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壤資源的取得,為人類大規模地改造大洋洲西部地區的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和維多利亞沙漠的土壤結構,奠定的堅實的基礎。
為此,人類開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聲勢浩大的沙漠改造計劃,這一計劃被稱之為“新世界”計劃。
根據三處沙漠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征,也基於地球不同的氣候帶,“新世界”計劃將改造出農田區、森林區、草原區、濕地區和山地區等6類相對應的氣候及地形特征。
6類區域分別承擔著人類對糧食作物、森林資源的需求以及對大氣候的調節和水源涵養等方麵的作用。
“新世界”計劃由聯合國環境署與聯合國科學與技術署共同負責,總負責人為科學與技術署總幹事劉翰洋。
盡管人類僅僅分得了戴森球所產能源的5%,但依托於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量能源供給,5%的能源配額,足以負荷起如此大規模的沙漠改造工程。
雖然6類區域的地形特征和所承擔的作用不盡相當,但均需要將沙漠的流沙和礫石替換成可供植物生長的紅壤。
這一工程量相當的龐大,其範圍幾乎囊括了分配給人類所有的沙漠地區,麵積近乎230萬平方公裏。
三處沙漠地帶成了一片巨大的工地,數以萬計的各類工程機械和數十萬人參與了這場規模浩大的流沙替換成紅壤的工程。
根據環境署和科學與技術署的要求,從沙漠地表到其地下約1米的流沙和礫石必須全部被清除掉,然後再鋪上厚約50厘米的紅壤。
整個改造計劃最大的難點就是在於這1米左右的流沙及礫石的挖掘工作,相當於將230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區域整個翻一遍。
它將占到整個工程量的65%,耗費整個工期的80%。
為了盡快地完成挖掘工作,由劉翰洋牽頭組織了一批以工程機械、機電、材料及自動化控製、人工智能等眾多科技人才為骨幹力量的科研公關小組。
科研公關小組的目標就是研製一種集測量、挖掘、轉運流沙和礫石的大型自主式工程機器人。
在逆向研究了暗河公司的飛行戰鬥機甲後,經過近3個月的奮戰,劉翰洋團隊終於研製出一種具備上述功能的大型自主式工程機器人並很快投入了批量的生產。
大型自主式工程機器人的投入使用,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它們不需要加注任何燃料,僅需提供豐沛的電能驅駛,就可以夜以繼日地完成流沙和礫石的測量、挖掘和轉運工作。
原本需9個月的工期被壓縮至3個月。
1個月後,施工麵積達數百萬平方公裏的沙漠地帶被硬生生地采掘出一個深約1米的巨型嵌入式地坑,所挖掘的流沙和礫石堆積成了數千座巨大的山體。
山體的高度超過了800米,有的甚至突破了千米。
根據整個改造計劃,除了保留部分山體使其形成一條條延綿的、不同海拔高度的山脈外,這些巨量的流沙和礫石所堆積起來的山體被轉運到了大洋洲的南北海岸。
整個轉運工作耗費了整整近2成的工期。
它們被成規模、成批地傾倒進了碧波萬頃的大海,所傾倒的數量大得驚人,直接將大洋洲南北近2000公裏的海岸線向大海推進了5公裏!
在轉運這些巨量的流沙和礫石的同時,在被挖掘過的近3百萬平方公裏的沙漠上開始了鋪陳紅壤的工程。
該工程進展相對較快,也易於
(本章未完,請翻頁)
實施,劉翰洋團隊為此而研製的播撒式自主機器人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均在無人參與的情況下展開了施工作業。
數以千計的播撒式自主機器人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開始施工,它們就像播撒種子一樣將紅壤一層又一層地鋪陳在沙漠上。
50厘米的高度設定,絲毫不差。
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也不管晴天還是雨天,近3百萬平方公裏的沙漠上,它們夜以繼日地工作著,永無疲倦...
