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
————
姚老夫人依舊沒有放開如錦的雙手,柔和的說道:“做女兒家,得疼自己,你的手腳到了冬天素來冰涼,就該隨身帶著暖爐才是。”
姚老夫人也不過五十幾歲,衣著樸實,但這身衣服裁剪得體,雖繁複的錦花繡緞,亦無光鮮的顏色,卻也透著一股子端莊穩重。她說起話來聲音平淡,卻透著關心。
饒是身邊兒的人聽著,都覺得暖和。
“往後會記得讓爾珠和爾英帶上。”如錦低頭應道。
姚老夫人這才滿意的點頭,抬了抬手,讓丫鬟把她親自繡的護膝拿過來,說道:“老子早就想把這物件給你送過去,就是怕給你添了麻煩。”
如錦小心翼翼的把護膝拿在手上,護膝外頭是上好的緞麵,裏頭是上好的羊毛,很軟和,竟一點都不紮皮膚。外頭的緞麵上繡著幾隻小金魚。雖是小小的護膝,卻也精致非凡。如錦愛不釋手,知曉這護膝是老姚夫人親自做的,更是不願放下。
“我如錦又有何能耐,讓老夫人放在心上。”如錦鼻子一酸,自母親過世,從未有哪個如此關心她。
姚老夫人便笑道“當初是你給了我姚家人一個落腳地,不過是個小小的護膝,哪裏得了你這般感動。”
如錦開心的笑了,許久都未曾這般開心。她雙手緊緊的握著護膝,隨後有放鬆了些,再次緊握。終於把護膝讓爾珠拿過去,叮囑道:“把護膝收好,等回了府,我就帶上。”
說完。如錦起身,卻是跪在了姚老夫人的跟前。
地麵有些冰涼,如錦卻恍若不知。倒是把姚老夫人駭了一跳。
蕭逸看到如錦跪在地上,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顯然這也是在他預料中的事情。
“姚老夫人,如錦當初收留你和姚大哥、姚大嫂,也不過是為了繡坊,當初我若非瞧上您和姚大嫂的繡技,又怎會收留你們。可您對我卻是往心裏關心。如錦慚愧。姚老夫人若是不嫌棄,就讓我叫您一聲幹娘。”
姚老夫人雙眼泛著淚花,當初如錦收留他們三個,她自然是知道如錦的目的,可相處了這麽久。就算是狗兒也生出了感情,何必是人呢,姚老夫人也覺得如錦是個苦孩子,漸漸的,也就真正開始關心起如錦。
“我這個老婆子到中年家中生變故,夫君歿了,隻剩下一個兒子和媳婦。今兒倒是不曉得哪路神仙憐憫我這個老婆子,平白得了個好閨女。”姚老夫人哽咽的說道。
蕭逸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覺得這種場景他確實不適應觀看。趕緊支使了爾珠卻倒茶。
爾珠才反應過來,沏了茶送到如錦跟前。
如錦端起茶水奉到老姚夫人跟前,姚老夫人也不推辭,幹幹脆脆的接過茶,喝了一口。
如錦這才從地上起來。
她的目光掃了一圈,停留在蕭逸身上。說道:“往後我幹娘和大哥大嫂還忘蕭掌櫃好生照顧著。”
蕭逸唇邊掛起笑容,伸出一根手指頭,“一年!”
如錦點點頭,“好!”
李二郎摸不清頭腦,“什麽一年,莫不是蕭掌櫃有了好去處,一年後就要離開這裏?”
如錦看著蕭逸,雖說是一年,最終卻隻有蕭逸自己決定。
不過如錦心裏頭有些失望,隻見蕭逸撐開隨身攜帶的扇子,笑眯眯的說道:“日子還長,想那些做什麽!”
