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作為博物學者搭乘“貝格爾號”皇家軍艦環遊世界時,我曾被在南美洲看到的一些事實深深打動,這些事實和生物地理分布、現存的和古代的生物的地質關係有關。這些事實,似乎可以對物種的起源提供某些說明,本書在以後的各章將會對此有所論述。物種起源的問題曾被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看做是極其神秘的。回國之後,在1837年,我便想到假如我能細心地搜集和思索所有與這個問題相關的各種事實,或許可得到一些結果。經過五年的研究、思考,我記錄了一些簡短的劄記。在1844年,這些劄記被我擴充為一篇綱要,以表述一些我當時認為確實的結論。我從那時直至現在,都沒有動搖過探討這個問題的決心。希望讀者可以原諒我的這個瑣碎的陳述,因為這些可以證明我並非輕率地作出這些結論。
到現在(1859年),雖然我的工作即將結束,但是全部完成它尚且需要很長時間,然而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在朋友們的勸說下,我決定先發表這個摘要。之所以這麽做的直接原因是,華萊士先生當時正在研究馬來群島自然史,他所作的關於物種起源的一般結論,基本上與我的吻合。在1858年,他將一份關於物種起源問題的論文寄給我,囑我轉交查爾斯·萊爾爵士,這篇論文被萊爾爵士推薦給林納學會,並在該會第三卷會報上刊登出來。萊爾爵士與胡克博士對於我所從事的工作都有所了解,胡克也曾讀過我於1844年寫的綱要。因此他們建議我從我的原稿中摘取一些提要,與華萊士先生的優秀論文一起發表。
我發表的這個提要並不十分完善。目前對於有些論斷,我還無法提出參考資料和依據,然而我期望讀者能信任我的論述。盡管我向來力求審慎,並且隻采用可靠的依據,但仍不能避免錯誤的出現。我隻能用少數事實來做事例,說明我得到的一般結論,希望這樣已經足夠了。當然,在今後我一定要把我所依據的所有事實和參考文獻資料詳盡地發表出來,沒有人比我更能體會這種必要性,我希望在將來某部論著中能實現這個願望。這是因為我確切地意識到,本書所討論的幾乎所有問題都有事實證明,而這些事實又經常會引出與我的論述直接相反的結論。隻有敘述和比較每一問題的正反兩麵的事實和論據,才可得出公平的結論,可是在這裏還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
有許多博物學者曾慷慨地給予我幫助,有些甚至是不曾相識的,但由於篇幅有限,我無法對他們逐個表達謝意,這點令我感到十分遺憾。但是我卻不能失掉這個向胡克博士表達我深切謝意的機會。最近十五年來,他憑借淵博的知識和精湛的論斷,盡一切可能地在諸多方麵給我以幫助。
關於物種起源,假如一位博物學者對生物的相互親緣關係、胚胎關係、地質演替、地理分布,以及其他與此類似的事實進行思索,那麽我們可以想象到,他或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物種同變種一樣,是從其他物種傳下來的,而非獨立創造出來的。盡管如此,一個結論即使很有根據,也無法令人滿意,除非我們可以科學地解釋這個世界的無數物種如何產生了變異,以獲得讓人稱讚的這般完善的構造與相互適應性。博物學者們常認為變異的唯一可能原因是諸如氣候、食物等之類的外界條件。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以後將要討論的,這是正確的;然而,如果把能巧妙地取食樹皮下的昆蟲的啄木鳥,它的腳、尾、嘴等固有構造,也隻是歸因於外界條件,這會是多麽的荒謬。再如槲寄生,需要從其他樹木中汲取養分,通過某幾種鳥來傳播種子,更因它是雌雄異花,必須依靠某幾種昆蟲才能實現異花授粉。所以,如果用外界條件、習性或植物本身的傾向,說明這種寄生生物的構造以及它和若幹不同生物之間的關係,也同樣是不合理的。
所以,弄清生物變異與相互適應的途徑,尤為重要。在探討本題初期,我就發現對家養動物和栽培植物的研究為這個問題提供了較好條件。結果證明這是正確的,我發現在其他錯綜複雜的情況下,有關家養狀況下變異的知識有時即使尚不完善,但總能提供最好最可靠的線索。盡管這類研究,通常會被博物學者們忽略,但我仍敢於相信它所具有的高度價值。
