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木認為,凶手的作案手法體現出明顯的“報複”的動機。這一點,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實際上,警方從偵查伊始就將嫌疑人鎖定在侯永梅的丈夫程原身上——不會有人比他更加憎恨死者吳兆光。然而,調查結果顯示,程原在目睹妻子被活活燒死後,一直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由於住宅遭遇嚴重焚燒,短期內並不適合居住,況且那黏附著妻子皮肉的防盜柵欄依舊立在窗前。所以,程原在火災發生後一直借住在母親家裏。案發當天至次日,程原一直沒有離開母親家。這一點,已經得到程原母親的證實。此外,程原並不具備駕駛資格,也不會開車。警方曾考慮程原雇凶殺人的可能,然而,對程原近期的手機通話記錄及交往人群進行排查後,發現並無異常。
在方木看來,雖然可以把凶手的動機確定為報複,但是,這起縱火案顯然不同於一般的報複殺人。在某種程度上,凶手非常完美地“複製”了第一起火災。
首先,死者均被困於室內,無法逃脫。
其次,火災無法得到及時撲救的原因都是消防車道被堵住,而且,罪魁禍首是同一輛車。
最後,死者家屬都在火災後抵達現場,目睹親人被活活燒死。
尤其是最後一點,用吳兆光的手機向死者妻子發出短信的,應該是凶手本人。因為死者雙手被綁,沒能力操作手機。即使有能力,也會直接撥打電話而不是發送短信。從電信部門調取的通話及短信詳單證實,凶手發出短信的時間在吳兆光報火警之後。彼時,火災很可能已經發生。那麽,凶手發送這樣的短信,其目的並非是救人,而是讓死者的妻子來火場“欣賞”丈夫被燒死的過程。
死者在火場內,感受到同樣的絕望與恐懼。
死者的家屬在火場外,感受到同樣的焦急與痛苦。
消防員在撲救過程中,感受到同樣的憤怒與無奈。
這樣一來,凶手的作案手段就表現出強烈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味道。一個人,因為自己的無公德心的行為,導致另一個人慘死。而同樣的報應,最終纖毫無差地落在自己身上。
這種在犯罪現場呈現出來的氣質,與第47中學殺人案及富民小區殺人案何其相似!
據此,方木向負責偵辦此案的單位鄭重提出,要將三起殺人案合並偵查。理由是:
其一,三起案件反映出嫌疑人相似的犯罪心理定勢。因體罰而導致學生自殺的教師(第47中學殺人案);因貪利而將生母逐出門外的逆子(富民小區殺人案);因忽視公共安全而致他人慘死的車主。在凶手看來,這三個人身上都有某種“惡”。這種“惡”,並非尋常意義上的大奸大惡。然而,對凶手而言卻是不可饒恕的。雖然從現有的證據資料來看,凶手與這些死者並無生活上的交集,甚至連那些“惡行”的間接被害人都算不上。然而,在他的內心,也許已經把自己當做一個懲罰者,並擁有讓這些所謂的“作惡者”自食其果的權力。也就是說,他似乎對那些死者的“惡行”感同身受,並竭力想把這種感受,反作用於作惡者身上。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近乎直線般的作惡——報應的思維。在某種意義上,它非常符合人類複仇文明中的一種——同態複仇。亦即以牙還牙,以血洗血。而與這種比較原始的報應觀念相關的另一個詞是:公平。換句話來說,凶手用這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手段,來實現他內心中的所謂公平與正義。
於是,魏明軍像於光一樣,用計算數學題與時間和生命賽跑。
薑維利應驗了自己的狂妄,重回“子宮”,並在溫暖的“羊水”中宛若嬰兒般倒懸。
吳兆光的車再次堵住了生命之路,隻不過,這一次死於熊熊烈火的是他本人。
