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5.98萬的車,升級個電池包,直接賣到7萬+,同價位還有極星x可以選,空間更大、續航還更長…


    當然,陳子凡也知道有很多人就喜歡星漢的外觀設計,極星x總感覺沒那麽有特色,而且極星汽車這個品牌的品牌力很明顯要不如星漢智行。


    雖然他經常說什麽品牌不重要,但那隻是因為星漢智行是個新品牌而已,寶馬、奔馳賣得貴,品牌就占據了很大的因素,這些東西也是值錢的。


    是實打實能放到售價裏的。


    星漢的長續航版也不是沒有,陳子凡開的星漢就是改裝了超大電池的版本,理論續航裏程可以超過400k,但肯定不適合用來量產。


    量產的長續航版本多少得考慮一下綜合性,不能為了續航犧牲了駕駛上的體驗,除非是像陳子凡這種對駕駛質感沒任何要求的,畢竟之前的旦旦車他也開的很爽,就是少了一點娛樂性。


    且坐他車的人會很痛苦。


    其實不管什麽車(家用車),開車的人肯定要比坐車的人要舒服一些,一些車子的風噪、胎噪、發動機噪音非常大,對後排乘客簡直是種折磨。


    好在星漢在這幾個方麵都做得非常不錯,而且由於是電車的因素,還少了發動機噪音,除了高速有限製,跑不到120以上,別的基本沒問題。


    開星漢的人大多也都是以代步為主,不會追求太強的性能,也不會想著在高速公路上超個車什麽的…


    需要長續航版本的原因主要是有很多地區離城區、市區太遠了,比如某某鎮,想去一趟市裏,光路程來回就200公裏了,還不敢開車在市裏轉悠…


    這種情況下長續航就很有必要,不過造成這種需求的一個原因還是充電樁、充電站數量不夠多,華夏600多個城市,目前有充電站的不到一半。


    所以路還很長…


    李轅認為續航裏程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星漢的銷量,如果能推出一個長續航版本,星漢的銷量至少能提升10%,可售價問題又比較關鍵。


    目前的鈉鋰電池成本理論上要比純鋰電池成本低,實際上二者相差不大,星漢的20k電池包升級到30k,成本要增加5500元左右。


    加到星漢的5.98萬元(快充版)售價中,賣個6.98萬元差不多,如果按照其他廠商的套路,315續航版本的車肯定得賣到7萬元以上了。


    但陳子凡認為沒必要,星漢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打開新能源汽車市場,動不動就賣那麽貴很影響銷量,而且現在也不便宜,花大幾萬買一台電車,還是需要一點點勇氣的~


    簡單計算了一下,陳子凡回複了李轅,讓他可以準備星漢的長續航版本了,其他配置方麵則保持不變。


    同時關於星漢001個性選裝件的市場調研差不多就可以了,先出幾個外觀選裝件試試水,直接看市場反饋。


    陳子凡還順便告訴李轅:「以後這種事情你自己看著來就行了,不用天天通知我,星漢智行的發展理念、規劃你也很清楚,沒必要每次都這樣。」


    實在是他也有點顧不過來,況且既然把星漢智行交給李轅管理,卻什麽都不讓他做決定,多少有點不合理。


    他也相信李轅不會隨便亂搞,就比如這次,李轅肯定也知道他會同意做星漢的長續航版本,所以才提出這件事情,沒把握的話李轅也不會提。


    有陳子凡這句話,李轅就放心了下來,先安排了星漢長續航版本的事情,又召開了會議進行票選,選出了星漢001準備推出的幾個個性外觀件。


    最後還把星漢智行的電摩直營店全部改名,改成了星漢moto,順帶還進行了一波人事調動,三板斧下去,星漢智行立


    馬變得煥然一新,尤其是電摩方麵,他還準備建一個新的電摩工廠。


    為的是準備接下來的幾款新產品,他也知道外界對星漢智行拓展電摩業務的爭議非常大,比新能源汽車還大。


    這也沒辦法…


    也得虧這年頭的整體風氣還算不錯,如果是2022年,不管是影視作品還是現實生活,也不管是燃油摩托車還是電摩,負麵形象都大於正麵形象。


    影視作品中出現摩托車的場景也大多是違法、小混混、城市飆車、改裝…現實裏就更不用說了,一些沒有駕照、沒有安全意識的網紅動不動就起飛。


    隔三差五就得噶上兩個。


    這能好得了才怪。


    一個交通工具而已,老老實實騎不好嗎?非得給搞成爭議性話題?