如果身處地球的高空軌道,隻要目視地球就能看到它們那規模龐大的作業現場。
白天,氣勢如虹,規模空前。
夜晚,亮光璀璨,浩繁如垠。
數以千計的播撒式自主機器人儼然就是一排排變幻莫測的魔術師,在眨眼的功夫就將沙漠變化成了一個充滿生機的磚紅色的世界。
曆時近1個月的鋪陳紅壤的工程結束了,東經120度到東經135度的廣闊範圍內,原本一望無垠的沙漠被漫無邊際的紅壤所取代。
原本幹涸酷烈、毫無生機的地帶即將變成一片豐沛濕潤、生機盎然的膏腴之地。
這片區域的地表構成也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之前的一片平原變成了平原為主、丘壑和山體綿延的富饒之地。
其地表將在人類的改造下繼續改變。
為了改變這片廣袤區域的氣候類型,早在土壤戰爭開打之前,人類就已經對該區域的氣候先行進行了改造。
向對流層發射三台裝備有可控核聚變引擎的超級鼓風機,就是其中之一。
這三台超級鼓風機每一台的直徑約為300米,在冬夏兩季分別位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上空,依托其強大功率將所形成的西北季風和東南季風源源不斷地吹到三處大沙漠的腹地。
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季風所攜帶的、充足的水汽向三處沙漠地帶輸送了大量的暖濕氣流,形成了豐沛的降雨。
整個調節過程是通過電腦完成的,但也可以在人工幹預下,通過調節水汽的輸送量,從而調整降雨的強度。
降雨的精確調節,直接影響著局部的氣候特征和溫度。
在三台超級鼓風機投入使用後,經過不斷的測試和修正,大沙沙漠以南至維多利亞大沙漠以北的區域由熱帶沙漠氣候逐步向熱帶草原和熱帶季風氣候轉變。
大沙沙漠的北部和維多利亞大沙漠的南部逐步由熱帶草原氣候向熱帶雨林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轉變。
但氣候的徹底改變需要相應的地表植物,構成一個閉合的可持續生態鏈,才能最終形成相應的氣候特征和生態圈。
例如,在熱帶雨林氣候帶應種植相應的闊葉植物、板根植物等等,在熱帶季風氣候種植相應的丘陵低山季風常綠闊葉林、中山山地季風常綠闊葉林等等。
正是基於上述因素,在劉翰洋的領導下,環境署和科學與技術署協同相應的職能部門,開啟了一場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空前的植樹造林工程。
植樹造林工程不僅僅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例如我們常見的喬木和灌木,還有大量的菌類植物和地衣植物。
除了行動不便、體質虛弱和未滿12歲的少年兒童等人員外,大部分人參與了這場浩大的植樹工程,植樹的人次突破了30億。
但人類隻是這場浩大工程的輔助而已,全自動植樹機器人才是主力軍。
一時間,整個造林區形成了植樹機器人為主力、人類為
(本章未完,請翻頁)
輔的工作形態,高達5綱、12目、9000多屬、5萬餘種的植物被種植在了不同的氣候區域。
整個植樹造林的工程曆時18個月,為了配合如此規模的工程,人類新建的93座海水淡化工廠幾乎是滿負荷運行,但仍然滿足不了巨量的淡水缺口。
包括利用三台裝備有可控核聚變引擎的超級鼓風機向植樹區輸送了大量的暖濕氣流,形成降雨,也無法滿足巨量的淡水缺口。
無奈之下,人類隻有暫時縮小植樹造林的麵積,原定的麵積被消減了55%。
盡管隻有20%的地表被植被所覆蓋,但原本一片荒蕪的不毛之地逐漸呈現出了一片片鬱鬱蔥蔥的的勝景。
農田區、森林區、草原區、濕地區和山地區等6類地形特征的雛形,基本形成。
一個閉合的可持續生態鏈和初步自給的生態圈形成了。
尤其是農田區和草原區已經頗具規模,農業產出和畜牧業產出日漸趨於穩定。
品種豐富的糧食作物和蔬菜瓜果的產出為人類提供了急需的食品供給,牛羊、家禽等各種養殖業的發展又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肉類和蛋白質。
困擾人類的糧食問題得到了緩解。
為了容納更多的人口,人類在三處沙漠地帶新建了數以千計的超大城市群,這些城市由超級城市和中小城市組成,周邊配以衛星城,共同組成了人類新的居住地。
如果身處於地球的高空軌道,那個孤懸於大洋之上的大洲,自東經120度至東經135度的廣袤地區,原本一片黯淡的區域,已經被璀璨而延綿的燈光群所照亮。
在湛藍色的背景下就像一麵巨大的光網互相連接在了一起。
這是人類新的居住地。
為了改善城市群之間的人居環境,人類啟動了“超級運河”計劃。