此外,這三起案件引起的社會轟動效應也恰恰是凶手最希望看到的。當那三名被民眾口誅筆伐的“作惡者”相繼以極具宿命感的方式死去時,拍手稱快者大有人在。似乎整個社會的激烈情緒都從這些命案中得以宣泄。他得到了肯定,甚至是讚揚,似乎也更加確信自己的行為並不違反道德,至少是維護公平與正義所必需的。在某種程度上,凶手的犯罪心理定勢在這種外部環境中再次得到鞏固和加強。他敢於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多次犯案,也印證了這一點。
其二,被害人相似。從表麵意義上來看,三起殺人案的被害人的自身屬性幾乎毫無相似之處。除了性別相同之外,被害人的職業、學曆程度、家庭成員情況、社會交往關係、經濟狀況都有很大差異。然而,在對三名被害人進行被害風險評估之後就能夠發現,在遭受侵害的風險程度上,三名被害人有高度相似之處。
那就是,三名被害人都曾是“名人”。這種突如其來的“名聲”,都來自於死者生前的所謂“惡行”。經新聞媒體披露後,他們的所作所為都被展示在公眾的視野之內,並迅速成為街頭巷尾討論的熱點。在媒介的引導及渲染下,他們的“惡行”都被無限放大,從無心之失或者一意孤行變成千夫所指。嚴厲譴責者有之,喊打喊殺者有之。一麵倒的輿論讓這些普通人一夜之間成為全民公敵。魏明軍和薑維利的“臭名昭著”自不必多言,在侯永梅被燒死後,吳兆光同樣在輿論的重壓下苦不堪言。除了紙質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之外,電視、廣播中也將他和那輛灰色五菱麵包車反複曝光。特別是在網絡上,好事者對吳兆光的相關信息進行人肉搜索後公之於眾。從手機號碼、住宅電話號碼到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甚至吳兆光的妻女及親屬的信息數據都被公開。從楊學武下載並打印出來的那些網頁來看,幾乎每個門戶網站的國內新聞中,都有關於吳兆光的相關鏈接。各大搜索引擎中,“吳兆光”與“五菱車主”、“消防車道”等都是熱門關鍵詞。尤其是網絡論壇,每個關於富都華城火災的帖子下麵都附隨著大量回複。其中,“燒死他全家”、“無良車主必須付出代價”、“人渣!去死”等觸目驚心的字眼數不勝數。如果把公眾發泄到吳兆光身上的憤怒換算成熱能的話,他何止會成為一具焦屍,連一點骨頭渣子都不會剩下。
這種全民皆言可殺的社會效應,在魏明軍、薑維利和吳兆光身上都有明顯的體現,而恰恰是這種共性,讓三名被害人成為凶手彰顯“公平與正義”的目標。不可否認的是,被害人所有的這種輿論背景,大大強化了凶手的作案動機。在某種程度上,凶手的意圖與公眾情感宣泄的需要高度契合。換句話來說,凶手之所為,即是公眾之所想。實際上,凶手似乎成為公眾意願的代言人和執行者。也許,不僅在凶手心目中,甚至在整個社會的視線裏,殺死這三個人,雖已觸犯刑法,但並不有違道德。於光的母親直呼其為“大俠”,或許恰恰就是這種心態的體現。
其三,犯罪手法相似。從表麵上來看,這三起殺人案的手法各不相同。三名死者分別死於失血性休克、溺死及火災。然而,透過表麵征象,仍可以發現其中的共性。首先,凶手在作案時都戴了手套以及帽子,並著意清除足跡。其次,因每次犯案時都需要攜帶一定數量的犯罪工具,例如保險箱、水囊、水桶及油桶等等,凶手疑似駕駛機動車輛前往犯罪現場。再次,部分犯罪工具性質相同。在富民小區殺人案及富都華城縱火案中,凶手都曾用乙醚來麻醉被害人,並用相同(或相似)的黃色膠帶束縛被害人的手腳。值得注意的是,在第47中學殺人案中,凶手用木棍敲擊的方式使被害人喪失反抗,而在後兩起案件中則使用了乙醚。這似乎表明凶手在係列作案中,對作案手段的風險及可靠係數進行反思,並有意升級,進而選擇更有效、保險的手法。最後,凶手在三起案件中,都采用了非常不必要的繁瑣程序來完成殺人。從現場重建分析的情況來看,在致被害人死地之前,凶手都已將被害人徹底製服。此時,殺死他們實在是易如反掌。然而,凶手甘願冒著在現場停留時間過長,隨時可能暴露罪行的風險,費時費力地安排了非常複雜的“儀式”來殺死對方。於是,魏明軍被迫用自己的血當作墨水來解題以獲得密碼。