隨即,他又對如錦說道:“一諾千金。”
果然呢,蕭逸雖說現在幫著她,卻終究是留不住。
蕭逸想起當初莫名其妙的被陳如錦騙了過來,心裏頭倒是有一番咬牙切齒的感覺。分明才過了三年,今兒倒是讓他得了個便宜,十年縮成了四年。
如錦心頭的失落很快就被掃平,當初遇到蕭逸是意外,又得了蕭逸的承諾更是意外,雖說今兒被蕭逸抓了個機會,不過如錦卻沒有覺得惋惜。
如錦又把李大娘的禮物,姚大嫂的禮物全都分出來,又把蕭逸的禮物和李二郎的禮物也送上。
如錦才想起還未曾看到姚大嫂和姚大哥,便詢問了一番。
才知道姚大嫂本在繡屋裏坐刺繡,聽到如錦來了,就親自去廚房裏做菜。再怎麽也該在這裏吃頓團圓飯再走才是。也就當提前兩個月在這兒過個年。
姚大哥是賬房,平日裏都忙得緊。卻還得跑南闖北的去采購好的布料。如今畫絹繡坊在京城裏開了個分店,自然就更加忙碌。
到了正午,幹脆就在花廳裏頭擺上一個大圓桌,眾人都坐在一起用了個便飯。如錦又詢問了一番進賬和出賬,還有定遠侯老夫人那邊兒的情況,這心裏頭才越發的放心。
有這麽些人幫襯著,畫絹繡坊才有今日。
畫絹坊的繡娘從來都不多,在成都府那會兒,剛開始的時候也緊緊隻有姚老夫人和姚大嫂兩個人。隨後又多了李大娘。
現在成都府的那個店麵的繡娘大抵都是姚老夫人的徒弟和李大娘的徒弟。在京城倒是沒有如此做法。畢竟自己培養一個繡娘花費的時間實在是太長。
剛到京城的時候,畫絹坊的生意買沒有打開,隻有姚老夫人她們三個做繡娘倒也不忙。
那個時候十天半個月都未曾賣出一個大件。
不過現在,畫絹坊的生意越來越好,蕭逸前一陣子就琢磨著該招些繡娘。
京城人多,但有些繡技繡娘也實在難找,畢竟有實力的,都被京城的大繡坊招了去。
吃過飯,蕭逸便跟如錦說起了這事兒。
如錦心裏頭也犯難,方才她沒有去屋子裏頭瞧蕭逸招進來的繡娘。不過照姚老夫人的話說,那幾個繡娘的功夫倒是規規矩矩,沒個新花樣。就算教,也教不出個好的,但勝在功底紮實。
李大娘建議道:“不若就如當初在成都府那樣,我和姚老夫人、姚妹妹收些徒弟。反正往後都是要在京城安頓下來的。”
“咱們又沒有什麽名聲,就算是想收徒弟,興許也收不到好苗子!”姚老夫人擰眉。
不管是做哪一行,都需要天賦。
當然,做這一行,沒有天賦,用勤奮來補拙,也能出成績,不過終究不會有太大的作為。
畢竟那些圖樣兒都是自個兒想的,做的,若在這方麵沒有天賦,就算繡工再好,又怎會繡出好的成品。特別是那些大件,更需要這方麵的天賦。
如錦雖是個勤能補拙的,可她本來就不傻,隻是上輩子學得太晚了,雖不會成為大家,但不論是針腳還是樣式的搭配,都是一等一的。
重生後,為了養活自己,更是花費了不少功夫專研蜀繡,自然能繡出自己的風格。
“咱們畫絹坊現在也還是個小繡坊,那些最上成的物件當然還是幹娘、李大娘、姚嫂子,還有我,咱們四個人分攤了。平凡物件也還是多需要幾個繡娘才行。”如錦說道。
“那按照您的意思?”李大娘詢問?