計劃將新鑿兩條大運河,用河水將不同的城市群串連起來,兩條運河自北向南、自南向北以兩個方向同時貫穿整個大洋洲的內陸地區。
兩條運河自開鑿伊始就嚴格按照城市群的布局設計施工。
第一條運河稱之為西線運河,北起菲茨羅伊河入海口沿大沙沙漠一路向南,穿過吉布森沙漠和維多利亞大沙漠後,直抵大洋洲南部海岸的埃斯佩蘭斯。
西線運河在開鑿途中充分利用了地形結構和內陸天然湖泊的優勢,將失望湖、卡內基湖以及南部的考恩湖連接在了起來,形成了一條運河和內湖相交織的水路體係,並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三大湖的麵積。
第二條運河稱之為東線運河,北起約瑟夫·波拿巴灣,沿阿蓋爾湖一路南下貫穿沙漠腹地後將麥凱湖串連起來,之後繼續南下,直抵大澳大利亞灣的科克爾比迪。
東西兩條運河的建成將大洋洲南北海岸連接在了一起,豐沛的水量即改善了居住環境,又為海水淡化工廠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源。
同時,運河也在不同城市群之間形成了兩條黃金水道,使得內陸地區可以直通大海。
“超級運河”計劃曆時半年,以每天向前掘進15公裏的速度挺進,幾乎與植樹造林工程同步完成。
大規模城市群的建設、230萬平方公裏的紅壤鋪陳、3處沙漠地帶的氣候調節和改變、規模浩大的植樹造林工程以及“超級運河”計劃等一批重量工程的實施,使得人類擁有了一個氣候多樣、環境優美而適宜的新居住地。
一個人類的“新世界”初具規模。
(本章完)
7017k
為此,人類開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聲勢浩大的沙漠改造計劃,這一計劃被稱之為“新世界”計劃。
根據三處沙漠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征,也基於地球不同的氣候帶,“新世界”計劃將改造出農田區、森林區、草原區、濕地區和山地區等6類相對應的氣候及地形特征。
6類區域分別承擔著人類對糧食作物、森林資源的需求以及對大氣候的調節和水源涵養等方麵的作用。
“新世界”計劃由聯合國環境署與聯合國科學與技術署共同負責,總負責人為科學與技術署總幹事劉翰洋。
盡管人類僅僅分得了戴森球所產能源的5%,但依托於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量能源供給,5%的能源配額,足以負荷起如此大規模的沙漠改造工程。
雖然6類區域的地形特征和所承擔的作用不盡相當,但均需要將沙漠的流沙和礫石替換成可供植物生長的紅壤。
這一工程量相當的龐大,其範圍幾乎囊括了分配給人類所有的沙漠地區,麵積近乎230萬平方公裏。
三處沙漠地帶成了一片巨大的工地,數以萬計的各類工程機械和數十萬人參與了這場規模浩大的流沙替換成紅壤的工程。
根據環境署和科學與技術署的要求,從沙漠地表到其地下約1米的流沙和礫石必須全部被清除掉,然後再鋪上厚約50厘米的紅壤。
整個改造計劃最大的難點就是在於這1米左右的流沙及礫石的挖掘工作,相當於將230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區域整個翻一遍。
它將占到整個工程量的65%,耗費整個工期的80%。
為了盡快地完成挖掘工作,由劉翰洋牽頭組織了一批以工程機械、機電、材料及自動化控製、人工智能等眾多科技人才為骨幹力量的科研公關小組。
科研公關小組的目標就是研製一種集測量、挖掘、轉運流沙和礫石的大型自主式工程機器人。
在逆向研究了暗河公司的飛行戰鬥機甲後,經過近3個月的奮戰,劉翰洋團隊終於研製出一種具備上述功能的大型自主式工程機器人並很快投入了批量的生產。
大型自主式工程機器人的投入使用,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它們不需要加注任何燃料,僅需提供豐沛的電能驅駛,就可以夜以繼日地完成流沙和礫石的測量、挖掘和轉運工作。
原本需9個月的工期被壓縮至3個月。
1個月後,施工麵積達數百萬平方公裏的沙漠地帶被硬生生地采掘出一個深約1米的巨型嵌入式地坑,所挖掘的流沙和礫石堆積成了數千座巨大的山體。
山體的高度超過了800米,有的甚至突破了千米。
根據整個改造計劃,除了保留部分山體使其形成一條條延綿的、不同海拔高度的山脈外,這些巨量的流沙和礫石所堆積起來的山體被轉運到了大洋洲的南北海岸。
整個轉運工作耗費了整整近2成的工期。
它們被成規模、成批地傾倒進了碧波萬頃的大海,所傾倒的數量大得驚人,直接將大洋洲南北近2000公裏的海岸線向大海推進了5公裏!