薑維利重回“子宮”並溺死於“羊水”之中,以實現“就當你從未生過我”的狂言。在吳兆光身上,則幾近完美地重現了侯永梅被燒死的整個過程。這種“儀式化”的現場傳達出來的意義是,死者曾給他人帶來的痛苦,最終都報應在自己的身上。以凶手的縝密心思,不可能不知道這樣一個道理:他在現場進行的活動越多,留下痕跡物證的風險越大。他之所以仍然堅持這麽做,乃是他希望借此實現所謂“公平”的強烈意願所致。換句話來說,單純殺死三個被害人,並不能充分滿足凶手的內心需要。置其於死地,固然是凶手追求的目標。然而,相對於死亡這一結果,凶手顯然更看重死亡的形式。而且,通過這些極具宿命感及形式化的“儀式”,凶手一方麵得到了某種情緒及心理的宣泄,另一方麵,他也試圖借此向整個社會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善惡有報。
盡管方木提出的以上依據與傳統的並案偵查條件並不完全符合,且多是出於主觀推測,然而,在楊學武的大力支持下,市局最終還是同意了方木的主張,並從市局及案發地所屬的數個公安分局抽調人員,成立專案組。
三起案件的相關證據材料被統一整合,集中到專案組做分析處理,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確定偵查方向及範圍。與此同時,方木也接受了一個任務:為凶手做心理畫像。
簡單地說,方木要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對凶手的動機、行為、目的及其心理特點進行相關分析,進而對凶手的相關屬性進行描述。這種描述,將為警方提供一份較為直觀的嫌疑人特征描繪提綱,以便縮小排查範圍,並預測新的犯罪可能性及其特點,在確定偵查方向的同時,也提出防範工作的重點。
在一般情況下,犯罪心理畫像所依據的信息主要來自於現場勘查以及對被害人、現場感知人(例如目擊者)的分析研究。從這三起案件來看,幾乎不存在現場感知人。而且,凶手在現場留存的明態痕跡少之又少。然而,沒有信息,本身就是一種信息,也能在某些方麵說明嫌疑人的心理屬性。
從現有情況來看,這項任務無疑是很艱巨的,而且,它的意義在於能夠指明偵查方向。否則,一切偵查活動都隻能是無的放矢。於是,專案組隻給了方木五天時間。
所有人都在期待,他,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第十二章 他的樣子
你曾經留意過身處其中的這座城市麽?
其實,它每天都在變化。隻是行色匆匆的我們,很少願意停下來仔細分辨它的每一絲變遷。或許,在不經意間,我們會突然意識到旁邊的一座高樓已經拔地而起,或是熟悉的一條街路已經麵目全非。這些會給我們帶來小小的訝異,然而,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這些許變化實在是太不起眼了。
我們是如此的熟悉它,以至於常常忽略它。
不過,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座城市簡直是完全改變了模樣。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夜晚,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居民小區裏,有一間再普通不過的臨街商鋪。
“玫瑰物語”西點屋的女老板有些不安地看著門外,就在五分鍾前,那個蓄著濃密胡須的瘦弱男人第四次經過門口。
她看看手表,時針已經指向9點15分,早已過了關門打烊的時間。可是,她不敢出去。
今天下午,這個奇怪的男人來到了她的西點屋。她熱情地迎上去,卻發現這個顧客的興趣並不在櫃台裏那些糕點上。相反,他在店裏轉來轉去,不停地翕動著鼻翼,似乎在尋找某種味道。
等她第三次問道:“先生,你想買點什麽?”那男子仿佛才如夢初醒似的回過神來,定定地看了她幾秒鍾後,反問道:“這裏……以前是一家麻辣燙,對麽?”
