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林兒這段時間受到了太多的驚嚇,見到朱元璋時,已嚇得說不出話來。這是朱元璋從韓林兒的臉上看到的第一種反應。但當他向韓林兒請安,並述說自己的忠貞不貳時,他又看到韓林兒臉上展露出第二種反應:驚和喜的混合,用他那雙獨有的憂鬱的眼神傳遞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對他說:“安豐城已不安全,況且經此一戰已沒有了作為都城的資格,我請您到滁州。”


    韓林兒弱弱地問了一句:“我還是我嗎?”


    朱元璋的嘴角露出猙獰的一笑來,沒有說話。


    韓林兒離開他那殘破不堪的宮殿走出安豐城時,迎麵撲來了縷縷紅色的霧靄,打濕了他的臉。他不由自主地摸了一把手上淡淡的紅,湊到鼻子上聞時,一股血腥味衝了上來。他在心裏說,命運可能已經注定了。的確,命運有時候在一個人身上注定很多東西,隻不過有人發覺了,有人毫無感覺。當他一隻腳邁進滁州城城門時,那個曾經氣勢如虹的韓宋帝國就已經灰飛煙滅了。人們唯一能記得起它的,也許就是滁州城裏被軟禁起來的小明王韓林兒。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韓林兒的形象越來越模糊,直到最後化成一縷青煙,消失不見。


    至此,我們突然注意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劉福通哪裏去了?


    劉福通的死是那個時代無法破解的謎。要敘述這個謎,將是一番剪不斷理還亂的考據。有史料記載說,劉福通在安豐保衛戰中戰死了;也有史料說,劉福通雖然沒有戰死在安豐城的城牆上,但呂珍破門而入後,他拒絕作任何形式上的投降,被呂珍殺掉了;更有史料說,呂珍根本沒來得及殺劉福通,就被朱元璋打跑了。所以,這位革命大佬後來見到了後起之秀朱元璋。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劉福通在朱元璋進安豐城後還活著,他和朱元璋的相會必然是一場大書特書的煮酒論英雄式的相見。不過,任何史料都沒有記載這次相見。隻有兩種可能:一、朱元璋根本就沒有見他,或者說,沒有給他機會與自己見麵長談;二、劉福通在朱元璋進安豐時已經成了鬼,也就是真的死掉了。


    幾年後,朱元璋謀殺韓林兒,有的史料中也沒有提到劉福通。但有的史料提到了“劉太保”這三個字。至於是不是劉福通,不敢擅作評斷。


    無論是哪種情況,當朱元璋進入安豐城時,劉福通和韓宋帝國的結局就已注定。他和他的韓宋帝國這支蠟燭燃燒殆盡,已成了人人都漠不關心的殘燭,他所留下的隻是蠟燭的眼淚凝結成的燭塚。


    劉伯溫曾在心中說,要小心劉福通。但如果當時朱元璋真的見到了活著的劉福通的話,他應該也不會如劉伯溫那樣擔心。因為在弱肉強食的時代,一隻沒有了利爪和尖嘴的雄鷹,隻能做寵物,做展覽品。


    當朱元璋回到應天城時,對劉伯溫輕輕地說:“一切都結束了。”


    劉伯溫卻搖了搖頭,說:“才剛開始!”


    豎牧耳,奉之何為


    劉伯溫說才剛剛開始,並非在說小明王。直到朱元璋把小明王放到滁州,又在小明王身邊安插上自己的人後,劉伯溫才發現,從實際政治上而言,朱元璋比他走得遠了許多。劉伯溫當初說,把小明王解救出來安置何處,是出於一個謀略家的考慮,而不是政治家。謀略家要算準每一步,每一步都要走得穩妥,不能有半點差池。但他又不能算得太遠,因為太遙遠的事,過於飄忽不定,誰都無法保證。正所謂,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以解救小明王這件事來論,劉伯溫算計的是,正好趁此機會借張士誠的刀殺掉小明王。因為他隻考慮到這點,所以他才問,如果把小明王解救出來安置何處。問這話時他內心的想法其實是不解救。朱元璋站在政治家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就是另一番景象:小明王已夕陽西下,無論怎麽安置,都不成問題。關鍵是不能讓張士誠得了士氣。


