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太子的兩全之策娓娓道來,劉和先是滿臉諤然,不知所措,接著就是心裏狂喜,樂得眉開眼笑,太子殿下。。。真是好人啊!


    下麵坐著的張華卻是眉頭緊皺,他覺得太子今日有些奇怪,怎麽好像是故意要把這劉和放走一樣,他本想上前再勸阻兩句,可是想到太子從不做無謂之事,他也隻得壓下心中的狐疑,默默觀看。


    “太子殿下所言有理,外臣膝下還有數名兄弟,其中以四弟劉聰與外臣感情最為厚篤,在部族中也很得父親寵愛,外臣以為,讓他來替外臣為質,最為妥當,不知太子殿下以為如何?”劉和躬下身子,臉上閃著難以言喻的興奮之色!


    劉聰啊劉聰,誰讓你以前就不把本世子放在眼裏的,狂傲自大,目中無人,真是豈有此理!聽永明說你已經開始在部族中聯絡內外勳貴,意圖取本王世子之位以代之,本王不在族中,也就奈你不何,現在天賜良機,太子垂憐於本王,你就來京城替本王為質吧!最好永遠也別回去了!


    “嗯,既然你有人選肯代替你進京為質,此事就此議定,回去後你自己給匈奴修書一封,就說是本宮的意思,讓你弟弟劉聰盡快來接替你吧!”司馬遹擺擺手,已是端茶送客的語氣了。


    “是,外臣遵命,外臣謝過殿下大恩,外臣告退!”劉和對太子深躬一禮,然後又對左近的張華揖手一禮,最後才倒退著退出了大殿。


    等劉和走後,張華才拱手施禮問道,“殿下是有意放劉和回匈奴嗎?”


    司馬遹眉梢一揚,“張公目光深遠,本宮是有這個意思!”


    “可是。。。。。!”張華想找出什麽反對之言,一時之間卻又找不出什麽合適的措詞,所以就猶豫在那裏,顯得很是尷尬。


    司馬遹擺手一笑,“張公不必如此焦慮,本宮此舉是有用意的!你且聽本宮慢慢道來!”


    “老臣洗耳恭聽!”張華拱手道。


    “匈奴一部自漢朝起就是我中原漢人之心腹大患,雖然現在沒落了一些,可是現在的匈奴之主劉淵,此人不似匈奴上代單於隻知掠奪,而是精學漢家文化,在幽並兩州很有些名聲,其交往之名流儒生,俱為其所折服,甚至為其所用,可見其人很有人格魅力,而朝廷定鼎天下不過十數年,反觀匈奴則是承平近百年,本宮猜想,這劉淵怕是起了不臣之心!然朝廷不能興無義之師,匈奴一日不反,朝廷也就一日不能與其動手,不然邊疆各族都會生出唇亡齒寒之感,所以本宮才想著要從內部瓦解其戰鬥力!”


    張華聞言,若有所悟,良久之後才消化了太子之言,“那劉聰。。。。?”


    “劉和為人優柔寡斷,而劉聰則是虎狼之才,兩者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所以本宮才想著把劉聰誆入京中看管起來,這樣一來,他就成了籠中之鳥,讓他空有大誌,也無從施展!”說到這裏,司馬遹眼裏射出一道精光,匈奴,必定要在他手中消亡的!


    “可。。。若是劉聰他不肯來,那到時又怎麽辦?”張華清楚,殿下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完,不過見到殿下心中已有打算,不似胡來,他也就放下了提起的心,繼而問出了關鍵所在。


    “不來?他敢不來嗎?劉聰是肯定不想來的,可是劉淵他想與朝廷翻臉嗎?除非是他現在造反,如果他們想拖,到時本宮就讓他拖不下去!”聞言,司馬遹眼裏的寒光一閃即逝,對付匈奴人,他可沒打算按照規矩辦事,所謂陽謀陰謀,行刺毒殺,隻要哪樣有效,他就用哪樣!


    轉頭見到張華低著頭,渾似沒有看到自己眼中的殺機,司馬遹也笑了,“今日請張公來,是有一事想要請教張公!”


    “殿下請問,老臣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說到正事,張華也臉色一板,嚴肅起來。


    “張公想必也知道,現在天下間震災頻起,洪水肆虐,百姓民不聊生,雖然朝廷已經開倉放糧,賑災救人,可是因此而耽擱的農事也恢複不過來了,而來年朝廷的賦稅恐怕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想要賦稅不受損失,朝廷會不會把這其中的損失轉嫁給軍戶?”


    說到如今朝廷的現狀,司馬遹也是滿臉憂慮,他接手的可真是一個爛攤子啊!世家與藩王一個掌權,一個掌兵,同時還把持地方經濟,朝廷的威權雖然至高無上,可是在麵對這兩個龐然大物的時候,也頗有些力不從心!