她的心一沉,年初以難以置信的低價租下這間商鋪的時候,她就曾心存疑慮。之後,在街坊們的零星議論中,她知道這間商鋪曾被查封,似乎還和幾件凶案有關。
她還來不及做出回應,蓄須男子就轉身出了店鋪。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裏,他幾次返回,卻並不進來,隻是遠遠地站在外麵打量著自己,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她從好奇、疑惑,最終變得慌亂。於是,她打電話給男友,讓他來接她下班。
就在她即將失去耐心的時候,男友終於氣喘籲籲地趕來。在她的嗔怪中,男友賠著笑臉關燈,拉下鐵門,挽著她離開了西點屋。
她沒有看到,就在不遠處的樓角裏,一雙失望的眼睛目送她和男友消失在夜色中。
蓄須男子扔掉煙頭,一直蠢蠢欲動的身體更加燥熱。他抬頭看看懸掛在天邊的月亮,伸手解開了領扣。一股晚秋才有的寒冽空氣灌進來,他打了個激靈,渾濁的雙眼也有了些許光亮。
蓄須男子把手插在衣袋裏,慢慢地向路邊走去。
這一走,就是幾個小時,直到子夜時分,路人漸稀的時候,他還在不知疲倦地走著。
這種漫無目的的行走,似乎是這段時間以來他唯一能做的事情。經過三年多的治療之後,他似乎找回了曾經的自己,又似乎沒有。唯一能肯定的是,他已經對這個城市徹底陌生了。
於是,在每天的大部分時間中,他都選擇在城市裏遊蕩。既為尋找眼熟的痕跡,也為慢慢熟悉陌生的新事物。在此期間,他有過那些久違的衝動,比如今天在西點屋裏遇到的女孩。然而,他並沒有衝動到就地按倒她們。一來條件不允許,二來,他總是會想起那些電擊和束身衣。
那會讓他躁動的身體瞬間就委頓下來。
直到雙腳已經酸脹到再難以行走的時候,他才踏上回家的路。
在方木看來,雖然可以把凶手的動機確定為報複,但是,這起縱火案顯然不同於一般的報複殺人。在某種程度上,凶手非常完美地“複製”了第一起火災。
首先,死者均被困於室內,無法逃脫。
其次,火災無法得到及時撲救的原因都是消防車道被堵住,而且,罪魁禍首是同一輛車。
最後,死者家屬都在火災後抵達現場,目睹親人被活活燒死。
尤其是最後一點,用吳兆光的手機向死者妻子發出短信的,應該是凶手本人。因為死者雙手被綁,沒能力操作手機。即使有能力,也會直接撥打電話而不是發送短信。從電信部門調取的通話及短信詳單證實,凶手發出短信的時間在吳兆光報火警之後。彼時,火災很可能已經發生。那麽,凶手發送這樣的短信,其目的並非是救人,而是讓死者的妻子來火場“欣賞”丈夫被燒死的過程。
死者在火場內,感受到同樣的絕望與恐懼。
死者的家屬在火場外,感受到同樣的焦急與痛苦。
消防員在撲救過程中,感受到同樣的憤怒與無奈。
這樣一來,凶手的作案手段就表現出強烈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味道。一個人,因為自己的無公德心的行為,導致另一個人慘死。而同樣的報應,最終纖毫無差地落在自己身上。
這種在犯罪現場呈現出來的氣質,與第47中學殺人案及富民小區殺人案何其相似!