    這是朱元璋和劉伯溫的第一次分歧,兩人都沒有錯。因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勢自然也就不同。其實,劉伯溫不想讓朱元璋解救小明王,還有他隱藏在內心深處不可動搖的一個秘密。


    這個秘密是屬於劉伯溫和他的同道,也就是傳統儒家知識分子的。


    1360年,劉伯溫到應天獻上《時務十八策》後,得到了朱元璋的信賴。自此後,每遇大事,兩人就躲進密室中商議。一般事務,則在會議室中和其他人一起商討。1361年大年初一,朱元璋突然在會議上命人搬來一把椅子,居於中央,他自己則一本正經地坐於偏席,這讓初來乍到的劉伯溫大惑不解。朱元璋解釋說:“這把椅子是給我們韓宋帝國的皇帝小明王準備的,我們每年初一,都要拜他一拜。在他英明的領導下,我們才有今天,大家都要心存感恩。”


    劉伯溫在眾人之中,就爆發出一陣低沉的冷笑。他向來是個敢說話的人,遇到和自己心靈抵觸的事,總要發泄出來。這一聲冷笑把眾人笑得莫名其妙,朱元璋就問他為何而笑。劉伯溫指著那張椅子說:“放牧的小屁孩,拜他做什麽(豎牧耳,奉之何為)!”


    朱元璋的臉上就顯出極不舒服的表情來,倒不是因為劉伯溫對韓林兒不恭,而是因為他朱元璋小時候也是個豎牧。劉伯溫可沒有指桑罵槐,韓林兒小時候是否放過牛、羊、豬,他沒有調查取證過。不過可以用常理推測,當時的小孩如果不讀書,那就是要給地主家放牛、羊、豬。


    朱元璋在最快的時間裏發現劉伯溫並沒有指桑罵槐,就未置一詞。這件事他很快就忘記了,可劉伯溫卻銘記於心。這緣於他的人生經曆,一個從小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人,才有這樣的想法。


    儒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孔子算是可以容納百川的大度之人,當時他還去向非儒家大師老子請教學問,被老子幾句話訓了出來。他一點都不生氣,還對弟子們說:“這老頭雖然不習我等儒術,卻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人啊,我真想拜他為師。”這件事,讓孔子的弟子們印象深刻,無數年過去後,孔子這種不存門戶之見的風度涵養成為弟子們回憶老師的故事之一。


    不過,在儒家看來,道教和佛教卻是最要命的異端,因為它們是叛亂者的溫床。


    劉伯溫所在的時代,道、佛二教被稱為異端,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隻有在有人借助它們叛亂時,它們才是異端。如果沒有,那這兩種學說則是知識分子們最青睞的。劉伯溫本人對道家和佛家思想就深有心得。注意,劉伯溫青睞的是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而不是道教和佛教。


    與白蓮教等民間宗教相結合而發動的紅巾軍,在劉伯溫看來就是道教和佛教的雜交產物。白蓮教是一個大雜燴的教派,它混合了佛教、明教(摩尼教)、彌勒教等內容,獨樹一幟,稱自己為白蓮教。它的核心觀念就是彌勒重生思想:佛祖涅盤後,世界成苦海,千難萬險即將呈現。等彌勒現世後,則立即成為極樂世界。


    劉福通眉批道:佛祖涅盤了幾十年,我們在苦海中成長,如今彌勒就要現世,你看我的朋友韓山童相貌奇異,其實他就是彌勒佛下生,明王轉世,我們和他一起顯靈去。


    就這樣,劉福通、韓山童領導的紅巾軍大叛亂敲響了元王朝的喪鍾。


    劉伯溫說,劉福通這廝是個半吊子白蓮教教徒,他根本沒搞明白彌勒是怎麽回事。彌勒在白蓮教的經典文本中,本是佛祖指定的救世主,根本不是革命者。如果劉福通真的是白蓮教合格的信徒,他應該這樣教導大家:彌勒佛要轉世,來救災避劫,我們信奉他,就能得拯救,不信,就會永遠沉淪苦海。


    劉伯溫切齒痛恨的是,劉福通居然把彌勒佛解釋成了革命家,於是才有了紅巾軍大叛亂。對於以白蓮教思想為指導的紅巾軍,劉伯溫是不假思索地給其扣上了“異端”的帽子。因為這種思想和儒家思想是背道而馳的,背道而馳當然也不要緊,可你卻用這種邪門歪道的思想叛亂,這就是罪孽深重了。


    《鬱離子》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輕浮的青年對劉伯溫說:“西方有個聖人,神乎其神,可以解世間一切苦,可以解世間一切厄,跟隨他,將得永生。我準備去見他,要不要一起?”


