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能在朝堂麵見皇帝的,就沒有一個是傻子,洪泰帝隻說給兒子們分封去各地做藩王,卻沒有說孫子怎樣安排,他的語氣很容易聽得出來,儲君之位,他還是屬意於趙綿澤。但事到如今,即便他是皇帝,反對的人多,他也不好直接下旨立儲。
所以,趙析之前布的那個局還是很有影響的。
如果沒有趙綿洹的出現,洪泰帝一意孤行要立趙綿澤為儲,還是能得到很多人支持的。可如今活生生跑出來一個趙綿洹,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長孫,嫡長孫,卻偏偏又是一個傻子。於是,這個局就僵在了那裏。
洪泰帝不得不顧及王公大臣們的看法,可王公大臣們也清楚地知道,老皇帝並非一個舉棋不定的人,一旦他決定了的事情,很難再更改。但立儲是國家大事,不僅關乎社稷命運,更重要的是,也關係到臣子們未來的人生命運,乃至他們家族的命運,隻要老皇帝還沒有下旨,有機會都想要抗爭一下。
下麵的人脊背冒汗,暗暗揣測,洪泰帝卻緩和了語氣,“諸位臣工為了大晏社稷日夜操勞,忠言進諫,朕心甚慰。不過此事朕意已決,無須再提了。”
帝王有帝王的威嚴,洪泰帝本是一個讓人琢磨不透,城府極深的皇帝,他的話說到這裏,事情就算是結論。立儲之事容後再議,對於各個陣營的人來說,其實也都沒有輸贏,都還有希望。可越是如此,私底下的暗流就越是凶猛。
洪泰帝退出奉天殿之前,又特地吩咐內侍叫留了幾個兒子和孫子一起去謹身殿等候。末了,他喚了崔英達來,差人去秦王府請因“身體不適,不便上朝”的秦王趙構一起到謹身殿見駕。
謹身殿。
崔英達將泡好的參茶遞到洪泰帝的手中,“陛下。”
微微闔著眼,洪泰帝揭開茶蓋子,吹了吹水麵,輕抿一口,才抬起眼來,看著麵前的幾個皇子皇孫,重重一歎,“今日朝堂上的事,不知你們有何想法?”
趙綿澤首先跪了下來,“皇爺爺春秋鼎盛,我父王又剛剛故去,孫兒認為立儲之事,確實不必急於一時。而且,孫兒以為,孫兒才能不及十九叔,孫兒身份,也不及二叔,實在難當此重任。”
他靜靜說完,麵上表情真誠,殿內卻安靜了下來。
洪泰帝皺著的眉頭鬆開,擺手讓趙綿澤先起來,想了想,忽然又轉頭看向趙樽,“老十九,你以為如何?”
趙樽上前施禮,淡淡道:“兒臣一介武夫,實在不宜參政。”
“這裏都是一家人,談談看法。”
“兒臣沒看法。”
他永遠都是這樣,清風冷月,不卑不亢。
洪泰帝目光微微一閃,盯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像是考慮了一會兒,才皺著眉頭又說:“今日兵部尚書謝長晉上了一奏,朕原本是要在朝上議一議的,但考慮一下,還是決定先私底下問問你的意見。謝長晉上奏說,老十九不日就要前往北平府,如今北狄戰事不絕,為了便於兵部調兵行事,應當收回你手中兵權。”
停頓一下,他不再說下去,隻淡淡看向趙樽。
趙樽麵不改色,“全憑父皇定奪。”
歎了一口氣,洪泰帝臉色微微一沉,“這個謝長晉啊,就是性子急躁得緊。如今南方有旱災,北方有大雪,周邊小國又屢有侵犯,朕以為有老十九坐鎮最是能穩定軍心,彈壓敵寇。不過,謝長晉聯合了諸多老臣一起上奏,堪堪陳述此中之緊要,朕一時也不好駁他。尤其這關係到兵部的差事。朕用人,就不能疑,他們上奏多次,朕也不好再裝聾作啞。”
趙樽心中了然,看著洪泰帝,淡然拱手,“父皇所言極是,兒臣就要去北平府,正想向父皇請辭。如今剛好,兵符已交,兒臣也可以賦閑在家操辦大婚之事了。”
“那……也好。”
很顯然,洪泰帝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從既日起,金衛軍三大營的調遣之權就歸還兵部吧。另外,謝長晉還請旨說,魏國公夏廷德神勇無雙,可擔此重任,朕也深以為然。所以,把金衛軍交到魏國公之手,老十九你盡管放心。不過你仍然是朕的神武大將軍王,一旦國家有難,外敵興兵,還得你親自披甲上陣才是。”
洪泰帝麵帶微笑,聲音和暖,說了一大通撫恤的話,趙樽始終淡然,無可,無不可。但是,在場的人卻都知道,在這立儲的關鍵時候,洪泰帝這樣做的目的,不一定完全因為忌憚趙樽,卻一定是在為趙綿澤增加砝碼。誰不知道魏國公夏廷德是趙綿澤的老丈人,把天下兵馬之權交給他,那不是明擺著為了給趙綿澤立儲助力嗎?
