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讓孩子懂得感恩
家庭教育孩子的50個細節 作者:張保文 關麗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章 讓孩子懂得感恩
不知感恩是沒有教育的表現,在一個文明社會裏,誰都不願意跟這種孤傲而沒有教養的人打交道。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對自己不孝,那是家事,尚可遷就容忍,但漠視他人的關愛就是不知感恩,這不僅丟孩子自己的臉,也讓父母在他人麵前無地自容。オ
豐豐的爸爸,從豐豐上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學記日記,專門記生活中那些點滴的美好的事情。
例如,豐豐的日記中總會出現類似這樣的記錄:“我的爸爸有一雙勤勞的手,他每天都起早帶晚地辛苦工作著。”
“今天,媽媽為我織漂亮的新毛衣,她的手都累酸了,媽媽多疼我啊。”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奶奶家,奶奶給我做了好多好吃的東西,並誇我很懂事。”
這些簡單的話語無不體現出孩子對家人的感激之情。
現在豐豐已經上初三了,在學校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裏很體貼父母,總是搶著幫父母做家務。在好多孩子都很自私的今天,豐豐遇事時能為別人著想,凡認識他的人無不誇他是個懂事的孩子。
豐豐父親的家庭教育無疑是成功的。孩子已經從最初感激父母開始,學會了感激老師、感激同學、感激生活。回想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除了因種種客觀因素,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些孩子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去努力發現生活中點滴的美好事物,以致在黑暗中越陷越深。
許多孩子不僅視父母對他們的關愛為理所當然,而且對他人給予的幫助也滿不在乎。
深圳一位家長說:“我11歲的兒子從小到大,親朋好友不知給了他多少無私的關愛,可孩子很少對別人說句感謝的話,更不用說主動為別人做點什麽以示謝意。我看到孩子對別人的恩惠熟視無睹,心裏覺得很不是滋味,總覺得他在親友麵前挺丟人現眼的。”
不知感恩是沒有教育的表現,在一個文明社會裏,誰都不願意跟這種孤傲而沒有教養的人打交道。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對自己不孝,那是家事,尚可遷就容忍,但漠視他人的關愛就是不知感恩,這不僅丟孩子自己的臉,也讓父母在他人麵前無地自容。
上麵兩個事例相信也會讓身為父母的你有所思考,回想一下:
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是否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
你有沒有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的含義?
在家中,你是否自己孝敬父母以成為孩子的榜樣呢?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缺乏感恩意識的孩子,無論他的能力多麽出色,都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者,因為社會難以接受和認可不知道感恩的人。父母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為一個強者,必須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大自然,感恩每一個人。
在培養孩子感恩意識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們進行換位思考,讓他們認識到感恩也是一種幸福。某家長說,一次,朋友給他的兒子買了一頂帽子。兒子一試,感覺帽子太小,一臉的不高興,沒有半點主動表示感謝的意思,弄得朋友一臉尷尬。等朋友走後,他就問兒子:“如果你買了一個禮物送給別人,結果人家看到你送的東西一臉的不高興,你心裏會怎樣想?如果對方高高興興地接受,並大大方方地謝謝你,你是不是會很愉快呀?”兒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對,當天就打電話給送禮物的阿姨表示感謝,並為自己的失禮道歉。
感恩之心的培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著手。每晚睡覺之前,你不妨花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想一想,今天有什麽讓孩子感激的事,比如父親的一句叮嚀、母親的一頓早餐、鄰居的一個致意、同學的善意幫助、老師講課時忙碌的一個身影,這些都是生命中愛的體現,都值得孩子去珍惜。
下麵且讓我們看看哪幾種方法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1備卸饜⑽先。“感恩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在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感恩應該從自己的親人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讓孝敬父母的美德漸而擴充至社會大眾,乃至一切無窮無盡的眾生。如果反過來,完全不念父母的養育之恩,不過問父母的生活,不關心他們的健康,則又矯枉過正,走向另一個極端化和絕對化。
