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數方博弈
於佑嘉在匯報會上的表演毫無破綻。
從《傾國》電影的時代背景,到表現電影所需的曆史質感,從藝術要求到人文要求,從地理角度到專家意見,林林總總的各項要求和指標綜合起來,潤美公司編製了一份長達數萬字圖文並茂的拍攝基地選址調研報告。並且,對橫店方麵提出的任何可能的質問,都有充分的準備答案來應對。
這個會議室裏正在開著的報告會,並不是各方勢力博弈的現場,而是博弈之後所呈現的一個結果。
能上得了台麵展現出來的,大都隻是博弈後的結果。台麵下看不見的地方,才是各方勢力博弈角逐的主要乃至真正戰場。好比長平之戰中秦趙雙方的對決,在戰場之外,兩國朝廷也是勾心鬥角,陰謀迭出,製造輿論,煽動民心,等等不一而足,其精彩程度也不亞於白起和趙括之間的狹路相逢。
《傾國》的投資方除了華悅以外,還有內地以連鎖百貨為主業的長誠集團,台灣大財團星光集團,以及香港的皇娛集團。
就對《傾國》電影的重視程度來說,投資方中沒有一家比得上華悅,而華悅本身也是製片方。
長誠集團投資《傾國》主要是廣告宣傳的需求,急於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自己的地位。
星光集團在台灣是排名第二的家族企業,整個集團市值和家族資產達數千億元台幣,為白氏家族所有,多年來懷著尋根情節的前家族掌門人白火石已達八十高壽,多次往返大陸,尋找一些曆史專家考證,認為自己是戰國名將白起的後人。長平之戰作為白起平生最輝煌的一戰。將被搬上大銀幕,華悅找到白老爺子說和,老爺子一聽要拍白起的長平之戰,當即拍板決定投資這部電影。
來自香港的皇娛集團目標更加商業化,想借此機會跟華悅合作,拓展業務範圍,將集團的娛樂業務向大陸發展,希望在欣欣向榮的大陸娛樂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避開於日漸萎縮的香港影視市場中與對手東明電視台的激烈競爭。
盡管幾家投資方決定投拍《傾國》的具體動機各不相同,作為商業中的佼佼者。為商最重要的一條原則他們都是要絕對遵守的,那就是賺錢。
長誠集團希望電影盡快完成,電影效果能夠最大。宣傳炒作時最好到處都能看到《傾國》的同時也能看到長誠集團的標識。影視城頗具規模,設備完善,管理專業的橫店具有保證拍攝進度的極大優勢。如果選擇了皋平市,光是重建一片影視基地最快也要一兩年,這個時期之長就太超出長誠集團的底線了。
星光集團的白老爺子雖是名義上的大家長。畢竟年事已高,不再主管家族經濟主事,主事的中小輩們孝順長者同意投資《傾國》,但賺錢是第一要務,雖然他們不差錢,天性中的精明使得他們不會放棄任何賺錢的機會和少花錢的機會。橫店影視城本身一整套成熟的運營模式和現有基地足夠拍攝完成《傾國》這樣的大製作電影。就算新建也隻需要增加部分新場景,而不像在皋平市,什麽都要從頭做起。選擇皋平市就意味著投資加大。投資加大也就意味著風險加大。星光集團具體負責該事務的子公司負責人白其昕是白火石的孫子輩了,在家族企業中麵臨同輩各式堂兄弟姐妹的競爭,公司業績不好自己也無法向家族企業總管理處交代。因此對於《傾國》的投資也很謹慎,無論從止損防範風險的角度,還是從最大盈利可能性的角度考慮。橫店無疑都是他的第一選擇。
皇娛集團希望在內地試水合作的第一部大片能夠成功,之前與華悅合拍過幾部電視劇。效果有好有壞,但不同於這次電影的大投資,在這一項目上格外謹慎,可以說是抱著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念頭來進行的。將橫店作為選擇也就不難理解了。
基於各自的目的,因此投資方們都選擇了更能實現他們目標的橫店,要求以此作為《傾國》的影視拍攝基地。