人人心中都有一盞燈,照得雪亮。
自然有人會唏噓,替趙樽不值。自古飛鳥一盡,良弓必藏,享福之人都不是打天下之人。當初,在大晏滿目瘡痍,四方烽煙的時候,趙樽他是領天下兵馬的神武大將軍。如今大晏處處沃土,歌舞升華,他成了神武大將軍王,多了一個“王”字,卻失去了調兵之權,空有一個頭銜。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這本是世上最糾結的一種關係。
然而,失去了兵權,趙樽仍是清風般高華,就像根本就不在意。
正說話間,有小太監來報,說秦王殿下來了。
秦王趙構是老皇帝的第二個兒子,也是張皇後所出嫡子。
如果從兄死弟繼的祖製來說,太子趙柘是長子,他死了按順利便該是秦王趙構繼儲位。可趙構雖然是宗人府的宗人令,朝廷一品大員,掌管著皇族屬籍的事務,可宗人府實際並不是要害部門。加之趙構此人從小體弱多病,更是常常抱病不上朝,似乎有意無意一直在避開朝中風雲,也並不見他與哪個兄弟太過交好,所以雖然有人提議立他為儲,但他本人似乎沒有半點意願。
人很快宣了進來。
趙構約摸三十六七歲的年紀,瘦得仿若一根風中竹竿,麵色蒼白,陰涼憔悴,一看就是久不出門的樣子,從殿門口走進來都是顫顫歪歪,讓人瞧著生怕他被謹身殿的風吹跑了。
“兒臣叩見父皇,父皇萬安。”
洪泰帝看他一眼,為他免禮,因他身子不好,還特地給他賜了座。先問了他身子如何,為何沒有入宮看望母後雲雲,最後終是問到了趙析在宗人府裏的情況。提及逼宮篡位的趙析,趙構言辭之間頗為遲鈍,每一個問題似乎都要考慮良久才回答,看上去就不像一個睿智的主兒。
“回父皇,老三他很乖順,在宗人府裏每日就,就寫寫詩,寫寫字……不,寫寫經書,說要懺悔,為大晏江山祈福,嗯,還有,還有要為父皇和母後祈福。”
他唯唯諾諾,停停頓頓,一板一眼的說著。
洪泰帝默了好一會兒,才看向他,“果真如此?”
趙構點頭,“兒臣不敢欺瞞父皇,老三他確實誠心悔過,還有,還有那個,兒臣看他被褫奪了封號,怕宗人府裏的人欺他,特地給他安排了人,侍候著……”
眾人原以為洪泰帝找趙構來探探風,是為了隨便找一個機會給趙析台階,放他出來。可誰知道聽完了,洪泰帝卻麵色一沉,冷聲道:“你倒是會做爛好人,朕讓他去宗人府,不是去享福的,是讓他去受罪的。回去趕緊給朕把宮人撤了。敢逼宮篡位,朕怎能輕饒了他?”
“是,是父皇。”
趙構麵色嚇得蒼白,趕緊從椅子上滑下來,跪伏在地上。
“兒臣知錯,兒臣有罪。”
他這頭剛剛說完,洪泰帝還沒有吭聲,傳令的小太監又急匆匆進來了,一臉的蒼白,“陛下,皇後娘娘她……不好了……”
“何謂不好了?”