在轉運這些巨量的流沙和礫石的同時,在被挖掘過的近3百萬平方公裏的沙漠上開始了鋪陳紅壤的工程。
該工程進展相對較快,也易於
(本章未完,請翻頁)
實施,劉翰洋團隊為此而研製的播撒式自主機器人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均在無人參與的情況下展開了施工作業。
數以千計的播撒式自主機器人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開始施工,它們就像播撒種子一樣將紅壤一層又一層地鋪陳在沙漠上。
50厘米的高度設定,絲毫不差。
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也不管晴天還是雨天,近3百萬平方公裏的沙漠上,它們夜以繼日地工作著,永無疲倦...
如果身處地球的高空軌道,隻要目視地球就能看到它們那規模龐大的作業現場。
白天,氣勢如虹,規模空前。
夜晚,亮光璀璨,浩繁如垠。
數以千計的播撒式自主機器人儼然就是一排排變幻莫測的魔術師,在眨眼的功夫就將沙漠變化成了一個充滿生機的磚紅色的世界。
曆時近1個月的鋪陳紅壤的工程結束了,東經120度到東經135度的廣闊範圍內,原本一望無垠的沙漠被漫無邊際的紅壤所取代。
原本幹涸酷烈、毫無生機的地帶即將變成一片豐沛濕潤、生機盎然的膏腴之地。
這片區域的地表構成也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之前的一片平原變成了平原為主、丘壑和山體綿延的富饒之地。
其地表將在人類的改造下繼續改變。
為了改變這片廣袤區域的氣候類型,早在土壤戰爭開打之前,人類就已經對該區域的氣候先行進行了改造。
向對流層發射三台裝備有可控核聚變引擎的超級鼓風機,就是其中之一。
這三台超級鼓風機每一台的直徑約為300米,在冬夏兩季分別位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上空,依托其強大功率將所形成的西北季風和東南季風源源不斷地吹到三處大沙漠的腹地。
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季風所攜帶的、充足的水汽向三處沙漠地帶輸送了大量的暖濕氣流,形成了豐沛的降雨。
整個調節過程是通過電腦完成的,但也可以在人工幹預下,通過調節水汽的輸送量,從而調整降雨的強度。
降雨的精確調節,直接影響著局部的氣候特征和溫度。
在三台超級鼓風機投入使用後,經過不斷的測試和修正,大沙沙漠以南至維多利亞大沙漠以北的區域由熱帶沙漠氣候逐步向熱帶草原和熱帶季風氣候轉變。
大沙沙漠的北部和維多利亞大沙漠的南部逐步由熱帶草原氣候向熱帶雨林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轉變。
但氣候的徹底改變需要相應的地表植物,構成一個閉合的可持續生態鏈,才能最終形成相應的氣候特征和生態圈。
例如,在熱帶雨林氣候帶應種植相應的闊葉植物、板根植物等等,在熱帶季風氣候種植相應的丘陵低山季風常綠闊葉林、中山山地季風常綠闊葉林等等。
正是基於上述因素,在劉翰洋的領導下,環境署和科學與技術署協同相應的職能部門,開啟了一場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空前的植樹造林工程。
植樹造林工程不僅僅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例如我們常見的喬木和灌木,還有大量的菌類植物和地衣植物。