培養孩子的孝心,必須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孝心就是一種感恩的心,沒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還要讓孩子們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讓他們知道怎樣做才算是有孝心。真正有孝心的孩子,懂禮貌,責己嚴,為父母分憂解難。為了明理,做父母的可以多給孩子講些古今故事,讓孩子通過形象去理解。
2弊鋈瞬荒芡恩。你可以給孩子講講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隻小鹿,它為了逃避獵人的追趕,躲進了附近一個葡萄園。當獵人剛剛從它旁邊走過,它就開始大吃起葡萄葉子來。獵人發現葡萄園的葉子在微微顫動,他們猜想:“這葉子下麵會不會有隻野獸呢?”於是獵人就開了一槍,結果可想而知,鹿被打中了。鹿在臨死的時候說:“我活該倒黴!因為我吃掉的,恰恰是那些救過我命的葡萄葉子。”然後告訴孩子做人不能忘恩負義的道理。另外,可鼓勵孩子學會說出自己最感謝的人和事,家長在一旁表示欣賞和讚揚。
3比煤⒆猶寤嵐。聖雄甘地說:“被愛心箭射過的人,才能領會愛的力量是多麽偉大的。父親對我所采用的方式,正是用愛的箭射入我的心坎,使我體會到愛的力量是多麽偉大。我下決心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活下去。”教孩子體味愛的過程也是教孩子學會感恩的過程。當你喂孩子菜食時,不妨說:“好香,給媽媽嚐嚐好嗎?”通常孩子會舉起小勺遞過來,你會對他表示讚許。如果孩子冷,你不妨問問他:“爸爸是不是也冷?”在給孩子添加衣服時,問問他:“爸爸衣服在哪裏?”“媽媽穿哪件?”這麽做既可以教他日常知識,又啟發了他的愛心。
[育子心得]
1痹詡彝ド活的交談中,不要說或減少說彼此指責的話,更不可彼此冷漠以待。
2鋇焙⒆郵萇嘶蚴芪屈時,父母不可推卸責任,應適時給予教育,指出孩子的錯誤以及應學習的道理。
3焙⒆優加刑心的動作或甜蜜的話語時,父母要響應孩子的情感,表達自己的喜悅,萬不可毫不在意。
4備改敢身體力行,用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給孩子做榜樣。
[名人語錄]
一個會愛父母的人,將來才會更好地去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趙靜波
不知感恩是沒有教育的表現,在一個文明社會裏,誰都不願意跟這種孤傲而沒有教養的人打交道。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對自己不孝,那是家事,尚可遷就容忍,但漠視他人的關愛就是不知感恩,這不僅丟孩子自己的臉,也讓父母在他人麵前無地自容。オ
豐豐的爸爸,從豐豐上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學記日記,專門記生活中那些點滴的美好的事情。
例如,豐豐的日記中總會出現類似這樣的記錄:“我的爸爸有一雙勤勞的手,他每天都起早帶晚地辛苦工作著。”
“今天,媽媽為我織漂亮的新毛衣,她的手都累酸了,媽媽多疼我啊。”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奶奶家,奶奶給我做了好多好吃的東西,並誇我很懂事。”
這些簡單的話語無不體現出孩子對家人的感激之情。
現在豐豐已經上初三了,在學校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裏很體貼父母,總是搶著幫父母做家務。在好多孩子都很自私的今天,豐豐遇事時能為別人著想,凡認識他的人無不誇他是個懂事的孩子。
豐豐父親的家庭教育無疑是成功的。孩子已經從最初感激父母開始,學會了感激老師、感激同學、感激生活。回想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除了因種種客觀因素,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些孩子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去努力發現生活中點滴的美好事物,以致在黑暗中越陷越深。
許多孩子不僅視父母對他們的關愛為理所當然,而且對他人給予的幫助也滿不在乎。
深圳一位家長說:“我11歲的兒子從小到大,親朋好友不知給了他多少無私的關愛,可孩子很少對別人說句感謝的話,更不用說主動為別人做點什麽以示謝意。我看到孩子對別人的恩惠熟視無睹,心裏覺得很不是滋味,總覺得他在親友麵前挺丟人現眼的。”
不知感恩是沒有教育的表現,在一個文明社會裏,誰都不願意跟這種孤傲而沒有教養的人打交道。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對自己不孝,那是家事,尚可遷就容忍,但漠視他人的關愛就是不知感恩,這不僅丟孩子自己的臉,也讓父母在他人麵前無地自容。
上麵兩個事例相信也會讓身為父母的你有所思考,回想一下:
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是否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
你有沒有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的含義?
