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府這邊,年三十這天則顯得有幾分冷清,不過李元的心裏還是高興的。
前些日子忙著查案,簡直連吃飯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到了這天,終於可以放下工作安心地過個年了。
傍晚時分,沈祝提著大袋的年貨來。
因為要加緊查曣國餘下的五大疑案,所以沈祝今年沒有回家過年,他也不太想回去,畢竟家裏已經沒人了。
“昨天就想來的,但是實在太忙了。”沈祝將年貨放下後說。
他跟李元雖然同在大理寺任斷丞,但是兩人查的卻不是同一個案,眼下算是各忙各的。
沈祝從袋子裏拿出兩個雞腿,分了一隻給李元。
這是他們哥兩最喜歡吃的東西,所以沈祝幾乎每次來看李元都帶上。
李元將雞腿擱在桌麵上,給沈祝倒茶,微笑道:“沒事,你今天能來就好。”
沈祝邊啃雞腿邊將袋子裏的東西拿出來。
有椒柏酒、桂花酒、黃酒、白酒、飴糖、春餅、千層餅、糖火燒、鍋貼、燙麵炸糕、空心麻球、南瓜餅、紫薯餅、紅棗年糕、醬板鴨、烤雞、五香熏魚、川味臘腸、酸蘿卜條和藕片等。
李元一看,既感動又生氣,道:“都這麽熟了,還那麽破費。其實我已經備好年貨了的。”
而且聞瑩愫也給他準備了許多。
沈祝笑著將一隻紫薯餅放進嘴裏,道:“辛苦了一年,過年這天怎麽也得吃好一點的,我就算不來你這裏也是要買的啊。”
李元便讓下人將葷菜都拿去熱了,握著沈祝的手說:“今晚我們早點吃年夜飯,吃完到大願塔去看別人放煙花。”
沈祝噗嗤笑道:“不是去寶棠詩社對詩嗎?”
李元搖頭道:“讀了十幾年的詩書,今日暫且放下吧。”
沈祝忽地斂起了笑容,沒有再說話。
吃年夜飯時,沈祝才說:“東宮那邊今日想必是很熱鬧的。”說罷望了望李元。
“應該是。”李元點頭道。想到妹妹也許就在這幾天生產,而自己卻不能近前去看,又有些內疚。
沈祝安慰道:“你們現在這樣已很不錯,不要難過。”
李元強自振作道:“嗯。”
用完晚膳,李元便和沈祝去大願塔看別人放煙花。
當他們並肩走過長安街時,劈裏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到處可見一張張興高采烈的臉。
李元卻隻覺身體一陣發冷,不自覺地裹緊了外套。
站在大願塔上,可以看到京城各個方向的人放的煙花。
煙花直衝雲天,在天空中幻化一朵朵、一束束、一簇簇的花,如此的繁華,又如此的短暫。李元忽然想到自己的人生。
不過,他並沒有多少遺憾。
他望著那些煙花,慢慢地笑了。
“明日上午我想去給父母上上墳,你要一起來麽?”李元問沈祝。
沈祝又笑了,誰年初一就去上墳的呢?不過他還是很爽快地答應了。
次日早上,李元便和沈祝提著大包小包的出了門。
李元的傷剛好時便請人給找了一塊風水寶地,將父母給移葬了過去。他也在父母的墓地左側留了自己的位置。
這是一座遠離城市的郊外大山,李元的父母的墳地就在半山腰上,由於大雪紛飛,寒風冷冽,加上地麵濕滑,他們花了將近半個多時辰才從山腳上到那裏。
墳頭上已經被一層白雪覆蓋。李元半跪下來,小心翼翼地拂去墓碑上的雪,道:“爹、娘,孩兒看你們來了。”
這次,他沒有流眼淚。
他將準備好的水果、肉類和點心等東西一一擺到墓碑前方的那塊石階上,然後朝他們恭敬地叩了三個響頭。
沈祝也點了三支香來給他們磕頭。
儀式完成後,兩人站在山邊望向遠方。
從他們所在的地方望去,但見天地蒼茫、遼闊無邊。他們頓時有種振臂高呼的衝動。
這般美好的山海啊,誰能不愛、不留戀呢?