其實在準備投資合作之初,沒人能想到會卡在影視基地這一具體細節上。投資影視來說,因為製片方在華悅,投資方不會對影視基地選擇等屬於製片方專業負責的事務過分追究。而且考慮到影片投資巨大,隻是先簽約了投資的戰略協議,主要就數額,期限,批次,投資方式,利潤分成等做了大體規定,對拍攝期限等都沒做硬性約定。但談判簽訂投資協議時,李澤仁導演也屬意在橫店拍攝,跟投資方都有過接觸,口頭承諾過:認為不出意外就在橫店拍攝,令投資方很放心,以為就定在橫店了。
沒想到一段時間的實地考察後,李澤仁不但變了注意,而且變得很堅決。這使得已經簽署投資協議的投資方們大為不滿,因為他們認為是出於對李澤仁這位國際級大導演信任而覺得一定會在橫店拍攝的,因此才沒有像對待一般的商業投資協議那樣多加多少苛刻具體的協議條文。李澤仁的變卦由此引發了投資方們的激烈反對,原以為爭取《傾國》拍攝基地勝券在握的橫店方麵由此展開了一係列公關,皋平市也蠢蠢欲動,《傾國》拍攝計劃被迫延遲……可謂是產生了一連串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拖的時間越長,各投資方對《傾國》的興趣也愈加淡薄。礙於協議已簽訂,華悅撕不下臉逼他們出資,他們也不能主動要求解除協議,雙方就這麽拖了下來,橫店則利用此機會在投資方之間大為周旋,令投資方更加堅定了要麽不拍《傾國》,要麽就在橫店拍攝的決心。
本來這一招是很有成效的。連華悅也打算考慮要怎麽逼迫李澤仁了,甚至都動起了架空這位名導演的腦筋。雖說李澤仁是票房的保證,投資方之所以有興趣很大一部分也是衝著李澤仁的名聲來的,但在具體接觸後其為人處事在投資方看來太過僵化,經過長時間的商討無果後。架空李澤仁已經成為幾大投資方之間隱約的共識,李澤仁總導演的名頭不變,他不願意拍攝,找人接手具體的拍攝工作也一樣。
要不是國內房地產業的巨頭金河集團的老總楚韻之找上門來,於洛鑫說不定就拍板走臨陣換將的路子了。關於換導演的問題,其實於洛鑫想到的比任何一個人都早。但他也有重重顧慮,這等於跟李澤仁鬧翻,也意味著華悅自動放棄了一塊最閃亮的金字招牌。李澤仁是大導演,比任何一個一線藝人都要金貴,都有價值。僅僅為了一部電影犧牲李澤仁和華悅這麽多年來的默契合作與信任。孰輕孰重由不得於洛鑫不仔細掂量掂量。
但是現在,華悅自然不能同意架空李澤仁,理由冠冕堂皇。無可辯駁。於智誠想必是在於洛鑫那邊碰了釘子,無法就這點得到於洛鑫的支持,又不明白父親不同意換掉李澤仁的真正理由,才將力氣花到如何勸說於佑嘉身上。
如果無法令華悅點頭同意換導演,其他投資方要求換下李澤仁無疑等於違約。因為當初簽訂投資協議的基礎就是指明了要求李澤仁做總導演。全權主持《傾國》電影的拍攝工作。
於佑嘉和潤美的這份關於《傾國》影視基地建設地址調查的客觀報告,在電影本身上大做文章,皋平市的各項指數均優越於橫店,即使橫店有設備完善規模完備的顯著優勢,也被皋平市的各項政策支持等給淡化了。
這份報告越是支持皋平市,就等於越是支持了李澤仁的意見。愈發印證了華悅不可能換掉李澤仁,也愈發令其他投資方陷入了進退不得的困境。
這是其他投資方在同意於智誠邀請潤美加入橫店參與公關調查時沒有想到的,也是橫店集團沒有想到的。於智誠的表現在他們看來。應當跟自己是同一陣線的。可甚至於智誠自己,也是在之後才逐漸了解到自己的這個主意有多麽糟糕的。
此刻,盡管沒被指明,於智誠似乎有些理解了於洛鑫的意思,派了個助理出席聽取報告。沒有下達任何要求在會上為難於佑嘉的指示。
事前接到潤美公司匯報文稿的其他投資方具體負責人自然也都明白自己出席也不能改變什麽局麵。如果駁斥於佑嘉的報告,既是自打臉麵又是在橫店集團麵前大丟其人。而且,誰也無法在一夕之間能夠匆忙準備出一份比於佑嘉的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調研後更為資料翔實論證充分的報告,僅僅隻能在言辭上進行攻擊詰問,接下來還是要回到跟李澤仁對峙的老路上,而且更沒有理由叫華悅換掉李澤仁;如果不駁斥,那等於是默認了李澤仁的提法,在拍攝基地的選擇上達成了共識,再拖延出資也是違約。
