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李鳳鳴、鄭王王仲策、閩王張瑜亮,三位王爺百忙之中聚到一起。


    他們看著手下匯總過來的數據,都是眉頭緊皺。


    閩王張瑜亮罵道:“卞玉和那小子是怎麽搞的?


    死亡率都已經接近百分之五。


    這麽高的死亡率,我還怎麽招募移民。”


    晉王李鳳鳴看到正發著火的閩王張瑜亮。


    他們所屬的移民死亡率與距離金蘭城遠近正相關。


    鄭王所屬的移民,他們活動範圍在金蘭城不遠處,移民死亡率最低。


    閩王張瑜亮所屬移民建城的地方,距離金蘭城最遠,移民死亡率最高。


    這與金蘭城提供物資多寡,有著密切的聯係。


    晉王李鳳鳴安慰道:“張兄,我的移民死亡率也不低。


    我們第一次來非洲這裏開荒,這是瘴氣極多的地方。


    不隻有著毒蛇毒蟲,這裏還有多種陌生的傳染病。


    咱們抓不到的黑人土著,給他們提供足夠的食物。


    這些黑人都會患病死亡,更何況是遠道而來的移民。


    隻要度過開荒期,又有足夠的醫生治療病患。


    移民的死亡率,就能降到讓我們接受的程度。


    我在這裏的第一座城,羅陽城已經快建造完畢。


    建成之時,也會有大量的移民死亡。


    主要是霍亂和蚊蟲傳播的高熱病。


    河水通過氯氣消毒再飲用,可以斷絕霍亂的傳播。


    消滅蚊蟲棲息地,派遣醫生治療病患。


    用冰水擦拭病患的身體,同時喂服控製症狀的湯藥。


    大部分病患,都能通過這種治療恢複健康。


    據派遣的醫生觀察,患過一次病的病人,很難再患第二次。”


    閩王張瑜亮聽著晉王李鳳鳴的勸告。


    他長歎一口氣,道:“還是醫生太少了。


    我們本來在大華,招募醫生就比較困難。


    能力較強的醫生,在大華那裏都有很高的待遇。


    本王招募到的醫生,大部分還留在金蘭城。


    重賞之下,也很少有醫生跟著開荒的隊伍。


    他們總想躲在金蘭城這裏觀望。


    等著開荒結束,生存環境更好一些。


    他們也搞定這裏的大部分常見疾病,才願意跟著大部隊前往新城。


    本王之前沒有料到,開荒會這麽困難。


    要不然會加強對醫療方麵的投入。”


    晉王李鳳鳴聽到閩王張瑜亮這麽說,他也深有感觸。


    羅陽城建立之後,他也是付出很多代價,這才說動趙炳術等醫生,駐守在羅陽城。


    晉王李鳳鳴感慨道:“一名合格的工匠,隻需要經過三個月的培訓。


    一個不識字的文盲,讓他們認識常見文字,這也隻需要半年時間。


    但讓一名識字的醫生學徒,可以獨立完成常見病的診治。


    這個過程,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我們可以快速培養工人,沒辦法快速培養醫生。


    降低死亡率,還是要靠各種藥物。


    醫生負責找到治療疾病的藥物,由鄉村一級的官吏,推廣相應的藥物。”


    閩王張瑜亮認同道:“現在也隻能使用這種辦法。


    通過藥物減輕常見病的死亡率,在醫生不足的情況下,這是比較好的方案。”


    鄭王王仲策一直聽著晉王和閩王的交談。


    他那裏的情況不算嚴重,但他下屬活動的範圍更大。


    晉王和閩王的下屬,隻是沿著尼羅河行動。


    他的下屬卻在非洲叢林荒原中,找尋各種礦藏的蹤跡。


    鄭王王仲策了解到,非洲大陸有著千奇百怪的疾病。


    他們現在遇到缺醫少藥的問題,隨著各國活動範圍變大,局勢會變得更加嚴重。


    鄭王王仲策看到晉王李鳳鳴和閩王張瑜亮暫停他們的討論。


    “張兄、李兄。我也同意普及治療常見病的藥物。


    現在非洲這裏,青黴素和青蒿素用量非常大。


    一些常見的藥材,消耗量也非常大。


    我提議咱們試種一些藥材,能讓藥材本地化種植,那就盡量不要外購。”


    閩王張瑜亮同意道:“王兄這句話提醒了我。


    開羅的緯度和鬆江府差不多,金蘭城這裏的緯度和呂宋島差不多。


    除了類似人參,長在北方的藥材,其他藥材都可以種植。


    特別是提取青蒿素的黃花蒿。”


