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後,通體舒坦的兩個人走進一個包間。茶幾上已經擺好了幾樣小菜。楊錦程變戲法似的拿出一瓶五糧液,衝周振邦擠擠眼睛。
“我留了一瓶。”
周振邦笑起來,愉快地坐下。
很快,五糧液被喝掉大半瓶。周振邦感到身體微微出汗,汗水形成細細的鹽粒,附著在身體上,滑滑的很舒服。周振邦把玩著手裏的酒杯,看著為自己夾菜的楊錦程,由衷地說了句:“謝謝你,錦程。”
楊錦程笑笑:“周老師您客氣了。您一直單身,我是您的學生,自然要多照顧一些。而且,您那麽信任我,把那麽重要的工作交給我。”
“你是我教過的學生中,最優秀的一個。”周振邦認真地說道,“所以我讓你協助我完成教化場計劃。”
這是兩個人之間的一個秘密。整個計劃的內情,除了周振邦和楊錦程之外,再無旁人知曉。然而,在和平時期,任何一個秘密,似乎都有不可告人的味道。
楊錦程的動作慢了下來,仿佛在斟酌著詞句。
“隻是,周老師,我一直在想,我們到底該不該進行這個計劃。”
“哦?”周振邦揚起眉毛,“你為什麽會這麽想?”
“我最近在重讀斯金納的書,《沃登第二》和《超越自由與尊嚴》,感觸又和十年前不同。”楊錦程擺弄著盤子裏的幾顆花生米,“有的部分依舊讓我興奮,比如以‘行為工程學’構建人類社會;而有的部分卻讓我感到擔憂。”
“說說看。”周振邦放下酒杯,坐直身體,專注地看著自己的學生。
“有一篇書評說道,斯金納其實是在用馴服狗的方式來馴服人類。”楊錦程咬咬嘴唇,“這實在讓我沒有任何一絲從事高尚事業的感覺。”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就是把狗作為實驗對象的,”周振邦笑笑,“當年,這一發現,不亞於太陽位置恒定這樣的科學突破。”“這個我知道。”楊錦程搔搔腦袋,似乎有些難為情,“可是,我
心裏始終有一道坎兒,無論如何也邁不過去——您還記得薑德先麽?”“記得,怎麽?”
“當時我們安排馬春培和夏黎黎以父女的身份在他麵前發生性關係。如您所說,他真的被我們‘塑造’了。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年,他依舊沒有戒除自慰的習慣,而且,他一直對身邊的小女孩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心。”
“嗯。有關薑德先的實驗數據,對我們而言,非常有價值。”
“是的,我還記得這讓我們興奮莫名。”楊錦程抬頭看著周振邦,“然而,我始終在想,如果不是因為受過良好的教育,特別是法學教育,薑德先會不會變成一個奸淫幼女的罪犯?”
周振邦沉默了。他抽出一支香煙,楊錦程上前幫他點燃。
吸了半支煙,周振邦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錦程,你一直都知道我的身體有缺陷。”周振邦低聲說道,“你知道我是怎樣失去這個器官的麽?”
“不知道。”楊錦程的表情變得凝重,“我沒敢問,您也從未提起過。”
“那是在1969年,我剛在師大任教不久。4月19號那天,我去重慶路的新華書店,恰好趕上兩個派係武鬥。我想找個地方躲躲,剛跑了幾步,就感到下身一熱。後來我才知道,一顆子彈從這裏打入,從大腿後側穿出。”周振邦在自己的下體比畫了一下,“躺在病床上,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怎麽了?為什麽這個城市裏的人都變成了這個樣子?我感到我在大學裏學過的所有理論,都無法解釋這場災難。他們不能用野獸來形容,因為野獸不可能保持這種行為的高度一致性——但他們又失去了人性。”
“所以,您開始研究斯金納?”
“對。因為他的理想是構建這樣的社會:統治階層由心理學家組成,負責製定法律和政策來製約或者教化公眾,使他們既具有人性,又服從指令。”周振邦站起來,指著窗外,“錦程,你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這個社會中的全體公眾都能夠保有高尚的人性,同時接受正強化——那該是多麽美好的世界。”
“您的意思是……”楊錦程慢慢地說道,“徹底消除類似災難重演的可能性?”