三大投資方能夠做決定的主事人都不約而同地回避了這個問題,派出的都是出席代表,而非具有決定權的代表。四大投資方出席的人員依次是華悅集團的總裁助理,長城集團的副經理,星光集團的投資專員,皇娛集團的部門行政副主管。
連很是關心結果的橫店集團似乎也感覺到這次報告會之後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進展,隻派了個副總旁聽。市政府及鎮政府要員倒是有好幾位,聽完於佑嘉的報告很不滿。提問了諸如“皋平市基礎設施落後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建成影城”等注重於電影外因素的一些問題,對這種詰問潤美也早就準備了翔盡的答案,從各個角度加以反駁,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那是電影外的因素。
於佑嘉沒有親自回答,讓蕭莉娜這位美女代替他回答男領導的提問,使得內容無懈可擊的答案在外表同樣無懈可擊的蕭莉娜的緩緩解讀下,一一駁回了那些政府要員們各類不滿的疑問,同時又使他們更加注意保持風度,沒有進一步對漂亮女士咄咄逼人。
“大家還有什麽問題嗎?”投影儀前,在蕭莉娜甜美的回答聲音完畢後,除了於佑嘉溫文有禮的主動發問,室內陷入一片沉默。
於佑嘉是此時全場唯一站立的人,他慢慢走來走去,看著台下,那麽體貼地詢問著大家還有什麽疑問,令人忽略了這種場合下他的問題所帶來的挑釁的性質。
於佑嘉不時走動著,偶然經過投影儀光線照耀的範圍,刹那間,他的眉眼在明亮的光線中愈發突出,唇角原本溫和的笑意也變化出銳利的氣勢,整個人彷如一位光芒閃耀、麵帶微笑卻無可拒絕的君王。
印容玉讚歎地看著自己的好友,忍不住想鼓掌。他很驕傲,他的朋友是如此優秀的一個人。
再也無人提出質疑。
下麵就是會議最後的掃尾階段。於佑嘉打算讓蕭莉娜主持總結一下,自己下去旁聽就行了。
褲兜裏的手機震動了一下。
印容玉瞬間變色。
於佑嘉在匯報會上的表演毫無破綻。
從《傾國》電影的時代背景,到表現電影所需的曆史質感,從藝術要求到人文要求,從地理角度到專家意見,林林總總的各項要求和指標綜合起來,潤美公司編製了一份長達數萬字圖文並茂的拍攝基地選址調研報告。並且,對橫店方麵提出的任何可能的質問,都有充分的準備答案來應對。
這個會議室裏正在開著的報告會,並不是各方勢力博弈的現場,而是博弈之後所呈現的一個結果。
能上得了台麵展現出來的,大都隻是博弈後的結果。台麵下看不見的地方,才是各方勢力博弈角逐的主要乃至真正戰場。好比長平之戰中秦趙雙方的對決,在戰場之外,兩國朝廷也是勾心鬥角,陰謀迭出,製造輿論,煽動民心,等等不一而足,其精彩程度也不亞於白起和趙括之間的狹路相逢。
《傾國》的投資方除了華悅以外,還有內地以連鎖百貨為主業的長誠集團,台灣大財團星光集團,以及香港的皇娛集團。
就對《傾國》電影的重視程度來說,投資方中沒有一家比得上華悅,而華悅本身也是製片方。
長誠集團投資《傾國》主要是廣告宣傳的需求,急於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自己的地位。
星光集團在台灣是排名第二的家族企業,整個集團市值和家族資產達數千億元台幣,為白氏家族所有,多年來懷著尋根情節的前家族掌門人白火石已達八十高壽,多次往返大陸,尋找一些曆史專家考證,認為自己是戰國名將白起的後人。長平之戰作為白起平生最輝煌的一戰。將被搬上大銀幕,華悅找到白老爺子說和,老爺子一聽要拍白起的長平之戰,當即拍板決定投資這部電影。
來自香港的皇娛集團目標更加商業化,想借此機會跟華悅合作,拓展業務範圍,將集團的娛樂業務向大陸發展,希望在欣欣向榮的大陸娛樂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避開於日漸萎縮的香港影視市場中與對手東明電視台的激烈競爭。