出於以上原因,我用本書第一章來討論家養狀況下變異的原因。由此,我們發現大量的遺傳變異至少是有可能的;同時也將發現,人類具有強大的選擇力量使連續的細微變異得以積累。接下來,我就要探討在自然狀況下物種的變異。然而遺憾的是,我隻能非常簡略地對這個問題加以討論,因為要妥當處理這個問題,必須依靠長篇的大量事實。不管怎樣,我們仍可以討論對變異最有利的環境條件。之後的一章要討論馬爾薩斯學說於整個動物植物界的應用,即世間所有生物的生存鬥爭是它們以幾何等級高度繁殖的必然結果。由於任何物種產生的個體,超過其所能生存的個體,遂產生了生存的鬥爭,那麽任一生物的變異,無論多麽細微,隻要在複雜且多變的生活條件下對自身有利,就會獲得較好的生存機會,因而被自然選擇了。由於遺傳學原理,所有被選擇下來的變種都傾向於繁殖已變異的新類型。
在第四章裏我將對自然選擇的基本問題詳細論述,至此我們便可看到自然選擇如何促使改進較少的生物大量滅絕,並引發我所說的“性狀分歧”。在第五章我將討論複雜的、不甚明了的變異法則。接下來的五章中,將會對最明顯、最重要的難點進行討論:第一,轉變的困難,即一個簡單的生物或器官,經過怎樣的變異,可以改進為高度發展的生物或精密的器官。第二,關於本能,也就是動物的精神能力。第三,雜交問題,異種雜交的不育性和變種間雜交的可育性。第四,地質記錄不完全。第十一章中,我要考察的是生物在時間上的地質演替。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則是論述生物在空間上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章中,將討論生物分類或相互之間的親緣關係,包括成熟時期和胚胎時期。我將在最後一章,對全書進行扼要的複述並附簡短的結語。
如果我們承認自身對那些生活在我們周圍的生物之間關係的高度無知,那麽,也就不會有人奇怪為何我們至今還不能解釋一些關於物種和變種的起源的問題。為什麽某個物種分布廣泛且數量大,而另一近緣種卻分布狹小且數量稀少,這些問題有誰可以解釋呢。但是這些關係都是高度重要的,因為它們決定著這個世界上現在所有生物的繁盛,並且我確信也決定著這些生物以後的成功與變異。在地質曆史時期裏,生存在世界上的無數生物之間的關係又如何,我們所了解的就更少了,盡管許多問題至今隱晦不明,而且在以後相當長的時間裏也不十分清楚,但通過我能力範圍之內的審慎研究和冷靜判斷,我非常肯定,至今許多博物學家仍舊堅持的,也就是我以前所堅持的觀點--任何物種都是獨立創造出來的--是錯誤的。如今我確信,物種並非不變的,那些所謂同屬的物種一般看來都是另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的直係後代,就像任一物種的變種都是這個物種的後代一樣,並且我還相信自然選擇在變異過程中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雖然這種作用不是唯一的。
到現在(1859年),雖然我的工作即將結束,但是全部完成它尚且需要很長時間,然而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在朋友們的勸說下,我決定先發表這個摘要。之所以這麽做的直接原因是,華萊士先生當時正在研究馬來群島自然史,他所作的關於物種起源的一般結論,基本上與我的吻合。在1858年,他將一份關於物種起源問題的論文寄給我,囑我轉交查爾斯·萊爾爵士,這篇論文被萊爾爵士推薦給林納學會,並在該會第三卷會報上刊登出來。萊爾爵士與胡克博士對於我所從事的工作都有所了解,胡克也曾讀過我於1844年寫的綱要。因此他們建議我從我的原稿中摘取一些提要,與華萊士先生的優秀論文一起發表。
我發表的這個提要並不十分完善。目前對於有些論斷,我還無法提出參考資料和依據,然而我期望讀者能信任我的論述。盡管我向來力求審慎,並且隻采用可靠的依據,但仍不能避免錯誤的出現。我隻能用少數事實來做事例,說明我得到的一般結論,希望這樣已經足夠了。當然,在今後我一定要把我所依據的所有事實和參考文獻資料詳盡地發表出來,沒有人比我更能體會這種必要性,我希望在將來某部論著中能實現這個願望。這是因為我確切地意識到,本書所討論的幾乎所有問題都有事實證明,而這些事實又經常會引出與我的論述直接相反的結論。隻有敘述和比較每一問題的正反兩麵的事實和論據,才可得出公平的結論,可是在這裏還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
有許多博物學者曾慷慨地給予我幫助,有些甚至是不曾相識的,但由於篇幅有限,我無法對他們逐個表達謝意,這點令我感到十分遺憾。但是我卻不能失掉這個向胡克博士表達我深切謝意的機會。最近十五年來,他憑借淵博的知識和精湛的論斷,盡一切可能地在諸多方麵給我以幫助。
