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理寺卿年歲不大,也就四十來歲,聽說是新皇繼位新普升上去的,這位要生了病不用自己出頭,新皇都會急得不得了,根本不用隱瞞。
所以陶秀水猜測,這位生病的官員可能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孫曾權。
這人鋼正不阿,得罪的人定是不少,恐怕連現今的皇上對他都有多少不滿。
要不然,為何生病會偷偷摸摸請大夫前來。
除了這人有不想告人的原因以外,她想不出別的。
不過現在既然人家不想讓外人知道,她還是裝作不知道的好。
她這副身子本沒去過京城,不知道內情實屬當然。
“小姐,小姐……”
“啊……”青竹竟叫她。
“嚇我一跳,小姐,我都叫你老半天了,你怎麽了?出什麽事了嗎?”
陶秀水隻顧想事情,聽到青竹說話,搖了搖頭道:“沒事,就是想點事情罷了”
馬車已經相繼出發,外麵太陽也已暗了下去,看來這夜晚行車是避免不了了。
此時商隊車少馬多,人數沒變,眾人揮舞馬鞭跑起來那是一個風姿颯爽,連帶著馬車疾行帶起一股股塵煙,如飄蕩的條條緞帶一直接連不斷的向後延伸,無窮無盡望不到邊。
由於官路平穩,誰也沒感覺到顛簸,車廂裏的貨物是用一種特殊材料製成的革絲把貨物一件件的綁著在寬大的箱子裏,中間塞上棉絮相隔,再一一裝上封鎖成箱,接連把箱子捆綁在車體懸空的吊板上,就算車毀馬損,這些陶瓷都不會出任何問題。
所以即使馬跑得再快,陶秀水也絲毫不用擔心。
她掀了車簾偷看了眼後麵緊緊跟隨的黑漆馬車,車好,馬駿,速度絲毫不落。
跟她們商隊的車馬比有過之無不及,倒真是權貴人家彰顯貴氣不同。
秋日朗朗,馬不停歇,要不是顧忌給馬匹喂些草料,真恨不得一直不停的走下去。
都是盼著快些進京送貨的商人,都在擔心自家的鋪子是否還有貨物周轉。
白日黑夜,黑夜再行轉換成白天,陶秀水和商隊的車馬一直跑了十天沒歇。
十天路程一直都用馬匹輪換著跑,行車的路程也事半功倍。
遠遠的,陶秀水竟能望到前方城池的寬大城門,上麵隱隱寫著三個字。
“小姐,你看,前麵有一座城池”
陶秀水心下激動,她知道到了那裏離京城就不遠了。
“城門上好像是三個字,我怎麽看不清,小姐你能看到嗎?”
這幾天好不容易把黑日白天轉換過來,白日裏不那麽困了,主仆二人又有了精神。
陶秀水當然知道,但不能說,上次她還被那個婆子綁來了這裏,差一點就進了京城,這次她不用抓就自投落網,不知是福是禍。
又一想算了,福禍相依,她要不回京永遠也見不到姨娘,永遠也不知道當初的自己是怎麽死的。
就不知京城中不遠千裏去抓她的那人,抓她到底是為何?
“小姐,你是不是也看不到,唉,咱們離那還是有點遠,到那不會也是晚上吧!那咱們又采買不上了。”
“這次應該不會,放心吧!”
陶秀水安慰青竹道。
上幾次也不知怎麽搞的,每路過一個城池都是晚上,害得她們都快把吃的東西吃沒了。
遠處城門上的幾個大字,在馬車向前一路疾馳中清晰過來。
“望山城,好奇怪的名字,這城裏能看到山嗎?小姐”
青竹兀自問著自家小姐,陶秀水還真想答她,但一想起前麵坐的阿三,不能答。
隻得搖頭“我也不清楚,可能吧!”
