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按:《禮》天子諸侯台門,隅阿相降而已,未必一如書傳也。故晉邑矣,春秋時,魏絳自魏徙此。昔文侯懸師經之琴於其門以為言戒也。武侯二年,又城安邑,蓋增廣之。秦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東郡。王莽更名洮隊,縣曰河東也。有項寧都學道升仙,忽複還此,河東號曰斥仙。漢世又有閔仲叔,隱遁市邑,罕有知者,後以識膽而去。涑水又西南,逕監鹽縣故城。城南有鹽池,上承鹽水,水出東南薄山,西北流逕巫鹹山北。《地理誌》曰:山在安邑縣南。《海外西經》曰:巫鹹國在女醜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大荒西經》雲:大荒之中,有靈山,巫鹹、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郭景純《注》曰:言群巫上下靈山,采藥往來也。蓋神巫所遊,故山得其名矣。穀口嶺上有巫鹹祠,其水又逕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於鹽池。《地理誌》曰:鹽池在安邑西南。許慎謂之鹽監。長五十一裏,廣六裏,周百一十四裏,從鹽省,古聲。呂忱曰:宿沙煮海謂之鹽,河東鹽池謂之監,今池水東西七十裏,南北十七裏,紫色澄渟,潭而不流,水出石鹽,自然印成,朝取夕複,終無減損,惟水暴雨澍,甘潦奔泆。則鹽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徑,防其淫濫,故謂之鹽水,亦為堨水也。故《山海經》謂之鹽販之澤也。澤南麵層山,天岩雲秀,池穀淵深,左右壁立,間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之曰白徑,南通上陽,北暨鹽澤。池西又有一池,謂之女鹽澤,東西二十五裏,南北二十裏,在猗氏故城南。《春秋·成公六年》,晉謀去故絳,大夫曰:郇瑕地沃饒近盬。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盬,鹽也。土人鄉俗,引水裂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鹽,即所謂鹹鹺也,而味苦,號曰鹽田。鹽盬之名,始資是矣。本司鹽都尉治,領兵一千餘人守之。周穆王、漢章帝並幸安邑而觀鹽池。故杜預曰:猗氏有鹽池,後罷尉司,分猗氏、安邑,置縣以守之。


    又南過解縣東,又西南,注於張陽池。


    涑水又西,逕猗氏縣故城北。《春秋·文公七年》,晉敗秦於令狐,至於刳首,先蔑奔秦,士會從之。闞駰曰: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裏。縣南對澤,即猗頓之故居也。《孔叢》曰:猗頓,魯之窮士也,耕則常饑,桑則常寒。聞朱公富,往而問術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當畜五,於是乃適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十年之間,其息不可計,貲擬王公,馳名天下,以興富於猗氏,故曰猗頓也。涑水又西逕郇城,《詩》雲:郇伯勞之,蓋其故國也。杜元凱《春秋釋地》雲,今解縣西北有郇城。服虔曰:郇國在解縣東,郇瑕氏之墟也。


    餘按《竹書紀年》雲:晉惠公十有五年,秦穆公率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臼衰,皆降於秦師。狐毛與先軫禦秦至於廬柳,乃謂秦穆公使公子縶來與師言,退舍,次於郇,盟於軍。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桑泉、臼衰,並在解東南。


    不言解,明不至解可知。《春秋》之文,與《竹書》不殊,今解故城東北二十四裏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鄉俗名之為郇城。考服虔之說,又與俗符,賢於杜氏單文孤證矣。涑水又西南,逕解縣故城南。《春秋》,晉惠公因秦返國,許以河外五城,內及解梁,即斯城也。涑水又西南逕瑕城,晉大夫詹嘉之故邑也。


    《春秋·僖公三十年》,秦、晉圍鄭,鄭伯使燭之武謂秦穆公曰:晉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者也。京相璠曰:今河東解縣西南五裏有故瑕城。涑水,又西南,逕張陽城東,《竹書紀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者也。《漢書》之所謂東張矣。高祖二年,曹參假左丞相,別與韓信東攻魏將孫遬軍東張。大破之。蘇林曰:屬河東,即斯城也。