“對!”周振邦的語氣肯定,“即使有大的社會運動,也會讓這個世界大踏步地前進!”
“如果是那樣……”楊錦程的目光變得遊離,表情如夢似幻,“那就是完美世界。”
“是的。”周振邦也激動起來,“科技已經改造了世界太多,是時候改造人類自身了——如果鴿子都能夠學會打台球的話,人類,人類能學會的技能是不可想象的!”
“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是改變人類發展史的事情?”
“錦程,斯金納證實了獎賞有利於人們建立良好的行為,而我們要做的,是證明懲罰具有同樣的塑造作用。”周振邦把手按在楊錦程的肩膀上,目光炯炯地看著他,“我們,你和我,可以讓心理學變得前所未有的偉大!”
楊錦程怔怔地看著周振邦,忽然熱淚盈眶。
淩晨4點,一輛奧迪車緩緩停在c市社會科學院家屬區的一棟樓下。楊錦程拉開後車門,隨即又打開後備廂,拎出一個大大的紙箱,然後扶著腳步虛浮的周振邦上樓。
把周振邦扶進室內,楊錦程又為他倒了一杯熱水後,就起身告辭。周振邦已經有些不勝酒力,身體變得不受控製,頭腦卻異乎尋常的清醒。也許是和愛徒暢聊的結果,他依舊很興奮。喝幹熱水後,周振邦還是沒有絲毫睡意。他在餐桌旁坐了一會兒,起身尋找香煙。剛站起來,卻無意中看到了楊錦程放在門廳裏的紙箱。
周振邦皺皺眉頭,心想這小子又玩什麽鬼花樣。他把紙箱拎起來,發現它很重。周振邦好奇心大起,用裁紙刀剝開外包裝後,卻一下子愣住了。
這是楊錦程送他的生日禮物——一個近乎完美的斯金納箱複製品。
翌日下午,周振邦的辦公室。
楊錦程鎖好門,確認不會有人來打擾之後,拿出一個密封好的文件夾,開始對周振邦匯報。
龐大的“教化場”計劃已經秘密進行了十二年。雖然參與者眾多,但是除了周振邦和楊錦程,沒有人知道這個計劃的全貌。他們用很長時間挑選了一些人作為實驗對象。這些人來自於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基本可以代表最普遍的社會階層。然後,以心理研究所的名義,安排實習生對實驗對象進行跟蹤觀察,要求他們客觀記錄實驗對象的日常生活。在掌握了實驗對象的基本行為規律和心理特征之後,就安排誌願者介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對誌願者的選擇是極其嚴格的,除了要進行身份、有無前科及品行的多重審查外,還要確認彼此間沒有交叉的社會關係。誌願者的介入是多種模式的,而且實驗內容都是一些人為的突發事件,因此,必須一次完成,例如目睹性行為、被陌生人擁抱等等。介入之後,誌願者會獲取一定經濟報酬,並簽署保密承諾書。同時,再由一批新的實習生繼續跟蹤觀察各實驗對象,記錄他們在介入情境發生後的行為變化。每隔一段時間,實習生就會重新更換,以此確保可以全程關注實驗對象,又不會有人因此逐漸洞悉實驗的內容和終極目標。
教化場計劃的第一階段用時十年,實驗對象共有五人。雖然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然而,除了目睹性行為的薑德先之外,其他的實驗對象並沒有出現行為規律的明顯變化和劇烈的情緒反應。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周振邦的信心,他和楊錦程又精心挑選了十名實驗對象,並對其中一部分人進行了人為情境介入。
楊錦程要匯報的,就是對這些人的跟蹤報告。
報告可謂事無巨細,從研究對象的生活起居、作息時間、行為規律,到情緒變化、人際關係及工作和學習情況,幾乎可以說無所不包。報告的最後,是楊錦程對實驗對象在情境介入前後的對比及分析意見,也是此次匯報的重點。
“您看看這個。”楊錦程從文件夾裏抽出一張照片遞給周振邦。照片上是一個男孩,十一二歲的樣子,穿著肥大、寬鬆的校服,邊咬著冰淇淋邊走,臉上是輕鬆、愉悅的笑容。
“他叫譚紀,十二歲,就讀於c市紅園區第六小學六年級三班。”楊錦程翻看著手裏的資料,“性格單純、開朗,父母皆有正當職業,收入尚可,家庭關係良好。”
“嗯,我記得這個人,介入情境是突然帶入黑暗場所,對麽?”