    朝廷想要良好的運轉下去,一個是要有兵,再一個就是要有錢糧在手,現在諸王未亂,朝廷之兵尚還可用,可是這幾年天災頻發,朝廷每每開倉賑災,錢糧損耗頗大,折損的就是朝廷的底蘊與根基,與之相對應的就是,賦稅也年年減少,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朝廷到時恐怕無錢無糧與官吏將校發餉了!


    這些都還是將來的問題,可以暫時放在一邊,但司馬遹最為關心的,就是剛才他所問的,朝廷會不會為了增加賦稅,而加大了對軍戶的征稅數額,這可是關係到軍心是否可用,由不得他不重視!


    晉朝實行的九品中正製規定,但凡做官之人,朝廷都按其品級贈予奴婢土地,而且不征收其一絲一毫的賦稅,而天下間做官最多的人,都是出自各地世家,隻有少部分是出自宗室與寒門。


    那麽,朝廷的賦稅從哪裏來?


    一是出自普通民戶,二是出自軍戶,三是來自官控的鹽鐵買賣,這其中又以軍戶出力最多,但身份卻最低賤。


    什麽叫軍戶,軍戶就是隻要家裏有了一個人當兵,他的後代子孫都要跟著當兵,朝廷也會把他的戶口另立帳冊來監管。然後,當了兵之後,你想轉業或是告老歸田那就隻能在夢裏想想這種美事了!


    軍戶製度盛行於三國時代,那時戰亂頻生,青壯男子人口銳減,不僅老兵是一種貴重的資源,就是普通青壯男子也是天下軍閥爭搶的對象,那時不時有某某軍閥擄掠人口若幹,就是如此。


    而晉朝承襲魏製,實行軍戶製是為了有效地保證朝廷能夠有足夠多的兵源,在當時來說,還是一個極為有效的製度。


    任何一個製度,都有它的可取之處,魏晉伊始,軍戶的待遇還過得去,但是到了後來,軍戶的處境就越來越差。


    舉一個例子說明,如果你是軍戶,閑時要操練,農忙時還要努力種地,尤其要說的是,軍戶們要交的租子比普通民戶要重很多(普通民戶的賦稅在第三卷第二章有簡述)。


    在那時,耕牛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如果軍戶用了朝廷的耕牛來種地,那麽土地中所產出的糧食就是軍戶二朝廷八,如果用的是自家耕牛,就是軍戶三朝廷七,從這個賦稅比例可以看出,朝廷對軍戶的剝削嚴重到了何等地步。


    當然,不僅如此,如果軍戶們有了空閑,還要養豬羊雞鴨等家禽,他們是沒有空閑時間休息的。然後軍伍中的將領也會對軍戶們有所剝削,如果有點良心的,就會在閑時叫軍戶們去操演,沒有良心的,就會叫軍戶們無償幫助將校們種地,打魚,看門,抬轎子等等。


    按說,軍戶製是為了保證兵源不會空缺,甚至是軍隊戰鬥力的保持,朝廷應該對軍戶們的待遇要優渥一些才是,實情也的確是如此!


    自魏晉以來,每任皇帝繼位之後,都會下旨要優待軍戶,但是有一句話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軍戶們是朝廷的財產,但是保管人卻是軍隊的將領,皇帝也不可能親自去看一下軍戶們生活如何如何了!


    而華夏自古就有一個傳統,越是朝廷(公家)的東西,下麵的保管人就越是要使勁用,想著法的用,甚至用壞了拉倒,或者再重新找一個繼續使用,這周而複使的,軍戶們被剝削得厲害了,還有什麽戰鬥力嗎?


    說得不好聽一點,軍戶們就是朝廷的奴隸,與曹魏時的屯田農、兵都差不多,司馬遹憂心軍戶們的境遇,也是源於曆史上,明朝朱和尚實行的衛所兵製,衛所兵與現在朝廷實行的軍戶製雖然有一些差異,但是大概也差不多,而到了明朝末期,明兵的戰鬥力實在不怎麽樣!


    可是現在的情況比明朝還要嚴重一些,就是因為明朝前中期還能管住得官僚士紳,但是此時,朝廷對世家貴族還隻能忍讓(世家有蔭庇奴仆的權利,而為了不交稅或是少交稅,有一些普通民戶就幹脆投身大戶為奴,這實質上就是朝廷與世家在爭奪人口與土地),可是司馬遹為了獲得軍心,就想著能不能提高軍戶們的待遇,不是流於形式,而是從實際出發,切切實實地想為軍戶減賦!


    但是說著說著,司馬遹卻突然想起來,朝廷賦稅減少了,會不會把損失轉嫁到軍戶們頭上,所以他才有此一問!


    張華聽了太子之言,臉色略微一黯,先是搖搖頭,繼而又點點頭,司馬遹見了立即心裏一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皇帝傲嘯西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狂的博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狂的博士並收藏我為皇帝傲嘯西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