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雲隕落,李玄也不免生出一種噓唏之感,這或許是洪荒有史以來第一位因為做好事隕落的先天神祇。
那麽做好事不對嗎?
李玄搖了搖頭,驅散心中生出的極端想法,做好事肯定是正確的,但不合時宜、不分場合、不擇對象的做好事才是不對的。
果然無為之道才是一條康莊大道。
再次為老師比心。
回到太清宮,李玄徑直向老子的煉丹房走去。
“老師!”
老子閉著雙眼,丹爐中三昧真火使整個丹房暖洋洋的。
李玄道:“老師,剛才弟子回來時,見到一位先天神聖被打殺了。”
“嗯。”
老子輕輕嗯了一聲,隻是簡單的一聲“嗯”字,就讓李玄的心寧靜下來。
李玄坐到了風火蒲團之上,感受著坐於老師身後的安全感,又說道:“弟子有一事不明,還望老師解惑。”
“講。”
李玄道:“修道究竟是什麽?
弟子雖不清楚那兩人的境界,卻也知道到他們中的一人是洪荒中的頂級強者紅雲道人,可他們卻鬥得你死我活,若是修道隻是為了在爭鬥中活命,未免也太狹隘了一些。”
老子睜開雙眼,帶著蒲團轉過身麵對李玄,看向他的目光中帶著讚許:
“道無窮無盡,是他們著相了。”
否定了爭鬥的二人後,老子又道:
“修道之路是一條求真之路,故修道又為修真,所謂道法自然,便是尋覓真我。
然求真之路坎坷,他人亦非你我同行之人,故有了爭鬥。
若無保命之手段,道成空矣。”
李玄仔細思索了一番,道:
“所以,我們問道的過程中少不了爭鬥,雖然無須去爭,但必須得有保命的手段?”
老子搖頭道:
“非也,應爭之時亦須全力以赴,此為無為之真諦,徒兒,今後,你須每日靜誦《清淨無為經》。”
李玄點了點頭,問道:
“何為應爭之時?”
老子道:“道途受阻之時。”
李玄又問:“那咱們修道難道隻是為了尋覓真我嗎?”
老子道:“你亦著相了,道法自然,結果自是真我,然道有始無終,貧道亦是未能求得真我。
徒兒,修道之路,莫要太重結果;
須知因果乃是先有因,才有果;
故道途比道果更重要,有善因,才能結成善果。”
老子的話令李玄醍醐灌頂,他恭敬的問出了自己最後的一個疑惑:“老師,若是求道時遇上無法戰勝的阻礙應當如何做?”
老子這次並未馬上解答,而是盯著李玄看了一會兒,道:“大道至公,不存無法度過之阻,你認為無法戰勝,不過是你之境界不足罷了。
<a href="http://m.bqgxsydw.com" id="wzsy">bqgxsydw.com</a>
徒兒,勿要好高騖遠,須得腳踏實地,除《清淨無為經》外,《陰陽道函》和《太清丹書》亦要好生研習。”
李玄低聲應了聲“是”。
這次解惑,讓李玄因為紅雲隕落之事產生的困惑迎刃而解。
這就是拜了一位聖人老師的好處。
當然,這位聖人還得是老子這般道法紮實的人,若是西方二聖,恐怕隻能說一句:此生不行,還有來世……
玩笑,玩笑!
再如何因為宏願成聖,那也是受到天道承認的聖人,對道的領悟肯定不是他這種三腳貓能評判的。
於是,李玄跟著太清一起重新閉上了眼,嘴裏靜誦著《清淨無為經》。
許久之後,李玄感受到自己對無為的領悟似乎又上揚了一點。
他又將《陰陽道函》掏了出來。
第一次沒有經驗,老子直接為他灌了頂,但正如老子所說,修道是找尋真我,他也不能一直靠著灌頂修行。
唉,既然是成熟的道了,怎麽還得自己去學呢!