    劉伯溫斬釘截鐵地回答:“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我不去。”


    由此看來,劉伯溫和異端是水火不容的。而紅巾軍就是水,他自然是火。所以有這樣牢不可破的思維定勢,劉伯溫的心中其實隻有一個理由:他們是叛亂!是異端的叛亂,既然是異端,他們就永遠不是天命所授。而朱元璋還要拜小明王,就說明他仍然承認自己是異端叛亂的一分子,這是劉伯溫最不願看到的。


    他的想法是,讓朱元璋從異端小明王的陰影裏跳出來,讓他成為天命所歸的人。雖然還沒有天象顯示,但他完全可以自己創造天命,兜頭罩在朱元璋腦袋上。既然朱元璋已是天命所授的那個人,無論如何都不能身居在異端叛亂的名下,這就是劉伯溫當時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然而這種內心最深邃的想法,並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所以當他說出那句“豎牧耳,奉之何為”時,很多人都大吃一驚。


    朱元璋是否明白劉伯溫話中深意,沒有人知道。可他當時沒有反駁劉伯溫,並非是出於禮貌,而是他的心弦的確被劉伯溫的一句看似魯莽的話給撥動了。


    即使沒有劉伯溫,朱元璋將來革命的路上也不會再有小明王的身影,但正是因為有了劉伯溫,朱元璋心中才有了定見,這一定見,他和劉伯溫恐怕從沒有說過。當他去解救小明王時,劉伯溫勸說的那些話其實都是多餘的,可謂是雞同鴨講。


    因為朱元璋早就把小明王歸宿的問題解決了,那就是死路一條,雖然,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來證明。


    劉伯溫猜中了


    1363年,朱元璋兵團去安豐城拯救小明王。據朱元璋自己說,小明王非救不可,如果不救,他徹夜難眠,就好像小明王是他親爹一樣。劉伯溫卻頭腦冷靜地說:“陳友諒必趁機來襲。”1363年陰曆四月,當朱元璋在遍地瓦礫的安豐城中昂首闊步時,劉伯溫再一次料事如神:陳友諒從武昌南下,直逼洪都(1362年,朱元璋改元朝龍興路為洪都府)。


    據陳友諒說,近一年來,他寢食難安,心靈備受煎熬。所以受到這種不公正的心靈摧殘,全是因為一年前和朱元璋的那場戰爭。他說,那場戰爭毀了一切。他從前的乾綱獨斷蒙上了塵埃;他從前的意氣風發漸漸衰老;他從前的目空一切變得麵目全非。但他又說,他終於在1363年春節時挺過來了。他性格中那股百折不撓的韌性突然衝出來拯救了他。他要複仇,他發誓,自己和朱元璋兩個人之間,隻能活一個!


    1363年前四個月,他以傾國之力大造戰艦。希圖在最短的時間裏恢複他無敵艦隊的榮耀。1363年陰曆四月,也就是朱元璋把小明王帶出安豐城到滁州時,陳友諒的無敵艦隊建造完成,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主力艦“鐵艦”。後來得勝的朱元璋打掃戰場時,對“鐵艦”印象極為深刻:“鐵艦”有三層,足有三層樓的高度,上有走馬棚,氣勢雄偉,巍峨壯觀,放到江裏,如同一座小山。


    當“鐵艦”從武昌沿長江東下,從江州進入鄱陽湖後,看到這種場景的朱元璋的士兵們嚇得癱軟在地。那根本不是艦隊,而是一塊會移動的喜馬拉雅山。當它進入鄱陽湖後,鄱陽湖為突然到來的龐然大物所驚,不斷翻滾著湖麵。幸好,“鐵艦”很快進入贛江,一路南下,抵達洪都城下。


    洪都城守軍遙遙望見一座山壓頂而來,魂飛魄散。幸好防禦部隊司令朱文正見過世麵,隻是驚慌了一會兒就恢複了常態,命令部隊有序地堅守城池,隻要不出戰,陳友諒想要攻陷洪都城,還是要費些精力的。


