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們想錯了。劉伯溫此時還沒有那麽大的定力,所以當羈管他於紹興的命令來到時,他的麵無表情並非是超然度外,而是滿腦空白,呆若木雞。


    三年羈管歲月


    悲觀主義者說,我們每個人都住在監獄裏,也就是說,地球就是個大監獄,萬有引力就是鐐銬,我們永遠逃不出地球去,即使用高科技離開地球,終歸要回來的。據說自盤古開天地以來,隻有一個人逃出了這個監獄,這位越獄犯跑到月球上,住在陰冷的宮殿裏,每天對著一隻兔子以淚洗麵。眾所周知,這位越獄犯就是嫦娥,她的下場有點淒慘。樂觀主義者說,我們每個人都住在遊樂場中,因為地球是如此的五彩繽紛,使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但樂觀主義者也承認,我們永遠離不開這個遊樂場。


    其實,人心才是最大的監獄。劉伯溫雖然受到的處罰是羈管紹興,但官方沒有對他進行任何羈管措施,他可以去紹興任何地方,可以喝酒,可以寫詩,可以和朋友遊覽山水名勝。也就是說,對於劉伯溫而言,紹興這個監獄其實是個遊樂場。但開始時,劉伯溫擁有悲觀主義論調。


    某一天,沒有任何征兆,他突然癲狂起來,在房間裏大喊大叫,嘔吐鮮血,突然昏迷不醒。他的家人認為他中了某種妖術,請來遊方的和尚、正在深山老林裏修行的道士、名噪紹興城的捉鬼大師,甚至通過各種上層關係請來了西域的番僧,這些人對劉伯溫進行了眼花繚亂的除妖儀式,劉伯溫總算醒轉過來。可還不如不醒,因為醒來後,他就開始進行各種各樣的自殺行動,比如上吊、割腕、投井、服毒,但他的家人如鬼魅一樣時刻盯著他,使他無法得逞。劉伯溫在進行了一係列無法成功的自殺行動後,又經過家人的哭泣勸阻,終於醒悟。在一個陽光很好的中午,他坐到飯桌上,用手指蘸了水,在飯桌上畫了個八卦圖,說:“這就是監獄。”然後又輕輕地抹掉了八卦圖,說,“沒有監獄。”


    這是一個暗喻,劉伯溫告訴我們,人心認為哪裏是監獄,哪裏就是監獄,反之亦然。


    關於劉伯溫多次自殺的事情,有一點需要補充:


    我們知道,劉伯溫被羈管紹興城時已是43歲,四十多年來,他在尋求智慧的道路上走得順暢無比,比如有人在1353年見到劉伯溫,隨便問他個問題,他馬上就能回答,他通曉的學科天下無出其右。如果把劉伯溫放到西方,那他是最幸福的人,因為西方人認為追求智慧就是追求善,擁有智慧就是擁有了善,擁有了善就擁有了幸福。西方哲學家認為,一個人追求智慧是無止境的,你在追求智慧的同時也就是在享受幸福。但在東方就不是這樣,東方人認為,追求智慧隻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是創造成功。一旦成功遙遙無期,那就談不上有幸福感。


    劉伯溫有智慧,但他沒有理解智慧本身就是幸福的,他認為的幸福是憑借智慧取得的成功。由於成功沒有取得,反而還落到了階下囚的地步,所以他不開心,所以就想提前離開這個世界。


    站在紹興城裏最高的地方俯瞰紹興城,它是一座被水洗過的綠油油的城池,經曆了千百年的風雨,它永遠都保持著那種驚世駭俗的純淨。劉伯溫站在那裏,腦海裏就如萬馬奔騰般掠過紹興的曆史。最先躍入腦海的是舜帝在這裏接見百官,然後是大禹在這裏召集諸侯,宣稱不再禪讓,而要家天下。時光如梭,劉伯溫能清晰地看到,一個鷹鉤鼻子、嘴裏永遠都散發著臭氣的人正在這裏臥薪嚐膽,這個人就是越國國王勾踐,他因為品嚐了敵人的大便,嘴裏永遠都保持著一股臭味。光陰似箭,劉伯溫又看到一群寬衣大袖的人正在紹興城裏談天論地,就是不問世事,這是魏晉那群所謂的風流人士。突然一聲馬嘶,劉伯溫看到宋高宗趙構在這裏膽戰心驚地避難,而且還說出了“紹祚中興”這四個字,“紹興”就是這麽來的。