“對。誌願者叫蔣沛堯,他冒充譚紀的父親的同事,把他帶到電影院看電影,並讓他喝下摻有麻醉劑的汽水。譚紀昏迷後,蔣沛堯把他放進座位下方。電影散場後,沒有人發現譚紀還留在電影院裏,直到電影院關閉。我們後來得到的情況是:譚紀蘇醒後,在漆黑一片的電影院裏哭泣、四處奔走,最終再次昏迷。後來,是一個值班員發現了他。”
楊錦程合上文件夾,嘴角浮現一絲神秘的微笑:“我們原來的預想是,譚紀會因此對黑暗場所產生恐懼心理,進而影響他的行為規律。然而,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
“哦?”周振邦頓時來了興趣,“是什麽?”
“您再看看這個。”楊錦程又拿出一張照片。照片的主角依然是譚紀,隻不過,此時的他站在原地,正在茫然四顧,表情既焦慮又恐懼。
“他好像……”周振邦看著照片,皺起眉頭,“迷路了?”
“對。”楊錦程笑笑,“他失去了一樣東西——方向感。”
“方向感?”
“是的。譚紀再也分不清左右或者東南西北,即使是回家那條走了十幾年的路,他也會迷失方向。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裏,他上學和放學都不得不由父母來接送。第二批實習生的報告顯示,譚紀從此不愛出門,人際關係變得疏離,交往的圈子也迅速縮小。可以預見的是,今後任何與方向感有關的技能,他都難以學習。”
“我們希望他產生對黑暗的恐懼,他卻失去了方向感……”周振邦仿佛失神般自言自語,“人類的大腦太複雜了——到底還有多少事情是我們沒有搞清楚的?”
“而且,還有件事情,我覺得應該提醒您。”楊錦程頓了一下,“在第一批實驗對象中,譚紀的反應最強烈,也最明顯。同時,我發現,針對譚紀的介入情景的強度,是最大的。”
周振邦沒有說話,起身在辦公室內來回踱了幾圈。楊錦程合上文件夾,靜靜地坐著,等待老師的進一步指示。
終於,周振邦停住了腳步,似乎已經下定了決心。
“準備第二批實驗,同時,修改介入情境計劃。”周振邦的神色嚴峻,眼鏡片後射出難以遏製的光芒,“提高介入情景的強度。”
夜幕降臨的時間越來越晚,種種跡象表明,夏天即將到來了。
c市玻璃纖維廠附屬子弟小學的操場上人跡寥寥,這空曠的場地顯得比平時更為巨大。跑道上,是幾個正在慢慢散步的老人。他們或獨身一人,或兩兩成對,要麽聽著隨身攜帶的收音機,要麽彼此閑聊。火紅的太陽正在這個城市的西側緩緩降落。此刻,落日的餘暉所及的地方都被勾勒出淡淡的金邊。下班晚高峰即將過去,沉寂了一整天的各色樓群正呈現出傍晚時分最熱鬧的景象。幾乎每個窗口都傳出炒勺與鐵鍋碰撞的聲音,伴隨著煎炒食物的混合味道,飄散在依舊溫熱的空氣中。
在操場的西北角,一個小小的身影在水泥乒乓球台前忙碌著,球與牆壁碰撞的清脆聲響依稀可辨。
那是個八歲左右的小男孩,正對著牆壁全神貫注地打乒乓球。雖然對手隻是一麵牆,小男孩依舊玩得不亦樂乎,汗水從頭上流下來,濡濕了通紅的臉蛋。每次對手“回球”出界,小男孩還會捏緊拳頭喊一聲好。
在乒乓球台旁邊,是一個巨大的水杯,裏麵還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存水。
在越來越暗的光線中,校園內呈現出一片肅殺的氛圍。當教學樓上的最後一絲餘暉消失後,它變得沉默而碩大,仿佛一隻蹲在黑暗中,伺機而動的巨獸。
在教學樓頂,一個男子默默地站著,目光始終盯著西北角上的小男孩。良久,他看看手表,拎起腳邊的一個塑膠袋,轉身離開。
此時,落日終於消失在校園圍牆以外更遠的地方。瞬間,夜色就吞噬了寂靜的操場。
小男孩對此一無所知,他甚至不知道太陽是何時落下的,他隻知道,乒乓球在空中的軌跡已經越來越模糊,最後,完全看不清了。
在一次精彩的扣殺後,小男孩喘著粗氣,放下了球拍。他很滿意,因為“對手”完敗。
他把球拍和球放進書包裏,又拿起水杯,一口氣把水喝光,然後,一邊擦汗,一邊向教學樓走去。
在教學樓門口,小男孩遇到了正拎著鑰匙出來鎖門的值班大爺。老頭一看是他,不由得笑罵道:“又是你這個臭小子,天天這個時候來撒尿!”
