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說沒錯。


    “大伯,我自己叫倆出租車來,您在家裏等我就行了。”


    “大侄女,你這大老遠地,我怎麽能坐在家裏呢?你等我半個小時,半個小時我就到了。”


    “真的不用。大伯,我叫車方便。”


    大伯拗不過我,隻好同意了。他說他現在已經在殺雞剖魚做許多的菜肴了,專等著我回來給我接風。大伯說泰州是個好地方,我這回來了,那就要在老家好好地呆上十天半個月,四處走走,欣賞欣賞泰州的好風景。


    大伯激動,我也激動。所謂近鄉情怯。這是我爸爸和爺爺的老家,自然也是我的老家。泰州是座曆史名城,在曆史上出過不少的名人。大伯說,就連老家的白馬鎮上,也有好幾處名人的故居。


    我當然不能空手回老家。我給大伯和大伯母都買了禮物,大伯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孫子外孫都有份。我提著大包小包兒,在顛簸了五十分鍾之後,終於到了白馬鎮橋頭村的村頭。看著前麵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司機告訴我:“就是這兒了。”


    沒錯,我也看到了路口的村牌。說實在的,橋頭村的村貌實在出乎我的想象之外。就像刻意被保護的文物古跡一樣,橋頭村的村居在外觀上幾乎全部一致。統一的黑瓦白牆,統一的拱形院門,統一的細碎小石子路,沿著路邊走,家家戶戶都栽種著同樣品種的紫竹和芭蕉。


    遠處有狗吠的聲音,還有孩子們嬉戲的笑聲。我抑製不住激動,趕緊掏出手機,連拍了幾張照片。不得不說,這裏的環境也被保護的很好。水是碧綠碧綠的,天是瓦藍瓦藍的,藍的沒有任何的雜質。我知道,在蘇北農村,村企鎮企一向很多。可我沒在橋頭村看到一家企業,就連一個作坊都沒有。沒有工業的汙染和喧囂,橋頭村看上去真是一座宜人的鄉村。


    可是,我的心馬上就黯淡下來了。這裏就要拆遷了。大伯說,橋頭村的村民整體搬遷,將搬去鎮上,遷入一個已經竣工的安置小區。村民們的土地,將被用來建造一座熱電廠。


    那麽,在中國,這樣具有傳統特色的鄉村,又要少一個了。我知道,沿著這條馬路走,左拐彎,就進村了。村裏第一戶人家的門牌號是1號,我再走幾十戶人家,就到了大伯家門口了。


    我想給大伯一個驚喜。本來大伯囑咐過我,進了村口,一定要給他電話,他帶著一家老小來接我。


    “何槿楦!”一個悠哉悠哉的聲音,在我身後響了起來。


    瞬間,我心跳加速,四肢僵硬。我知道是誰。這廝,還真的跟著來了!我調整了一下心情,緩緩地回了頭。果然,四月的陽光之下,這廝穿著一身薄薄的淺灰色長款風衣,戴著拉風的墨鏡,玉樹臨風地靠在他的路虎車旁,甚是悠閑地瞧著我。


    我沒法兒和他生氣。他來瞧我,大老遠地,我也不能和他生氣。看來,我這一上動車,他那兒就沒閑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情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撥弦的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撥弦的人並收藏情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