    劉伯溫站在紹興城中最高處反芻曆史,曆史對他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他說:“如果紹興是座監獄,那這座監獄真是風光無限,因為有那麽多英雄人物在這裏住過。人絕對不能委屈自己,我要放浪山水。”


    這是一種臨時的人生信念,就如一張邀請函,劉伯溫四麵八方的朋友都來到紹興,和他一起放浪山水,和他一起喝酒寫詩,永無虛日。


    在這三年看似熱鬧其實內心百無聊賴的時間裏,也不是沒有可圈可點的事發生。比如劉伯溫和王冕的交往就是其中之一。“王冕”的大名幾乎是無人不曉的,他可謂是當時著名的詩人、文學家、畫家、書法家。《儒林外史》開篇的楔子講的就是他的故事,不過他在文中的形象是一位拒不出仕的隱士、高人。我們小時候也學習過關於他刻苦學畫的課文,另有他的一首《白梅》也是相當出名的,語文題目中也沒少考過:“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


    王冕是紹興人,和魯迅先生是同鄉,他慷慨有大誌,通術數之學,也算得上是位“仙兒”。元末天下還沒亂糟糟的時候,他曾去過京師,偷偷與人說“亂且作”,人們都以為他瘋了;後來他又仿照《周禮》著書一卷,說道:“我還沒死,拿這個去獻給明主,可以讓天下太平。”但是後來命運卻和他預想的不同,未來的皇帝朱元璋讓他當秘書(諮議參軍)後,他就不幸生病死掉了。


    王冕死是後來的事,這時還活蹦亂跳著呢。劉伯溫和王冕神交已久,還在杭州的時候,他就聽說王冕寫詩厲害,早就想結識了,這次到紹興,正好有了這個機會。其實,劉伯溫和王冕兩個人在人生理念上是有差別的,王冕不喜歡吃元朝的官飯,劉伯溫則巴不得吃官飯,但在特定時期,劉伯溫在公務員之路上走得跌跌撞撞的時候,他也跟王冕一樣有了當隱士的想法,這下兩人距離就拉近了。而且兩人還有些其他的相同點,比如都能畫點小畫、作點小詩。


    交往起來以後,王冕的詩集出來後,請劉伯溫作序,劉伯溫欣然允諾,稱王冕的詩質量不錯,好好地誇了幾句。後來劉伯溫離開紹興以後,王冕可能還去處州看望過劉伯溫。


    除了交朋結友,劉伯溫幹得最多的就是自己寫寫詩、作作文。這兩年的文學創作是劉伯溫一生的巔峰時期。從劉伯溫文集的情況來看,在紹興的這幾年,劉伯溫參加過好幾次文人雅士發起的聚會,比如“牡丹會”啊,“南鎮之遊”啊,“竹林宴集”啊,“郊外遊”啊,日子表麵上也還過得悠閑自在。


    或許正是這種假象迷惑了後人,於是,劉伯溫傳記的作者在敘述劉伯溫“羈管紹興”的篇章時,毫無人性地用一句話作了概括:劉伯溫每天都放浪山水,寫詩作畫,跟朋友喝酒談天,好像他的心態調整得不錯。其實這種鐵石心腸的描述對劉伯溫一點都不負責任。真實的情形是這樣的:劉伯溫強顏歡笑,每天都思考自己痛苦的人生。當他在跟朋友喝酒時,人人都見到他爛醉如泥,實際上他深邃的內心總無比清醒,而這種清醒就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疼痛。當他跟朋友遊山玩水吟詩作賦時,其實他在思考國家的前途,最讓他懊惱兼痛苦的是,無論如何都沒有思考出結果。“韶華不我與,去若川水流”這種“時不我待”的生命緊迫感明顯躍然紙上。


    可是,劉伯溫也明白,自己無論如何地憂心忡忡,如何地想要為國家出力,但現實卻是,沒有平台給他。如果沒有戲台,自己又不能搭建,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心裏唱戲。但心裏唱戲,別人又看不到,所以唱了等於白唱。


