主要是生長在河穀中的大河邊的水澆地。因為,水車可以提供足夠的灌溉用水……


    但大河邊的水澆地多精貴和稀少啊?所以,德意誌地區小麥種植量很少。價格上,也是黑麥的5倍。意大利南部地區因為引進了阿拉伯人的溝渠灌溉技術,所以小麥種植麵積多點。完善的灌溉係統,和肥沃的火山灰土壤,使得意大利南部地區成了歐洲人眼中的黃金地區。而西西裏島,因為盛產製作意大利麵所專用的杜蘭小麥,被歐洲人譽為“金盆地”……


    馬林要在新到手的三個省份的土地上種地,可沒那麽簡單。除了需要用到集齊了三大肥料的混合肥料,馬林還需要在田畝中開挖大量的溝渠和墒溝,用以引水灌溉。


    溝渠是引水的主幹道,而墒溝,則是麥田漫灌的關鍵。在麥田中,每隔幾米,就會有一個淺淺的墒溝。灌溉的時候,水流流入墒溝裏,因為每個田壟之間的墒溝隻間隔幾米,所以,引入墒溝的灌溉水,可以滲透到麥子的根係,讓其喝飽水。當然,灌溉的最關鍵,其實就是麥子剛種下去的時候,那時候需水量最大。隻有濕度足夠大,麥子才能更好地發芽成長……


    黑麥雖然沒小麥那樣嬌貴,需水量不大。但是,若是有足夠的灌溉水,也是能促進產量的提高的。


    隻是,這種灌溉技術雖然現今,可惜需要開挖大量的溝渠和墒溝,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馬林現在就算有足夠的勞動力去開發那三個新省份,也來不及開挖溝渠和墒溝。


    反倒是,有了這一年的時間緩衝後,在春耕結束後到秋收的這幾個月的時間裏,馬林完全可以組織老省份那些閑下來的壯年勞動力,去三個新的省份開挖溝渠和墒溝。到了明年春天的時候,新的溝渠和墒溝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加上肥料加工廠也能夠大量提供混合肥料了,不增產就有鬼了……


    上輩子的時候,馬林的父親就告訴過馬林——在沒有挖掘機的年代,建國後,國家多次組織農民,利用農閑時節(主要是冬天),集中搞農業“大會戰”,專門趁著這個時候挖溝開渠,以方便灌溉。這種挖溝開渠的“會戰”,在馬林老家那邊,又叫“挑大勤”,屬於勞動強度極大的活動,一般都隻征發男子。之所以叫“挑大勤”,是因為挖河時,泥土都是放在籮筐裏,讓漢子們挑著,爬上河堤的。所以,叫“挑”大勤。至於勤字,意思就是出勤的意思。因為,那個年代是工分製度,出勤計算工分。挖河屬於出大力的事情,所以叫大勤。而泥土全是靠人力挑上河堤的,因此也叫“挑大勤”……


    在沒有挖掘機和渣土車的年代,所有灌溉河,基本都是靠“挑大勤”挖出來的。而馬林上輩子所在的江淮地區,因為一年兩熟,稻麥輪播,所以,隻有冬天才算農閑十分。而“挑大勤”,也一般在冬天組織。據說,“挑大勤”特別辛苦。農民伯伯們在寒冬臘月那樣的寒冷氣候裏,因為勞動強度太大,渾身冒汗,很多人棉衣都脫掉了,隻穿著單衣挑土。而且,在這個時候,漢子們特別能吃,一人吃上幾大碗飯,都是正常的。因為,他們消耗也極大。加上當時缺少肉食和油水,沒有幾碗糙米飯墊底,根本持續不下去……


    馬林想要把北海大公國的土地好好開發利用起來,就離不開這種“挑大勤”的模式。為啥?因為隻有這種組織了大量勞動力的“挑大勤”,才能夠做到挖溝開渠。若是平時,哪戶農民沒事挖一條河的?即使一個莊園,也辦不到。所以,挖灌溉河這樣的大事,必須由官方組織,才能夠辦得到。當然,挖灌溉小溝和墒溝這樣的事情,難度不大,各個莊園自身組織勞動力,就能辦到。


    當然,組織“挑大勤”挖灌溉河,必須給勞動力提供足夠的食物,比平時超過很多的食物。否則,青壯男子也受不了。隋煬帝挖大運河為什麽死那麽多人?不是沒給吃的,而是給的量少了。挖運河的時候,勞動力的食量是平時的幾倍,如果隻給平時窩在家裏不動時的食物的量,小半天就耗光了能量了。


    而後,那些監工們不懂,以為農夫在偷懶——實際上他們是耗盡了能量了,你鞭子抽也沒用……


    沒有提供加倍的食物,加上監工的逼迫,開挖大運河才會死那麽多人。或者說,這是一種外行人搞出的失誤也說不定。畢竟,沒人願意在挖河時死那麽多人。馬林估摸著,估計是哪個不懂行的文官糧食撥給的少了,不夠消耗,才死了那麽多人……畢竟,開挖大運河實在溫帶地區,沒有開挖巴拿馬運河那麽惡劣的氣候環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皇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上老牛並收藏歐皇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