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意柔的臥房跟江意惜的臥房隻隔了一道牆,她們在臥房裏悄悄說這些事就被江意惜聽到了。
江意惜之前就有一種感覺,她的耳朵靈敏多了。比如上次鄭玉和謝氏的對話,按理聲音絕對不可能讓別人聽到,還是隔壁的人。
偏偏她就是聽到了。
之後江意惜開始留意,發覺自己聽力的確是好多了。雖然不像花花聽得那麽遠,但比常人好得多,隔壁輕微的聲音都能聽到。
花花是個“順風耳”,她吃了它那麽多福利,元神又在她的胃裏,是不是她的聽力也得到了提升?
欣喜之餘,也有弊端。她睡覺的時候要在耳裏塞棉花,否則隔壁的鼾聲都能聽到,影響睡眠。
江意柔受了打擊,江意惜無事就去華院陪她說話。又跟江三夫人暗示,以後她會幫著留意。
四月十八,梅溪詩社在長勝侯趙家舉辦詩會,頭一天趙秋月就給江意惜寫了貼子。這天,江意惜把江意柔帶去玩了一天。
江意言氣不過跑去如意堂告狀,老太太已經不耐煩應付她。非常不客氣地說,“你生母做了那種喪德敗行的醜事,連隔了房的姑娘都受連累,你還想著出去玩。老老實實呆在家裏,不要出去現眼……”
江意言不知道周氏到底幹了什麽,氣得哭著跑出如意堂。
江意惜討厭江意言,但更不喜歡老太太看江意言的眼神,跟前世看她和江洵的一模一樣。
隻是,她討厭江意言可以表現出來,而不喜歡老太太的心思卻不能表現出來。
四月二十一下晌,宜昌大長公主府來了兩個嬤嬤,一個是大長公主身邊的夏嬤嬤,一個是公主府廚房的婆子。
夏嬤嬤說,她們按照江意惜寫的方子做出來的補湯,不僅味道沒有江意惜做的好,大長公主喝了以後,也沒有那麽大的作用。她們想請江意惜去大長公主府做,或者親自教廚娘做。
這是懷疑自己寫的方子有假?
江意惜笑道,“我才讓人買了食材,還準備明天早起煲好湯去孝敬大長公主,正好嬤嬤來了。”
這的確是江意惜準備孝敬大長公主的,卻不是孝敬她一人,而是會送去鄭府,再請鄭府送一半給大長公主府。
雖然大長公主說過讓她去陪大長公主的話,她隻當這是客氣話。或許是前世的傷痛太深,她始終不喜歡宜昌大公主府,能夠不去盡量不去。
昨天孟辭墨讓人送來消息,讓她明天去南風閣見麵,她要找借口出去一趟。
既然她們來了,還有懷疑,江意惜就在兩位嬤嬤的眼皮底下做了補湯,熬了大半個時辰。
香味越來越濃。
那個廚娘笑說,“食材一樣,數量一樣,順序一樣,火候一樣,可江二姑娘做的就是要香濃得多。這是天份,比不了的。就像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人,有人能當禦廚,也有人隻能在小館子裏討食吃。”
廚娘精明,她是在為自己找借口。她也納悶,為何自己跟江姑娘的法子一樣,食材還要更精細,做得卻遠不及江姑娘好。
夏嬤嬤也不得不佩服,訕訕笑道,“江姑娘聰慧。”
大長公主說廚娘煲的湯沒有江小姑娘煲的好喝,喝了作用也沒那麽大,她還以為是江姑娘藏私,心裏非常不高興。主動要求帶廚娘過來“討教”……
湯煲好後,兩人連著陶罐一起拿走了。
次日一早,江意惜又煲了一罐,給老太太送了一盅,又悄悄給江意柔送了兩盅,就帶著水靈、水香去了鄭府。之所以帶水香,是因為孟辭墨明說了要帶孟連山去南風閣。
伴隨著番茄秧的茁壯成長,轉眼到了五月初,天氣越來越熱。
而成國公府每年四月份都要舉辦的牡丹宴卻沒有如期舉辦,孟大夫人的托辭是要忙孟辭墨的婚事。實際上是孟辭墨的眼睛好了,成國公又挨了胖揍,她氣悶沒心思辦。
五月初二下晌,吳嬤嬤來報信,李珍寶初四會去扈莊玩一天,順便把花拿走,兩日後便會進京住進雍王府。
這不僅是雍王府的大事和喜事,據說太後娘娘高興的連病都好了大半。皇上也高興,還在金鑾殿上提起起過此事。
五月初三一大早,江意惜抱著花花同吳嬤嬤、水香、水靈、秦嬤嬤坐著吳大貴趕的騾車去扈莊。
天氣熱,一出城門丫頭就把車簾打起,這才有了涼意。
午時初,騾車一走上那條通往扈莊的小路,花花就從馬車上跳下去,直奔青騾山而去。
到了扈莊門前,江意惜被丫頭扶下車,看見離莊子不遠的大樹下坐了一個老和尚。
老和尚穿著灰色僧衣,極瘦,臉上的褶子特別多。白眉毛斜飛向上,白胡子垂在胸前。他像是中了暑氣,臉色不太好,閉目慢慢轉動著手裏的念珠。
因為前世出過家,江意惜對出家人有一種不一樣的情感。特別是這位老和尚,至少得八十歲以上。
人能活到這個歲數已是不易,還大熱天的一個人走到這裏……江意惜動了隱惻之心。
她走過去問道,“請問師父,需要喝水吃齋嗎?要不,去我家坐坐?”