    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劉伯溫詩文自娛,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茨威格寫過一部小說叫《象棋的故事》,說的就是一個被關押在監獄中的犯人,由於一切自由被剝奪,所以就背誦一本象棋譜,結果出獄後,成了一名象棋高手。劉伯溫後來被譽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和他在紹興的三年時間裏每天都寫詩作文有著重要的關係。


    孟子說過,對於君子而言,世界上就沒有什麽阻礙,萬物皆備於我,一切看似阻礙的東西其實都是在磨煉我,最後成全我。


    這當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人人都喜歡順境,不喜歡逆境。人人都喜歡遊樂場,不喜歡監獄。


    在紹興監獄的三年時間裏,劉伯溫也曾“出獄”過。當然,從心是人最大的監獄這一角度而言,劉伯溫的出獄不是身體的出獄,而是心靈的出獄。


    張士誠的革命路


    劉伯溫的“心靈出獄”發生在1354年陰曆十月,原因是,那位因修黃河而引起紅巾軍革命的宰相脫脫在高郵(今江蘇高郵)大敗革命家張士誠。


    張士誠出生於泰州白駒場(在今江蘇大豐)。泰州扼著蘇北咽喉地帶,自古以來的主要經濟收入就是鹽業,是中國曆代鹽稅的主要來源之一。到了元朝,泰州靠海的地方已經有了三十六處鹽場,張士誠的老家白駒場就是其中之一。


    顯然,泰州真富,但這不代表泰州所有的人都富,比如張士誠就沒有錢。張士誠沒有錢和他本人的能力無關,和社會有關。元末天下大亂,元朝政府要鎮壓,要揮霍,這就使得他們不得不大把大把地往外撒錢,但是國庫裏的錢就那麽多,撒光了之後還是得回到斂錢最根本的道路上來——稅收。平時收三分的,現在收五分,增加稅收,就相當於增加了國庫收入,國家花起錢來也不至於捉襟見肘。於是,元朝政府開始大規模提高鹽價,反正鹽是生活必需品,價低有人買,價高也有人買,賣高點兒錢不就出來了嘛。像鹽這種國家壟斷的東西,價格不會是市場說了算的,關鍵還是看當官的嘴巴。有數據表明,從公元1276年到公元1315年,僅僅四十年間,鹽價上漲了十六倍。


    國家的鹽買不起,那私鹽販子就有了想頭,他們賣的鹽肯定比國家賣的價格低,但是私鹽販子的日子也不好過,國家要保證財政收入,當然不允許你私自賣鹽,那不是跟國家搶生意嗎?畢竟中國漢武帝以來,鹽鐵一直是國家壟斷經營產品。當年漢武帝之所以能夠堅持對匈奴長達三十幾年的打擊,其軍資來源全部仰仗桑弘羊經營鹽鐵生意的收益。可見鹽鐵行當是一座幾乎挖掘不盡的大金礦。為此,曆代中央政府對鹽販子的懲罰都相當嚴格,還在唐朝時政府就規定,販鹽一石以上為死罪。元朝的懲罰措施也很厲害,先打七十板子,如果僥幸不死,再轟到人跡罕至的地區受刑,元王朝領土空前廣闊,找個像西伯利亞那樣的地方易如反掌。雖然國家鹽禁重,但是販私鹽的利益也是大得誘人,隻要做好了,在村裏建洋房買轎車沒問題。所以有很多人不惜鋌而走險,幹起了鹽販子這項職業,就像販毒組織經常懷有的魚死網破之心一樣,要賺就賺多的,大不了腦袋掉了碗大個疤。當然腦袋也是不能輕易掉的,在能保住的範圍內還是要保住,所以鹽販子們又經常采取拉幫結夥、武裝販鹽的手段來對抗官府,這就為他們日後的武裝暴動作了軍事方麵的預演。