據此,方木向負責偵辦此案的單位鄭重提出,要將三起殺人案合並偵查。理由是:
其一,三起案件反映出嫌疑人相似的犯罪心理定勢。因體罰而導致學生自殺的教師(第47中學殺人案);因貪利而將生母逐出門外的逆子(富民小區殺人案);因忽視公共安全而致他人慘死的車主。在凶手看來,這三個人身上都有某種“惡”。這種“惡”,並非尋常意義上的大奸大惡。然而,對凶手而言卻是不可饒恕的。雖然從現有的證據資料來看,凶手與這些死者並無生活上的交集,甚至連那些“惡行”的間接被害人都算不上。然而,在他的內心,也許已經把自己當做一個懲罰者,並擁有讓這些所謂的“作惡者”自食其果的權力。也就是說,他似乎對那些死者的“惡行”感同身受,並竭力想把這種感受,反作用於作惡者身上。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近乎直線般的作惡——報應的思維。在某種意義上,它非常符合人類複仇文明中的一種——同態複仇。亦即以牙還牙,以血洗血。而與這種比較原始的報應觀念相關的另一個詞是:公平。換句話來說,凶手用這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手段,來實現他內心中的所謂公平與正義。
於是,魏明軍像於光一樣,用計算數學題與時間和生命賽跑。
薑維利應驗了自己的狂妄,重回“子宮”,並在溫暖的“羊水”中宛若嬰兒般倒懸。
吳兆光的車再次堵住了生命之路,隻不過,這一次死於熊熊烈火的是他本人。
此外,這三起案件引起的社會轟動效應也恰恰是凶手最希望看到的。當那三名被民眾口誅筆伐的“作惡者”相繼以極具宿命感的方式死去時,拍手稱快者大有人在。似乎整個社會的激烈情緒都從這些命案中得以宣泄。他得到了肯定,甚至是讚揚,似乎也更加確信自己的行為並不違反道德,至少是維護公平與正義所必需的。在某種程度上,凶手的犯罪心理定勢在這種外部環境中再次得到鞏固和加強。他敢於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多次犯案,也印證了這一點。
其二,被害人相似。從表麵意義上來看,三起殺人案的被害人的自身屬性幾乎毫無相似之處。除了性別相同之外,被害人的職業、學曆程度、家庭成員情況、社會交往關係、經濟狀況都有很大差異。然而,在對三名被害人進行被害風險評估之後就能夠發現,在遭受侵害的風險程度上,三名被害人有高度相似之處。
那就是,三名被害人都曾是“名人”。這種突如其來的“名聲”,都來自於死者生前的所謂“惡行”。經新聞媒體披露後,他們的所作所為都被展示在公眾的視野之內,並迅速成為街頭巷尾討論的熱點。在媒介的引導及渲染下,他們的“惡行”都被無限放大,從無心之失或者一意孤行變成千夫所指。嚴厲譴責者有之,喊打喊殺者有之。一麵倒的輿論讓這些普通人一夜之間成為全民公敵。魏明軍和薑維利的“臭名昭著”自不必多言,在侯永梅被燒死後,吳兆光同樣在輿論的重壓下苦不堪言。除了紙質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之外,電視、廣播中也將他和那輛灰色五菱麵包車反複曝光。特別是在網絡上,好事者對吳兆光的相關信息進行人肉搜索後公之於眾。從手機號碼、住宅電話號碼到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甚至吳兆光的妻女及親屬的信息數據都被公開。從楊學武下載並打印出來的那些網頁來看,幾乎每個門戶網站的國內新聞中,都有關於吳兆光的相關鏈接。各大搜索引擎中,“吳兆光”與“五菱車主”、“消防車道”等都是熱門關鍵詞。尤其是網絡論壇,每個關於富都華城火災的帖子下麵都附隨著大量回複。其中,“燒死他全家”、“無良車主必須付出代價”、“人渣!去死”等觸目驚心的字眼數不勝數。如果把公眾發泄到吳兆光身上的憤怒換算成熱能的話,他何止會成為一具焦屍,連一點骨頭渣子都不會剩下。