“咱們就在繡坊外頭張貼個告示,隻說招收學徒,包吃包住,沒有月銀。前一陣子蕭掌櫃不是招了幾個繡娘不是,就讓她們先繡些小物件,或是大幅的畫。咱們把這些繡品分個三六九等。繡得最好的,價錢自然是高,再給繡娘們弄些提成。到時候還得麻煩蕭掌櫃和姚大哥算一算若是要提成的話,該提多少,咱們的賺頭才大。”
蕭逸眯著眼,一雙桃花眼泛著笑意,若是再成長幾年,如錦若是一門心思做生意的話,興許這畫絹坊不僅是在京城,哪怕是國境內也是數一數二的。
“陳姑娘隻管放心,這點活計我一人做足矣。”蕭逸說道。
隨後蕭逸又說起了姚大哥去杭州買進布料的事兒,提醒道:“現在是大冬天,姚大哥為了趕杭州的春蠶絲,半個月前就已經去了。不過今年冬天實在是太冷,說不定那些蠶挨不過冬,連帶著蠶絲也漲了價。我隻怕姚大哥就算去得早,價錢也不便宜。”
“咱們在揚州進的貨基本上都是老熟人,不至於進不了貨就成。”
蕭逸一雙桃花眼卻沉了下來,“我就是怕進不了貨物。畢竟那葉家對咱們畫絹坊了解不少。隻要花一點心思去查,自然能查得出咱們往年在哪裏進貨。葉家老爺現在可還在氣頭上,若是不動手腳,我反倒是更不放心。”
“葉家那條路子,我從來都沒有打算放棄過。”蕭逸咬牙說道。
如錦心裏也沉得很,她上輩子哪裏會想到這輩子還能開一個繡坊,這繡坊在成都府還闖出了些許名聲。
在京城剛起步雖有些難,卻也絕對沒有在成都府那邊難,隻是京城這邊數一數二的繡坊幾本上都在世家手裏頭,像他們這樣的外來者,終究會瓜分了京城這塊蛋糕。
從古至今,衣食住行,這四樣東西最賺錢,衣排在第一位,這裏頭的利潤自然不小。隻是為了以防萬一,才與葉家合作,不過也不知道蕭逸當時到底跟葉老爺說了些什麽,竟讓葉老爺真把那幅富貴耄耋圖帶到了定遠侯府。興許那個時候,葉老爺就該清楚他被利用了。
他們畫絹坊雖說是螻蟻,可若螻蟻把大象給咬了,那大象的一隻腳,也能踩死螻蟻。
“老侯爺夫人可有說什麽?”如錦心裏頭越來越沉,難道真的隻有棄掉葉家那條關係?rq
————
姚老夫人依舊沒有放開如錦的雙手,柔和的說道:“做女兒家,得疼自己,你的手腳到了冬天素來冰涼,就該隨身帶著暖爐才是。”
姚老夫人也不過五十幾歲,衣著樸實,但這身衣服裁剪得體,雖繁複的錦花繡緞,亦無光鮮的顏色,卻也透著一股子端莊穩重。她說起話來聲音平淡,卻透著關心。
饒是身邊兒的人聽著,都覺得暖和。
“往後會記得讓爾珠和爾英帶上。”如錦低頭應道。
姚老夫人這才滿意的點頭,抬了抬手,讓丫鬟把她親自繡的護膝拿過來,說道:“老子早就想把這物件給你送過去,就是怕給你添了麻煩。”
如錦小心翼翼的把護膝拿在手上,護膝外頭是上好的緞麵,裏頭是上好的羊毛,很軟和,竟一點都不紮皮膚。外頭的緞麵上繡著幾隻小金魚。雖是小小的護膝,卻也精致非凡。如錦愛不釋手,知曉這護膝是老姚夫人親自做的,更是不願放下。
“我如錦又有何能耐,讓老夫人放在心上。”如錦鼻子一酸,自母親過世,從未有哪個如此關心她。
姚老夫人便笑道“當初是你給了我姚家人一個落腳地,不過是個小小的護膝,哪裏得了你這般感動。”
如錦開心的笑了,許久都未曾這般開心。她雙手緊緊的握著護膝,隨後有放鬆了些,再次緊握。終於把護膝讓爾珠拿過去,叮囑道:“把護膝收好,等回了府,我就帶上。”
說完。如錦起身,卻是跪在了姚老夫人的跟前。
地麵有些冰涼,如錦卻恍若不知。倒是把姚老夫人駭了一跳。