有了基礎,即便《陰陽道函》比起《清靜無為經》更加晦澀難懂,李玄也勉強看了進去。
至少不是互相都不認識的狀態。
若說《清靜無為經》是人教的核心思想,是做人行事之道,那《陰陽道函》就是正兒八經的神通道法。
額,也就是文科和理科的區別。
莫看老子與人和善,真要動起手來,除了道祖之外恐怕沒人是他的對手,【一氣化三清】可不是簡單的分身之術。
若說斬屍之道是將自己分出去一部分,那一氣化三清便是複製出三個完整的自己,雖說斬出的三屍也有當前道境的實力,可終究不如完整的自己強橫。
李玄最眼饞的便是這門神通。
“莫要好高騖遠。”
腦子裏又響起老子的教導,李玄連忙靜下心來,沉浸在了《陰陽道函》的世界。
很快入定,又很快陷入頓悟狀態。
老子見狀,揮手飛出一卷寶圖將李玄攝入了其中。
【太極圖】!
太極圖中自成天地,又蘊含著濃鬱的陰陽之力,最是適合陰陽之道的修煉。
道生一,一生二。
道生萬物,萬物之始即為陰陽,三清為盤古元神所化,跟腳之正堪稱洪荒一絕,而太清又是三清之首,他的道自然是洪荒中頂級的法門。
太極圖又是先天三大至寶之一,堪稱洪荒的官方作弊器。
在太極圖中,李玄的道境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揚著。
隨後,太極圖隱退,消失不見,老子又重新閉上雙眼,靜靜等著這一爐的仙丹煉成,也等著李玄悟道結束……
丹房中隻剩下老子的自言自語:“悟道太快有傷根基,還得再煉幾爐仙丹備著。”
隨著李玄的閉關,洪荒也在時間的流逝中飛速發展著。
外界的一切都與此時的李玄無關。
與此同時,因三清成聖,感知到自身道境增長緩慢的先天神祇們也陸續在向昆侖山的方向匯聚著。
其中,不乏今後闡截兩教赫赫有名的二代弟子。
有人想要拜師太清,卻怎麽也尋不到太清宮的山門,無奈下隻好又趕往玉清宮和上清宮,不過,心思不定之輩,卻是未能受到元始和通天的青睞。
而對其他前來拜師之人,元始在昆侖之巔立下一口金鍾,隻收能夠擊打昆侖山上金鍾的人為徒。
一名道號廣成子的仙人率先敲響了金鍾,入了闡教門下。
而通天則是依舊隨緣收徒。
那麽做好事不對嗎?
李玄搖了搖頭,驅散心中生出的極端想法,做好事肯定是正確的,但不合時宜、不分場合、不擇對象的做好事才是不對的。
果然無為之道才是一條康莊大道。
再次為老師比心。
回到太清宮,李玄徑直向老子的煉丹房走去。
“老師!”
老子閉著雙眼,丹爐中三昧真火使整個丹房暖洋洋的。
李玄道:“老師,剛才弟子回來時,見到一位先天神聖被打殺了。”
“嗯。”
老子輕輕嗯了一聲,隻是簡單的一聲“嗯”字,就讓李玄的心寧靜下來。
李玄坐到了風火蒲團之上,感受著坐於老師身後的安全感,又說道:“弟子有一事不明,還望老師解惑。”
“講。”
李玄道:“修道究竟是什麽?
弟子雖不清楚那兩人的境界,卻也知道到他們中的一人是洪荒中的頂級強者紅雲道人,可他們卻鬥得你死我活,若是修道隻是為了在爭鬥中活命,未免也太狹隘了一些。”
老子睜開雙眼,帶著蒲團轉過身麵對李玄,看向他的目光中帶著讚許:
“道無窮無盡,是他們著相了。”
否定了爭鬥的二人後,老子又道:
“修道之路是一條求真之路,故修道又為修真,所謂道法自然,便是尋覓真我。
然求真之路坎坷,他人亦非你我同行之人,故有了爭鬥。
若無保命之手段,道成空矣。”
李玄仔細思索了一番,道:
“所以,我們問道的過程中少不了爭鬥,雖然無須去爭,但必須得有保命的手段?”
老子搖頭道:
“非也,應爭之時亦須全力以赴,此為無為之真諦,徒兒,今後,你須每日靜誦《清淨無為經》。”
李玄點了點頭,問道:
“何為應爭之時?”
老子道:“道途受阻之時。”
李玄又問:“那咱們修道難道隻是為了尋覓真我嗎?”
