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胤禛正要離開,一直不曾作聲的淩若忽然欠身道:“臣妾有事要說,請皇上暫且留步。”
胤禛依言停下腳步,溫聲道:“熹妃有什麽話盡管說就是。”
瓜爾佳氏心中一跳,猜到了淩若想說什麽,連忙上前扯了扯她的袖子,小聲道:“妹妹,現在並不適宜提這事,還是晚些再說。”
淩若沒有理會她的勸說,徑直道:“剛才皇後娘娘說逝者已矣,生者就算再傷心也不能令逝者重生,臣妾很是認同;但若是因為不曾查清楚真相,致使死者走得不明不白,那麽不論對生者還是死者,都是一種傷害。”
胤禛眼皮微跳,道:“熹妃覺得什麽不清楚?”
在那拉氏與弘時的注視下,淩若緩緩吐出四個字,“弘曆的死!”
誰都沒想到她會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來,均是一臉詫異,當中又以那拉氏與弘時驚意最盛,前者猶豫了一下道:“已經查實是那些發瘋的連江縣百姓害死了四阿哥,還有什麽事情不清楚?”
淩若神色淡然地道:“這一點臣妾也知道,但總覺得事情還有些不清不楚,所以臣妾想再問一遍二阿哥關於當時的情況,不知二阿哥是否方便?”
那拉氏自然不願就此事多提,以免弘時露出馬腳,可是淩若這麽說了,她也不好直接反對,隻得迂回道:“弘時才剛回來,這些事還是等過幾日再說吧。”
淩若麵無表情地道:“可是臣妾現在就想聽,二阿哥雖然趕路辛苦,但應該不至於連說件事也困難。”
不等那拉氏再說,胤禛已經道:“弘時,朕之前是看林學禮奏報知道的,你既是回來了,就親口說一遍給朕聽。”
“是。”弘時偷偷瞥了那拉氏一眼後,忍著心下的不安將事先編排好的說詞講了出來,與林學禮奏報上的說詞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出入。
淩若一直認真聽著,待他說完後道:“林學禮不過是一個文官,可說手無縛雞之力,為何他能逃得掉,你們兩個學過武的阿哥卻逃不掉?”
“當時兆惠他們是想護著弘曆……不,太子爺先走的。”弘時改了稱呼後繼續道:“但太子不想留下我與林大人,所以拉著我們一起後,可是後來的情況越來越不利,無奈之下,隻能讓林大人先走,我與太子爺留下抵擋。”
淩若狐疑地盯著他道:“你說他們有很多人是不是?”
“是。”弘時話音剛落,淩若便追問道:“既是有那麽多人,為何看到林學禮逃走,卻不派出一部份人去追,由著他逃走?”
弘時沒想到淩若如此細心,連這麽一點小事也看出了問題,強自鎮定道:“那些村民一個個看起來跟瘋子一樣,無法用正常人的思維去衡量他們,或許他們根本就沒想到娘娘提的這一點。”
“他們既然知道在抓了你們之後,派人看守,應該不至於如此無腦,是否有什麽事是二阿哥你沒注意到的?還有,二阿哥你被抓了之後,真的認不出關押你與弘曆的地方嗎?”
弘時額角微微見汗,低著頭道:“他們將我與太子爺關在一間黑漆漆的屋子裏,實在認不出那是什麽地方,否則我必會告訴林大人,讓他派人去救太子爺,要是當時去了,太子爺或許就不會死。”
淩若盯著他的頭頂道:“你們是一起逃出來的,為何最後你逃脫了,弘曆卻被人燒成了焦屍?”
“我在逃跑中被人不慎砍中後背滾下山,想不到就因為這樣撿回一條性命,太子爺他……”弘時還沒說完,淩若便厲聲打斷他的話,“既然滾下山可以逃得性命,為何弘曆不像你一樣滾下山?為何?”
“我……我……”正當弘時緊張思索著該如何圓話時,那拉氏cha話道:“滾下山,可能是生路也可能是死路,弘時活著,隻能說他命好,避過這一劫。”
淩若想也不想便大聲道:“那為什麽弘曆沒有命好地滾下山,沒有避過這一劫?”
