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元和沈祝一行人到京時已是兩日後的正午,他們立即向大理寺卿方文東匯報。
方文東非常高興,當即安排人將孔武立押送到刑部去。
這邊才將人押送走,那邊便有人進報說:“殿下邀您馬上到東宮一趟。”
既是太子有請,方文東不敢怠慢,立即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往東宮。
到得東宮,方文東發現刑部尚書鍾士卿、都察院左都禦史宋玉也來了,頓時心頭一緊。
看來太子對此案十分之重視啊,方文東不禁在心裏道。他立即斂容肅目上前去給太子行禮。
太子示意他就座,望著他和另外兩位重臣道:“如今孔武立已被抓,按照曣國的司法程序,需要先經刑部審問,再由三司會審,由於此案屬於陛下親自指令重查的要案,恐怕還需要經過九卿會審1和朝審2,程序繁雜,時間緊迫,望各部緊密合作,爭取過年前將此案結案。”
如果今年沒抓緊的話就得等到明年秋後了,鑒於此前有過太多犯人在受刑前自殺身亡的教訓,所以太子特別強調此次審案的速度。
眼下,孔武立是這個案子的唯一證人,三司要做的就是反複地審他,直到得到事情的真相為止。
刑部尚書鍾士卿立即應道:“在下方才已向陛下稟報此事,陛下也已回複表示可以即刻審問犯人了,在下這邊今日就會派人對他進行審問。”
太子點頭,道:“還需派人日夜守著他,千萬別給他自殺的機會,否則先拿你是問。”
“是。”鍾士卿忙答道。
太子又對都察院左都禦史宋玉說:“監察的工作就全靠你們了,務必得保證每一道程序都暢通無阻,如果可以,爭取在十月底前結案。”
“謹遵殿下指示。”宋玉忙說。
太子又看向大理寺卿方文東,道:“你這邊每日要密切跟進刑部的審查結果,相互督促,相互配合。”
方文東忙拱手點頭道:“是。”
太子道:“總之一句話“這個案子越快結案越好,麻煩到的部越少越好,還有,盡量別麻煩到陛下。”
這麽重大的案件,怎麽可能不麻煩到皇上呢?三司的長官們麵麵相覷,都有些納悶。
然而,既然太子沒有明著插手此事,可見還是希望此案按照正常的程序來審的,既然如此,便都沒有多說什麽了。
從東宮出來後,三司的長官立即回了各自的衙門,認真處理此事。
與許多被抓進來的犯人不同,孔武立絲毫沒有自殺的想法,反而吃好睡好,一副‘要在死前好好享受一番’的樣子。
這下下午,從東宮回來的刑部尚書鍾士卿立即命人將孔武立壓往大堂,他要親自審問。
此時,大理寺卿方文東派來的李元和沈祝也已各坐在鍾士卿兩側的椅子上,靜等犯人上堂。
刑部尚書鍾士卿一拍驚堂木道:“將犯人孔武立帶上堂來。”
衙役立即領命去大牢裏提人。
當胖得像個圓球、一身浮腫和怪疤、眼神古怪的孔武立出現在鍾士卿的麵前時鍾士卿忍不住皺起眉來。
這人究竟是怎麽回事?怎麽能胖成這個樣?而且身上有一股黴味,仿佛幾十年沒見過陽光似的。
確實,孔武立此時的模樣已經跟他當年殺步尋時的很不一樣了,如果單是靠著緝捕文書上的畫像恐怕是斷不會將眼前之人與畫像上的聯係得起來的。
鍾士卿走了一下神之後立即敲著驚堂木問:“孔武立,你是不是參與了丙午年九月十六日下午於大望河邊殺害步尋夫婦及其兒子的事?”
聽得這話,孔武立緩緩地抬起頭來,望向大堂上的鍾士卿,神情淡定,目光懶散。
李元看著孔武立額頭正中那顆拇指大小的痣,那年那惡夢般的經曆頓時像潮水般洶湧而來。那年,是這個人將自己的父母殺死的,自己當時也挨了他一劍,慶幸的是那一劍沒有刺中要害,所以他有幸活了下來。
那些滿含血腥的記憶,隻需想一想都讓他渾身顫抖、不能自己。那些記憶,是他生命中最痛的傷疤,如果不是因為要破案,他不會再允許自己想起來的。
而孔武立也在與李元對視的當兒忽然想起了那段往事,這時才意識到原來步尋的兒子還沒有死。
他竟然沒死,而且好像還當了大官,那麽,此次自己是必死無疑了,孔武立心灰意冷地想。
“問你話呢,速速答來。”鍾士卿再拍驚堂木道。
孔武立看了看李元,答道:“是的。”
在場的人都暗暗地鬆了一口氣,畢竟,隻要孔武立肯招供,步尋案便有真相大白的可能了。
鍾士卿又問:“你究竟是受誰指使的?”