小男孩衝他吐吐舌頭,笑嘻嘻地跑向走廊盡頭的廁所。
黑暗的走廊顯得無比漫長。這座曆史悠久,年久失修的小學校處處透出破敗的模樣。肮髒的牆圍、掉落的牆皮、粗糙不平的水泥地麵。小男孩跑到廁所門口,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徑直走向小便池。
天花板上是一盞十五瓦的燈泡,正在發出嘶嘶的異樣聲響,同時忽明忽暗,仿佛是一隻在不斷眨動的獨眼。小男孩顧不上這些,一心想排空鼓脹的膀胱,拉開褲子就尿起來。
有力的水流衝刷在瓷磚便池中,發出嘩嘩的聲音。
突然,在他身後,傳來一聲粗重的歎息。仿佛一個傷重的人在垂死呻吟。
小男孩抖了一下,從身體裏噴湧而出的水流也瞬間中斷。他微微側過身子,仔細傾聽著,可是,耳畔除了燈泡的嘶嘶聲外,再無異響。
他撇撇嘴,轉過身,繼續痛快淋漓。就在水流漸小的時候,又一陣奇怪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啊——”
這次的聲音更加清晰、悠長。小男孩猛地轉過身來,任由殘餘的一點尿液滴在自己的鞋子上。他來回掃視著麵前的四扇木質隔斷門,最終確認那聲音來自左起第二扇門內。
“我留了一瓶。”
周振邦笑起來,愉快地坐下。
很快,五糧液被喝掉大半瓶。周振邦感到身體微微出汗,汗水形成細細的鹽粒,附著在身體上,滑滑的很舒服。周振邦把玩著手裏的酒杯,看著為自己夾菜的楊錦程,由衷地說了句:“謝謝你,錦程。”
楊錦程笑笑:“周老師您客氣了。您一直單身,我是您的學生,自然要多照顧一些。而且,您那麽信任我,把那麽重要的工作交給我。”
“你是我教過的學生中,最優秀的一個。”周振邦認真地說道,“所以我讓你協助我完成教化場計劃。”
這是兩個人之間的一個秘密。整個計劃的內情,除了周振邦和楊錦程之外,再無旁人知曉。然而,在和平時期,任何一個秘密,似乎都有不可告人的味道。
楊錦程的動作慢了下來,仿佛在斟酌著詞句。
“隻是,周老師,我一直在想,我們到底該不該進行這個計劃。”
“哦?”周振邦揚起眉毛,“你為什麽會這麽想?”
“我最近在重讀斯金納的書,《沃登第二》和《超越自由與尊嚴》,感觸又和十年前不同。”楊錦程擺弄著盤子裏的幾顆花生米,“有的部分依舊讓我興奮,比如以‘行為工程學’構建人類社會;而有的部分卻讓我感到擔憂。”
“說說看。”周振邦放下酒杯,坐直身體,專注地看著自己的學生。
“有一篇書評說道,斯金納其實是在用馴服狗的方式來馴服人類。”楊錦程咬咬嘴唇,“這實在讓我沒有任何一絲從事高尚事業的感覺。”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就是把狗作為實驗對象的,”周振邦笑笑,“當年,這一發現,不亞於太陽位置恒定這樣的科學突破。”“這個我知道。”楊錦程搔搔腦袋,似乎有些難為情,“可是,我
心裏始終有一道坎兒,無論如何也邁不過去——您還記得薑德先麽?”“記得,怎麽?”