關於物種起源,假如一位博物學者對生物的相互親緣關係、胚胎關係、地質演替、地理分布,以及其他與此類似的事實進行思索,那麽我們可以想象到,他或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物種同變種一樣,是從其他物種傳下來的,而非獨立創造出來的。盡管如此,一個結論即使很有根據,也無法令人滿意,除非我們可以科學地解釋這個世界的無數物種如何產生了變異,以獲得讓人稱讚的這般完善的構造與相互適應性。博物學者們常認為變異的唯一可能原因是諸如氣候、食物等之類的外界條件。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以後將要討論的,這是正確的;然而,如果把能巧妙地取食樹皮下的昆蟲的啄木鳥,它的腳、尾、嘴等固有構造,也隻是歸因於外界條件,這會是多麽的荒謬。再如槲寄生,需要從其他樹木中汲取養分,通過某幾種鳥來傳播種子,更因它是雌雄異花,必須依靠某幾種昆蟲才能實現異花授粉。所以,如果用外界條件、習性或植物本身的傾向,說明這種寄生生物的構造以及它和若幹不同生物之間的關係,也同樣是不合理的。
所以,弄清生物變異與相互適應的途徑,尤為重要。在探討本題初期,我就發現對家養動物和栽培植物的研究為這個問題提供了較好條件。結果證明這是正確的,我發現在其他錯綜複雜的情況下,有關家養狀況下變異的知識有時即使尚不完善,但總能提供最好最可靠的線索。盡管這類研究,通常會被博物學者們忽略,但我仍敢於相信它所具有的高度價值。
出於以上原因,我用本書第一章來討論家養狀況下變異的原因。由此,我們發現大量的遺傳變異至少是有可能的;同時也將發現,人類具有強大的選擇力量使連續的細微變異得以積累。接下來,我就要探討在自然狀況下物種的變異。然而遺憾的是,我隻能非常簡略地對這個問題加以討論,因為要妥當處理這個問題,必須依靠長篇的大量事實。不管怎樣,我們仍可以討論對變異最有利的環境條件。之後的一章要討論馬爾薩斯學說於整個動物植物界的應用,即世間所有生物的生存鬥爭是它們以幾何等級高度繁殖的必然結果。由於任何物種產生的個體,超過其所能生存的個體,遂產生了生存的鬥爭,那麽任一生物的變異,無論多麽細微,隻要在複雜且多變的生活條件下對自身有利,就會獲得較好的生存機會,因而被自然選擇了。由於遺傳學原理,所有被選擇下來的變種都傾向於繁殖已變異的新類型。
在第四章裏我將對自然選擇的基本問題詳細論述,至此我們便可看到自然選擇如何促使改進較少的生物大量滅絕,並引發我所說的“性狀分歧”。在第五章我將討論複雜的、不甚明了的變異法則。接下來的五章中,將會對最明顯、最重要的難點進行討論:第一,轉變的困難,即一個簡單的生物或器官,經過怎樣的變異,可以改進為高度發展的生物或精密的器官。第二,關於本能,也就是動物的精神能力。第三,雜交問題,異種雜交的不育性和變種間雜交的可育性。第四,地質記錄不完全。第十一章中,我要考察的是生物在時間上的地質演替。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則是論述生物在空間上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章中,將討論生物分類或相互之間的親緣關係,包括成熟時期和胚胎時期。我將在最後一章,對全書進行扼要的複述並附簡短的結語。
如果我們承認自身對那些生活在我們周圍的生物之間關係的高度無知,那麽,也就不會有人奇怪為何我們至今還不能解釋一些關於物種和變種的起源的問題。為什麽某個物種分布廣泛且數量大,而另一近緣種卻分布狹小且數量稀少,這些問題有誰可以解釋呢。但是這些關係都是高度重要的,因為它們決定著這個世界上現在所有生物的繁盛,並且我確信也決定著這些生物以後的成功與變異。在地質曆史時期裏,生存在世界上的無數生物之間的關係又如何,我們所了解的就更少了,盡管許多問題至今隱晦不明,而且在以後相當長的時間裏也不十分清楚,但通過我能力範圍之內的審慎研究和冷靜判斷,我非常肯定,至今許多博物學家仍舊堅持的,也就是我以前所堅持的觀點--任何物種都是獨立創造出來的--是錯誤的。如今我確信,物種並非不變的,那些所謂同屬的物種一般看來都是另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的直係後代,就像任一物種的變種都是這個物種的後代一樣,並且我還相信自然選擇在變異過程中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雖然這種作用不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