    張士誠自從加入鹽販子隊伍以來,腰包漸鼓,但張士誠不太愛錢,反而喜歡結交朋友,他唯一的消遣就是跟朋友大碗喝酒大塊兒吃肉。因為經常做東道主,所以身邊聚集了很多朋友。張士誠雖然有錢,但由於是走私性質,不是國家允許範圍內的錢財來源,因此他常被那些通過刮地皮賺錢的人看不起。有的富戶們向張士誠買鹽後賴賬,表示:“要錢,可以,不過你要等著吃官司。”張士誠當然不願意販私鹽這事兒曝光,不得已隻好忍氣吞聲。不單是富戶欺負張士誠,那些收受他賄賂的官員也對張士誠這樣的鹽販子非打即罵,特別是管理鹽業的警察,簡直不把這些財神爺當人。如你所知,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張士誠忍耐的限度終於在1353年春節後被突破。


    有一天,他和十七個最要好的同事喝著鹽水,吃著饅頭,說:“世界上正在發生著驚人的變化,而我們卻在這裏像狗一樣活著。我們倒不如拚一把,就是死了也比這樣窩囊地活著好。”


    如你所知,這是冒險主義。因為張士誠不同於方國珍,也不同於劉福通,更不同於徐壽輝。方國珍革命時,僅他的家族就有幾百號人;劉福通革命前,就在白蓮教有著高貴的地位;徐壽輝更不用說,是黑社會當家的,手下小弟多如驢毛,給他們一把砍刀,那就是一支軍隊。


    張士誠什麽都沒有,算上他,才十八個人,他們唯一的武器就是運鹽的工具——扁擔。那玩意根本殺不了人,隻能肩挑東西。


    無疑,張士誠革命,就是閉著眼向黑暗的深淵裏縱身一跳。但他的十七個同夥都認為值得一跳。張士誠又說:“這事兒可比販賣私鹽嚴重得多,所以我們必須捆在一起,生死與共。”這些人說:“你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張士誠就咬破自己的手臂和他們歃血為盟,在一個沒有月光、隻有點點星光的夜晚悄悄摸進了鹽警警長的家,十八條扁擔排山倒海般地砸向了那位警長和他的家人,半個時辰後,這一家子就被扁擔送進了陰曹地府。事情進展得如此順利,張士誠驚喜得渾身冒汗。他們又趁熱打鐵,拎著十八條扁擔衝進了當地的幾家富戶,如法炮製,把那些富戶也用扁擔拍死,然後打開倉庫,把糧食和錢財分發給當地窮苦人,接著一把火將房屋燒了個幹淨。


    這種用別人的生命和錢財為自己贏取人心的舉動,又稱為劫富濟貧。張士誠在劫富濟貧的現場發表了一篇動人的演說,他說:“現在你們得到的是你們應得的,但還是太少。還有一些你們應得的,就在前方。”


    如他所願,好多窮苦人立即發誓要和他一起去前方尋找屬於他們的東西。張士誠扔了扁擔,拿起武器,開始招兵買馬。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張士誠的革命軍就有了一萬多人。


    現在,我們可以說,張士誠縱身向深淵裏一跳,跳出了成功。從張士誠革命的事情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人生哲理:有時候,創造奇跡必須要膽大。但張士誠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比如就在張士誠革命的同時,江西有個叫李九的,也被當時五花八門的革命家們的發家史所激勵,所以召集了幾個平時的好兄弟,準備晚上攻擊“甲主”,然後封官拜爵,過過皇帝癮。遺憾的是,他們沒有張士誠那樣的好運氣,晚上衝進“甲主”的家時,“甲主”正和警察部門的人喝酒,結果十幾個人當場就見了閻王。


    所以說,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時,千萬要小心,因為時機是隨時都在變的,一廂情願地借鑒,那就是刻舟求劍。


    張士誠沒有借鑒過任何前輩革命家的成功經驗,他是個穩健、從不肯投機取巧的人。在張士誠的字典裏,世界上沒有一頓是免費的午餐。想要得到午餐,必須要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專心地走自己的路,別人怎麽看,這不是他所關心的。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張士誠具有擔任領袖的天賦。


    張士誠的穩健作風很快就得到豐厚的利潤,1353年陰曆三月,張士誠集結三萬人,對泰州城完成包圍後,猛攻三晝夜,拿下了泰州。這是一次震天動地的勝利,讓元政府手忙腳亂。元政府馬上把對付方國珍的招數拿來對付張士誠,派出高郵行政長官李齊前往說服教育,期盼張士誠能和方國珍一樣改邪歸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王師:劉伯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度陰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度陰山並收藏帝王師:劉伯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