“當時我們安排馬春培和夏黎黎以父女的身份在他麵前發生性關係。如您所說,他真的被我們‘塑造’了。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年,他依舊沒有戒除自慰的習慣,而且,他一直對身邊的小女孩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心。”
“嗯。有關薑德先的實驗數據,對我們而言,非常有價值。”
“是的,我還記得這讓我們興奮莫名。”楊錦程抬頭看著周振邦,“然而,我始終在想,如果不是因為受過良好的教育,特別是法學教育,薑德先會不會變成一個奸淫幼女的罪犯?”
周振邦沉默了。他抽出一支香煙,楊錦程上前幫他點燃。
吸了半支煙,周振邦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錦程,你一直都知道我的身體有缺陷。”周振邦低聲說道,“你知道我是怎樣失去這個器官的麽?”
“不知道。”楊錦程的表情變得凝重,“我沒敢問,您也從未提起過。”
“那是在1969年,我剛在師大任教不久。4月19號那天,我去重慶路的新華書店,恰好趕上兩個派係武鬥。我想找個地方躲躲,剛跑了幾步,就感到下身一熱。後來我才知道,一顆子彈從這裏打入,從大腿後側穿出。”周振邦在自己的下體比畫了一下,“躺在病床上,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怎麽了?為什麽這個城市裏的人都變成了這個樣子?我感到我在大學裏學過的所有理論,都無法解釋這場災難。他們不能用野獸來形容,因為野獸不可能保持這種行為的高度一致性——但他們又失去了人性。”
“所以,您開始研究斯金納?”
“對。因為他的理想是構建這樣的社會:統治階層由心理學家組成,負責製定法律和政策來製約或者教化公眾,使他們既具有人性,又服從指令。”周振邦站起來,指著窗外,“錦程,你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這個社會中的全體公眾都能夠保有高尚的人性,同時接受正強化——那該是多麽美好的世界。”
“您的意思是……”楊錦程慢慢地說道,“徹底消除類似災難重演的可能性?”
“對!”周振邦的語氣肯定,“即使有大的社會運動,也會讓這個世界大踏步地前進!”
“如果是那樣……”楊錦程的目光變得遊離,表情如夢似幻,“那就是完美世界。”
“是的。”周振邦也激動起來,“科技已經改造了世界太多,是時候改造人類自身了——如果鴿子都能夠學會打台球的話,人類,人類能學會的技能是不可想象的!”
“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是改變人類發展史的事情?”
“錦程,斯金納證實了獎賞有利於人們建立良好的行為,而我們要做的,是證明懲罰具有同樣的塑造作用。”周振邦把手按在楊錦程的肩膀上,目光炯炯地看著他,“我們,你和我,可以讓心理學變得前所未有的偉大!”
楊錦程怔怔地看著周振邦,忽然熱淚盈眶。
淩晨4點,一輛奧迪車緩緩停在c市社會科學院家屬區的一棟樓下。楊錦程拉開後車門,隨即又打開後備廂,拎出一個大大的紙箱,然後扶著腳步虛浮的周振邦上樓。
把周振邦扶進室內,楊錦程又為他倒了一杯熱水後,就起身告辭。周振邦已經有些不勝酒力,身體變得不受控製,頭腦卻異乎尋常的清醒。也許是和愛徒暢聊的結果,他依舊很興奮。喝幹熱水後,周振邦還是沒有絲毫睡意。他在餐桌旁坐了一會兒,起身尋找香煙。剛站起來,卻無意中看到了楊錦程放在門廳裏的紙箱。
周振邦皺皺眉頭,心想這小子又玩什麽鬼花樣。他把紙箱拎起來,發現它很重。周振邦好奇心大起,用裁紙刀剝開外包裝後,卻一下子愣住了。
這是楊錦程送他的生日禮物——一個近乎完美的斯金納箱複製品。
翌日下午,周振邦的辦公室。
楊錦程鎖好門,確認不會有人來打擾之後,拿出一個密封好的文件夾,開始對周振邦匯報。