李元在心裏由衷道:“若有一天,我能和沈祝一起輔助殿下稱王,成就千古霸業,那該多好!”
他從小飽讀史籍,縱觀曆代的帝王,最欣賞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宋仁宗趙禎,他覺得太子趙聿梁既有唐太宗的開明豁達、勵精圖治,又有宋仁宗的寬厚仁慈、悲天憫人,隻要給太子坐上了王位,將會是曣國江山社稷的極大福氣。可惜,他沒有福氣等到那一天了。所以,他希望沈祝好好努力。
而沈祝呢,也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王位更替之事,心情也有幾分複雜。
眼下,但凡用點心的人都看得出來——王位交替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但是誰也不敢明著提,生怕會惹來殺頭之禍。
至於太子的反應呢,卻是超乎尋常的平靜,好像並沒有意識到局勢的緊迫似的。
太子這般平靜,到底是胸有成竹還是並不把王位的交替看得很重要呢?沈祝和李元皆不得而知。
然而,太子乃棋盤聖手,他們相信他一定知道自己該怎麽走下一步棋的。
況且,他們都知道,隻要皇上這邊的身體不允許他繼續再坐在那個位置時,太子便自然而然會得到王位的繼承權。
隻是,但凡王位交替之時都會發生血腥之事,所以很多人都在暗暗地關注著沛王趙聿賢那邊的動靜。
沛王趙聿賢早就料到了,因此年後便立即給皇上來了一封信,信中以王妃最近身體不適需要照顧和孩子年紀尚幼為由懇請皇上準許他年後留在漠南。
皇上本想讓他過完年就回京城輔助政事的,無奈山長水遠,他也拿他沒辦法,隻好作罷。
然而,二月八日是皇上的生日,到時候沛王趙聿賢卻無論如何也得返京來,因此沛王趙聿賢不禁暗暗叫苦。這是後話。
......................................
親們,一更來了,最近在看三島由紀夫的《豐饒之海》和裏爾克的《穆佐書簡》,前者寫得非常的大氣,是一本極有格局的書,後者是作者與朋友們的通信,裏頭有他對人生、藝術和文學的深度見解,讀來受益匪淺,大家喜歡的話也不妨看看。
前些日子忙著查案,簡直連吃飯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到了這天,終於可以放下工作安心地過個年了。
傍晚時分,沈祝提著大袋的年貨來。
因為要加緊查曣國餘下的五大疑案,所以沈祝今年沒有回家過年,他也不太想回去,畢竟家裏已經沒人了。
“昨天就想來的,但是實在太忙了。”沈祝將年貨放下後說。
他跟李元雖然同在大理寺任斷丞,但是兩人查的卻不是同一個案,眼下算是各忙各的。
沈祝從袋子裏拿出兩個雞腿,分了一隻給李元。
這是他們哥兩最喜歡吃的東西,所以沈祝幾乎每次來看李元都帶上。
李元將雞腿擱在桌麵上,給沈祝倒茶,微笑道:“沒事,你今天能來就好。”
沈祝邊啃雞腿邊將袋子裏的東西拿出來。
有椒柏酒、桂花酒、黃酒、白酒、飴糖、春餅、千層餅、糖火燒、鍋貼、燙麵炸糕、空心麻球、南瓜餅、紫薯餅、紅棗年糕、醬板鴨、烤雞、五香熏魚、川味臘腸、酸蘿卜條和藕片等。
李元一看,既感動又生氣,道:“都這麽熟了,還那麽破費。其實我已經備好年貨了的。”
而且聞瑩愫也給他準備了許多。
沈祝笑著將一隻紫薯餅放進嘴裏,道:“辛苦了一年,過年這天怎麽也得吃好一點的,我就算不來你這裏也是要買的啊。”
李元便讓下人將葷菜都拿去熱了,握著沈祝的手說:“今晚我們早點吃年夜飯,吃完到大願塔去看別人放煙花。”
沈祝噗嗤笑道:“不是去寶棠詩社對詩嗎?”