老和尚睜開眼睛上下看了江意惜一眼,目光在她左腕的沉香念珠上停留了一下下,說道,“阿彌陀佛,老納趕路趕得急,的確又渴又餓。”
說著站起身。
江意惜把老和尚請進莊子,見他極喜內院裏的花草和鳥兒,又請他去西廂喝茶。
老和尚沒進屋,看到西廂外廊下有一個小板凳,坐下。
他笑道,“鳥鳴鶯啼,繁花似錦,又遠離塵囂,女施主的家美如仙境。”眼睛多看了幾眼番茄秧,又吸了吸鼻子,“把你家不一樣的好茶拿出來讓老納品品。”
水靈不高興了,嘟囔道,“出家人還這麽挑剔。”
江意惜心裏一動,這老和尚是聞出自家有不一樣的味道了?再想到他看自己手腕念珠的眼神,猜測這位老和尚即使不是愚和大師,也是跟愚和大師熟悉的高僧,認出了念珠的出處。
(本章完)
江意惜之前就有一種感覺,她的耳朵靈敏多了。比如上次鄭玉和謝氏的對話,按理聲音絕對不可能讓別人聽到,還是隔壁的人。
偏偏她就是聽到了。
之後江意惜開始留意,發覺自己聽力的確是好多了。雖然不像花花聽得那麽遠,但比常人好得多,隔壁輕微的聲音都能聽到。
花花是個“順風耳”,她吃了它那麽多福利,元神又在她的胃裏,是不是她的聽力也得到了提升?
欣喜之餘,也有弊端。她睡覺的時候要在耳裏塞棉花,否則隔壁的鼾聲都能聽到,影響睡眠。
江意柔受了打擊,江意惜無事就去華院陪她說話。又跟江三夫人暗示,以後她會幫著留意。
四月十八,梅溪詩社在長勝侯趙家舉辦詩會,頭一天趙秋月就給江意惜寫了貼子。這天,江意惜把江意柔帶去玩了一天。
江意言氣不過跑去如意堂告狀,老太太已經不耐煩應付她。非常不客氣地說,“你生母做了那種喪德敗行的醜事,連隔了房的姑娘都受連累,你還想著出去玩。老老實實呆在家裏,不要出去現眼……”
江意言不知道周氏到底幹了什麽,氣得哭著跑出如意堂。
江意惜討厭江意言,但更不喜歡老太太看江意言的眼神,跟前世看她和江洵的一模一樣。
隻是,她討厭江意言可以表現出來,而不喜歡老太太的心思卻不能表現出來。
四月二十一下晌,宜昌大長公主府來了兩個嬤嬤,一個是大長公主身邊的夏嬤嬤,一個是公主府廚房的婆子。
夏嬤嬤說,她們按照江意惜寫的方子做出來的補湯,不僅味道沒有江意惜做的好,大長公主喝了以後,也沒有那麽大的作用。她們想請江意惜去大長公主府做,或者親自教廚娘做。
這是懷疑自己寫的方子有假?