龐大的“教化場”計劃已經秘密進行了十二年。雖然參與者眾多,但是除了周振邦和楊錦程,沒有人知道這個計劃的全貌。他們用很長時間挑選了一些人作為實驗對象。這些人來自於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基本可以代表最普遍的社會階層。然後,以心理研究所的名義,安排實習生對實驗對象進行跟蹤觀察,要求他們客觀記錄實驗對象的日常生活。在掌握了實驗對象的基本行為規律和心理特征之後,就安排誌願者介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對誌願者的選擇是極其嚴格的,除了要進行身份、有無前科及品行的多重審查外,還要確認彼此間沒有交叉的社會關係。誌願者的介入是多種模式的,而且實驗內容都是一些人為的突發事件,因此,必須一次完成,例如目睹性行為、被陌生人擁抱等等。介入之後,誌願者會獲取一定經濟報酬,並簽署保密承諾書。同時,再由一批新的實習生繼續跟蹤觀察各實驗對象,記錄他們在介入情境發生後的行為變化。每隔一段時間,實習生就會重新更換,以此確保可以全程關注實驗對象,又不會有人因此逐漸洞悉實驗的內容和終極目標。
教化場計劃的第一階段用時十年,實驗對象共有五人。雖然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然而,除了目睹性行為的薑德先之外,其他的實驗對象並沒有出現行為規律的明顯變化和劇烈的情緒反應。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周振邦的信心,他和楊錦程又精心挑選了十名實驗對象,並對其中一部分人進行了人為情境介入。
楊錦程要匯報的,就是對這些人的跟蹤報告。
報告可謂事無巨細,從研究對象的生活起居、作息時間、行為規律,到情緒變化、人際關係及工作和學習情況,幾乎可以說無所不包。報告的最後,是楊錦程對實驗對象在情境介入前後的對比及分析意見,也是此次匯報的重點。
“您看看這個。”楊錦程從文件夾裏抽出一張照片遞給周振邦。照片上是一個男孩,十一二歲的樣子,穿著肥大、寬鬆的校服,邊咬著冰淇淋邊走,臉上是輕鬆、愉悅的笑容。
“他叫譚紀,十二歲,就讀於c市紅園區第六小學六年級三班。”楊錦程翻看著手裏的資料,“性格單純、開朗,父母皆有正當職業,收入尚可,家庭關係良好。”
“嗯,我記得這個人,介入情境是突然帶入黑暗場所,對麽?”
“對。誌願者叫蔣沛堯,他冒充譚紀的父親的同事,把他帶到電影院看電影,並讓他喝下摻有麻醉劑的汽水。譚紀昏迷後,蔣沛堯把他放進座位下方。電影散場後,沒有人發現譚紀還留在電影院裏,直到電影院關閉。我們後來得到的情況是:譚紀蘇醒後,在漆黑一片的電影院裏哭泣、四處奔走,最終再次昏迷。後來,是一個值班員發現了他。”
楊錦程合上文件夾,嘴角浮現一絲神秘的微笑:“我們原來的預想是,譚紀會因此對黑暗場所產生恐懼心理,進而影響他的行為規律。然而,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
“哦?”周振邦頓時來了興趣,“是什麽?”
“您再看看這個。”楊錦程又拿出一張照片。照片的主角依然是譚紀,隻不過,此時的他站在原地,正在茫然四顧,表情既焦慮又恐懼。
“他好像……”周振邦看著照片,皺起眉頭,“迷路了?”
“對。”楊錦程笑笑,“他失去了一樣東西——方向感。”
“方向感?”
“是的。譚紀再也分不清左右或者東南西北,即使是回家那條走了十幾年的路,他也會迷失方向。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裏,他上學和放學都不得不由父母來接送。第二批實習生的報告顯示,譚紀從此不愛出門,人際關係變得疏離,交往的圈子也迅速縮小。可以預見的是,今後任何與方向感有關的技能,他都難以學習。”
“我們希望他產生對黑暗的恐懼,他卻失去了方向感……”周振邦仿佛失神般自言自語,“人類的大腦太複雜了——到底還有多少事情是我們沒有搞清楚的?”