“娘娘她吐了好多血。”
一聽小太監這話,洪泰帝當場摔了茶盞,發作了。
“太醫院的一群酒囊飯袋,朕要砍了他們,通通砍了!”
所以,趙析之前布的那個局還是很有影響的。
如果沒有趙綿洹的出現,洪泰帝一意孤行要立趙綿澤為儲,還是能得到很多人支持的。可如今活生生跑出來一個趙綿洹,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長孫,嫡長孫,卻偏偏又是一個傻子。於是,這個局就僵在了那裏。
洪泰帝不得不顧及王公大臣們的看法,可王公大臣們也清楚地知道,老皇帝並非一個舉棋不定的人,一旦他決定了的事情,很難再更改。但立儲是國家大事,不僅關乎社稷命運,更重要的是,也關係到臣子們未來的人生命運,乃至他們家族的命運,隻要老皇帝還沒有下旨,有機會都想要抗爭一下。
下麵的人脊背冒汗,暗暗揣測,洪泰帝卻緩和了語氣,“諸位臣工為了大晏社稷日夜操勞,忠言進諫,朕心甚慰。不過此事朕意已決,無須再提了。”
帝王有帝王的威嚴,洪泰帝本是一個讓人琢磨不透,城府極深的皇帝,他的話說到這裏,事情就算是結論。立儲之事容後再議,對於各個陣營的人來說,其實也都沒有輸贏,都還有希望。可越是如此,私底下的暗流就越是凶猛。
洪泰帝退出奉天殿之前,又特地吩咐內侍叫留了幾個兒子和孫子一起去謹身殿等候。末了,他喚了崔英達來,差人去秦王府請因“身體不適,不便上朝”的秦王趙構一起到謹身殿見駕。
謹身殿。
崔英達將泡好的參茶遞到洪泰帝的手中,“陛下。”
微微闔著眼,洪泰帝揭開茶蓋子,吹了吹水麵,輕抿一口,才抬起眼來,看著麵前的幾個皇子皇孫,重重一歎,“今日朝堂上的事,不知你們有何想法?”
趙綿澤首先跪了下來,“皇爺爺春秋鼎盛,我父王又剛剛故去,孫兒認為立儲之事,確實不必急於一時。而且,孫兒以為,孫兒才能不及十九叔,孫兒身份,也不及二叔,實在難當此重任。”
他靜靜說完,麵上表情真誠,殿內卻安靜了下來。
洪泰帝皺著的眉頭鬆開,擺手讓趙綿澤先起來,想了想,忽然又轉頭看向趙樽,“老十九,你以為如何?”
趙樽上前施禮,淡淡道:“兒臣一介武夫,實在不宜參政。”
“這裏都是一家人,談談看法。”
“兒臣沒看法。”
他永遠都是這樣,清風冷月,不卑不亢。
洪泰帝目光微微一閃,盯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像是考慮了一會兒,才皺著眉頭又說:“今日兵部尚書謝長晉上了一奏,朕原本是要在朝上議一議的,但考慮一下,還是決定先私底下問問你的意見。謝長晉上奏說,老十九不日就要前往北平府,如今北狄戰事不絕,為了便於兵部調兵行事,應當收回你手中兵權。”
停頓一下,他不再說下去,隻淡淡看向趙樽。
趙樽麵不改色,“全憑父皇定奪。”
歎了一口氣,洪泰帝臉色微微一沉,“這個謝長晉啊,就是性子急躁得緊。如今南方有旱災,北方有大雪,周邊小國又屢有侵犯,朕以為有老十九坐鎮最是能穩定軍心,彈壓敵寇。不過,謝長晉聯合了諸多老臣一起上奏,堪堪陳述此中之緊要,朕一時也不好駁他。尤其這關係到兵部的差事。朕用人,就不能疑,他們上奏多次,朕也不好再裝聾作啞。”
趙樽心中了然,看著洪泰帝,淡然拱手,“父皇所言極是,兒臣就要去北平府,正想向父皇請辭。如今剛好,兵符已交,兒臣也可以賦閑在家操辦大婚之事了。”
“那……也好。”
很顯然,洪泰帝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從既日起,金衛軍三大營的調遣之權就歸還兵部吧。另外,謝長晉還請旨說,魏國公夏廷德神勇無雙,可擔此重任,朕也深以為然。所以,把金衛軍交到魏國公之手,老十九你盡管放心。不過你仍然是朕的神武大將軍王,一旦國家有難,外敵興兵,還得你親自披甲上陣才是。”
洪泰帝麵帶微笑,聲音和暖,說了一大通撫恤的話,趙樽始終淡然,無可,無不可。但是,在場的人卻都知道,在這立儲的關鍵時候,洪泰帝這樣做的目的,不一定完全因為忌憚趙樽,卻一定是在為趙綿澤增加砝碼。誰不知道魏國公夏廷德是趙綿澤的老丈人,把天下兵馬之權交給他,那不是明擺著為了給趙綿澤立儲助力嗎?
