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寄信人:sophia,二十四歲,喜歡烘焙,做西式點心


    to十年後的自己:


    哎,真想不到,二十四歲老大不小的人了,還要用寫信這樣的方式和自己溝通。


    前段時間一直在和綠綠打越洋電話,跟她說想要和男朋友分手。


    綠綠說她嚇得從床上跳了起來,問我為什麽,是不是對方劈腿,她現在就去辦簽證飛來把他揍一頓。


    我哭笑不得,告訴她不要激動,還沒有分手,隻是我在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我問她,在你們眼裏,我們是怎樣的?


    “模範情侶,恩愛有加,男才女貌。”她是這樣回答我的,“我一直以為你們回國就會結婚,連紅包都準備好了。我覺得你們就是那種吃完晚飯會一起去廣場散步的模範夫妻。”


    真是沒有想到,在外人眼裏,我是這樣幸福的一個人。


    綠綠見我在電話裏沉默,她歎了口氣說:“你們是不是沒有感情了?”


    上周放假,回到公司,有同事在準備結婚,大家都說著恭喜恭喜,然後轉過頭就問我:“哎,sophia你的喜事也快了吧?”


    你能想象嗎?我這一周短短五天,被問了不下五十次“你和你男朋友什麽時候結婚啊”這樣的問題!


    我氣得要命,打電話給綠綠抱怨,抓狂地說:“現在世界已經同步到這樣的程度了嗎?過年回家中國人催,回來上班還要被外國人催!外國人!不是說國外婚姻觀念自由開放從來不過問別人隱私的嗎!”


    綠綠聽完抱怨才說:“你平靜一點,別人隻是在好意祝福你,你歇斯底裏給誰看,還升級成國際問題了?”


    “你好好剖析自己,你究竟為什麽這麽抵觸這個問題?”


    我沉默了很久,然後不得不承認:“因為我不想和他結婚。”


    綠綠問我:“那繼續來剖析一下你自己吧,你為什麽不和他分手?”


    “因為他家境優越,自身能力不錯,對我也挺好,很照顧我。和他在一起能保證我下半生不用太為物質發愁。”


    “為什麽不想和他結婚?”


    “因為他走不進我的內心。”


    我有一次一個人走在異國他鄉的路上,想起曾經看過的一本小說,具體是什麽書我記不得了,隻記得男女主角站在樹林間聊天,女主角在說一種她理解的遺憾,男主角卻誤以為她在說一種生命的美。


    他們一生都沒有真正理解過對方。


    然後我會想起初戀男友y,我們已經分開很多年了。高中的時候做了三年同桌,他是我見過學識最淵博的人,直到現在也是。那三年裏,我看的每一本書、每一部電影,聽的每一首音樂,都是他推薦給我的。


    包括對人對事的評價和看法,我就像一張白紙,吸收了他的所有。他對愛情、家庭的理解和定義,他對於未來的藍圖,在那形影不離的三年裏一點點地滲入我的腦海。


    我們是在我大一的時候分開的,因為是異地戀,因為我對他的感情太激烈。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用力過猛,就隻有失去。


    十八歲的時候失去y,他對我的影響,卻在二十四歲的這一年裏,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這幾年,我對他已經沒有愛情和激情,如果真剩下什麽,應該是感激,謝謝他帶我看過一片遼闊天地。


    我想起了《誌明與春嬌》裏的那句話,“我被你影響得連自己被影響了都沒發現,我好想擺脫你,張誌明,才發現我自己已經變成另一個張誌明”。


    我們在追求愛情的時候,到底是在追求什麽?


    渴求被人寵愛,還是渴望被人理解?越長大,越覺得內心孤獨,那種孤獨就像你一個人隔著厚厚的玻璃窗看天上的月亮,窗戶上浮了一層薄薄的霧氣,這讓月亮看起來很朦朧。你轉過頭,想與人分享這種美,才發現身邊空空蕩蕩。


    就像我和我男朋友一樣,我們對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最初的時候我覺得這樣很新穎,我能夠看到事物的多樣性,時間久了,我就覺得歇斯底裏,不被理解,無法傾訴。每一次試圖與他溝通,看到他迷茫的表情,我就知道完蛋了。


    我想要去追求那種看起來像鏡花水月一樣的浪漫愛情,但是又沒有勇氣,舍不得已經擁有的幸福,害怕承擔分手帶來的後果,所以過得十分痛苦。


    我越發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是永恒的,如果真的和男朋友分手,之後遇到下一個人,時間久了,我還是會和他分開。


    我問綠綠:“是不是做一個沒什麽見識、不怎麽嘰嘰歪歪的,那種我們看不起的女人比較幸福?”


    綠綠說:“你又不是她們,你怎麽知道她們真的幸福?”


    我繼續問:“究竟怎樣才算一個負責任的人?”


    綠綠說:“在對你的男朋友、你的家人負責之前,你首先要對自己負責。”


    寫這封信給你,就是想告訴你,我還是決定和他分開。


    放著所謂的幸福安穩的生活不要,罵我蠢也好,活該也罷,可能真的是我自討苦吃吧。但是我還是想要試一試,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所謂的“soulmate(心靈伴侶)”,我如果沒有遇到,失敗了,那也沒有關係,至少我爭取過了。


    要是十年後,你依然形單影隻,周圍的朋友家庭和睦,整日憂心著孩子要念哪所小學,該報什麽興趣班,請你不要怪罪我。


    此時此刻,把我所有的心境都如實告訴你,包括我和綠綠的通話內容,包括所有的利弊權衡,就是想,要是有一天你後悔了,再看看我今日的想法,或許能有半點的舒坦。


    我希望你不要因為獨處的歲月而變得軟弱,妥協。


    十年之後,你給我寫封回信吧,看看我們是不是都如願以償。


    作者的話


    這是全書中唯一沒有回信的一篇。這本書的故事都改編自真實的故事,這一封信的故事,來自我最好的朋友,她今年二十四歲,我們誰也不知道十年後各自是什麽模樣。


    我有個朋友曾跟我說,她現在很害怕改變現狀,覺得自己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致命。


    我並不這樣認為,我覺得,你是怎樣的人就會收獲怎樣的人生。高考失敗、填報誌願、初戀、失戀、出國留學、第一份工作……這些你曾經曆的,或者正在經曆的,看似很重要的事,總有一天,會被更重要的事所取代。


    所以我們此時所做的每一個決定,等到了十年後,都無法用對錯來判斷吧。


    不過年輕的時候,能勇敢一點,就勇敢一點吧,因為我們大部分的人,都隻會變得越來越懦弱,越來越安於現狀。


    這個世界有許多美麗的地方,如果你沒有看到,那也許隻是因為你走得還不夠遠。


    這封信的主題叫zero,我將它翻譯為“重新開始”。


    作為全書的最後一封信,有一種宿命的圓滿。


    就從這一刻起,讓一切重新開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也曾與全世界為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亦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亦歌並收藏也曾與全世界為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