蕭逸看到如錦跪在地上,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顯然這也是在他預料中的事情。
“姚老夫人,如錦當初收留你和姚大哥、姚大嫂,也不過是為了繡坊,當初我若非瞧上您和姚大嫂的繡技,又怎會收留你們。可您對我卻是往心裏關心。如錦慚愧。姚老夫人若是不嫌棄,就讓我叫您一聲幹娘。”
姚老夫人雙眼泛著淚花,當初如錦收留他們三個,她自然是知道如錦的目的,可相處了這麽久。就算是狗兒也生出了感情,何必是人呢,姚老夫人也覺得如錦是個苦孩子,漸漸的,也就真正開始關心起如錦。
“我這個老婆子到中年家中生變故,夫君歿了,隻剩下一個兒子和媳婦。今兒倒是不曉得哪路神仙憐憫我這個老婆子,平白得了個好閨女。”姚老夫人哽咽的說道。
蕭逸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覺得這種場景他確實不適應觀看。趕緊支使了爾珠卻倒茶。
爾珠才反應過來,沏了茶送到如錦跟前。
如錦端起茶水奉到老姚夫人跟前,姚老夫人也不推辭,幹幹脆脆的接過茶,喝了一口。
如錦這才從地上起來。
她的目光掃了一圈,停留在蕭逸身上。說道:“往後我幹娘和大哥大嫂還忘蕭掌櫃好生照顧著。”
蕭逸唇邊掛起笑容,伸出一根手指頭,“一年!”
如錦點點頭,“好!”
李二郎摸不清頭腦,“什麽一年,莫不是蕭掌櫃有了好去處,一年後就要離開這裏?”
如錦看著蕭逸,雖說是一年,最終卻隻有蕭逸自己決定。
不過如錦心裏頭有些失望,隻見蕭逸撐開隨身攜帶的扇子,笑眯眯的說道:“日子還長,想那些做什麽!”
隨即,他又對如錦說道:“一諾千金。”
果然呢,蕭逸雖說現在幫著她,卻終究是留不住。
蕭逸想起當初莫名其妙的被陳如錦騙了過來,心裏頭倒是有一番咬牙切齒的感覺。分明才過了三年,今兒倒是讓他得了個便宜,十年縮成了四年。
如錦心頭的失落很快就被掃平,當初遇到蕭逸是意外,又得了蕭逸的承諾更是意外,雖說今兒被蕭逸抓了個機會,不過如錦卻沒有覺得惋惜。
如錦又把李大娘的禮物,姚大嫂的禮物全都分出來,又把蕭逸的禮物和李二郎的禮物也送上。
如錦才想起還未曾看到姚大嫂和姚大哥,便詢問了一番。
才知道姚大嫂本在繡屋裏坐刺繡,聽到如錦來了,就親自去廚房裏做菜。再怎麽也該在這裏吃頓團圓飯再走才是。也就當提前兩個月在這兒過個年。
姚大哥是賬房,平日裏都忙得緊。卻還得跑南闖北的去采購好的布料。如今畫絹繡坊在京城裏開了個分店,自然就更加忙碌。
到了正午,幹脆就在花廳裏頭擺上一個大圓桌,眾人都坐在一起用了個便飯。如錦又詢問了一番進賬和出賬,還有定遠侯老夫人那邊兒的情況,這心裏頭才越發的放心。
有這麽些人幫襯著,畫絹繡坊才有今日。
畫絹坊的繡娘從來都不多,在成都府那會兒,剛開始的時候也緊緊隻有姚老夫人和姚大嫂兩個人。隨後又多了李大娘。
現在成都府的那個店麵的繡娘大抵都是姚老夫人的徒弟和李大娘的徒弟。在京城倒是沒有如此做法。畢竟自己培養一個繡娘花費的時間實在是太長。
剛到京城的時候,畫絹坊的生意買沒有打開,隻有姚老夫人她們三個做繡娘倒也不忙。
那個時候十天半個月都未曾賣出一個大件。
不過現在,畫絹坊的生意越來越好,蕭逸前一陣子就琢磨著該招些繡娘。
京城人多,但有些繡技繡娘也實在難找,畢竟有實力的,都被京城的大繡坊招了去。