人人心中都有一盞燈,照得雪亮。
自然有人會唏噓,替趙樽不值。自古飛鳥一盡,良弓必藏,享福之人都不是打天下之人。當初,在大晏滿目瘡痍,四方烽煙的時候,趙樽他是領天下兵馬的神武大將軍。如今大晏處處沃土,歌舞升華,他成了神武大將軍王,多了一個“王”字,卻失去了調兵之權,空有一個頭銜。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這本是世上最糾結的一種關係。
然而,失去了兵權,趙樽仍是清風般高華,就像根本就不在意。
正說話間,有小太監來報,說秦王殿下來了。
秦王趙構是老皇帝的第二個兒子,也是張皇後所出嫡子。
如果從兄死弟繼的祖製來說,太子趙柘是長子,他死了按順利便該是秦王趙構繼儲位。可趙構雖然是宗人府的宗人令,朝廷一品大員,掌管著皇族屬籍的事務,可宗人府實際並不是要害部門。加之趙構此人從小體弱多病,更是常常抱病不上朝,似乎有意無意一直在避開朝中風雲,也並不見他與哪個兄弟太過交好,所以雖然有人提議立他為儲,但他本人似乎沒有半點意願。
人很快宣了進來。
趙構約摸三十六七歲的年紀,瘦得仿若一根風中竹竿,麵色蒼白,陰涼憔悴,一看就是久不出門的樣子,從殿門口走進來都是顫顫歪歪,讓人瞧著生怕他被謹身殿的風吹跑了。
“兒臣叩見父皇,父皇萬安。”
洪泰帝看他一眼,為他免禮,因他身子不好,還特地給他賜了座。先問了他身子如何,為何沒有入宮看望母後雲雲,最後終是問到了趙析在宗人府裏的情況。提及逼宮篡位的趙析,趙構言辭之間頗為遲鈍,每一個問題似乎都要考慮良久才回答,看上去就不像一個睿智的主兒。
“回父皇,老三他很乖順,在宗人府裏每日就,就寫寫詩,寫寫字……不,寫寫經書,說要懺悔,為大晏江山祈福,嗯,還有,還有要為父皇和母後祈福。”
他唯唯諾諾,停停頓頓,一板一眼的說著。
洪泰帝默了好一會兒,才看向他,“果真如此?”
趙構點頭,“兒臣不敢欺瞞父皇,老三他確實誠心悔過,還有,還有那個,兒臣看他被褫奪了封號,怕宗人府裏的人欺他,特地給他安排了人,侍候著……”
眾人原以為洪泰帝找趙構來探探風,是為了隨便找一個機會給趙析台階,放他出來。可誰知道聽完了,洪泰帝卻麵色一沉,冷聲道:“你倒是會做爛好人,朕讓他去宗人府,不是去享福的,是讓他去受罪的。回去趕緊給朕把宮人撤了。敢逼宮篡位,朕怎能輕饒了他?”
“是,是父皇。”
趙構麵色嚇得蒼白,趕緊從椅子上滑下來,跪伏在地上。
“兒臣知錯,兒臣有罪。”
他這頭剛剛說完,洪泰帝還沒有吭聲,傳令的小太監又急匆匆進來了,一臉的蒼白,“陛下,皇後娘娘她……不好了……”
“何謂不好了?”
“娘娘她吐了好多血。”
一聽小太監這話,洪泰帝當場摔了茶盞,發作了。
“太醫院的一群酒囊飯袋,朕要砍了他們,通通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