老子道:“你亦著相了,道法自然,結果自是真我,然道有始無終,貧道亦是未能求得真我。
徒兒,修道之路,莫要太重結果;
須知因果乃是先有因,才有果;
故道途比道果更重要,有善因,才能結成善果。”
老子的話令李玄醍醐灌頂,他恭敬的問出了自己最後的一個疑惑:“老師,若是求道時遇上無法戰勝的阻礙應當如何做?”
老子這次並未馬上解答,而是盯著李玄看了一會兒,道:“大道至公,不存無法度過之阻,你認為無法戰勝,不過是你之境界不足罷了。
<a href="http://m.bqgxsydw.com" id="wzsy">bqgxsydw.com</a>
徒兒,勿要好高騖遠,須得腳踏實地,除《清淨無為經》外,《陰陽道函》和《太清丹書》亦要好生研習。”
李玄低聲應了聲“是”。
這次解惑,讓李玄因為紅雲隕落之事產生的困惑迎刃而解。
這就是拜了一位聖人老師的好處。
當然,這位聖人還得是老子這般道法紮實的人,若是西方二聖,恐怕隻能說一句:此生不行,還有來世……
玩笑,玩笑!
再如何因為宏願成聖,那也是受到天道承認的聖人,對道的領悟肯定不是他這種三腳貓能評判的。
於是,李玄跟著太清一起重新閉上了眼,嘴裏靜誦著《清淨無為經》。
許久之後,李玄感受到自己對無為的領悟似乎又上揚了一點。
他又將《陰陽道函》掏了出來。
第一次沒有經驗,老子直接為他灌了頂,但正如老子所說,修道是找尋真我,他也不能一直靠著灌頂修行。
唉,既然是成熟的道了,怎麽還得自己去學呢!
有了基礎,即便《陰陽道函》比起《清靜無為經》更加晦澀難懂,李玄也勉強看了進去。
至少不是互相都不認識的狀態。
若說《清靜無為經》是人教的核心思想,是做人行事之道,那《陰陽道函》就是正兒八經的神通道法。
額,也就是文科和理科的區別。
莫看老子與人和善,真要動起手來,除了道祖之外恐怕沒人是他的對手,【一氣化三清】可不是簡單的分身之術。
若說斬屍之道是將自己分出去一部分,那一氣化三清便是複製出三個完整的自己,雖說斬出的三屍也有當前道境的實力,可終究不如完整的自己強橫。
李玄最眼饞的便是這門神通。
“莫要好高騖遠。”
腦子裏又響起老子的教導,李玄連忙靜下心來,沉浸在了《陰陽道函》的世界。
很快入定,又很快陷入頓悟狀態。
老子見狀,揮手飛出一卷寶圖將李玄攝入了其中。
【太極圖】!
太極圖中自成天地,又蘊含著濃鬱的陰陽之力,最是適合陰陽之道的修煉。
道生一,一生二。
道生萬物,萬物之始即為陰陽,三清為盤古元神所化,跟腳之正堪稱洪荒一絕,而太清又是三清之首,他的道自然是洪荒中頂級的法門。
太極圖又是先天三大至寶之一,堪稱洪荒的官方作弊器。
在太極圖中,李玄的道境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揚著。
隨後,太極圖隱退,消失不見,老子又重新閉上雙眼,靜靜等著這一爐的仙丹煉成,也等著李玄悟道結束……
丹房中隻剩下老子的自言自語:“悟道太快有傷根基,還得再煉幾爐仙丹備著。”
隨著李玄的閉關,洪荒也在時間的流逝中飛速發展著。
外界的一切都與此時的李玄無關。
與此同時,因三清成聖,感知到自身道境增長緩慢的先天神祇們也陸續在向昆侖山的方向匯聚著。
其中,不乏今後闡截兩教赫赫有名的二代弟子。
有人想要拜師太清,卻怎麽也尋不到太清宮的山門,無奈下隻好又趕往玉清宮和上清宮,不過,心思不定之輩,卻是未能受到元始和通天的青睞。
而對其他前來拜師之人,元始在昆侖之巔立下一口金鍾,隻收能夠擊打昆侖山上金鍾的人為徒。
一名道號廣成子的仙人率先敲響了金鍾,入了闡教門下。
而通天則是依舊隨緣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