盡管幾家投資方決定投拍《傾國》的具體動機各不相同,作為商業中的佼佼者。為商最重要的一條原則他們都是要絕對遵守的,那就是賺錢。
長誠集團希望電影盡快完成,電影效果能夠最大。宣傳炒作時最好到處都能看到《傾國》的同時也能看到長誠集團的標識。影視城頗具規模,設備完善,管理專業的橫店具有保證拍攝進度的極大優勢。如果選擇了皋平市,光是重建一片影視基地最快也要一兩年,這個時期之長就太超出長誠集團的底線了。
星光集團的白老爺子雖是名義上的大家長。畢竟年事已高,不再主管家族經濟主事,主事的中小輩們孝順長者同意投資《傾國》,但賺錢是第一要務,雖然他們不差錢,天性中的精明使得他們不會放棄任何賺錢的機會和少花錢的機會。橫店影視城本身一整套成熟的運營模式和現有基地足夠拍攝完成《傾國》這樣的大製作電影。就算新建也隻需要增加部分新場景,而不像在皋平市,什麽都要從頭做起。選擇皋平市就意味著投資加大。投資加大也就意味著風險加大。星光集團具體負責該事務的子公司負責人白其昕是白火石的孫子輩了,在家族企業中麵臨同輩各式堂兄弟姐妹的競爭,公司業績不好自己也無法向家族企業總管理處交代。因此對於《傾國》的投資也很謹慎,無論從止損防範風險的角度,還是從最大盈利可能性的角度考慮。橫店無疑都是他的第一選擇。
皇娛集團希望在內地試水合作的第一部大片能夠成功,之前與華悅合拍過幾部電視劇。效果有好有壞,但不同於這次電影的大投資,在這一項目上格外謹慎,可以說是抱著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念頭來進行的。將橫店作為選擇也就不難理解了。
基於各自的目的,因此投資方們都選擇了更能實現他們目標的橫店,要求以此作為《傾國》的影視拍攝基地。
其實在準備投資合作之初,沒人能想到會卡在影視基地這一具體細節上。投資影視來說,因為製片方在華悅,投資方不會對影視基地選擇等屬於製片方專業負責的事務過分追究。而且考慮到影片投資巨大,隻是先簽約了投資的戰略協議,主要就數額,期限,批次,投資方式,利潤分成等做了大體規定,對拍攝期限等都沒做硬性約定。但談判簽訂投資協議時,李澤仁導演也屬意在橫店拍攝,跟投資方都有過接觸,口頭承諾過:認為不出意外就在橫店拍攝,令投資方很放心,以為就定在橫店了。
沒想到一段時間的實地考察後,李澤仁不但變了注意,而且變得很堅決。這使得已經簽署投資協議的投資方們大為不滿,因為他們認為是出於對李澤仁這位國際級大導演信任而覺得一定會在橫店拍攝的,因此才沒有像對待一般的商業投資協議那樣多加多少苛刻具體的協議條文。李澤仁的變卦由此引發了投資方們的激烈反對,原以為爭取《傾國》拍攝基地勝券在握的橫店方麵由此展開了一係列公關,皋平市也蠢蠢欲動,《傾國》拍攝計劃被迫延遲……可謂是產生了一連串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拖的時間越長,各投資方對《傾國》的興趣也愈加淡薄。礙於協議已簽訂,華悅撕不下臉逼他們出資,他們也不能主動要求解除協議,雙方就這麽拖了下來,橫店則利用此機會在投資方之間大為周旋,令投資方更加堅定了要麽不拍《傾國》,要麽就在橫店拍攝的決心。
本來這一招是很有成效的。連華悅也打算考慮要怎麽逼迫李澤仁了,甚至都動起了架空這位名導演的腦筋。雖說李澤仁是票房的保證,投資方之所以有興趣很大一部分也是衝著李澤仁的名聲來的,但在具體接觸後其為人處事在投資方看來太過僵化,經過長時間的商討無果後。架空李澤仁已經成為幾大投資方之間隱約的共識,李澤仁總導演的名頭不變,他不願意拍攝,找人接手具體的拍攝工作也一樣。
要不是國內房地產業的巨頭金河集團的老總楚韻之找上門來,於洛鑫說不定就拍板走臨陣換將的路子了。關於換導演的問題,其實於洛鑫想到的比任何一個人都早。但他也有重重顧慮,這等於跟李澤仁鬧翻,也意味著華悅自動放棄了一塊最閃亮的金字招牌。李澤仁是大導演,比任何一個一線藝人都要金貴,都有價值。僅僅為了一部電影犧牲李澤仁和華悅這麽多年來的默契合作與信任。孰輕孰重由不得於洛鑫不仔細掂量掂量。