李元搖頭道:“讀了十幾年的詩書,今日暫且放下吧。”
沈祝忽地斂起了笑容,沒有再說話。
吃年夜飯時,沈祝才說:“東宮那邊今日想必是很熱鬧的。”說罷望了望李元。
“應該是。”李元點頭道。想到妹妹也許就在這幾天生產,而自己卻不能近前去看,又有些內疚。
沈祝安慰道:“你們現在這樣已很不錯,不要難過。”
李元強自振作道:“嗯。”
用完晚膳,李元便和沈祝去大願塔看別人放煙花。
當他們並肩走過長安街時,劈裏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到處可見一張張興高采烈的臉。
李元卻隻覺身體一陣發冷,不自覺地裹緊了外套。
站在大願塔上,可以看到京城各個方向的人放的煙花。
煙花直衝雲天,在天空中幻化一朵朵、一束束、一簇簇的花,如此的繁華,又如此的短暫。李元忽然想到自己的人生。
不過,他並沒有多少遺憾。
他望著那些煙花,慢慢地笑了。
“明日上午我想去給父母上上墳,你要一起來麽?”李元問沈祝。
沈祝又笑了,誰年初一就去上墳的呢?不過他還是很爽快地答應了。
次日早上,李元便和沈祝提著大包小包的出了門。
李元的傷剛好時便請人給找了一塊風水寶地,將父母給移葬了過去。他也在父母的墓地左側留了自己的位置。
這是一座遠離城市的郊外大山,李元的父母的墳地就在半山腰上,由於大雪紛飛,寒風冷冽,加上地麵濕滑,他們花了將近半個多時辰才從山腳上到那裏。
墳頭上已經被一層白雪覆蓋。李元半跪下來,小心翼翼地拂去墓碑上的雪,道:“爹、娘,孩兒看你們來了。”
這次,他沒有流眼淚。
他將準備好的水果、肉類和點心等東西一一擺到墓碑前方的那塊石階上,然後朝他們恭敬地叩了三個響頭。
沈祝也點了三支香來給他們磕頭。
儀式完成後,兩人站在山邊望向遠方。
從他們所在的地方望去,但見天地蒼茫、遼闊無邊。他們頓時有種振臂高呼的衝動。
這般美好的山海啊,誰能不愛、不留戀呢?
李元在心裏由衷道:“若有一天,我能和沈祝一起輔助殿下稱王,成就千古霸業,那該多好!”
他從小飽讀史籍,縱觀曆代的帝王,最欣賞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宋仁宗趙禎,他覺得太子趙聿梁既有唐太宗的開明豁達、勵精圖治,又有宋仁宗的寬厚仁慈、悲天憫人,隻要給太子坐上了王位,將會是曣國江山社稷的極大福氣。可惜,他沒有福氣等到那一天了。所以,他希望沈祝好好努力。
而沈祝呢,也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王位更替之事,心情也有幾分複雜。
眼下,但凡用點心的人都看得出來——王位交替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但是誰也不敢明著提,生怕會惹來殺頭之禍。
至於太子的反應呢,卻是超乎尋常的平靜,好像並沒有意識到局勢的緊迫似的。
太子這般平靜,到底是胸有成竹還是並不把王位的交替看得很重要呢?沈祝和李元皆不得而知。
然而,太子乃棋盤聖手,他們相信他一定知道自己該怎麽走下一步棋的。
況且,他們都知道,隻要皇上這邊的身體不允許他繼續再坐在那個位置時,太子便自然而然會得到王位的繼承權。
隻是,但凡王位交替之時都會發生血腥之事,所以很多人都在暗暗地關注著沛王趙聿賢那邊的動靜。
沛王趙聿賢早就料到了,因此年後便立即給皇上來了一封信,信中以王妃最近身體不適需要照顧和孩子年紀尚幼為由懇請皇上準許他年後留在漠南。
皇上本想讓他過完年就回京城輔助政事的,無奈山長水遠,他也拿他沒辦法,隻好作罷。
然而,二月八日是皇上的生日,到時候沛王趙聿賢卻無論如何也得返京來,因此沛王趙聿賢不禁暗暗叫苦。這是後話。
......................................
親們,一更來了,最近在看三島由紀夫的《豐饒之海》和裏爾克的《穆佐書簡》,前者寫得非常的大氣,是一本極有格局的書,後者是作者與朋友們的通信,裏頭有他對人生、藝術和文學的深度見解,讀來受益匪淺,大家喜歡的話也不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