吃過飯,蕭逸便跟如錦說起了這事兒。
如錦心裏頭也犯難,方才她沒有去屋子裏頭瞧蕭逸招進來的繡娘。不過照姚老夫人的話說,那幾個繡娘的功夫倒是規規矩矩,沒個新花樣。就算教,也教不出個好的,但勝在功底紮實。
李大娘建議道:“不若就如當初在成都府那樣,我和姚老夫人、姚妹妹收些徒弟。反正往後都是要在京城安頓下來的。”
“咱們又沒有什麽名聲,就算是想收徒弟,興許也收不到好苗子!”姚老夫人擰眉。
不管是做哪一行,都需要天賦。
當然,做這一行,沒有天賦,用勤奮來補拙,也能出成績,不過終究不會有太大的作為。
畢竟那些圖樣兒都是自個兒想的,做的,若在這方麵沒有天賦,就算繡工再好,又怎會繡出好的成品。特別是那些大件,更需要這方麵的天賦。
如錦雖是個勤能補拙的,可她本來就不傻,隻是上輩子學得太晚了,雖不會成為大家,但不論是針腳還是樣式的搭配,都是一等一的。
重生後,為了養活自己,更是花費了不少功夫專研蜀繡,自然能繡出自己的風格。
“咱們畫絹坊現在也還是個小繡坊,那些最上成的物件當然還是幹娘、李大娘、姚嫂子,還有我,咱們四個人分攤了。平凡物件也還是多需要幾個繡娘才行。”如錦說道。
“那按照您的意思?”李大娘詢問?
“咱們就在繡坊外頭張貼個告示,隻說招收學徒,包吃包住,沒有月銀。前一陣子蕭掌櫃不是招了幾個繡娘不是,就讓她們先繡些小物件,或是大幅的畫。咱們把這些繡品分個三六九等。繡得最好的,價錢自然是高,再給繡娘們弄些提成。到時候還得麻煩蕭掌櫃和姚大哥算一算若是要提成的話,該提多少,咱們的賺頭才大。”
蕭逸眯著眼,一雙桃花眼泛著笑意,若是再成長幾年,如錦若是一門心思做生意的話,興許這畫絹坊不僅是在京城,哪怕是國境內也是數一數二的。
“陳姑娘隻管放心,這點活計我一人做足矣。”蕭逸說道。
隨後蕭逸又說起了姚大哥去杭州買進布料的事兒,提醒道:“現在是大冬天,姚大哥為了趕杭州的春蠶絲,半個月前就已經去了。不過今年冬天實在是太冷,說不定那些蠶挨不過冬,連帶著蠶絲也漲了價。我隻怕姚大哥就算去得早,價錢也不便宜。”
“咱們在揚州進的貨基本上都是老熟人,不至於進不了貨就成。”
蕭逸一雙桃花眼卻沉了下來,“我就是怕進不了貨物。畢竟那葉家對咱們畫絹坊了解不少。隻要花一點心思去查,自然能查得出咱們往年在哪裏進貨。葉家老爺現在可還在氣頭上,若是不動手腳,我反倒是更不放心。”
“葉家那條路子,我從來都沒有打算放棄過。”蕭逸咬牙說道。
如錦心裏也沉得很,她上輩子哪裏會想到這輩子還能開一個繡坊,這繡坊在成都府還闖出了些許名聲。
在京城剛起步雖有些難,卻也絕對沒有在成都府那邊難,隻是京城這邊數一數二的繡坊幾本上都在世家手裏頭,像他們這樣的外來者,終究會瓜分了京城這塊蛋糕。
從古至今,衣食住行,這四樣東西最賺錢,衣排在第一位,這裏頭的利潤自然不小。隻是為了以防萬一,才與葉家合作,不過也不知道蕭逸當時到底跟葉老爺說了些什麽,竟讓葉老爺真把那幅富貴耄耋圖帶到了定遠侯府。興許那個時候,葉老爺就該清楚他被利用了。
他們畫絹坊雖說是螻蟻,可若螻蟻把大象給咬了,那大象的一隻腳,也能踩死螻蟻。
“老侯爺夫人可有說什麽?”如錦心裏頭越來越沉,難道真的隻有棄掉葉家那條關係?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