見淩若越問越不像話,那拉氏不悅道:“各人命數不同,本宮如何回答的了你。弘時已經將自己知道的事都告訴了熹妃你,可熹妃卻像審犯人一樣,不停地審問著弘時,是否熹妃覺得弘曆死了,弘時也應該死,他根本就不應該活著回來。”
淩若別過頭道:“臣妾沒有這樣說過。”
“你是沒有說過,可言語間卻盡是這個意思。”那拉氏沉下臉道:“你失去了弘曆固然難過,可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弘曆固然是你視若性命的兒子,弘時何嚐不是本宮的性命,本宮寧願自己有事,也不想他受一點傷害。”
瓜爾佳氏見狀,連忙上來打圓場道:“娘娘息怒,臣妾相信熹妃娘娘不是這個意思。”
那拉氏沒有理會她,而是一臉難過的對胤禛道:“皇上,因為弘曆一事,弘時已經很內疚自責了,可熹妃卻還要百般針對弘時,甚至覺得他不應該活著,實在令臣妾無法接受。”
“就像謹嬪說的,熹妃並非此意,隻是一時口快,所以才有這個誤會罷了,皇後不要放在心中。”安慰了那拉氏一句後,胤禛道:“朕還有事,先回養心殿,晚些再過來。”
在經過淩若身邊時,胤禛腳步一頓道:“你隨朕同去,朕有話要與你說。”
淩若瞥了他一眼冷然道:“臣妾想留在這裏陪弘曆,而且臣妾不覺得還有什麽話要與皇上說。”
聽著淩若毫不客氣的頂撞,瓜爾佳氏暗自捏了一把汗,唯恐胤禛怪罪下來,幸好擔心的事沒有發生,胤禛隻是附在淩若耳邊輕輕說了句話後,便離開了毓慶宮;至於淩若在猶豫了一會兒後,竟然也跟了出去。
到了養心殿,意外看到允祥正等在殿外,看到胤禛過來,上前見禮後道:“臣弟得知二阿哥回來並且帶回了太子爺的棺樞,便想著來祭奠一番。”說罷,他看到了跟隨胤禛一道過來的淩若,輕聲道:“太子爺的事還請小嫂子節哀。”
胤禛依言停下腳步,溫聲道:“熹妃有什麽話盡管說就是。”
瓜爾佳氏心中一跳,猜到了淩若想說什麽,連忙上前扯了扯她的袖子,小聲道:“妹妹,現在並不適宜提這事,還是晚些再說。”
淩若沒有理會她的勸說,徑直道:“剛才皇後娘娘說逝者已矣,生者就算再傷心也不能令逝者重生,臣妾很是認同;但若是因為不曾查清楚真相,致使死者走得不明不白,那麽不論對生者還是死者,都是一種傷害。”
胤禛眼皮微跳,道:“熹妃覺得什麽不清楚?”
在那拉氏與弘時的注視下,淩若緩緩吐出四個字,“弘曆的死!”
誰都沒想到她會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來,均是一臉詫異,當中又以那拉氏與弘時驚意最盛,前者猶豫了一下道:“已經查實是那些發瘋的連江縣百姓害死了四阿哥,還有什麽事情不清楚?”
淩若神色淡然地道:“這一點臣妾也知道,但總覺得事情還有些不清不楚,所以臣妾想再問一遍二阿哥關於當時的情況,不知二阿哥是否方便?”
那拉氏自然不願就此事多提,以免弘時露出馬腳,可是淩若這麽說了,她也不好直接反對,隻得迂回道:“弘時才剛回來,這些事還是等過幾日再說吧。”
淩若麵無表情地道:“可是臣妾現在就想聽,二阿哥雖然趕路辛苦,但應該不至於連說件事也困難。”
不等那拉氏再說,胤禛已經道:“弘時,朕之前是看林學禮奏報知道的,你既是回來了,就親口說一遍給朕聽。”
“是。”弘時偷偷瞥了那拉氏一眼後,忍著心下的不安將事先編排好的說詞講了出來,與林學禮奏報上的說詞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出入。
淩若一直認真聽著,待他說完後道:“林學禮不過是一個文官,可說手無縛雞之力,為何他能逃得掉,你們兩個學過武的阿哥卻逃不掉?”