孔武立道:“前兵部尚書郭茂。”
“前兵部尚書為何要指使你去殺步尋一家?”
孔武立沉思了一下,答道:“這裏頭的緣故說來話長,請容許我慢慢道來。”
鍾士卿盯著他浮腫的臉道:“你慢慢說就是。”
孔武立於是道:“大約十七八年前,令王起了篡位之心,遂打算在朝廷重臣中物色一位有能力又忠心的人來與自己合作,前兵部尚書郭茂文韜武略,處事又沉穩果敢,是最合他意的人選,故他在郭茂出兵驅趕入侵西域邊關的敵人時設計了救郭茂於九死一生中的局。郭茂受了他的救命之恩,總想著找機會回報,便與令王有了往來,日子久了之後兩人的關係便越走越近。”
……….
備注1:九卿會審,即圓審,由六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禦史及通政司的通政使九人共同審理,一般需要圓審的都是重大案件,包括皇帝指令的案件或已裁決但犯人翻供不服的大案。
備注2:朝審,明代對死刑案件進行複核的製度之一,由皇帝任命的中央三司會同有關公、候、伯爵,在吏部尚書(或戶部尚書)的主持下進行審理,一般於霜降之後舉行,也就是秋後。
…………
親們,二更來了,寫這章時回看了本書的前三分之一章節,看了之後心潮起伏,久久沒法繼續,所以更新晚了許多,很抱歉!故事越接近尾聲,越發覺還有許多想要表達的東西沒有表達,希望接下來能一步步地將它們都表達出來吧。
新書也在密鑼緊鼓地準備中了,會是一個很不一樣的精彩故事,大約會在本月末發布,敬請期待。
方文東非常高興,當即安排人將孔武立押送到刑部去。
這邊才將人押送走,那邊便有人進報說:“殿下邀您馬上到東宮一趟。”
既是太子有請,方文東不敢怠慢,立即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往東宮。
到得東宮,方文東發現刑部尚書鍾士卿、都察院左都禦史宋玉也來了,頓時心頭一緊。
看來太子對此案十分之重視啊,方文東不禁在心裏道。他立即斂容肅目上前去給太子行禮。
太子示意他就座,望著他和另外兩位重臣道:“如今孔武立已被抓,按照曣國的司法程序,需要先經刑部審問,再由三司會審,由於此案屬於陛下親自指令重查的要案,恐怕還需要經過九卿會審1和朝審2,程序繁雜,時間緊迫,望各部緊密合作,爭取過年前將此案結案。”
如果今年沒抓緊的話就得等到明年秋後了,鑒於此前有過太多犯人在受刑前自殺身亡的教訓,所以太子特別強調此次審案的速度。
眼下,孔武立是這個案子的唯一證人,三司要做的就是反複地審他,直到得到事情的真相為止。
刑部尚書鍾士卿立即應道:“在下方才已向陛下稟報此事,陛下也已回複表示可以即刻審問犯人了,在下這邊今日就會派人對他進行審問。”
太子點頭,道:“還需派人日夜守著他,千萬別給他自殺的機會,否則先拿你是問。”
“是。”鍾士卿忙答道。
太子又對都察院左都禦史宋玉說:“監察的工作就全靠你們了,務必得保證每一道程序都暢通無阻,如果可以,爭取在十月底前結案。”
“謹遵殿下指示。”宋玉忙說。
太子又看向大理寺卿方文東,道:“你這邊每日要密切跟進刑部的審查結果,相互督促,相互配合。”
方文東忙拱手點頭道:“是。”
太子道:“總之一句話“這個案子越快結案越好,麻煩到的部越少越好,還有,盡量別麻煩到陛下。”
這麽重大的案件,怎麽可能不麻煩到皇上呢?三司的長官們麵麵相覷,都有些納悶。
然而,既然太子沒有明著插手此事,可見還是希望此案按照正常的程序來審的,既然如此,便都沒有多說什麽了。