除了行動不便、體質虛弱和未滿12歲的少年兒童等人員外,大部分人參與了這場浩大的植樹工程,植樹的人次突破了30億。
但人類隻是這場浩大工程的輔助而已,全自動植樹機器人才是主力軍。
一時間,整個造林區形成了植樹機器人為主力、人類為
(本章未完,請翻頁)
輔的工作形態,高達5綱、12目、9000多屬、5萬餘種的植物被種植在了不同的氣候區域。
整個植樹造林的工程曆時18個月,為了配合如此規模的工程,人類新建的93座海水淡化工廠幾乎是滿負荷運行,但仍然滿足不了巨量的淡水缺口。
包括利用三台裝備有可控核聚變引擎的超級鼓風機向植樹區輸送了大量的暖濕氣流,形成降雨,也無法滿足巨量的淡水缺口。
無奈之下,人類隻有暫時縮小植樹造林的麵積,原定的麵積被消減了55%。
盡管隻有20%的地表被植被所覆蓋,但原本一片荒蕪的不毛之地逐漸呈現出了一片片鬱鬱蔥蔥的的勝景。
農田區、森林區、草原區、濕地區和山地區等6類地形特征的雛形,基本形成。
一個閉合的可持續生態鏈和初步自給的生態圈形成了。
尤其是農田區和草原區已經頗具規模,農業產出和畜牧業產出日漸趨於穩定。
品種豐富的糧食作物和蔬菜瓜果的產出為人類提供了急需的食品供給,牛羊、家禽等各種養殖業的發展又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肉類和蛋白質。
困擾人類的糧食問題得到了緩解。
為了容納更多的人口,人類在三處沙漠地帶新建了數以千計的超大城市群,這些城市由超級城市和中小城市組成,周邊配以衛星城,共同組成了人類新的居住地。
如果身處於地球的高空軌道,那個孤懸於大洋之上的大洲,自東經120度至東經135度的廣袤地區,原本一片黯淡的區域,已經被璀璨而延綿的燈光群所照亮。
在湛藍色的背景下就像一麵巨大的光網互相連接在了一起。
這是人類新的居住地。
為了改善城市群之間的人居環境,人類啟動了“超級運河”計劃。
計劃將新鑿兩條大運河,用河水將不同的城市群串連起來,兩條運河自北向南、自南向北以兩個方向同時貫穿整個大洋洲的內陸地區。
兩條運河自開鑿伊始就嚴格按照城市群的布局設計施工。
第一條運河稱之為西線運河,北起菲茨羅伊河入海口沿大沙沙漠一路向南,穿過吉布森沙漠和維多利亞大沙漠後,直抵大洋洲南部海岸的埃斯佩蘭斯。
西線運河在開鑿途中充分利用了地形結構和內陸天然湖泊的優勢,將失望湖、卡內基湖以及南部的考恩湖連接在了起來,形成了一條運河和內湖相交織的水路體係,並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三大湖的麵積。
第二條運河稱之為東線運河,北起約瑟夫·波拿巴灣,沿阿蓋爾湖一路南下貫穿沙漠腹地後將麥凱湖串連起來,之後繼續南下,直抵大澳大利亞灣的科克爾比迪。
東西兩條運河的建成將大洋洲南北海岸連接在了一起,豐沛的水量即改善了居住環境,又為海水淡化工廠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源。
同時,運河也在不同城市群之間形成了兩條黃金水道,使得內陸地區可以直通大海。
“超級運河”計劃曆時半年,以每天向前掘進15公裏的速度挺進,幾乎與植樹造林工程同步完成。
大規模城市群的建設、230萬平方公裏的紅壤鋪陳、3處沙漠地帶的氣候調節和改變、規模浩大的植樹造林工程以及“超級運河”計劃等一批重量工程的實施,使得人類擁有了一個氣候多樣、環境優美而適宜的新居住地。
一個人類的“新世界”初具規模。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