江意惜笑道,“我才讓人買了食材,還準備明天早起煲好湯去孝敬大長公主,正好嬤嬤來了。”
這的確是江意惜準備孝敬大長公主的,卻不是孝敬她一人,而是會送去鄭府,再請鄭府送一半給大長公主府。
雖然大長公主說過讓她去陪大長公主的話,她隻當這是客氣話。或許是前世的傷痛太深,她始終不喜歡宜昌大公主府,能夠不去盡量不去。
昨天孟辭墨讓人送來消息,讓她明天去南風閣見麵,她要找借口出去一趟。
既然她們來了,還有懷疑,江意惜就在兩位嬤嬤的眼皮底下做了補湯,熬了大半個時辰。
香味越來越濃。
那個廚娘笑說,“食材一樣,數量一樣,順序一樣,火候一樣,可江二姑娘做的就是要香濃得多。這是天份,比不了的。就像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人,有人能當禦廚,也有人隻能在小館子裏討食吃。”
廚娘精明,她是在為自己找借口。她也納悶,為何自己跟江姑娘的法子一樣,食材還要更精細,做得卻遠不及江姑娘好。
夏嬤嬤也不得不佩服,訕訕笑道,“江姑娘聰慧。”
大長公主說廚娘煲的湯沒有江小姑娘煲的好喝,喝了作用也沒那麽大,她還以為是江姑娘藏私,心裏非常不高興。主動要求帶廚娘過來“討教”……
湯煲好後,兩人連著陶罐一起拿走了。
次日一早,江意惜又煲了一罐,給老太太送了一盅,又悄悄給江意柔送了兩盅,就帶著水靈、水香去了鄭府。之所以帶水香,是因為孟辭墨明說了要帶孟連山去南風閣。
伴隨著番茄秧的茁壯成長,轉眼到了五月初,天氣越來越熱。
而成國公府每年四月份都要舉辦的牡丹宴卻沒有如期舉辦,孟大夫人的托辭是要忙孟辭墨的婚事。實際上是孟辭墨的眼睛好了,成國公又挨了胖揍,她氣悶沒心思辦。
五月初二下晌,吳嬤嬤來報信,李珍寶初四會去扈莊玩一天,順便把花拿走,兩日後便會進京住進雍王府。
這不僅是雍王府的大事和喜事,據說太後娘娘高興的連病都好了大半。皇上也高興,還在金鑾殿上提起起過此事。
五月初三一大早,江意惜抱著花花同吳嬤嬤、水香、水靈、秦嬤嬤坐著吳大貴趕的騾車去扈莊。
天氣熱,一出城門丫頭就把車簾打起,這才有了涼意。
午時初,騾車一走上那條通往扈莊的小路,花花就從馬車上跳下去,直奔青騾山而去。
到了扈莊門前,江意惜被丫頭扶下車,看見離莊子不遠的大樹下坐了一個老和尚。
老和尚穿著灰色僧衣,極瘦,臉上的褶子特別多。白眉毛斜飛向上,白胡子垂在胸前。他像是中了暑氣,臉色不太好,閉目慢慢轉動著手裏的念珠。
因為前世出過家,江意惜對出家人有一種不一樣的情感。特別是這位老和尚,至少得八十歲以上。
人能活到這個歲數已是不易,還大熱天的一個人走到這裏……江意惜動了隱惻之心。
她走過去問道,“請問師父,需要喝水吃齋嗎?要不,去我家坐坐?”
老和尚睜開眼睛上下看了江意惜一眼,目光在她左腕的沉香念珠上停留了一下下,說道,“阿彌陀佛,老納趕路趕得急,的確又渴又餓。”
說著站起身。
江意惜把老和尚請進莊子,見他極喜內院裏的花草和鳥兒,又請他去西廂喝茶。
老和尚沒進屋,看到西廂外廊下有一個小板凳,坐下。
他笑道,“鳥鳴鶯啼,繁花似錦,又遠離塵囂,女施主的家美如仙境。”眼睛多看了幾眼番茄秧,又吸了吸鼻子,“把你家不一樣的好茶拿出來讓老納品品。”
水靈不高興了,嘟囔道,“出家人還這麽挑剔。”
江意惜心裏一動,這老和尚是聞出自家有不一樣的味道了?再想到他看自己手腕念珠的眼神,猜測這位老和尚即使不是愚和大師,也是跟愚和大師熟悉的高僧,認出了念珠的出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