從東宮出來後,三司的長官立即回了各自的衙門,認真處理此事。
與許多被抓進來的犯人不同,孔武立絲毫沒有自殺的想法,反而吃好睡好,一副‘要在死前好好享受一番’的樣子。
這下下午,從東宮回來的刑部尚書鍾士卿立即命人將孔武立壓往大堂,他要親自審問。
此時,大理寺卿方文東派來的李元和沈祝也已各坐在鍾士卿兩側的椅子上,靜等犯人上堂。
刑部尚書鍾士卿一拍驚堂木道:“將犯人孔武立帶上堂來。”
衙役立即領命去大牢裏提人。
當胖得像個圓球、一身浮腫和怪疤、眼神古怪的孔武立出現在鍾士卿的麵前時鍾士卿忍不住皺起眉來。
這人究竟是怎麽回事?怎麽能胖成這個樣?而且身上有一股黴味,仿佛幾十年沒見過陽光似的。
確實,孔武立此時的模樣已經跟他當年殺步尋時的很不一樣了,如果單是靠著緝捕文書上的畫像恐怕是斷不會將眼前之人與畫像上的聯係得起來的。
鍾士卿走了一下神之後立即敲著驚堂木問:“孔武立,你是不是參與了丙午年九月十六日下午於大望河邊殺害步尋夫婦及其兒子的事?”
聽得這話,孔武立緩緩地抬起頭來,望向大堂上的鍾士卿,神情淡定,目光懶散。
李元看著孔武立額頭正中那顆拇指大小的痣,那年那惡夢般的經曆頓時像潮水般洶湧而來。那年,是這個人將自己的父母殺死的,自己當時也挨了他一劍,慶幸的是那一劍沒有刺中要害,所以他有幸活了下來。
那些滿含血腥的記憶,隻需想一想都讓他渾身顫抖、不能自己。那些記憶,是他生命中最痛的傷疤,如果不是因為要破案,他不會再允許自己想起來的。
而孔武立也在與李元對視的當兒忽然想起了那段往事,這時才意識到原來步尋的兒子還沒有死。
他竟然沒死,而且好像還當了大官,那麽,此次自己是必死無疑了,孔武立心灰意冷地想。
“問你話呢,速速答來。”鍾士卿再拍驚堂木道。
孔武立看了看李元,答道:“是的。”
在場的人都暗暗地鬆了一口氣,畢竟,隻要孔武立肯招供,步尋案便有真相大白的可能了。
鍾士卿又問:“你究竟是受誰指使的?”
孔武立道:“前兵部尚書郭茂。”
“前兵部尚書為何要指使你去殺步尋一家?”
孔武立沉思了一下,答道:“這裏頭的緣故說來話長,請容許我慢慢道來。”
鍾士卿盯著他浮腫的臉道:“你慢慢說就是。”
孔武立於是道:“大約十七八年前,令王起了篡位之心,遂打算在朝廷重臣中物色一位有能力又忠心的人來與自己合作,前兵部尚書郭茂文韜武略,處事又沉穩果敢,是最合他意的人選,故他在郭茂出兵驅趕入侵西域邊關的敵人時設計了救郭茂於九死一生中的局。郭茂受了他的救命之恩,總想著找機會回報,便與令王有了往來,日子久了之後兩人的關係便越走越近。”
……….
備注1:九卿會審,即圓審,由六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禦史及通政司的通政使九人共同審理,一般需要圓審的都是重大案件,包括皇帝指令的案件或已裁決但犯人翻供不服的大案。
備注2:朝審,明代對死刑案件進行複核的製度之一,由皇帝任命的中央三司會同有關公、候、伯爵,在吏部尚書(或戶部尚書)的主持下進行審理,一般於霜降之後舉行,也就是秋後。
…………
親們,二更來了,寫這章時回看了本書的前三分之一章節,看了之後心潮起伏,久久沒法繼續,所以更新晚了許多,很抱歉!故事越接近尾聲,越發覺還有許多想要表達的東西沒有表達,希望接下來能一步步地將它們都表達出來吧。
新書也在密鑼緊鼓地準備中了,會是一個很不一樣的精彩故事,大約會在本月末發布,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