“對,我忘記小姐也沒來過了”青竹懊惱的拍了拍腦袋。
陶秀水尷尬一笑,什麽也沒說。
相傳望山城裏有一對恩愛非常的夫婦,男人叫大山,女的叫阿媚。
兩人雖算得上青梅竹馬,但卻不是門當戶對。
阿媚家是個經商大戶,而大山則是阿媚家裏長工的兒子。
兩人雖從小一起長大,但卻有著天壤之別。
雖有無數人反對這門親事,但兩人義無反顧地在一起,隻因阿媚在還沒成親之前就有了兒子。
沒辦法,阿媚家不得不答應這樁親事。
但是時隔不長,大山竟在一次意外上山打柴時死了。
阿媚哭得死去活來,竟在夜晚夢到大山說他是被她爹給害死了。
她一生氣竟半夜點燃了娘家的房屋,把她爹娘一家人全都燒死了。
最後人們發現阿媚也死在自己丈夫大山的墳前。
後來人們哀痛就給這個小城起了個名字,叫望山城。
這是陶秀水的奶娘經常給她講故事。
那時她會問阿媚為何這樣忘恩負義,害死自己的父母,她還沒問大山到底是不是她父母害死的。
奶娘會笑著,這隻是個故事,小姐聽過就算了,那能那麽較真。
可陶秀水那時就是較真,想起就會說,這個阿媚忘恩負義,竟殺了自己父母。
現在再次想來,可能另有隱情。
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真的父母,也不是所有的父母也是真的疼愛自己的孩子,就像以前的宰相父親對自己一樣。
陶秀水趴在車窗前想著遙遠的心事,不知不覺竟來到城外。
商隊依舊和每次一樣,停在城外路邊。
青竹興奮一樂“小姐車停了,咱們快些進城前去采買”
陶秀水那有心情和這丫頭一起,輕拍了下她的頭道:“你找幾個小廝自行去吧!我有些累”
“那好吧小姐”青竹雖不明白小姐為何一直在車上坐著還叫累,但也聽話沒再多說。
陶秀水看著青竹高興下車,愉快地叫著小廝去和她進城,再次聽著各商家熙熙攘攘的說話聲,心裏繁雜不寧。
近鄉情更怯,她有點不敢進京了。
阿三不明所以,還以為陶秀水不下車是出了什麽事,在外麵喊道:
“陶姑娘,可有事”
“無事,無事”陶秀水知道阿三擔心,心思沉了沉才自行下車。
剛到車外,就見那位衣著端莊的老伯正和肖安說著什麽,看她下車,在那笑著叫道:
“陶姑娘,老奴正有要和您說”
所以陶秀水猜測,這位生病的官員可能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孫曾權。
這人鋼正不阿,得罪的人定是不少,恐怕連現今的皇上對他都有多少不滿。
要不然,為何生病會偷偷摸摸請大夫前來。
除了這人有不想告人的原因以外,她想不出別的。
不過現在既然人家不想讓外人知道,她還是裝作不知道的好。
她這副身子本沒去過京城,不知道內情實屬當然。
“小姐,小姐……”
“啊……”青竹竟叫她。
“嚇我一跳,小姐,我都叫你老半天了,你怎麽了?出什麽事了嗎?”
陶秀水隻顧想事情,聽到青竹說話,搖了搖頭道:“沒事,就是想點事情罷了”
馬車已經相繼出發,外麵太陽也已暗了下去,看來這夜晚行車是避免不了了。
此時商隊車少馬多,人數沒變,眾人揮舞馬鞭跑起來那是一個風姿颯爽,連帶著馬車疾行帶起一股股塵煙,如飄蕩的條條緞帶一直接連不斷的向後延伸,無窮無盡望不到邊。
由於官路平穩,誰也沒感覺到顛簸,車廂裏的貨物是用一種特殊材料製成的革絲把貨物一件件的綁著在寬大的箱子裏,中間塞上棉絮相隔,再一一裝上封鎖成箱,接連把箱子捆綁在車體懸空的吊板上,就算車毀馬損,這些陶瓷都不會出任何問題。
所以即使馬跑得再快,陶秀水也絲毫不用擔心。
她掀了車簾偷看了眼後麵緊緊跟隨的黑漆馬車,車好,馬駿,速度絲毫不落。
跟她們商隊的車馬比有過之無不及,倒真是權貴人家彰顯貴氣不同。
秋日朗朗,馬不停歇,要不是顧忌給馬匹喂些草料,真恨不得一直不停的走下去。
都是盼著快些進京送貨的商人,都在擔心自家的鋪子是否還有貨物周轉。
白日黑夜,黑夜再行轉換成白天,陶秀水和商隊的車馬一直跑了十天沒歇。
十天路程一直都用馬匹輪換著跑,行車的路程也事半功倍。
遠遠的,陶秀水竟能望到前方城池的寬大城門,上麵隱隱寫著三個字。
“小姐,你看,前麵有一座城池”
陶秀水心下激動,她知道到了那裏離京城就不遠了。
“城門上好像是三個字,我怎麽看不清,小姐你能看到嗎?”