這種全民皆言可殺的社會效應,在魏明軍、薑維利和吳兆光身上都有明顯的體現,而恰恰是這種共性,讓三名被害人成為凶手彰顯“公平與正義”的目標。不可否認的是,被害人所有的這種輿論背景,大大強化了凶手的作案動機。在某種程度上,凶手的意圖與公眾情感宣泄的需要高度契合。換句話來說,凶手之所為,即是公眾之所想。實際上,凶手似乎成為公眾意願的代言人和執行者。也許,不僅在凶手心目中,甚至在整個社會的視線裏,殺死這三個人,雖已觸犯刑法,但並不有違道德。於光的母親直呼其為“大俠”,或許恰恰就是這種心態的體現。
其三,犯罪手法相似。從表麵上來看,這三起殺人案的手法各不相同。三名死者分別死於失血性休克、溺死及火災。然而,透過表麵征象,仍可以發現其中的共性。首先,凶手在作案時都戴了手套以及帽子,並著意清除足跡。其次,因每次犯案時都需要攜帶一定數量的犯罪工具,例如保險箱、水囊、水桶及油桶等等,凶手疑似駕駛機動車輛前往犯罪現場。再次,部分犯罪工具性質相同。在富民小區殺人案及富都華城縱火案中,凶手都曾用乙醚來麻醉被害人,並用相同(或相似)的黃色膠帶束縛被害人的手腳。值得注意的是,在第47中學殺人案中,凶手用木棍敲擊的方式使被害人喪失反抗,而在後兩起案件中則使用了乙醚。這似乎表明凶手在係列作案中,對作案手段的風險及可靠係數進行反思,並有意升級,進而選擇更有效、保險的手法。最後,凶手在三起案件中,都采用了非常不必要的繁瑣程序來完成殺人。從現場重建分析的情況來看,在致被害人死地之前,凶手都已將被害人徹底製服。此時,殺死他們實在是易如反掌。然而,凶手甘願冒著在現場停留時間過長,隨時可能暴露罪行的風險,費時費力地安排了非常複雜的“儀式”來殺死對方。於是,魏明軍被迫用自己的血當作墨水來解題以獲得密碼。薑維利重回“子宮”並溺死於“羊水”之中,以實現“就當你從未生過我”的狂言。在吳兆光身上,則幾近完美地重現了侯永梅被燒死的整個過程。這種“儀式化”的現場傳達出來的意義是,死者曾給他人帶來的痛苦,最終都報應在自己的身上。以凶手的縝密心思,不可能不知道這樣一個道理:他在現場進行的活動越多,留下痕跡物證的風險越大。他之所以仍然堅持這麽做,乃是他希望借此實現所謂“公平”的強烈意願所致。換句話來說,單純殺死三個被害人,並不能充分滿足凶手的內心需要。置其於死地,固然是凶手追求的目標。然而,相對於死亡這一結果,凶手顯然更看重死亡的形式。而且,通過這些極具宿命感及形式化的“儀式”,凶手一方麵得到了某種情緒及心理的宣泄,另一方麵,他也試圖借此向整個社會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善惡有報。
盡管方木提出的以上依據與傳統的並案偵查條件並不完全符合,且多是出於主觀推測,然而,在楊學武的大力支持下,市局最終還是同意了方木的主張,並從市局及案發地所屬的數個公安分局抽調人員,成立專案組。
三起案件的相關證據材料被統一整合,集中到專案組做分析處理,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確定偵查方向及範圍。與此同時,方木也接受了一個任務:為凶手做心理畫像。
簡單地說,方木要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對凶手的動機、行為、目的及其心理特點進行相關分析,進而對凶手的相關屬性進行描述。這種描述,將為警方提供一份較為直觀的嫌疑人特征描繪提綱,以便縮小排查範圍,並預測新的犯罪可能性及其特點,在確定偵查方向的同時,也提出防範工作的重點。
在一般情況下,犯罪心理畫像所依據的信息主要來自於現場勘查以及對被害人、現場感知人(例如目擊者)的分析研究。從這三起案件來看,幾乎不存在現場感知人。而且,凶手在現場留存的明態痕跡少之又少。然而,沒有信息,本身就是一種信息,也能在某些方麵說明嫌疑人的心理屬性。
從現有情況來看,這項任務無疑是很艱巨的,而且,它的意義在於能夠指明偵查方向。否則,一切偵查活動都隻能是無的放矢。於是,專案組隻給了方木五天時間。
所有人都在期待,他,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第十二章 他的樣子
你曾經留意過身處其中的這座城市麽?