    涑水又西南屬於陂。陂分為二,城南麵兩陂,左右澤渚。東陂世謂之晉興澤,東西二十五裏,南北八裏,南對壇道山。其西則石壁千尋,東則磻溪萬仞,方嶺雲回,奇峰霞舉,孤標秀出,罩絡群山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頂。郭景純雲:世所謂盎漿也。發於上而潛於下矣。厥頂方平,有良藥。《神農本草》曰:地有固活、女疏、銅芸、紫菀之族也。是以緇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遊焉。


    路出北巘,勢多懸絕,來去者鹹援蘿騰崟,尋葛降深,於東則連木乃陟,百梯方降,岩側縻鎖之跡,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水自山北流五裏而伏,雲潛通澤渚,所未詳也。西陂即張澤也。西北去蒲阪一十五裏,東西二十裏,南北四五裏,冬夏積水,亦時有盈耗也。


    文水


    文水出大陵縣西山文穀,東到其縣,屈南到平陶縣東北,東入於汾。


    文水出文穀,東徑大陵縣故城西,而南流,有泌水注之。縣西南山下,武氏穿井給養,井至幽深,後一朝,水溢平地,東南注文水。


    又南,逕平陶縣之故城東,西逕其城內,南流出郭。王莽更曰多穰也。


    文水又南,逕縣,右會隱泉口,水出謁泉山之上頂。俗雲:暘雨愆時,是謁是禱。故山得其名,非所詳也。其山石崖絕險,壁立天固,崖半有一石室,去地可五十餘丈,爰有層鬆飾岩,列柏綺望。惟西側一處,得曆級升陟,頂上平地一十許頃。沙門釋僧光表建二刹。泉發於兩寺之間,東流瀝石,沿注山下,又東,津渠隱,沒而不恒流,故有隱之名矣。兩澤豐澍,則通入文水。又南,逕茲氏縣故城東,為文湖,東西一十五裏,南北三十裏,世謂之西河泊,在縣直東一十裏,湖之西側臨湖,又有一城,謂之豬城。水澤所聚,謂之都,亦曰豬,蓋即水以名城也。


    文湖水又東,逕中陽縣故城東。按:《晉書地道記》、《太康地記》,西河有中陽城舊縣也。


    文水又東南流,與勝水合。水出西狐岐之山,東逕六壁城南,魏朝舊置六壁於其下,防離石諸胡,因為大鎮。太和中,罷鎮,仍置西河郡焉。勝水又東,合陽泉水。水出西山陽溪,東逕六壁城北,又東南流,注於勝水。勝水又東,逕中陽縣故城南,又東合文水,文水又東南,入於汾水也。


    原公水


    原公水出茲氏縣西羊頭山。東過其縣北。


    縣故秦置也。漢高帝更封沂陽侯嬰為侯國,王莽之茲同也,魏黃初二年,分太原,複置西河郡,晉徙封陳王斌於西河,故縣有西河恭王司馬子盛廟。碑文雲:西河舊處山林,漢末擾攘,百姓失所。魏興,更開疆宇,分割太原四縣,以為邦邑。其郡帶山側塞矣。王以鹹寧四年改命爵土,其年十二月喪國。臣太農閻崇,離石令宗郡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勳德,碑北廟基尚存也。


    又東入於汾。


    水注文湖,不至汾也。


    洞渦水


    洞過水出沾縣北山。


    洞過水出樂平縣西北。其水西流,與南溪水合。水出南山,西北流注洞過水。


    又西北,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歸一川。東流南屈,逕受陽縣故城東。按《晉太康地記》,樂平郡有受陽縣。盧諶《征艱賦》所謂曆受陽而總轡者也。其水西南入洞過水。