    好在現實裏正常人還是比較多的,陳子凡也知道這些問題,所以提前就在準備對應的解決措施,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是海城,也不是人人都得考駕照。


    他能做的也僅僅隻有盡可能幫海城提升影響力,進而影響到更多的城市,把安全駕駛的意識都普及出去,不光是電摩,開車需要的安全意識更強。


    星漢智行的工作交給李轅後,陳子凡也可以更專心地投入到星塵科技的工作中,蓋樓是一方麵,現在好像大家都在傳他喜歡蓋樓,搞得他很無語:


    「別人喜歡遊艇、莊園、飛機,我蓋幾棟樓而已,誰還沒點愛好?」


    以前是沒條件,現在有錢、有人、有圖紙,基礎建設不得搞起來?


    而另一個工作就是繼續準備新品,星塵4係列已經安排了下去,星塵-曜魄也在準備當中,隔空充電的技術每天都在測試,馬上就可以落地量產了。


    唯一的難點就在於怎麽樣才能把充電器做得更小一點,現在的隔空充電器由於內部結構太複雜,還要保證傳輸和溫度穩定,體積自然不可能太小。


    可這樣一來,普通的插線板插一個充電器就占滿了,項目負責人提供給陳子凡的意見有兩個:1.降低充電範圍,進而減小體積。2.做專門的插線板。


    專為隔空充電器而生!


    騰出一個插座來給它用,平時就當成一個路由器一樣扔在那兒就可以了,充電範圍正好是一個臥室,沒電的時候可以躺著手動選擇是否開始充電。


    也可以設置成隻要進入充電範圍內就開始充,如果電池是滿電狀態,那麽手機將不會優先使用電池電量,而是會先使用隔空充電器放出來的電量。


    那玩的時候會不會從電池裏補電?


    這肯定不至於,隔空充電的最大充電功率能達到20,主要的發熱源都被集中到了電源適配器上,對手機幾乎沒有影響,且星塵-曜魄的整機功率也才10出頭,配20已經完全夠用了。


    10還指的是極限狀態下的10,日常使用基本上5就已經可以了。


    一邊充一邊玩都沒問題!


    至於減小範圍…那肯定不能啊,想辦法優化電源適配器結構也不能減小充電範圍,對體驗感影響太大了。


    繼續讓結構設計師優化就可以了,實在沒辦法的話,體積大點就大點,陳子凡也不會覺得能花兩萬買星塵-曜魄的消費者會對體積大小這麽苛刻。


    畢竟它可是新的充電方式啊!


    大點怎麽了?


    這叫穩重!


    ar眼鏡那邊也有專門的項目組負責,目前的進度還算不錯,主要是初代版本的功能少,如果在ar眼鏡中加入「巨幕」,那工作量就有他們受的了。


    光調試就不知道得多久。


    能不能趕在明年6月份發布還是一個未知數,可如果換成供應鏈完整的其他


    新品,那研發進度就會非常快。


    上次高層會議已經有不少高層提出進軍pc端的想法了,不過上來就向英偉達、amd動手,搶占主機、顯卡市場很明顯也不現實,筆記本電腦算是一個相對穩妥,且更容易實現的方向。


    可星塵科技已經有平板電腦了!