“而且,還有件事情,我覺得應該提醒您。”楊錦程頓了一下,“在第一批實驗對象中,譚紀的反應最強烈,也最明顯。同時,我發現,針對譚紀的介入情景的強度,是最大的。”
周振邦沒有說話,起身在辦公室內來回踱了幾圈。楊錦程合上文件夾,靜靜地坐著,等待老師的進一步指示。
終於,周振邦停住了腳步,似乎已經下定了決心。
“準備第二批實驗,同時,修改介入情境計劃。”周振邦的神色嚴峻,眼鏡片後射出難以遏製的光芒,“提高介入情景的強度。”
夜幕降臨的時間越來越晚,種種跡象表明,夏天即將到來了。
c市玻璃纖維廠附屬子弟小學的操場上人跡寥寥,這空曠的場地顯得比平時更為巨大。跑道上,是幾個正在慢慢散步的老人。他們或獨身一人,或兩兩成對,要麽聽著隨身攜帶的收音機,要麽彼此閑聊。火紅的太陽正在這個城市的西側緩緩降落。此刻,落日的餘暉所及的地方都被勾勒出淡淡的金邊。下班晚高峰即將過去,沉寂了一整天的各色樓群正呈現出傍晚時分最熱鬧的景象。幾乎每個窗口都傳出炒勺與鐵鍋碰撞的聲音,伴隨著煎炒食物的混合味道,飄散在依舊溫熱的空氣中。
在操場的西北角,一個小小的身影在水泥乒乓球台前忙碌著,球與牆壁碰撞的清脆聲響依稀可辨。
那是個八歲左右的小男孩,正對著牆壁全神貫注地打乒乓球。雖然對手隻是一麵牆,小男孩依舊玩得不亦樂乎,汗水從頭上流下來,濡濕了通紅的臉蛋。每次對手“回球”出界,小男孩還會捏緊拳頭喊一聲好。
在乒乓球台旁邊,是一個巨大的水杯,裏麵還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存水。
在越來越暗的光線中,校園內呈現出一片肅殺的氛圍。當教學樓上的最後一絲餘暉消失後,它變得沉默而碩大,仿佛一隻蹲在黑暗中,伺機而動的巨獸。
在教學樓頂,一個男子默默地站著,目光始終盯著西北角上的小男孩。良久,他看看手表,拎起腳邊的一個塑膠袋,轉身離開。
此時,落日終於消失在校園圍牆以外更遠的地方。瞬間,夜色就吞噬了寂靜的操場。
小男孩對此一無所知,他甚至不知道太陽是何時落下的,他隻知道,乒乓球在空中的軌跡已經越來越模糊,最後,完全看不清了。
在一次精彩的扣殺後,小男孩喘著粗氣,放下了球拍。他很滿意,因為“對手”完敗。
他把球拍和球放進書包裏,又拿起水杯,一口氣把水喝光,然後,一邊擦汗,一邊向教學樓走去。
在教學樓門口,小男孩遇到了正拎著鑰匙出來鎖門的值班大爺。老頭一看是他,不由得笑罵道:“又是你這個臭小子,天天這個時候來撒尿!”
小男孩衝他吐吐舌頭,笑嘻嘻地跑向走廊盡頭的廁所。
黑暗的走廊顯得無比漫長。這座曆史悠久,年久失修的小學校處處透出破敗的模樣。肮髒的牆圍、掉落的牆皮、粗糙不平的水泥地麵。小男孩跑到廁所門口,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徑直走向小便池。
天花板上是一盞十五瓦的燈泡,正在發出嘶嘶的異樣聲響,同時忽明忽暗,仿佛是一隻在不斷眨動的獨眼。小男孩顧不上這些,一心想排空鼓脹的膀胱,拉開褲子就尿起來。
有力的水流衝刷在瓷磚便池中,發出嘩嘩的聲音。
突然,在他身後,傳來一聲粗重的歎息。仿佛一個傷重的人在垂死呻吟。
小男孩抖了一下,從身體裏噴湧而出的水流也瞬間中斷。他微微側過身子,仔細傾聽著,可是,耳畔除了燈泡的嘶嘶聲外,再無異響。
他撇撇嘴,轉過身,繼續痛快淋漓。就在水流漸小的時候,又一陣奇怪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啊——”
這次的聲音更加清晰、悠長。小男孩猛地轉過身來,任由殘餘的一點尿液滴在自己的鞋子上。他來回掃視著麵前的四扇木質隔斷門,最終確認那聲音來自左起第二扇門內。