    又西,蒲水南出蒲穀,北流注於洞過水。又西與原過水合,近北,便水源也。


    水西阜上有原過祠,蓋懷道協靈,受書天使,憂結宿情,傳芳後日,棟宇雖淪,攢木猶茂,故水取名焉。其水南流,注於洞過水也。


    西過榆次縣南,又西到晉陽縣南。


    榆次縣,故塗水鄉,晉大夫智徐吾之邑也。《春秋·昭公八年》,晉侯築虒祁之宮,有石言晉之魏榆。服虔曰:魏,晉邑。榆,州裏名也。《漢書》曰榆次,《十三州誌》以為塗陽縣矣,王莽之太原亭也。縣南側水有鑿台,韓、魏殺智伯瑤於其下,刳腹絕腸,折頸摺頤處也。其水又西南流,逕武觀城西北。盧諶《征艱賦》曰:逕武館之故郛,問厥塗之遠近。洞過水又西南為淳湖,謂之洞過澤,而塗水注之。水出陽邑縣東北大嵰山塗穀。西南逕蘿蘑亭南,與蔣穀水合。水出縣東南蔣溪。《魏土地記》曰:晉陽城東南一百一十裏,至山,有蔣穀大道,度軒車嶺,通於武鄉。水自蔣溪西北流,西逕箕城北。《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晉人敗狄於箕。杜預《釋地》曰:城在陽邑南。水北即陽邑縣故城也。《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九年,與邯鄲榆次、陽邑者也。王莽之繁穰矣。蔣溪又西合塗水,亂流西北,入洞過澤也。


    西入於汾,出晉水下口者也。


    劉琨之為並州也,劉曜引兵邀擊之。合戰於洞渦,即是水也。


    晉水


    晉水出晉陽縣西懸甕山。


    縣,故唐國也。《春秋左傳》稱,唐叔未生,其母邑薑夢帝謂己曰:餘名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屬之參。及生,名之曰虞。《呂氏春秋》曰:叔虞與成王居,王援桐葉為珪,以授之,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請曰:天子封虞乎?


    王曰:餘戲耳。公曰:天子無戲言。時唐滅,乃封之於唐。縣有晉水,後改名為晉。故子夏敘《詩》稱此晉也,而謂之唐,儉而用禮,有堯之遺風也。《晉書地道記》及《十三州誌》並言,晉水出龍山,一名結絀山,在縣西北,非也。《山海經》曰:縣甕之山,晉水出焉。今在縣之西南。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其川上溯,後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羈遊宦子,莫不尋梁契集,用相娛慰,於晉川之中,最為勝處。


    東過其縣南,又東入於汾水。


    沼水分為二派,北瀆,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戰國,襄子保晉陽,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沒者三版,與韓魏望歎於此,故智氏用亡。其瀆乘高,東北注入晉陽城,以周園溉。漢末,赤眉之難,太原郡掾劉茂,負太守孫福,匿於城門西下空穴中。其夜奔盂,即是處也。東南出城流,注於汾水也。其南瀆,於石塘之下伏流,逕舊溪東南出,逕晉陽城南。城在晉水之陽,故曰晉陽矣。《經》書: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大鹵。杜預曰:大鹵,晉陽縣也。為晉之舊都。《春秋·定公十三年》,趙鞅以晉陽叛,後乃為趙矣。其水又東南流,入於汾。


    湛水


    湛水出河內軹縣西北山。


    湛水出軹縣南原湛溪,俗謂之椹水也。是蓋聲形盡鄰,故字讀俱變同於三豕之誤耳。其水自溪出,南流。


    東過其縣北,又東過波縣之北。


    湛水南逕向城東,而南注。


    又東過毋辟邑南。


    原《經》所注,斯乃湨川之所由,非湛水之閑關也,是《經》之誤證耳。


    湛水自向城東南,逕湛城東,時人謂之椹城,亦或謂之隰城矣。溪曰隰澗,隰城在東,言此非矣。《後漢?郡國誌》曰:河陽縣有湛城,是也。


    又東南當平縣之東北,南入於河。


    湛水又東南逕鄧,南流注於河,故河濟有鄧津之名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經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魏)酈道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魏)酈道元並收藏水經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