在家中,你是否自己孝敬父母以成為孩子的榜樣呢?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缺乏感恩意識的孩子,無論他的能力多麽出色,都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者,因為社會難以接受和認可不知道感恩的人。父母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為一個強者,必須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大自然,感恩每一個人。
在培養孩子感恩意識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們進行換位思考,讓他們認識到感恩也是一種幸福。某家長說,一次,朋友給他的兒子買了一頂帽子。兒子一試,感覺帽子太小,一臉的不高興,沒有半點主動表示感謝的意思,弄得朋友一臉尷尬。等朋友走後,他就問兒子:“如果你買了一個禮物送給別人,結果人家看到你送的東西一臉的不高興,你心裏會怎樣想?如果對方高高興興地接受,並大大方方地謝謝你,你是不是會很愉快呀?”兒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對,當天就打電話給送禮物的阿姨表示感謝,並為自己的失禮道歉。
感恩之心的培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著手。每晚睡覺之前,你不妨花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想一想,今天有什麽讓孩子感激的事,比如父親的一句叮嚀、母親的一頓早餐、鄰居的一個致意、同學的善意幫助、老師講課時忙碌的一個身影,這些都是生命中愛的體現,都值得孩子去珍惜。
下麵且讓我們看看哪幾種方法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1備卸饜⑽先。“感恩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在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感恩應該從自己的親人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讓孝敬父母的美德漸而擴充至社會大眾,乃至一切無窮無盡的眾生。如果反過來,完全不念父母的養育之恩,不過問父母的生活,不關心他們的健康,則又矯枉過正,走向另一個極端化和絕對化。
培養孩子的孝心,必須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孝心就是一種感恩的心,沒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還要讓孩子們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讓他們知道怎樣做才算是有孝心。真正有孝心的孩子,懂禮貌,責己嚴,為父母分憂解難。為了明理,做父母的可以多給孩子講些古今故事,讓孩子通過形象去理解。
2弊鋈瞬荒芡恩。你可以給孩子講講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隻小鹿,它為了逃避獵人的追趕,躲進了附近一個葡萄園。當獵人剛剛從它旁邊走過,它就開始大吃起葡萄葉子來。獵人發現葡萄園的葉子在微微顫動,他們猜想:“這葉子下麵會不會有隻野獸呢?”於是獵人就開了一槍,結果可想而知,鹿被打中了。鹿在臨死的時候說:“我活該倒黴!因為我吃掉的,恰恰是那些救過我命的葡萄葉子。”然後告訴孩子做人不能忘恩負義的道理。另外,可鼓勵孩子學會說出自己最感謝的人和事,家長在一旁表示欣賞和讚揚。
3比煤⒆猶寤嵐。聖雄甘地說:“被愛心箭射過的人,才能領會愛的力量是多麽偉大的。父親對我所采用的方式,正是用愛的箭射入我的心坎,使我體會到愛的力量是多麽偉大。我下決心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活下去。”教孩子體味愛的過程也是教孩子學會感恩的過程。當你喂孩子菜食時,不妨說:“好香,給媽媽嚐嚐好嗎?”通常孩子會舉起小勺遞過來,你會對他表示讚許。如果孩子冷,你不妨問問他:“爸爸是不是也冷?”在給孩子添加衣服時,問問他:“爸爸衣服在哪裏?”“媽媽穿哪件?”這麽做既可以教他日常知識,又啟發了他的愛心。
[育子心得]
1痹詡彝ド活的交談中,不要說或減少說彼此指責的話,更不可彼此冷漠以待。
2鋇焙⒆郵萇嘶蚴芪屈時,父母不可推卸責任,應適時給予教育,指出孩子的錯誤以及應學習的道理。
3焙⒆優加刑心的動作或甜蜜的話語時,父母要響應孩子的情感,表達自己的喜悅,萬不可毫不在意。
4備改敢身體力行,用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給孩子做榜樣。
[名人語錄]
一個會愛父母的人,將來才會更好地去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趙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