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百官之首的丞相要請辭,天子不管心中是願還是不願明麵上還是要加以挽留的,即便是當年天子劉啟全然看不上眼的申屠嘉要罷相之時,天子劉啟都還是要出言挽留之。
“丞相身染惡疾,朕怎不知之,隨後朕便命太醫為丞相診治之,不若丞相歸府修養些時日,待病愈之後再入朝參政”。
劉舍當即便是一拱手道: “謝陛下之厚愛,臣已尋醫者診治之,醫者有言,定要修養個一年半載才可痊愈之”。
言畢,劉舍更是從衣袖中拿出了一卷竹簡言道:“此為臣請辭之奏書,請陛下觀之”。
接著王仡當即便上前接過了劉舍手中之奏疏,遞交到了天子劉啟的手中。
打開這卷竹簡,沉默一陣後,天子劉啟是皺起眉頭,長歎一聲後言道:“既然如此,朕便應丞相之所請”。
“臣謝過陛下”。
“丞相乃是因操勞政事而病之,朕決意賜丞相三千金、帛三百匹”。
劉舍做了這幾年丞相可是比陶青做丞相艱難多了,且不說其處置起政務的能力如何,隻是周亞夫與晁錯兩人便幾乎將劉舍擠兌成了個透明人了。
此時若要說起漢家哪任丞相最沒有存在感,劉舍自認第二,絕無人敢認第一。然其本身就是天子劉啟得應聲蟲,也算得上是天子之心腹之人,這就要罷相而去了,天子劉啟自然要給些補償的。
“謝陛下之賞”,言畢一拱手,劉舍便退到了一旁而去。
如此接下來便有了一個重大問題放在了天子劉啟的麵前,令何人繼任丞相一職。
其餘之官吏可暫時空缺之,丞相一直可是絕不可缺之,朝廷之政務大多都要由丞相署理之,若是沒了丞相,整個朝廷中樞可能便要停滯之。
掃視了在場之臣子後,天子劉啟一清嗓子言道:“桃侯因病而罷相,眾卿以為何人可繼任為丞相”。
天子此言一出,在場之朝臣便是麵麵相覷,卻無一人言語之。
過了好一會兒,隻見晁錯起身朝天子行一禮言道:“丞相為百官之首,當以陛下決斷之”。
然做了數年禦史大夫的晁錯,怎會不想要做丞相,但先不說其是法家出身,朝臣們會不會同意,單是因其無列候之爵位,便已經被踢出了丞相候選人的名單之中。
聞言,宣室殿中之朝臣皆是言道:“請陛下聖裁!”。
望著拜倒一片的眾臣,天子劉啟思索一陣才捫髯言道:“那朕便決意之,太尉可願做丞相!”。
令周亞夫做丞相,這可是天子劉啟考慮的許久之事。
漢家為何自文帝朝時便不常設太尉,那還不是因太尉之責乃是掌漢家天下之軍卒。
雖然調兵之事,皆要有天子之虎符才可,但太尉常在軍中,難以避免的,便要在軍中安插些自己的心腹屬臣。
這要是在其他之衙門,安插些自己用的順手之人,倒也不為過。
但若是在軍中那便是大不一樣了,不管是哪朝哪代的,皇帝對於軍隊的忠誠度要求都是很高的,不管是朝堂之上如何風雲變幻,隻要軍權還在天子手中,那便還有重新洗牌的機會。
對於周亞夫的忠誠天子劉啟此時倒是不懷疑之,但其日後會如何,那還要兩說。
固此,天子劉啟才會先後下詔將欒布與韓頹當認命為了中尉與衛尉,統帥南北兩軍。
欒布雖與周亞夫相交之,但其對天子還是非
常忠誠的,韓頹當那就更不用說了,本就與周亞夫有隙…………
當年文帝便是用的這一手,將丞相這個看上去異常誘人的桃子推到了身為太尉的絳侯周勃麵前。
果不其然,周勃毅然決然的自己解下了自己的兵權,緊緊抱住了丞相這顆大桃子。
卻不曾想,如今二十多年後,文帝的繼位者天子劉啟,將這一招又用到了周勃的兒子,周亞夫的身上。
父子兩代做丞相,這可是漢家絕無僅有之事,此時的周亞夫此時也是止不住的心潮澎湃之。
此時隻見周亞夫起身言道: “臣隻是一武夫,隻怕做不好丞相如此重要之職”。
