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群毫無廉恥可嚴的強盜口中說出什麽漢匈和睦之言,簡直是就是莫大的諷刺。


    自高皇帝白登之圍後,漢匈之間雖和親已有數十次,後便數次修訂盟約。


    但實質上,漢匈之間,是從未有過長時間的和平。


    往往是短則一載,多則數年,匈奴便會單方麵撕盟約,襲擊漢朝邊境。


    即便是出言問之,漢匈之間不是有兄弟之盟在嗎,為何會如此?


    而其也隻會搪塞道:什麽草原幹旱,匈奴之民難以為繼雲雲。


    然隻要不是個傻子,都知道強盜打劫是不需要理由的。


    到目前為止,漢家的曆任天子,皆會教育自己的太子,一定要記住吾漢家今日之恥辱!!


    天子劉啟當然是忘不了文帝病逝之前,說的那兩件事,第一,便是諸侯王之隱患,第二,便就是匈奴之禍。


    而如今,吳楚等五國雖是叛亂,但其叛亂最終已被平息。且已推行了推恩令,如此分封下去,要不了幾代,漢家的諸侯國便不負存焉。


    若是碰上了,向劉勝那樣動不動就要生百八十個兒子的,一代人便要將國土分完。


    雖然當初晁錯諫言天子劉啟,想要解決匈奴邊患,首先就使漢家自身安定矣。


    這便是那句“攘外必先安內”名言的出處。 晁錯當初所說的,雖然是有一定的私心,但卻也並沒有錯。


    一個國家最終走向滅亡的大部分原因皆是從內部開始的。


    若是漢室朝廷不能一舉解諸侯王對中央政府的威脅,要不了多少年,漢家必要內亂矣。


    倒是匈奴趁亂而入,那曆史還不知道會如何發展下去……………


    在近代華夏的曆史上,曾經某黨派有一位叫做常凱申的人物,也引用過晁錯的這句話,“攘外必先安內”。


    隻不過,當時華夏的局麵,與漢時可是不同。


    以匈奴那僅僅有幾十萬人部落式國家,想要滅掉漢朝,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綜合國力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匈奴也隻能不停地襲擾漢朝,令漢朝上層精英階級對匈奴產生畏懼知心,從而得到利益。


    而滅掉匈奴,其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自晁錯提出了《守邊勸農疏》等條陳諫言之後,漢家也是建立起來了一套應對匈奴的防禦體係。


    雖然這個防禦體係,非常的被動,隻能夠依托長城,與匈奴作戰。


    但還是能夠擋得住匈奴的一些襲擾的。


    就例如說,自從李廣從長安被調任到了雲中郡做太守之後,在數次匈奴白羊王部襲擾之時,不需要朝廷的增援,其還是能夠抵擋的住中午的襲擊的。


    且時常還能有一些斬獲,雖然這些都是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所得之。


    而漁陽的程不識所部也是如此。


    固此,漢家比時所欠缺的,隻是時間充裕,漢家便也能夠武裝出數十萬騎兵來,到那時,便不會如此被動了。


    而近代華夏那個時候,倭國入侵東北,大片大片的華夏領土,被倭國占據。


    華夏民族已然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那個時候的華夏人,已然不知道,未來國家的命運會是怎樣的了。


    不僅僅是底層的人民是這樣,連整個國家的精英階級,也是不知國家的命運是該走向何方。


    到了這種時候,當是團結全民族之力,抵禦


    外敵之時,而常凱申,還在高喊什麽“攘外必先安內”,的確是有些不合時宜的。


    …………………………………………………………………………


    天子劉啟的身體本來就還未好,所以才會未到大殿中見朝臣,以及個附屬國之王。單獨到此來見這匈奴使者。


    然天子劉啟,卻還要強撐著,在這匈奴使者麵前,裝的自己完全沒病一般。


    但時間久了,天子劉啟還是有些撐不下去了。


    坐在床榻之上,說道:“既然匈奴單於是來恭賀朕立太子的,那麽,朕就將太子叫來,與貴使一敘,貴使以為如何?”。


    “一切遵皇帝陛下之意”。


    接著,天子劉啟一點頭,便對一旁的王仡說道:“去將太子召來”。


    天子強撐著來見匈奴使者,王仡當然也是心憂天子的身體。


    見陛下急著尋太子來,自然是忙去出了內堂往大殿中去。


    不過片刻,王仡便是見到了在殿中,正接受藩屬國國王朝拜的劉榮。


    見劉榮似乎正與他們說些什麽,也隻得止住腳步,未湊上前。


    這還是劉榮被冊封為太子後,過的第一個新年,也因此,這些藩屬國的國王,才會到長安來參拜太子。


    這些人,正在參拜劉榮,此時的確是不宜上前打擾。


    然劉榮卻是注意到了,一旁的王仡,劉榮立即便是想到,或許是老爹要尋自己。


    立即便將大行令趙奉拉了過來,與其說道:“孤還有些事,剩餘之藩屬國王,孤便不見了”。


    言畢,不等趙奉有什麽反應,劉榮便是起身快步行到了王仡的身旁。


    “王公,可是父皇要尋我?”。


    見劉榮總算是過來了,王仡是忙回話道:“正是如此,此時陛下正在內堂之中,等著殿下呢”。


    聞此言,劉榮當即便隨著王仡往內堂中去。


    一路之上,王仡是對劉榮說道道:“太子殿下,此時陛下正在內堂中接見匈奴使者”。


    一說起匈奴使者,劉榮當然立即便是想到了那一副矮小齷齪的嘴臉,便是當初曾見到過的匈奴使者呼延渠。


    匈奴單於不會再令其為是使者而來吧,劉榮是暗道。


    不多時,劉榮便隨著王仡進入了宣室殿的內堂之中。


    一入殿,劉榮便是見到一個身著匈奴服飾之人,正站在殿中。


    隻是此人看上去,身材卻是和漢人相仿:


    見到端坐在床榻之上的老爹,劉榮當即是行拜禮言道:“兒臣拜見父皇!!”。


    “太子免禮吧”。


    而等劉榮起身之後,天子劉啟是嗬嗬一笑,便對一旁之人言道:“貴使,這便是我漢家的太子”。


    說完,劉啟又給劉榮介紹道:“太子啊,此乃是匈奴單於的使者韓奕!”。


    這人自然當即上前行禮一拜禮言道:“匈奴使者,外臣韓奕,拜見漢朝太子”。


    韓奕,越聽,劉榮越覺得這個名字似乎有些熟悉,自己好像是曾經在哪裏聽過。


    一番思慮之後,劉榮便是想起來了,數年之前,那來長安的匈奴使者中,便有一人叫韓奕。


    當時便是他說了一句什麽大王,而被劉榮知道,猜測出了那匈奴使者的真實身份。


    誰曾想,過


    了數年之後,此人竟然是被匈奴單於充為使者,派到漢朝來。


    劉榮是嗬嗬一笑道:“孤聞貴使之名深覺熟悉,貴使數年之前,可是曾到過長安來”。


    而這韓奕,卻也是未曾想到,這漢朝太子竟然還記得自己。


    “太子殿下說的對,外臣的確是曾到漢朝來過”。


    看著這韓奕一人夷狄打扮,更是一口一個外臣,劉榮也不得不感慨,此人當真不愧是韓王信的後代,簡直和其先祖一般無二,有奶便是娘。


    看他的種種表現,似乎是十分熱衷於此時的身份,且是樂此不疲。


    其更是以匈奴貴族自居,早已忘記了自己漢人的身份。


    劉榮更是止不住的在心中yy道:這人必然韓頹當的親戚,也不知道,弓高侯韓頹當見到這人,會不會想一劍殺了他,以雪家族之恥。


    …………………………………………………………………………


    自軍臣單於繼位以來後,卻是發現,再攻打漢朝,似乎並未向其父老上單於那般簡單。


    就在上次劫掠漢朝之時,匈奴卻也遭到了頑強的抵抗,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固此,最終,其才會將目標放在西域等國的身上。


    然漢朝雖然不怎麽打了,但是該嚇唬還是嚇唬的,此次,軍臣單於派這韓奕而來,便是因其聽說了一則消息,漢朝的天子似乎是得了重病。


    軍臣單於當然是想要試試漢朝的水有多深,若是漢朝的皇帝真的向傳聞中說的那樣,已經病入膏肓了。


    不過天子劉啟強撐著與其會麵,讓他看看,漢朝的皇帝無事矣。


    不過在劉榮看來,老爹似乎是有些快撐不下去了。


    便不再與這韓奕多說什麽話。


    天子劉啟見此,輕咳了兩聲之後,便是言道:“貴使所來,一路舟車勞頓,也是辛苦,不不若下去歇息吧”。


    韓奕當即是行禮道: “外臣謝漢朝皇帝陛下”。


    說完,便在兩個宦官的引領之下出了麒麟殿。


    而等其走了之後,天子劉啟當即便喘起了粗氣。


    劉榮見形式不對,立即便衝上前,與王仡一起攙扶住了老爹。


    接著,便是讓劉啟,躺在了床榻之上。


    劉榮是跪在這床榻之前,雙眼眼圈紅潤,鼻子一酸便落下淚來。


    而就在此時,天子劉啟卻又是強撐倚靠在床榻一側,厲聲對劉榮說道:“太子,可看到了強盜是何樣的嘴臉!!”。


    見老爹如此,劉榮便止住了眼中流下的淚水,跪在地上,聽老爹的訓示。


    隻聽天子劉啟感慨道:”當年先帝冊立朕為太子之時,便曾與朕說過,匈奴辱我大漢,致使我漢家邊地數十萬百姓身死,此仇不可不報焉!


    就在幾年前,在甘泉宮中,先帝彌留之際,還與朕言道:“匈奴之患,為我漢家之大患也,不可掉以輕心”。


    “朕何嚐不想親提三尺劍,結天下之卒,與匈奴戰之,然朕為天子,當要為天下臣民考量,絕不可行這等無把握之事也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隻得以和親之事,與匈奴交好,然以女子之軀,換得漢家之安,朕以此為恥!!”。


    說完頓了頓,又對劉榮說了一句:“朕今日之言,太子一定要記住,匈奴與我漢家,有血海之深仇,當要銘記於心,將來定要雪我漢家今日之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木難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木難支並收藏大漢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