其實,它每天都在變化。隻是行色匆匆的我們,很少願意停下來仔細分辨它的每一絲變遷。或許,在不經意間,我們會突然意識到旁邊的一座高樓已經拔地而起,或是熟悉的一條街路已經麵目全非。這些會給我們帶來小小的訝異,然而,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這些許變化實在是太不起眼了。
我們是如此的熟悉它,以至於常常忽略它。
不過,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座城市簡直是完全改變了模樣。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夜晚,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居民小區裏,有一間再普通不過的臨街商鋪。
“玫瑰物語”西點屋的女老板有些不安地看著門外,就在五分鍾前,那個蓄著濃密胡須的瘦弱男人第四次經過門口。
她看看手表,時針已經指向9點15分,早已過了關門打烊的時間。可是,她不敢出去。
今天下午,這個奇怪的男人來到了她的西點屋。她熱情地迎上去,卻發現這個顧客的興趣並不在櫃台裏那些糕點上。相反,他在店裏轉來轉去,不停地翕動著鼻翼,似乎在尋找某種味道。
等她第三次問道:“先生,你想買點什麽?”那男子仿佛才如夢初醒似的回過神來,定定地看了她幾秒鍾後,反問道:“這裏……以前是一家麻辣燙,對麽?”
她的心一沉,年初以難以置信的低價租下這間商鋪的時候,她就曾心存疑慮。之後,在街坊們的零星議論中,她知道這間商鋪曾被查封,似乎還和幾件凶案有關。
她還來不及做出回應,蓄須男子就轉身出了店鋪。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裏,他幾次返回,卻並不進來,隻是遠遠地站在外麵打量著自己,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她從好奇、疑惑,最終變得慌亂。於是,她打電話給男友,讓他來接她下班。
就在她即將失去耐心的時候,男友終於氣喘籲籲地趕來。在她的嗔怪中,男友賠著笑臉關燈,拉下鐵門,挽著她離開了西點屋。
她沒有看到,就在不遠處的樓角裏,一雙失望的眼睛目送她和男友消失在夜色中。
蓄須男子扔掉煙頭,一直蠢蠢欲動的身體更加燥熱。他抬頭看看懸掛在天邊的月亮,伸手解開了領扣。一股晚秋才有的寒冽空氣灌進來,他打了個激靈,渾濁的雙眼也有了些許光亮。
蓄須男子把手插在衣袋裏,慢慢地向路邊走去。
這一走,就是幾個小時,直到子夜時分,路人漸稀的時候,他還在不知疲倦地走著。
這種漫無目的的行走,似乎是這段時間以來他唯一能做的事情。經過三年多的治療之後,他似乎找回了曾經的自己,又似乎沒有。唯一能肯定的是,他已經對這個城市徹底陌生了。
於是,在每天的大部分時間中,他都選擇在城市裏遊蕩。既為尋找眼熟的痕跡,也為慢慢熟悉陌生的新事物。在此期間,他有過那些久違的衝動,比如今天在西點屋裏遇到的女孩。然而,他並沒有衝動到就地按倒她們。一來條件不允許,二來,他總是會想起那些電擊和束身衣。
那會讓他躁動的身體瞬間就委頓下來。
直到雙腳已經酸脹到再難以行走的時候,他才踏上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