周亞夫此言一出,天子劉啟立即便明了了他的意思,做不好丞相,並不是做不了丞相,其心中還是想要做丞相的。
天子劉啟淡然一笑:“如此有何不可之,條侯之父當年便做過先帝之丞相,條侯自然亦可為相之”。
言畢又說道:“待今日散朝之後,朕便下詔命條侯為丞相”。
“謝陛下”。
如此,天子劉啟與周亞夫兩人,便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完成了此次丞相之任命。
然散朝之時,劉舍走出宣室殿,隻感覺自己此時一身輕鬆,好像少了許多往日之束縛枷鎖……
向陛下請了大半年的假,此時劉舍隻想早點回到府中去,閉門“養病”。
想到不久前新納的小妾,劉舍更是不自覺的加快了步伐。
劉榮出了宣室,望著走的如此快,簡直是健步如飛的劉舍,劉榮楠楠一語:“做了這幾年的丞相,可當真是苦了桃侯了”。
然相比於劉舍,此時可是聚集了一大幫的人圍在了周亞夫的周圍。
在其眼中,自吳楚戰後,天子劉啟便對周亞夫十分寵信之,如今又令其做了丞相,那自然是更為恩寵之。
全然未看出天子如此乃是因對周亞夫心生忌憚之。
如此不出多日,整個漢家之郡國皆是收到了朝廷之詔書,陛下罷了劉舍隻相位,改任周亞夫為丞相。
朝廷更換丞相之事,對地方之郡國,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不用想,郡國之太守諸侯王便知道,周亞夫比起劉舍來說,定會是個強勢的丞相。
特別是梁王劉武,在知道了周亞夫被天子任命丞相後,氣的劉武是火冒三丈,更是言道:“也不知陛下是怎麽想的,怎會令狂徒周亞夫做丞相”。
周亞夫在接手了丞相之位後,過了沒多少時日便將完全熟悉了丞相日常之政務,如此,天子劉啟才算是放下了心來。
……………………………………………………………………
一日,因無甚政事,見天氣如此之好,天子劉啟便對王仡言道:“傳詔下去,朕今日要到上林苑中狩獵”。
“諾!陛下可要人隨行之”,王仡行禮道。
天子劉啟不假思索便道:“那便令劉榮隨朕同去之”。
“諾”,言畢,王仡便轉身離去之。
老爹要自己隨行到上林苑狩獵,劉榮自然是要早早便要做好準備。
待王仡卻是傳詔之後,劉榮便命人取來了自己之甲胄,在宮婢的服侍之下穿上了甲胄。
王仡站立在劉榮一側,笑道:“殿下穿上這身甲胄當真是英武”。
聞言,劉榮也是嗬嗬一笑,“此還是當年祖父賞賜我之物,卻不想
如今穿起來如此合身”。
不多時,劉榮便先到了未央宮外去等候老爹。
過了近半個時辰,天子劉啟便乘車駕而開之,見天子鑾駕到來,劉榮當即便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哈哈,榮兒免禮,今日榮兒便與朕同乘一車到上林苑去”。
“父皇,兒臣身為臣子怎能與父皇同乘一車”。
天子劉啟是嗬嗬一笑:“無妨,無妨,今日隻有父子,而無君臣,父親要與兒子同乘一車,怎不可行之?”。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見拗不過老爹,劉榮隻得行禮道:“既然父皇如此說,兒臣便遵從之,父皇恕罪”。
接著劉榮解下腰間配劍交於王聲,便也坐到了天子鑾駕之上,此時劉榮才注意到老爹與自己一般無二也是一身戎裝。
望著身穿甲胄的劉榮,天子劉啟突然問道:“榮兒身穿之甲胄,朕怎覺得如此眼熟之”。
“回父皇,此還是當年祖父賜我之甲胄,今日要隨父皇狩獵,便命人將其取來穿之”。
聞此,天子劉啟才又道: “此甲胄乃是當年高皇帝冊封先帝為代王時所賜之物,朕當年在代國時也從未見先帝身著之。