但是現在,華悅自然不能同意架空李澤仁,理由冠冕堂皇。無可辯駁。於智誠想必是在於洛鑫那邊碰了釘子,無法就這點得到於洛鑫的支持,又不明白父親不同意換掉李澤仁的真正理由,才將力氣花到如何勸說於佑嘉身上。
如果無法令華悅點頭同意換導演,其他投資方要求換下李澤仁無疑等於違約。因為當初簽訂投資協議的基礎就是指明了要求李澤仁做總導演。全權主持《傾國》電影的拍攝工作。
於佑嘉和潤美的這份關於《傾國》影視基地建設地址調查的客觀報告,在電影本身上大做文章,皋平市的各項指數均優越於橫店,即使橫店有設備完善規模完備的顯著優勢,也被皋平市的各項政策支持等給淡化了。
這份報告越是支持皋平市,就等於越是支持了李澤仁的意見。愈發印證了華悅不可能換掉李澤仁,也愈發令其他投資方陷入了進退不得的困境。
這是其他投資方在同意於智誠邀請潤美加入橫店參與公關調查時沒有想到的,也是橫店集團沒有想到的。於智誠的表現在他們看來。應當跟自己是同一陣線的。可甚至於智誠自己,也是在之後才逐漸了解到自己的這個主意有多麽糟糕的。
此刻,盡管沒被指明,於智誠似乎有些理解了於洛鑫的意思,派了個助理出席聽取報告。沒有下達任何要求在會上為難於佑嘉的指示。
事前接到潤美公司匯報文稿的其他投資方具體負責人自然也都明白自己出席也不能改變什麽局麵。如果駁斥於佑嘉的報告,既是自打臉麵又是在橫店集團麵前大丟其人。而且,誰也無法在一夕之間能夠匆忙準備出一份比於佑嘉的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調研後更為資料翔實論證充分的報告,僅僅隻能在言辭上進行攻擊詰問,接下來還是要回到跟李澤仁對峙的老路上,而且更沒有理由叫華悅換掉李澤仁;如果不駁斥,那等於是默認了李澤仁的提法,在拍攝基地的選擇上達成了共識,再拖延出資也是違約。
三大投資方能夠做決定的主事人都不約而同地回避了這個問題,派出的都是出席代表,而非具有決定權的代表。四大投資方出席的人員依次是華悅集團的總裁助理,長城集團的副經理,星光集團的投資專員,皇娛集團的部門行政副主管。
連很是關心結果的橫店集團似乎也感覺到這次報告會之後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進展,隻派了個副總旁聽。市政府及鎮政府要員倒是有好幾位,聽完於佑嘉的報告很不滿。提問了諸如“皋平市基礎設施落後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建成影城”等注重於電影外因素的一些問題,對這種詰問潤美也早就準備了翔盡的答案,從各個角度加以反駁,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那是電影外的因素。
於佑嘉沒有親自回答,讓蕭莉娜這位美女代替他回答男領導的提問,使得內容無懈可擊的答案在外表同樣無懈可擊的蕭莉娜的緩緩解讀下,一一駁回了那些政府要員們各類不滿的疑問,同時又使他們更加注意保持風度,沒有進一步對漂亮女士咄咄逼人。
“大家還有什麽問題嗎?”投影儀前,在蕭莉娜甜美的回答聲音完畢後,除了於佑嘉溫文有禮的主動發問,室內陷入一片沉默。
於佑嘉是此時全場唯一站立的人,他慢慢走來走去,看著台下,那麽體貼地詢問著大家還有什麽疑問,令人忽略了這種場合下他的問題所帶來的挑釁的性質。
於佑嘉不時走動著,偶然經過投影儀光線照耀的範圍,刹那間,他的眉眼在明亮的光線中愈發突出,唇角原本溫和的笑意也變化出銳利的氣勢,整個人彷如一位光芒閃耀、麵帶微笑卻無可拒絕的君王。
印容玉讚歎地看著自己的好友,忍不住想鼓掌。他很驕傲,他的朋友是如此優秀的一個人。
再也無人提出質疑。
下麵就是會議最後的掃尾階段。於佑嘉打算讓蕭莉娜主持總結一下,自己下去旁聽就行了。
褲兜裏的手機震動了一下。
印容玉瞬間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