    朱文正有這樣的自信,並非純粹是精神的力量。洪都城被胡廷瑞拱手送給朱元璋後,曾被陳友諒奪回過。那次戰役,雙方記憶猶新。陳友諒是趁著漲水的工夫,讓他的海軍一直開到城下,士兵就在船上登城。朱元璋後來又奪回洪都,對陳友諒的海軍戰力刻骨銘心,所以就把沿江的舊城牆推倒,退後三十步重新建築城牆。陳友諒此次前來,已占不了上次能占到的便宜,所以隻好讓士兵登陸攻城,他的海軍優勢蕩然無存。


    但他的陸軍攻擊力也非同小可,朱文正的壓力越來越大。他曾派出多人到應天去通知朱元璋,全被陳友諒的巡邏隊活捉,在城下斬首。朱文正把希望寄托於運氣,他一天之內派出數十人,甚至上百人,希望菩薩保佑能有一條漏網之魚。


    上天眷顧了他。終於有人把洪都城被陳友諒圍攻的消息帶到了應天。朱元璋聽了這個消息後,臉色隻是微微一變,就問送信的人:“陳友諒兵勢如何?”來人回答:“陳友諒說他帶了六十萬人,我們朱將軍粗略數過,好像作戰部隊遠沒有這麽多,他可能把後勤部隊也算上了。雖然他的兵攻城很猛,可傷亡也很重,其部隊的士氣低落。如果我們派出救援部隊,馬上就能把他擊敗。”


    朱元璋沉思片刻,對送信人說:“回去告訴朱文正,讓他再堅守一個月,我會有辦法滅了陳友諒,隻要你能安然回到洪都城。”


    朱元璋不知道送信人是否能安然回到洪都城,當時,他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辦法能消滅陳友諒。陳友諒可不是螞蟻,說消滅就能消滅的。他所以對送信人那樣說,隻是想給自己一個充分的時間考慮消滅陳友諒的方法,其實也不是他自己考慮,他要找他的劉伯溫先生。他當時隻有冥冥中鑽進腦海的感覺:陳友諒不攻應天,卻去攻洪都,這可能就是老天要陳友諒滅亡。


    “先生您又猜中了!”他把劉伯溫請進密室,還未坐穩,就這樣說,然後又補充了一句,“陳友諒不趁我帶主力去救安豐的時候攻應天,卻去攻洪都,真是個蠢貨!”


    劉伯溫對這種自以為是的“站在他人立場上”來想問題的方式很不欣賞。劉伯溫聰明絕頂,正是因為聰明絕頂,所以才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慧,當你看到別人做出一件愚蠢的事時,他本人卻並不覺得這是愚蠢,而且當事人還會認為,這是他智慧的結晶。你認為別人愚蠢,是因為你站在自己的智慧基石上來判斷的別人。智慧,其實是不分高低的,它受當事人的立場、情緒,甚至天時、地利的影響。


    劉伯溫認為,陳友諒攻洪都而不攻應天,站在陳友諒的角度看,是最佳選擇。從武昌離南京沿長江攻應天,要先東去,然後北上,路過的沿江城市有安慶、銅陵、蕪湖、馬鞍山,最後到應天。這沿江的幾個重鎮都在朱元璋的控製下,也就是說,陳友諒不可能如他第一次進攻應天那樣,一路平安地到達應天。他必須要過關斬將,這段時間對他而言,耗費不起。因為一旦在路上被拖住,朱元璋的主力很快就能從安豐返回應天。


    攻洪都,陳友諒艦隊可以順流而下,一路上不會遇到任何有質量的抵抗。如果能攻下洪都,朱元璋必會從應天救援,那麽,陳友諒就在鄱陽湖中等他,一決生死。如果攻不下洪都,陳友諒也會在鄱陽湖等朱元璋,因為陳友諒堅信,朱元璋必來。他不可能對洪都城見死不救。


    陳友諒所以不選擇攻打應天,還有個心理因素。他兩年前在應天吃過大虧,雖然對於朱元璋,他的恐懼感早已蕩然無存,但對於應天,他還是心有餘悸。他打洪都,按劉伯溫的解釋,可能就是引蛇出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王師:劉伯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度陰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度陰山並收藏帝王師:劉伯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