這幾天好不容易把黑日白天轉換過來,白日裏不那麽困了,主仆二人又有了精神。
陶秀水當然知道,但不能說,上次她還被那個婆子綁來了這裏,差一點就進了京城,這次她不用抓就自投落網,不知是福是禍。
又一想算了,福禍相依,她要不回京永遠也見不到姨娘,永遠也不知道當初的自己是怎麽死的。
就不知京城中不遠千裏去抓她的那人,抓她到底是為何?
“小姐,你是不是也看不到,唉,咱們離那還是有點遠,到那不會也是晚上吧!那咱們又采買不上了。”
“這次應該不會,放心吧!”
陶秀水安慰青竹道。
上幾次也不知怎麽搞的,每路過一個城池都是晚上,害得她們都快把吃的東西吃沒了。
遠處城門上的幾個大字,在馬車向前一路疾馳中清晰過來。
“望山城,好奇怪的名字,這城裏能看到山嗎?小姐”
青竹兀自問著自家小姐,陶秀水還真想答她,但一想起前麵坐的阿三,不能答。
隻得搖頭“我也不清楚,可能吧!”
“對,我忘記小姐也沒來過了”青竹懊惱的拍了拍腦袋。
陶秀水尷尬一笑,什麽也沒說。
相傳望山城裏有一對恩愛非常的夫婦,男人叫大山,女的叫阿媚。
兩人雖算得上青梅竹馬,但卻不是門當戶對。
阿媚家是個經商大戶,而大山則是阿媚家裏長工的兒子。
兩人雖從小一起長大,但卻有著天壤之別。
雖有無數人反對這門親事,但兩人義無反顧地在一起,隻因阿媚在還沒成親之前就有了兒子。
沒辦法,阿媚家不得不答應這樁親事。
但是時隔不長,大山竟在一次意外上山打柴時死了。
阿媚哭得死去活來,竟在夜晚夢到大山說他是被她爹給害死了。
她一生氣竟半夜點燃了娘家的房屋,把她爹娘一家人全都燒死了。
最後人們發現阿媚也死在自己丈夫大山的墳前。
後來人們哀痛就給這個小城起了個名字,叫望山城。
這是陶秀水的奶娘經常給她講故事。
那時她會問阿媚為何這樣忘恩負義,害死自己的父母,她還沒問大山到底是不是她父母害死的。
奶娘會笑著,這隻是個故事,小姐聽過就算了,那能那麽較真。
可陶秀水那時就是較真,想起就會說,這個阿媚忘恩負義,竟殺了自己父母。
現在再次想來,可能另有隱情。
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真的父母,也不是所有的父母也是真的疼愛自己的孩子,就像以前的宰相父親對自己一樣。
陶秀水趴在車窗前想著遙遠的心事,不知不覺竟來到城外。
商隊依舊和每次一樣,停在城外路邊。
青竹興奮一樂“小姐車停了,咱們快些進城前去采買”
陶秀水那有心情和這丫頭一起,輕拍了下她的頭道:“你找幾個小廝自行去吧!我有些累”
“那好吧小姐”青竹雖不明白小姐為何一直在車上坐著還叫累,但也聽話沒再多說。
陶秀水看著青竹高興下車,愉快地叫著小廝去和她進城,再次聽著各商家熙熙攘攘的說話聲,心裏繁雜不寧。
近鄉情更怯,她有點不敢進京了。
阿三不明所以,還以為陶秀水不下車是出了什麽事,在外麵喊道:
“陶姑娘,可有事”
“無事,無事”陶秀水知道阿三擔心,心思沉了沉才自行下車。
剛到車外,就見那位衣著端莊的老伯正和肖安說著什麽,看她下車,在那笑著叫道:
“陶姑娘,老奴正有要和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