“當時兆惠他們是想護著弘曆……不,太子爺先走的。”弘時改了稱呼後繼續道:“但太子不想留下我與林大人,所以拉著我們一起後,可是後來的情況越來越不利,無奈之下,隻能讓林大人先走,我與太子爺留下抵擋。”
淩若狐疑地盯著他道:“你說他們有很多人是不是?”
“是。”弘時話音剛落,淩若便追問道:“既是有那麽多人,為何看到林學禮逃走,卻不派出一部份人去追,由著他逃走?”
弘時沒想到淩若如此細心,連這麽一點小事也看出了問題,強自鎮定道:“那些村民一個個看起來跟瘋子一樣,無法用正常人的思維去衡量他們,或許他們根本就沒想到娘娘提的這一點。”
“他們既然知道在抓了你們之後,派人看守,應該不至於如此無腦,是否有什麽事是二阿哥你沒注意到的?還有,二阿哥你被抓了之後,真的認不出關押你與弘曆的地方嗎?”
弘時額角微微見汗,低著頭道:“他們將我與太子爺關在一間黑漆漆的屋子裏,實在認不出那是什麽地方,否則我必會告訴林大人,讓他派人去救太子爺,要是當時去了,太子爺或許就不會死。”
淩若盯著他的頭頂道:“你們是一起逃出來的,為何最後你逃脫了,弘曆卻被人燒成了焦屍?”
“我在逃跑中被人不慎砍中後背滾下山,想不到就因為這樣撿回一條性命,太子爺他……”弘時還沒說完,淩若便厲聲打斷他的話,“既然滾下山可以逃得性命,為何弘曆不像你一樣滾下山?為何?”
“我……我……”正當弘時緊張思索著該如何圓話時,那拉氏cha話道:“滾下山,可能是生路也可能是死路,弘時活著,隻能說他命好,避過這一劫。”
淩若想也不想便大聲道:“那為什麽弘曆沒有命好地滾下山,沒有避過這一劫?”
見淩若越問越不像話,那拉氏不悅道:“各人命數不同,本宮如何回答的了你。弘時已經將自己知道的事都告訴了熹妃你,可熹妃卻像審犯人一樣,不停地審問著弘時,是否熹妃覺得弘曆死了,弘時也應該死,他根本就不應該活著回來。”
淩若別過頭道:“臣妾沒有這樣說過。”
“你是沒有說過,可言語間卻盡是這個意思。”那拉氏沉下臉道:“你失去了弘曆固然難過,可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弘曆固然是你視若性命的兒子,弘時何嚐不是本宮的性命,本宮寧願自己有事,也不想他受一點傷害。”
瓜爾佳氏見狀,連忙上來打圓場道:“娘娘息怒,臣妾相信熹妃娘娘不是這個意思。”
那拉氏沒有理會她,而是一臉難過的對胤禛道:“皇上,因為弘曆一事,弘時已經很內疚自責了,可熹妃卻還要百般針對弘時,甚至覺得他不應該活著,實在令臣妾無法接受。”
“就像謹嬪說的,熹妃並非此意,隻是一時口快,所以才有這個誤會罷了,皇後不要放在心中。”安慰了那拉氏一句後,胤禛道:“朕還有事,先回養心殿,晚些再過來。”
在經過淩若身邊時,胤禛腳步一頓道:“你隨朕同去,朕有話要與你說。”
淩若瞥了他一眼冷然道:“臣妾想留在這裏陪弘曆,而且臣妾不覺得還有什麽話要與皇上說。”
聽著淩若毫不客氣的頂撞,瓜爾佳氏暗自捏了一把汗,唯恐胤禛怪罪下來,幸好擔心的事沒有發生,胤禛隻是附在淩若耳邊輕輕說了句話後,便離開了毓慶宮;至於淩若在猶豫了一會兒後,竟然也跟了出去。
到了養心殿,意外看到允祥正等在殿外,看到胤禛過來,上前見禮後道:“臣弟得知二阿哥回來並且帶回了太子爺的棺樞,便想著來祭奠一番。”說罷,他看到了跟隨胤禛一道過來的淩若,輕聲道:“太子爺的事還請小嫂子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