    造筆記本電腦又搭載不了o係統,也不可能用o,都用星塵os,那它和平板電腦又有什麽區別?怎麽樣把產品做出不同才是難點。


    星塵科技目前的平板電腦,尺寸都在10.8英寸,這也算是平板電腦的一個「黃金尺寸」了,在陳子凡的記憶中,不管是蘋果還是安卓,銷量最好的平板電腦尺寸都在11英寸左右,沒有例外。


    上能打12.6英寸,下能打8.8英寸,所以盡管星塵社區中出其他尺寸平板的呼聲很高,陳子凡也暫時沒有出新款的想法,在他看來平板電腦12.6、13.3英寸已經到頭了,再大也不合適。


    像14英寸以上的平板電腦…


    造價、售價都非常高。


    普通人也沒這方麵的需求。


    要那麽大幹嘛?


    當工作站?為什麽不用台式機?


    聯想的拯救者y900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14.5英寸的平板電腦,賣4999元起,12gb運存還要5999元,陳子凡覺得聯想壓根就沒想過要賣這款產品,事實證明,銷量果然非常慘。


    產品定位就不清晰,能賣出去才怪,5000都能選市麵上主流的14英寸輕薄本了,買個安卓平板圖什麽?


    所以按照陳子凡的想法,想要劃分清楚星塵平板電腦和星塵筆記本,首先就得從尺寸上進行區分,星塵平板電腦的最大尺寸為12.6英寸,而星塵筆記本的尺寸起步就在14英寸以上~


    並且還會推出兩個版本:


    分別是14英寸和16英寸。


    定位均為輕薄本(無獨顯)。


    接下來則是真正區分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重頭戲:cpu,星塵平板用的芯片就是星塵手機上的同款芯片,頂多比手機的性能釋放強一些罷了。


    筆記本電腦的cpu則完全不一樣,會重新單獨進行設計,光體積就比平板電腦的大了起碼4倍以上,性能自然不用多說,整機的調動也非常強。


    光cpu的性能釋放就能達到55~60,加上核顯(gpu)以及其他功耗,整機功耗能達到90~100,這已經是平板電腦將近4倍的水平了。


    當然,以上僅僅是理論狀態而已,具體還需要進行測試,而且性能釋放太強有時候也不是一件好事,散熱有可能會壓不住,意味著噪音會比較大。


    具體的產品還得更均衡才行。


    即便如此,筆記本也要比平板電腦性能強悍太多了,有這麽強的性能,那就意味著星塵os可以做更多「專業」的事情,並跟手機、平板電腦上的星塵os區分開來,成為真正的pc係統。


    可別忘了星塵os早在【合成創造】的時候,就解析過o,並且加入到了其中,現在有條件了完全可以再分出一個團隊專門做pc端係統。


    這就是平板電腦和筆記本的主要區別了,剩下的還有外觀設計、形態上的不同,陳子凡暫時也不會玩蘋果那套無風扇設計,安靜倒是安靜,但散熱跟不上,容易動不動就出現過熱保護。


    但這不意味著他不會追求安靜的使用體驗,剛開始用風扇也很正常,等散熱技術進一步發展,筆記本cpu更成熟了,他自然會嚐試更新點的設計。


    說幹就幹,陳子凡立馬鑽進了星塵工廠核心區中,關於輕薄本他還真準備了不少設計圖紙,記憶中能參考借鑒的


    產品也非常多,聯想的小新、yoga,lggra,華碩靈耀,戴爾靈越等。


    性價比高點的還有機械革命的無界,這些產品有便宜的,也有貴的,但最符合陳子凡預期以及星塵科技產品定位的,隻要lggra,夠大!夠輕!


    顏值也夠高!


    lggrayle的顏值更是比一些一線廠商的產品還要高得多,就是價格貴了一點,屬於劍走偏鋒的產品。


    哪怕陳子凡並不喜歡lg這個專利流氓,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在產品上確實有一手,相比之下,聯想小新的設計就有點中規中矩了,但價格好像還行。


    星塵筆記本搭載的係統不一樣,必須用足夠吸引人的外觀設計先把一些消費者拉到星塵科技的陣營中才行。


    當然,星塵筆記本的最終售價肯定不會像lg那麽瘋狂,動輒上萬元的輕薄本已經不是大多數消費者能買得起的產品了,如果星塵筆記本的價格能定在5000~7000價位段就非常能打。


    還能避開平板電腦的價格重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座電子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塵並收藏我有一座電子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