一直到了先帝繼位後,匈奴襲擾邊地,先帝親至漁陽巡視時才穿過一次,朕還以為此甲胄當是已隨先帝陪葬霸陵,卻不想是賜給了你”。
聽完老爹的一番言論,劉榮才知道這甲胄之珍貴,竟是高皇帝親賜之物。
當即劉榮便要解下這甲胄來,見此,劉啟便又道:“既然先帝將此甲胄賜於了你,便是要你用之,不必將此解下”。
“謝父皇”。
待出了長安城, 天子劉啟便與劉榮言道:“今日榮兒與朕皆是一身戎裝,不若下車,騎馬而行之如何?”。
如此劉榮自然是願之,便言道:“兒臣遵命”。
不多時,車駕便停在了一旁,天子劉啟在劉榮的攙扶之下,下了馬車。
接著便見到兩名士卒牽來了兩匹馬,劉榮更是親自攙著老爹令其上馬,這才自己騎上了馬。
然此時雖已有了馬鐙,但其非是鐵製,而是銅皮與木頭所製之,若是一個不小心便要損壞之。
固此,劉榮一早便琢磨起來了,什麽時候去少府中尋幾個工匠來改進一下這馬鐙,然此時之戰馬更是缺少一件重要的東西——馬蹄鐵。
馬蹄鐵、馬鐙之物,製造還是十分簡易的,但用處可是非常大的,特別是馬蹄鐵,騎兵作戰,戰馬自然是是重重之中,有馬蹄鐵便可極大的減少馬蹄受傷之事出現。
到了上林苑之後,天子劉啟便命人準備了些膳食,與劉榮同食之。
待兩人在騎在戰馬之上,劉啟便笑道:“前些時日在渭水之畔,朕見榮兒之射藝當真不俗之,今日便是你一展身手之時”。
“謝父皇,不過以兒臣的微末伎倆,怎能與父皇相比之”。
隨後,兩人便各帶了一對騎兵在上林苑中狩獵之。
然兩人狩獵正酣之時,天子劉啟一箭射中了一頭鹿,正命人去將其尋來之時,卻見一侍從策馬狂奔而來。
這侍從策馬行至天子劉啟近前,下得馬來,忙行禮道:“還請陛下速歸長安而去,太後病矣!”。
聞此言,天子劉啟哪裏還顧得上那射獲之鹿,當即便對一士卒言道:“速去告知劉榮,速速回宮去!”。
“諾!”。
“丞相身染惡疾,朕怎不知之,隨後朕便命太醫為丞相診治之,不若丞相歸府修養些時日,待病愈之後再入朝參政”。
劉舍當即便是一拱手道: “謝陛下之厚愛,臣已尋醫者診治之,醫者有言,定要修養個一年半載才可痊愈之”。
言畢,劉舍更是從衣袖中拿出了一卷竹簡言道:“此為臣請辭之奏書,請陛下觀之”。
接著王仡當即便上前接過了劉舍手中之奏疏,遞交到了天子劉啟的手中。
打開這卷竹簡,沉默一陣後,天子劉啟是皺起眉頭,長歎一聲後言道:“既然如此,朕便應丞相之所請”。
“臣謝過陛下”。
“丞相乃是因操勞政事而病之,朕決意賜丞相三千金、帛三百匹”。
劉舍做了這幾年丞相可是比陶青做丞相艱難多了,且不說其處置起政務的能力如何,隻是周亞夫與晁錯兩人便幾乎將劉舍擠兌成了個透明人了。
此時若要說起漢家哪任丞相最沒有存在感,劉舍自認第二,絕無人敢認第一。然其本身就是天子劉啟得應聲蟲,也算得上是天子之心腹之人,這就要罷相而去了,天子劉啟自然要給些補償的。
“謝陛下之賞”,言畢一拱手,劉舍便退到了一旁而去。
如此接下來便有了一個重大問題放在了天子劉啟的麵前,令何人繼任丞相一職。
其餘之官吏可暫時空缺之,丞相一直可是絕不可缺之,朝廷之政務大多都要由丞相署理之,若是沒了丞相,整個朝廷中樞可能便要停滯之。
掃視了在場之臣子後,天子劉啟一清嗓子言道:“桃侯因病而罷相,眾卿以為何人可繼任為丞相”。
天子此言一出,在場之朝臣便是麵麵相覷,卻無一人言語之。
過了好一會兒,隻見晁錯起身朝天子行一禮言道:“丞相為百官之首,當以陛下決斷之”。
然做了數年禦史大夫的晁錯,怎會不想要做丞相,但先不說其是法家出身,朝臣們會不會同意,單是因其無列候之爵位,便已經被踢出了丞相候選人的名單之中。