    三位王爺正在研究藥材種植和培養化合藥物合成的人才。


    三國今後在衛生防疫領域共同合作,打通藥物在各國的流通。


    一名官員敲響會議室內的房門。


    他得到允許後,走進來匯報道:“三位王爺,遼王派來的使者已經登上碼頭,即將來到金蘭城。”


    他們三人用眼神相互碰撞,鄭王王仲策開口吩咐道:“你們把使者帶到會客廳。”


    他們三人百忙之中,能聚集在一起。


    就是為了會見,遼王派來的使者。


    他們三位王爺合力建造金蘭城,這座城的建造速度很快。


    金蘭城城處在金蘭半島的南端。


    沒有驚動已經腐朽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但在非洲南方建國的遼王李青木,卻能了解到他們到來的消息。


    遼國境內,發現了一座巨大的金礦。


    遼國每天都有運送黃金的貨輪,前往大華換取包括糧食在內的商品。


    這些商隊往來大華非常頻繁,他們隻要眼睛不瞎,就能看到金蘭城。


    遼王李青木了解到這個消息,他立刻派遣心腹與金蘭城取得聯係。


    他們達成共識之後,遼王立刻派遣官員前來金蘭城,達成更加深入的合作。


    ………………………………


    三位王爺來到金蘭城會客廳,他們帶著麾下的官員,圍坐成一個正方形。


    每一位王爺,占據正方形的一個邊,另一個空座位給遼王派來的人,以示尊重。


    遼國禮部尚書杜崇光,他帶著遼王李青木安排的任務,來到金蘭城。


    他從碼頭登陸之後,就一直在關注金蘭城的各種細節。


    金蘭城的人口,沒有大遼城多。


    但金蘭城的煙筒要比大遼城多很多,看著工業就很發達。


    杜崇光就是有些奇怪,煙筒冒出來的煙,為什麽這麽澹?


    等到他走進金蘭城,這才注意到,很多的蒸汽機在燒著木炭。


    杜崇光看到這種情況,他覺得這是在暴殄天物。


    木炭可是極其珍貴的資源,這些人竟拿來燒鍋爐。


    他在官員的引領下,來到金蘭城的會客廳。


    他看到四道長桌,擺成一個正方形,立刻找準了自己的位置。


    杜崇光看著三位穿著蟒袍的王爺,他略微欠身行禮道:“遼國禮部尚書杜崇光,拜見鄭王、晉王、閩王。


    外臣代表遼王,送上誠摯的祝福。”


    閩王張瑜亮開口說道:“你不用太拘謹,坐下談事情。


    我當年和遼王李青木一起共過事。


    他是一個很幹脆的人,希望你也能幹脆一些。”


    杜崇光看到這種情況,他的鬢角微微見汗。


    他的地位比三位王爺稍低一些,想要為遼國獲取更大的利益,這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


    杜崇光也沒有經曆過,與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他一時都拿不定主意,從哪個方向入手?


    杜崇光隻能先商談一定會通過的條款。


    例如各國互相承認貨幣,價值以含金量和含銀量進行換算。


    允許民間商人,前往各國互相貿易。


    各國之間互相尊重法律,在哪國犯法,就由哪國審判。


    類似這種條款,一條條的達成。


    晉王李鳳鳴輕咳一聲,道:“杜先生,這些事情你與本王的下屬商議就可以。


    這些條約的細節,就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


    杜崇光麵帶歉意的說道:“晉王,外臣做事有些磨嘰了,我會盡量說框架性的條款。”


    他道完歉之後,也琢磨出來做事的度。


    他與這三國的君主,隻需要定下框架,至於條約的細節,應該與和他同級別的官員商談。


    他們都處在同一級別,也不像現在這樣,根本放不開手腳。


    杜崇光與三位王爺,確立好四國建交的相關條款。


    他們達成大部分共識,杜崇光這才說道:“三位王爺,我們四國之間可以有很多互補的地方。


    我們遼國盛產很多礦產,特別是有著龐大的金礦。


    遼王希望可以用黃金,采購你們這裏的糧食。”


    遼國地處非洲最南端,整體較為幹旱缺水,農業不算太發達。


    隨著國民和奴隸的增多,現在糧食還能勉強供應,今後幾年就必須外購糧食。


    遼國解決糧食短缺的方法,其一是繼續向北擴張國土,占據更多的耕地。


    這個辦法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但耗費的時間極長。


    其二是外購糧食,之前的選擇就是大華南洋,現在有距離更近的選擇。


    鄭王王仲策聽到這個消息,他非常的高興。


    他們來到金蘭城,已經有一段時間。


    移民開墾了大量的荒地,這些地的產量能預估出來。


    鄭國的糧食,今後肯定會堆滿倉庫。


    他正愁怎麽消耗多餘的糧食,遼王就派使者采購糧食。


    鄭王王仲策開心的說道:“我們鄭國沒有問題,糧食豐收就會出售糧食。”


