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的天空收住豔色,十月的天氣慢慢變涼。一場場夾雜著綿綿細雨的微風吹過成都上空,我身上的衣物也換成了遮醜性極強的秋裝。


    qq聲響,編輯說:“入秋了。”


    是啊,入秋了!從去年五月入夏清爽的季節,曆經春、夏、秋、冬四季的變換,又一次入了秋,《且把年華贈天下》也迎來了終結篇。窗外的光線不再刺目,在草長鶯飛的盛夏之後,秋天蕭瑟的腳步聲,在耳邊越發清晰……這樣的日子很奇妙,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每一人都在自然界的規律中,徘徊,成長,似受命運主宰,又似主宰著命運……


    編輯:“別傷春悲秋了,我隻是來要後記的。”


    我:“……”


    想了想,我回:“後記……可以不寫嗎?”


    編輯說:“這麽長的文結束了,你應該有很多話說才對?”


    我:“……”


    是的,她說得太對,我竟無言以對。


    一年多的光陰,漫長的四季變化,完成了一本書,確實是有很多話要說的,可興許是應了“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的俗套,我也“話多無言”了。


    這一天征兆不好。


    明明入了秋,卻熱。明明完結了,我還在寫。


    如果說一本書的故事,於讀者而言,就像一幀一幀放演的電視連續劇,那麽寫一本書的曆程,於作者而言,就是一幀一幀向前推進的成長、磨練,在故事中穿越、思考、完善的過程,也是在完善自我。


    《且把年華贈天下》是我從現代言情轉戰古代言情的第一本書。有讚的,有損的,有褒的,有貶的……我常汗顏,為自己的不足之處徹夜難眠(編輯:白天睡多了。)可不論如何,在大家的鼎立支持下,《且把》一書的綜合成績,確實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所以,書已結局,壞的請留與後人評說(編輯:怕挨磚)。


    言歸正傳——


    我這個人優點很多,卻有一個臭德性。


    一是聒噪(編輯:說好的“話多無言”呢?)


    二是不正經(編輯:說好的隻有一個臭德性呢?)


    我真的隻有一個臭德性噠(編輯:你錯在太強調。)


    我兩個都用的“一”,不就是一個麽?


    編輯怒:“寫個後記,你也能這麽墨跡,不正經。”


    好,我繼續正經。


    自古良藥苦口,但利於病。結局了,從一些批評的金玉良言裏,我確實認識到了許久不足,在我白天睡多了晚上不能入眠的深夜,也曾深深的思考,然後在出版書裏,稍微做了一些較正,尤其是“東苑射柳”、“二入陰山”、“南下奪位”這一段的劇情,對拖遝處做了調整與修正。


    我是一個有修改恐懼症的人,修文對於我來說,其實是一個比吃飯更嚴重的問題,但經過幾個月的漫長時間,終於還是出了大結局(編輯:此處應有掌聲。)


    結局了,也就是要告別了。


    不是我與大家的告別,而是阿七、趙樽、東方青玄、菁華、烏仁、李邈、哈薩爾、陳大牛、陳景、晴嵐、寶音、趙綿澤、阿記,趙梓月……以及眾多人物與大家的告別。


    我們,還會在下一站相遇。


    他們,也許隻能陪大家這一段。爾後,淡去。但我想,時光也許會改變我們的容顏,謀殺我們的青春,但這一場生命的華麗邂逅,你與我,都不會忘記。


    結局時,總有不舍。


    聒噪太多,也得說再見。


    故事也許不完美,可世上又何曾有過真正的完美?“一千個人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且把》這本書在諸位眼中,也將會有一千個不同的版本。愛與不愛這件事,從來與旁人無關,一些承載了美好時光的東西,終會慢慢逝去。


    此刻,我仿若聽見了夏初七的喃喃聲。


    “趙十九,好像要結束了……再見!”


    她又說:


    但願他從此一世榮華,鮮衣怒馬。


    但願他從此厥功至偉,君臨天下。


    但願他從此平安康健,妻賢子孝。


    但願他從此紫氣東來,安國寧家。


    但願他從此,忘記一個叫夏初七的女子……


    我說:“但願你們從此不要忘記,一個叫夏初七的女子,更不要忘記一個叫姒錦的作者。她貌美如花,她兼濟天下,她……”


    qq聲音又響,編輯嚴肅臉:“該醒了!”


    結束了!?我還在故事中穿越……


    下一本,繼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且把年華贈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姒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姒錦並收藏且把年華贈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