聞言,宣室殿中之朝臣皆是言道:“請陛下聖裁!”。
望著拜倒一片的眾臣,天子劉啟思索一陣才捫髯言道:“那朕便決意之,太尉可願做丞相!”。
令周亞夫做丞相,這可是天子劉啟考慮的許久之事。
漢家為何自文帝朝時便不常設太尉,那還不是因太尉之責乃是掌漢家天下之軍卒。
雖然調兵之事,皆要有天子之虎符才可,但太尉常在軍中,難以避免的,便要在軍中安插些自己的心腹屬臣。
這要是在其他之衙門,安插些自己用的順手之人,倒也不為過。
但若是在軍中那便是大不一樣了,不管是哪朝哪代的,皇帝對於軍隊的忠誠度要求都是很高的,不管是朝堂之上如何風雲變幻,隻要軍權還在天子手中,那便還有重新洗牌的機會。
對於周亞夫的忠誠天子劉啟此時倒是不懷疑之,但其日後會如何,那還要兩說。
固此,天子劉啟才會先後下詔將欒布與韓頹當認命為了中尉與衛尉,統帥南北兩軍。
欒布雖與周亞夫相交之,但其對天子還是非
常忠誠的,韓頹當那就更不用說了,本就與周亞夫有隙…………
當年文帝便是用的這一手,將丞相這個看上去異常誘人的桃子推到了身為太尉的絳侯周勃麵前。
果不其然,周勃毅然決然的自己解下了自己的兵權,緊緊抱住了丞相這顆大桃子。
卻不曾想,如今二十多年後,文帝的繼位者天子劉啟,將這一招又用到了周勃的兒子,周亞夫的身上。
父子兩代做丞相,這可是漢家絕無僅有之事,此時的周亞夫此時也是止不住的心潮澎湃之。
此時隻見周亞夫起身言道: “臣隻是一武夫,隻怕做不好丞相如此重要之職”。
周亞夫此言一出,天子劉啟立即便明了了他的意思,做不好丞相,並不是做不了丞相,其心中還是想要做丞相的。
天子劉啟淡然一笑:“如此有何不可之,條侯之父當年便做過先帝之丞相,條侯自然亦可為相之”。
言畢又說道:“待今日散朝之後,朕便下詔命條侯為丞相”。
“謝陛下”。
如此,天子劉啟與周亞夫兩人,便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完成了此次丞相之任命。
然散朝之時,劉舍走出宣室殿,隻感覺自己此時一身輕鬆,好像少了許多往日之束縛枷鎖……
向陛下請了大半年的假,此時劉舍隻想早點回到府中去,閉門“養病”。
想到不久前新納的小妾,劉舍更是不自覺的加快了步伐。
劉榮出了宣室,望著走的如此快,簡直是健步如飛的劉舍,劉榮楠楠一語:“做了這幾年的丞相,可當真是苦了桃侯了”。
然相比於劉舍,此時可是聚集了一大幫的人圍在了周亞夫的周圍。
在其眼中,自吳楚戰後,天子劉啟便對周亞夫十分寵信之,如今又令其做了丞相,那自然是更為恩寵之。
全然未看出天子如此乃是因對周亞夫心生忌憚之。
如此不出多日,整個漢家之郡國皆是收到了朝廷之詔書,陛下罷了劉舍隻相位,改任周亞夫為丞相。
朝廷更換丞相之事,對地方之郡國,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不用想,郡國之太守諸侯王便知道,周亞夫比起劉舍來說,定會是個強勢的丞相。
特別是梁王劉武,在知道了周亞夫被天子任命丞相後,氣的劉武是火冒三丈,更是言道:“也不知陛下是怎麽想的,怎會令狂徒周亞夫做丞相”。
周亞夫在接手了丞相之位後,過了沒多少時日便將完全熟悉了丞相日常之政務,如此,天子劉啟才算是放下了心來。
……………………………………………………………………
一日,因無甚政事,見天氣如此之好,天子劉啟便對王仡言道:“傳詔下去,朕今日要到上林苑中狩獵”。
“諾!陛下可要人隨行之”,王仡行禮道。