    晉王李鳳鳴掌握著尼羅河兩岸富饒的土地,他也同意在糧食富餘的情況下,向外出售糧食。


    閩王張瑜亮沒有說話,他未來的國土,大半都是沙漠。


    隻剩下尼羅河兩岸的綠洲,產出的糧食肯定不夠本國人吃。


    他還需要向晉國和鄭國購買糧食。


    三位王爺與杜崇光交流的很順暢,他們基本都達到了各自的目的。


    閩王張瑜亮看向杜崇光,詢問道:“本王聽往來的商隊談論,遼國管理奴隸的製度很出色。


    遼國成熟的製度,值得本王借鑒。


    杜先生可以詳細給我們介紹遼國這項製度。”


    杜崇光聽到閩王張瑜亮的問題,他知道這是與三位王爺,拉近關係的好機會。


    遼國的這項製度,它也不是需要保密的製度,一個遼國的普通官吏,都能說出大概。


    杜崇光喝了一杯茶,潤潤有些幹燥的喉嚨。


    他不急不緩的說道:“關於遼國的這項製度,細節和配套法律有很多,短時間內介紹不完。


    這次隻說一些梗概,供王爺進行參考。


    我們遼國會把國民劃分成不同的等級。


    最高一級的就是貴族,他們享有著極多的特權。


    普通的國民,劃分成一等國民、二等國民、三等國民、奴隸。


    一等國民是立下功勳,又不足以封貴族的國民。


    他們享有很多的待遇,在官場也比其他人更容易升職。


    二等國民就是普通的移民和完全同化的非黑人土著。


    三等國民就是部分漢化的土著。


    奴隸就是沒有漢化的土著。


    不同等級的國民,享有的權利完全不同。


    隻有二等國民,才具有當官和經商的資格。


    國民和奴隸之間,完全禁絕婚配。


    這項製度的核心,之前隻是為了防止漢人和黑人土著通婚。


    導致經曆數代之後,我們反倒被當地土著同化。


    經過幾年的運行,發現這會導致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土著,幹活的積極性變差。


    他們還會扇動其他土著反抗。


    這段時間遼國海軍,拿下遼國旁邊的大島。


    這座島嶼上麵,有很多長相與我們較為相似的土著。


    遼王和範大人就對相應製度改進。


    在漢人和黑人土著之間,增加了漢化的其他土著,這一中間群體。


    這個群體的加入,它可以吸納一部分精英的黑人。


    又能協助我們管理奴隸,同時吸收奴隸的仇恨。


    這些人對努力的管理,比漢人管事還嚴厲幾分。


    他們為了防止再次變成奴隸,也會瘋狂的學習漢文化。”


    杜崇光詳細介紹遼國的製度,他還從公文包內,拿出幾份遼國的報紙,讓三位王爺參考。


    杜崇光繼續留在會議室,他與三國的官員,討論建交的詳細製度。


    三位王爺走出會議室,他們邊走邊談論遼國的國民等級製度。


    晉王李鳳鳴感慨道:“這項製度摻雜了先秦的奴隸製度、遊牧部落製度,還有著印度地區種姓製度的影子。


    但我覺得遼國這項製度有其可取之處。


    我是不能接受百年之後,一群黑人管我叫祖先。”


    鄭王王中策讚同道:“我也一樣,文化傳承很重要,血脈傳承更重要。”


    閩王張瑜亮說道:“你們兩人讓我詢問這個問題,我就知道你們早有考量。


    我反倒是不擔心,我即將奪取的地盤屬於古埃及,現在掌控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手中。


    那裏的黑人較少,同化難度很低。


    遼王李青木這個製度,他也是學習歐洲人的一些方法。


    歐洲人在美洲,就是用黑人取代美洲的土著。


    作為外來的我們,當地土著屬於最不好管理的一群人。


    咱們必須借助外力,你們想好從哪裏運來那麽多人。


    你們總不能是盯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何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現在隻是衰退,還沒有亡國。”


    鄭王王仲策笑著說道:“當然是選擇印度地區的移民。


    那裏的移民較為溫順,容貌與我們差別也不大。


    這個群體作為三等國民,管理當地的黑人土著比較合適。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那也是一個備選計劃。”


    三位王爺召集心腹,根據各國的情況不同,商討出屬於他們的國民等級製度,立刻在他們的統治區推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逐鹿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嘯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嘯木並收藏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