天子劉啟不假思索便道:“那便令劉榮隨朕同去之”。
“諾”,言畢,王仡便轉身離去之。
老爹要自己隨行到上林苑狩獵,劉榮自然是要早早便要做好準備。
待王仡卻是傳詔之後,劉榮便命人取來了自己之甲胄,在宮婢的服侍之下穿上了甲胄。
王仡站立在劉榮一側,笑道:“殿下穿上這身甲胄當真是英武”。
聞言,劉榮也是嗬嗬一笑,“此還是當年祖父賞賜我之物,卻不想
如今穿起來如此合身”。
不多時,劉榮便先到了未央宮外去等候老爹。
過了近半個時辰,天子劉啟便乘車駕而開之,見天子鑾駕到來,劉榮當即便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哈哈,榮兒免禮,今日榮兒便與朕同乘一車到上林苑去”。
“父皇,兒臣身為臣子怎能與父皇同乘一車”。
天子劉啟是嗬嗬一笑:“無妨,無妨,今日隻有父子,而無君臣,父親要與兒子同乘一車,怎不可行之?”。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見拗不過老爹,劉榮隻得行禮道:“既然父皇如此說,兒臣便遵從之,父皇恕罪”。
接著劉榮解下腰間配劍交於王聲,便也坐到了天子鑾駕之上,此時劉榮才注意到老爹與自己一般無二也是一身戎裝。
望著身穿甲胄的劉榮,天子劉啟突然問道:“榮兒身穿之甲胄,朕怎覺得如此眼熟之”。
“回父皇,此還是當年祖父賜我之甲胄,今日要隨父皇狩獵,便命人將其取來穿之”。
聞此,天子劉啟才又道: “此甲胄乃是當年高皇帝冊封先帝為代王時所賜之物,朕當年在代國時也從未見先帝身著之。
一直到了先帝繼位後,匈奴襲擾邊地,先帝親至漁陽巡視時才穿過一次,朕還以為此甲胄當是已隨先帝陪葬霸陵,卻不想是賜給了你”。
聽完老爹的一番言論,劉榮才知道這甲胄之珍貴,竟是高皇帝親賜之物。
當即劉榮便要解下這甲胄來,見此,劉啟便又道:“既然先帝將此甲胄賜於了你,便是要你用之,不必將此解下”。
“謝父皇”。
待出了長安城, 天子劉啟便與劉榮言道:“今日榮兒與朕皆是一身戎裝,不若下車,騎馬而行之如何?”。
如此劉榮自然是願之,便言道:“兒臣遵命”。
不多時,車駕便停在了一旁,天子劉啟在劉榮的攙扶之下,下了馬車。
接著便見到兩名士卒牽來了兩匹馬,劉榮更是親自攙著老爹令其上馬,這才自己騎上了馬。
然此時雖已有了馬鐙,但其非是鐵製,而是銅皮與木頭所製之,若是一個不小心便要損壞之。
固此,劉榮一早便琢磨起來了,什麽時候去少府中尋幾個工匠來改進一下這馬鐙,然此時之戰馬更是缺少一件重要的東西——馬蹄鐵。
馬蹄鐵、馬鐙之物,製造還是十分簡易的,但用處可是非常大的,特別是馬蹄鐵,騎兵作戰,戰馬自然是是重重之中,有馬蹄鐵便可極大的減少馬蹄受傷之事出現。
到了上林苑之後,天子劉啟便命人準備了些膳食,與劉榮同食之。
待兩人在騎在戰馬之上,劉啟便笑道:“前些時日在渭水之畔,朕見榮兒之射藝當真不俗之,今日便是你一展身手之時”。
“謝父皇,不過以兒臣的微末伎倆,怎能與父皇相比之”。
隨後,兩人便各帶了一對騎兵在上林苑中狩獵之。
然兩人狩獵正酣之時,天子劉啟一箭射中了一頭鹿,正命人去將其尋來之時,卻見一侍從策馬狂奔而來。
這侍從策馬行至天子劉啟近前,下得馬來,忙行禮道:“還請陛下速歸長安而去,太後病矣!”。
聞此言,天子劉啟哪裏還顧得上那射獲之鹿,當即便對一士卒言道:“速去告知劉榮,速速回宮去!”。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